“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張楊再次詢問,作為一名並非擅長戰略的將軍,他對當前的局麵感到困惑。
張嵩突然意識到,父子的確沒有完全理解事情的真相及其背後的複雜利益關係,這讓他感到疲憊不堪。
因此,張嵩開口道:“總的來說,叔叔,河南已經不再是你的了……”
“它從來就不是我的;整個世界都屬於皇帝,”張楊嚴肅地迴應。
注意到張嵩的表情變得異常悲傷,張楊停止了說話,示意張嵩繼續。
張嵩不耐煩地解釋:“我所說的,叔叔,是指你的部下即將叛變,你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的控製!一旦你再次出現,他們會意識到他們的計劃已經暴露,屆時他們會驚慌失措。因此,叔叔不能迴到城外的營地。我們需要做的是讓隋固和楊醜互相爭鬥,我們應該守衛縣城,然後從中獲利。明白嗎?”
張楊和他的兒子雖然不懂英語,但仍然點頭表示理解。雖然他們在政治方麵缺乏敏銳的洞察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缺乏智慧。
看到父子的額頭上冷汗直流,張嵩也鬆了一口氣。兩天前,他自己的汗水也曾浸濕衣背,恐懼至極,擔心得讓呂詩如此緊張,甚至請華佗來診斷他的身體狀況。
兩天前,張嵩從一個間諜那裏得知,楊醜、薛洪和隋固都曾與曹操和袁紹的秘密使者會麵,他們計劃殺害張楊。這個消息讓張嵩感到驚恐至極。
事實上,起初,張嵩隻是因為隋固的突然襲擊而提高了警惕,所以他讓陳宮花了一大筆錢安插了間諜進行監視。結果,他抓到了一條大魚,連張嵩自己都感到幸運!如果不是他有所察覺,張楊肯定已經命喪黃泉,而張嵩自己恐怕也難以幸免。
從那以後,張嵩更加注重購買間諜情報,結果在兩天內,他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幾乎揭開了幾個關鍵人物的秘密和陰謀。盡管他花掉了三位母親的所有珠寶和黃金,張嵩認為這是值得的。
在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華佗前來為張固更換藥物。
張嵩命令呂詩穿上盔甲,當然,依然是那套頗具呂布風格的張揚裝備。
在披上超過一百磅的重甲後,張嵩感覺自己仿佛變成了半獸人,然而他的行動卻依舊靈活自如。他哈哈大笑,自嘲道:“我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看我七十二變!”
呂詩冷靜地摸了摸張嵩的額頭,確認他並未發燒,得出結論說張嵩又是間歇性地發瘋了,於是默默地走開,在後院準備馬匹,供小侯爺使用。
小貓的眼睛濕潤了,請求道:“變成小天狗吧。”
這樣的故事,如《西遊記》,應該少講。這個小姑娘的智商有限,連小天狗都記不住,還敢問老人變成狗?張嵩一腳把小貓踢進房間,關上門。因為今晚將有戰鬥,這個小姑娘不應該到處亂跑,以後也不應該去打擾華佗和他的白胡子。
握著仿造的天幻花架,哼唱著蔡依林的《72變》歌曲,張嵩找到了正在換藥的張固,張楊自然陪伴在他身邊。目睹張楊痛苦的表情,張嵩不禁心生同情,不再對他的軟弱抱怨。張楊確實軟弱善良,這或許導致了了他的悲劇,但正是這份善良,讓他毫不猶豫地支持呂布,接受張嵩和其他人的幫助。他真是個好人,擁有孟虎般的善良,卻缺乏孟虎的狡猾,可惜又可愛。
當他們目睹張嵩打扮得與呂布如出一轍時,張楊和張固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他實在是太像呂布了!
張固興奮地叫道:“我也想弄一套更酷的盔甲。”
“華麗的盔甲在戰場上隻會讓你更容易送命。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像奧特曼那樣獨特,”張嵩心中想著,然後說道,“張固叔叔,該換你的繃帶了。我會讓呂詩陪同你去城外的營地。”
張固驚歎道:“張嵩,你看起來和呂將軍簡直是一模一樣!”
張嵩微笑著迴答:“前往城外的營地是為了穩定如楊醜這樣的將領,防止他們察覺到張固叔叔進了城。具體的計劃已經告訴了呂詩,他會路上向你詳細解釋。呂詩非常聰明;如果有什麽意外發生,他會提醒你如何應對。”
“你的戟有多重?”
“張固叔叔和幾位精英士兵已經秘密潛入了營地。他們會布置一些陷阱;你無需擔心。如果楊醜和隋固來拜訪張固叔叔,你隻需阻擋他們的去路,告訴他們張固叔叔喝醉了。”
“盔甲太厚了,戟也這麽重?為什麽不用木杆?鐵杆太沉了,張嵩的馬可能受不了。”
“嗯……所以你的繃帶現在換好了?華佗先生,請去後院;小貓想拉你的胡子。今晚我會留下一支精英士兵隊伍來保護這個院子,所以你不需要擔心安全。張固叔叔,你現在可以準備離開了。”
華佗提著藥箱離去。
張固握著張嵩的戟,顯得有些吃力,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我該前往何處?”
張嵩輕拍額頭,心中暗想是否應該再給他一拳以提醒他。
剛才,張固在擺弄那沉重的戟,或是被戟所擺弄,以至於沒有完全聽清張嵩的指示。然而,張楊理解了,帶著憂慮詢問:“張嵩,張固叔叔去那裏會有危險嗎?”
張嵩舉起拳頭,大小如同沙包,在張固麵前晃了晃,但他努力克製了自己,勉強露出笑容,“別擔心,這隻是一個迷惑對手的計策。午夜之前,我們會把他安全送迴城裏。”
此時,呂詩引領著玄龍朱雲獸,它的馬鞍已經裝備妥當,張嵩騎上戰馬,說道:“陳宮先生稍後會來。張固叔叔,你跟隨著他,去見醉醺醺的薛洪,控製城內的所有軍事裝備、食物和糧食!”
話音剛落,張嵩便騎馬疾馳向附近的龍驤火本營。
隨著夜幕的降臨,一場血腥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殺戮即將上演。
在夜色籠罩的夜王縣城牆內,巡邏的士兵已經各就各位,隨時準備登上城牆。龍驤火本也披上了盔甲,騎著戰馬在城牆內巡防,為的是在城牆上進行近戰防禦,並且隨時準備衝出城門發起攻擊。
站在夜王縣破舊的城牆上,被黑暗所籠罩,張嵩凝視著城外營地的燈火,心中的情緒起伏不定。
此刻,他仿佛發現了一個金手指,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掌控一個地區的關鍵,既不是偷窺英雄與女主角親密時刻的變態老爺爺,也不是千年處女的武學傳承,更不是那些耀眼無敵的係統。而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事情——謹慎!極度謹慎!
東漢末年,這是一個星辰璀璨、怪物橫行的時代。那些驕傲自大的人注定會遭遇失敗,甚至是死亡,如同袁紹兄弟、董卓,乃至呂布。
張嵩則 。自從他穿越至三國,他始終懷著一顆謙卑之心,未曾輕視任何一個英雄,因此得以在這個亂世中努力求生。他深知,永遠不要小覷對手,始終保持警惕,避免讓自己陷入被動,這些都是他的生存之道。
張嵩明白,自己並非如父親呂布那樣武藝超群,也不是如郭嘉般智謀過人。然而,呂布最終在白門樓被曹操俘虜,郭嘉也在徐州城外落入了張嵩之手。他們的失敗,不過是一時的大意。
張嵩想起了諸葛亮。孔明之所以能夠七次出祁山而未遭重大挫敗,並非傳說中那般神機妙算,最重要的便是他的謹慎。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正是謹慎至極的體現。
正是因為謹慎,張嵩擔憂張楊的將領們可能會察覺到張楊不在營地,從而引起混亂。因此,他派遣張固出城前往營地,以此來掩飾真相。他深知張固並非智謀過人,因此特意安排了他的侍從呂詩陪同前往。
張固與呂詩騎馬出城,站在城牆上的張楊顯得焦慮不安,而在他旁邊的張嵩則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
張嵩身旁站著陳宮,他微笑著對張楊說:“請放寬心,閣下。張固此行並無危險。張嵩的計劃周密詳盡,我自愧不如。既然張嵩派遣張固前往營地,必然已有萬全之策。”
在成功救出獻帝並將其東遷後,張楊被封為和平國將軍、金陽侯、大尚書,地位遠高於曹操和袁紹。然而,他卻並未因此變得驕傲自大,始終保持著一顆謹慎之心。
張楊搖頭歎道:“陳宮先生,我不是擔心我兒子的個人安危,我真正擔心的是軍隊的動蕩。那些始終跟隨我的士兵,雖然我才能不足,但我確實不忍心看到他們寶貴的生命在瞬間被毀滅!”
陳宮神色嚴肅,鞠躬道:“閣下仁慈之心,令我汗顏,我實在無法與之相比……”
隨後,兩人歎息感慨,從張楊營地中的士兵聊到困苦的人民,他們發現彼此有著許多共同的情感。楊醜和隋固等將領的反叛,使得張楊幾乎完全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除非消除這些強大的勢力,否則他永遠無法重新掌控軍隊。
半小時前,陳宮在賄賂的內奸幫助下成功地讓丞相薛洪喝得醉醺醺。隨後,張楊突然現身,從薛洪手中接管了軍事裝備和食物的控製權,在龍驤火的協助下清除了薛洪的忠誠追隨者。之後,城門緊閉,所有四座城門和城牆都由士兵和馬匹把守,城內一切均在控製之中。
自那以後,張楊與陳宮一同前往城牆上尋找張嵩。原本,他們打算詢問詳細的計劃,但見到張嵩緊咬著指甲,麵色陰沉地沉思了許久,他們便不再敢打擾。畢竟,張楊是河南的統治者,而陳宮是戰略家和軍事顧問。麵對如此重大的危機,兩人竟然事先都沒有察覺到任何跡象,這已經頗為尷尬。現在,眼看騷動即將發生,他們卻仍然沒有徹底明白其中的原委。的確,讓他們開口詢問頗顯艱難。
張嵩靜靜地退出了他們的對話,留下兩人繼續交談。他獨自靠在城牆的雉堞上,身披鬥篷,陷入了沉思。他總覺得自己接下來的安排似乎遺漏了某些關鍵環節。張嵩深知,沒有任何計劃是完美無缺的,他也準備了許多應急措施,考慮到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然而,張嵩始終想不出究竟遺漏了什麽,心中僅剩下一絲焦慮和不安。
經過長時間的沉思,張嵩仍然沒有找到心中那絲遺漏的關鍵,但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增強實力的辦法。他明白,無論自己的計劃有何不足,隻要自己的力量更為強大,便能更加自信地應對一切。於是,他立即對張楊說道:“叔叔,請立即修書一封給匈奴的左賢王,請求他派遣騎兵增援河南,速度至關重要!”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漢朝和南匈奴的聯合作戰下,大多逃往西域。而南匈奴歸順漢朝後,一直居住在河套以南的地區,也就是西海和上郡,與河南相鄰。
由於張楊與唿廚泉曾有過交情,但唿廚泉已去世,其弟唿禪泉繼任南匈奴單於,卻對張楊不再承認。幸運的是,唿廚泉之子,左賢王劉豹,與張楊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且,劉豹還領導著西海郡的拓跋部族,因此請求增援並非不可能。然而,困難在於必須盡快行動,這是張嵩早就應該考慮到的。
然而,如果張嵩的安排完美無缺,那麽便無需依賴匈奴騎兵的增援。
張遼登上城牆,向張嵩敬禮道:“大人,龍驤火本陣已準備就緒,隨時待命,以應對敵軍的挑戰。巡邏兵雖素質參差不齊,數量也較少,但他們仍能在守城中發揮一定作用。我們何時讓他們上城牆防守?”
張嵩迴答:“不必急於行動,以免引起城外敵軍的注意。準備充足的食物,尤其是肉食,確保龍驤火本能夠吃飽休息。給戰馬提供優質的飼料,確保每個士兵都擁有兩匹戰馬。巡邏兵還需繼續忍耐,讓他們先拆除附近的房屋,準備雷石和滾木,搬運箭矢,搜集柴火,起鍋燒水。隻有在午夜值班之前,才能給他們分發食物!”
張遼領命後,便退下了城牆。
城外,情況仍然緊張。
在張楊的軍營中,張固騎著馬,帶著呂詩一同進入營地,直奔張楊的帳篷。一路上,他大聲抱怨,稱張嵩傲慢,甚至弄傷了他的鼻子。呂詩騎著瘦馬緊隨其後,不斷地道歉並高聲喊叫。
不一會兒,他們便抵達了張楊的帳篷。張固注意到,帳篷外的親兵是他父親的舊部,這讓他感到一絲安心,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引起懷疑。張固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張嵩的智謀,這位策略家真是聰明絕頂。
帳篷外的親兵見到張固時,尷尬地扭過頭去。
這些人早已不再是張固父親的親兵,而是張嵩布下的陷阱。張固心知肚明,這是張嵩用金銀和刀劍收買了他們。想到這裏,張固感到一陣莫名的惡心;這些人怎麽如此不忠?那些真正忠誠的人已經被楊醜秘密清除。他不是聽說最近有一些親兵因病去世了嗎?至於那些不為金銀和刀劍所動,傾向楊醜等人的,可能已經被張嵩處理掉了。剩下的,不過是這些懦夫罷了。
掀開帳篷的簾子,張固看到高順和其他幾位精英士兵正忙碌地在張楊的床邊挖掘一個深坑,小心翼翼地埋入一些裝有灰黑色粉末的罐子。此外,帳篷內還有五名張楊的親兵在忙碌,他們正埋葬著被殺害的四名同伴,張誌便是其中的一具屍體。
張固可能曾聽說過這種名為火藥的物質,對其驚人的威力有所耳聞,因此他此刻顯得頗為好奇,目光愣愣地盯著這些動作。
呂詩在一旁提醒道:“大人,表現得更加悲憤些!就像真的在哀悼死亡一樣!要充滿激情!挑釁!活力!”
話音剛落,呂詩便突然伸手戳了一下張固受傷的鼻子。張固疼得忍不住大叫起來:“啊……!啊!父親!張嵩太過分了……誰讓他讓我父親喝醉的?快把他叫醒!我被張嵩打了。我要帶領部隊進城報仇!”
在帳篷外的陰影中,遠處傳來了低語。
一個人對他的下屬下令:“速速返迴,向將軍報告情況。張楊確實在下午被張遼下了酒藥。我們的內應身處張楊身邊,難以脫離其監護。請指示將軍盡快集結部隊。張楊已醉,昏迷不醒,這或許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呂詩取出一塊絲綢,讓張固在油燈的映照下閱讀上麵的劇本。劇本內容尖銳而哀怨,生動地描繪了張固被張嵩殘酷毆打的場景,讓他無處伸冤。然而,由於張固隻懂武術,不擅長文墨,讀起來字句不暢。呂詩終於忍耐不住,一把奪過絲綢,帶著情感和語調一句一句地教導張固。
經過半小時的刻苦練習,張固在呂詩三次偷偷戳他鼻子的幫助下,終於將表演達到了合格的標準。
“嗯,哼,”張固清了清因唿喊而變得沙啞的嗓子,迴到營地後說道,“我們現在可以出發了嗎?已經接近午夜,如果楊醜帶領部隊襲擊我們,該如何是好……”
呂詩小心翼翼地折疊著絲綢,他的性格本就膽小,但此刻明白自己並無退縮的餘地,因為年輕的領主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他盡力保持鎮定,“再等一會兒,等到夏公和其他人完成他們的任務。”
張固焦躁不安,不時地從帳篷簾子外麵偷偷張望。
又過了半小時,張楊的親兵已經將屍體埋葬完畢。其中一具屍體被穿上張楊的衣物,安置在床上,用被子蓋好,仿佛隻是安靜地睡著了。
與此同時,高順和其他人已經將火藥埋設於張楊床邊,並在帳篷內藏匿了若幹火藥罐。之後,他們又在帳篷地板上灑上了一層亞麻籽油。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後,高順等人也換上了親兵的製服。
最後,呂詩量了量油燈的四周圍,擺放了幾隻用破布包裹的小木偶。頓時,一個奇妙的場景呈現在眼前。在搖曳的燈光映照下,帳篷周圍出現了幾個搖擺的影子,它們的大小與真人相仿。
從袖中摸索一番後,呂詩抽出一塊寫有文字的白絲綢,置於油燈之下,滿意地點了點頭,“成了!”
張固目不轉睛地盯著絲綢上的字,驚訝得變了臉色,“這是張嵩寫的?”
呂詩伸長了脖子解釋道,“年輕的領主預兆準確無誤,他給我這塊絲綢時,曾預言楊醜今晚將會‘跪下’。”
“‘跪下’?”
“意思是上吊,哦,也就是死亡。”
“嗯……”
“你敢不相信我們年輕的領主?”
“我不敢,我不敢,請不要打我的鼻子,呂詩,我求你,手下留情!”
高順趕來解救張固,“大人,我們可以走了。”
張固於是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服,準備投入一場激戰的懷抱。然而,呂詩卻又拿出鞭子抽打他的鼻子,張固疼得大叫,“啊……疼死我了!張嵩,你這個小混蛋,我絕不會原諒你,等著我帶親兵來殺了你!”
隨後,張固率領他的親兵,以及高順等人假扮的親兵,魚貫走出帳篷。
張固捂著鼻子,邊走邊高喊,“跟我進城,我們去殺了張嵩這個小混蛋!”
呂詩此時被兩名親兵綁定,盡管他仍在掙紮,“大人,請三思而行!待大尚書醒來後再作決定。切勿魯莽!我們年輕的領主在城裏部署了千軍萬馬,您的人……”
親兵們紛紛驚慌失措地高聲唿喊。
“我們的人馬數量遠超他們,城外更有二十萬大軍支持!”
“衝進城去!為少主複仇!”
“進城後,我們要將張嵩的仆人全部處決。他會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
“他們前來投靠我們,卻敢攻擊我們年輕的領主。我們必須要給予他們教訓!”
如果張嵩在場,他恐怕會忍不住嘲笑他們過於誇張的表演。
然而,巡邏的衛兵們目睹了這一幕,一個個目瞪口呆,心中暗想,看來大尚書確實是醉得厲害!如果少主真的領著手下前來複仇,並且順利返迴,那麽他必將麵臨如潮水般的指責。
張嵩突然意識到,父子的確沒有完全理解事情的真相及其背後的複雜利益關係,這讓他感到疲憊不堪。
因此,張嵩開口道:“總的來說,叔叔,河南已經不再是你的了……”
“它從來就不是我的;整個世界都屬於皇帝,”張楊嚴肅地迴應。
注意到張嵩的表情變得異常悲傷,張楊停止了說話,示意張嵩繼續。
張嵩不耐煩地解釋:“我所說的,叔叔,是指你的部下即將叛變,你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的控製!一旦你再次出現,他們會意識到他們的計劃已經暴露,屆時他們會驚慌失措。因此,叔叔不能迴到城外的營地。我們需要做的是讓隋固和楊醜互相爭鬥,我們應該守衛縣城,然後從中獲利。明白嗎?”
張楊和他的兒子雖然不懂英語,但仍然點頭表示理解。雖然他們在政治方麵缺乏敏銳的洞察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缺乏智慧。
看到父子的額頭上冷汗直流,張嵩也鬆了一口氣。兩天前,他自己的汗水也曾浸濕衣背,恐懼至極,擔心得讓呂詩如此緊張,甚至請華佗來診斷他的身體狀況。
兩天前,張嵩從一個間諜那裏得知,楊醜、薛洪和隋固都曾與曹操和袁紹的秘密使者會麵,他們計劃殺害張楊。這個消息讓張嵩感到驚恐至極。
事實上,起初,張嵩隻是因為隋固的突然襲擊而提高了警惕,所以他讓陳宮花了一大筆錢安插了間諜進行監視。結果,他抓到了一條大魚,連張嵩自己都感到幸運!如果不是他有所察覺,張楊肯定已經命喪黃泉,而張嵩自己恐怕也難以幸免。
從那以後,張嵩更加注重購買間諜情報,結果在兩天內,他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幾乎揭開了幾個關鍵人物的秘密和陰謀。盡管他花掉了三位母親的所有珠寶和黃金,張嵩認為這是值得的。
在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華佗前來為張固更換藥物。
張嵩命令呂詩穿上盔甲,當然,依然是那套頗具呂布風格的張揚裝備。
在披上超過一百磅的重甲後,張嵩感覺自己仿佛變成了半獸人,然而他的行動卻依舊靈活自如。他哈哈大笑,自嘲道:“我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看我七十二變!”
呂詩冷靜地摸了摸張嵩的額頭,確認他並未發燒,得出結論說張嵩又是間歇性地發瘋了,於是默默地走開,在後院準備馬匹,供小侯爺使用。
小貓的眼睛濕潤了,請求道:“變成小天狗吧。”
這樣的故事,如《西遊記》,應該少講。這個小姑娘的智商有限,連小天狗都記不住,還敢問老人變成狗?張嵩一腳把小貓踢進房間,關上門。因為今晚將有戰鬥,這個小姑娘不應該到處亂跑,以後也不應該去打擾華佗和他的白胡子。
握著仿造的天幻花架,哼唱著蔡依林的《72變》歌曲,張嵩找到了正在換藥的張固,張楊自然陪伴在他身邊。目睹張楊痛苦的表情,張嵩不禁心生同情,不再對他的軟弱抱怨。張楊確實軟弱善良,這或許導致了了他的悲劇,但正是這份善良,讓他毫不猶豫地支持呂布,接受張嵩和其他人的幫助。他真是個好人,擁有孟虎般的善良,卻缺乏孟虎的狡猾,可惜又可愛。
當他們目睹張嵩打扮得與呂布如出一轍時,張楊和張固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他實在是太像呂布了!
張固興奮地叫道:“我也想弄一套更酷的盔甲。”
“華麗的盔甲在戰場上隻會讓你更容易送命。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像奧特曼那樣獨特,”張嵩心中想著,然後說道,“張固叔叔,該換你的繃帶了。我會讓呂詩陪同你去城外的營地。”
張固驚歎道:“張嵩,你看起來和呂將軍簡直是一模一樣!”
張嵩微笑著迴答:“前往城外的營地是為了穩定如楊醜這樣的將領,防止他們察覺到張固叔叔進了城。具體的計劃已經告訴了呂詩,他會路上向你詳細解釋。呂詩非常聰明;如果有什麽意外發生,他會提醒你如何應對。”
“你的戟有多重?”
“張固叔叔和幾位精英士兵已經秘密潛入了營地。他們會布置一些陷阱;你無需擔心。如果楊醜和隋固來拜訪張固叔叔,你隻需阻擋他們的去路,告訴他們張固叔叔喝醉了。”
“盔甲太厚了,戟也這麽重?為什麽不用木杆?鐵杆太沉了,張嵩的馬可能受不了。”
“嗯……所以你的繃帶現在換好了?華佗先生,請去後院;小貓想拉你的胡子。今晚我會留下一支精英士兵隊伍來保護這個院子,所以你不需要擔心安全。張固叔叔,你現在可以準備離開了。”
華佗提著藥箱離去。
張固握著張嵩的戟,顯得有些吃力,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我該前往何處?”
張嵩輕拍額頭,心中暗想是否應該再給他一拳以提醒他。
剛才,張固在擺弄那沉重的戟,或是被戟所擺弄,以至於沒有完全聽清張嵩的指示。然而,張楊理解了,帶著憂慮詢問:“張嵩,張固叔叔去那裏會有危險嗎?”
張嵩舉起拳頭,大小如同沙包,在張固麵前晃了晃,但他努力克製了自己,勉強露出笑容,“別擔心,這隻是一個迷惑對手的計策。午夜之前,我們會把他安全送迴城裏。”
此時,呂詩引領著玄龍朱雲獸,它的馬鞍已經裝備妥當,張嵩騎上戰馬,說道:“陳宮先生稍後會來。張固叔叔,你跟隨著他,去見醉醺醺的薛洪,控製城內的所有軍事裝備、食物和糧食!”
話音剛落,張嵩便騎馬疾馳向附近的龍驤火本營。
隨著夜幕的降臨,一場血腥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殺戮即將上演。
在夜色籠罩的夜王縣城牆內,巡邏的士兵已經各就各位,隨時準備登上城牆。龍驤火本也披上了盔甲,騎著戰馬在城牆內巡防,為的是在城牆上進行近戰防禦,並且隨時準備衝出城門發起攻擊。
站在夜王縣破舊的城牆上,被黑暗所籠罩,張嵩凝視著城外營地的燈火,心中的情緒起伏不定。
此刻,他仿佛發現了一個金手指,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掌控一個地區的關鍵,既不是偷窺英雄與女主角親密時刻的變態老爺爺,也不是千年處女的武學傳承,更不是那些耀眼無敵的係統。而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事情——謹慎!極度謹慎!
東漢末年,這是一個星辰璀璨、怪物橫行的時代。那些驕傲自大的人注定會遭遇失敗,甚至是死亡,如同袁紹兄弟、董卓,乃至呂布。
張嵩則 。自從他穿越至三國,他始終懷著一顆謙卑之心,未曾輕視任何一個英雄,因此得以在這個亂世中努力求生。他深知,永遠不要小覷對手,始終保持警惕,避免讓自己陷入被動,這些都是他的生存之道。
張嵩明白,自己並非如父親呂布那樣武藝超群,也不是如郭嘉般智謀過人。然而,呂布最終在白門樓被曹操俘虜,郭嘉也在徐州城外落入了張嵩之手。他們的失敗,不過是一時的大意。
張嵩想起了諸葛亮。孔明之所以能夠七次出祁山而未遭重大挫敗,並非傳說中那般神機妙算,最重要的便是他的謹慎。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正是謹慎至極的體現。
正是因為謹慎,張嵩擔憂張楊的將領們可能會察覺到張楊不在營地,從而引起混亂。因此,他派遣張固出城前往營地,以此來掩飾真相。他深知張固並非智謀過人,因此特意安排了他的侍從呂詩陪同前往。
張固與呂詩騎馬出城,站在城牆上的張楊顯得焦慮不安,而在他旁邊的張嵩則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
張嵩身旁站著陳宮,他微笑著對張楊說:“請放寬心,閣下。張固此行並無危險。張嵩的計劃周密詳盡,我自愧不如。既然張嵩派遣張固前往營地,必然已有萬全之策。”
在成功救出獻帝並將其東遷後,張楊被封為和平國將軍、金陽侯、大尚書,地位遠高於曹操和袁紹。然而,他卻並未因此變得驕傲自大,始終保持著一顆謹慎之心。
張楊搖頭歎道:“陳宮先生,我不是擔心我兒子的個人安危,我真正擔心的是軍隊的動蕩。那些始終跟隨我的士兵,雖然我才能不足,但我確實不忍心看到他們寶貴的生命在瞬間被毀滅!”
陳宮神色嚴肅,鞠躬道:“閣下仁慈之心,令我汗顏,我實在無法與之相比……”
隨後,兩人歎息感慨,從張楊營地中的士兵聊到困苦的人民,他們發現彼此有著許多共同的情感。楊醜和隋固等將領的反叛,使得張楊幾乎完全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除非消除這些強大的勢力,否則他永遠無法重新掌控軍隊。
半小時前,陳宮在賄賂的內奸幫助下成功地讓丞相薛洪喝得醉醺醺。隨後,張楊突然現身,從薛洪手中接管了軍事裝備和食物的控製權,在龍驤火的協助下清除了薛洪的忠誠追隨者。之後,城門緊閉,所有四座城門和城牆都由士兵和馬匹把守,城內一切均在控製之中。
自那以後,張楊與陳宮一同前往城牆上尋找張嵩。原本,他們打算詢問詳細的計劃,但見到張嵩緊咬著指甲,麵色陰沉地沉思了許久,他們便不再敢打擾。畢竟,張楊是河南的統治者,而陳宮是戰略家和軍事顧問。麵對如此重大的危機,兩人竟然事先都沒有察覺到任何跡象,這已經頗為尷尬。現在,眼看騷動即將發生,他們卻仍然沒有徹底明白其中的原委。的確,讓他們開口詢問頗顯艱難。
張嵩靜靜地退出了他們的對話,留下兩人繼續交談。他獨自靠在城牆的雉堞上,身披鬥篷,陷入了沉思。他總覺得自己接下來的安排似乎遺漏了某些關鍵環節。張嵩深知,沒有任何計劃是完美無缺的,他也準備了許多應急措施,考慮到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然而,張嵩始終想不出究竟遺漏了什麽,心中僅剩下一絲焦慮和不安。
經過長時間的沉思,張嵩仍然沒有找到心中那絲遺漏的關鍵,但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增強實力的辦法。他明白,無論自己的計劃有何不足,隻要自己的力量更為強大,便能更加自信地應對一切。於是,他立即對張楊說道:“叔叔,請立即修書一封給匈奴的左賢王,請求他派遣騎兵增援河南,速度至關重要!”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漢朝和南匈奴的聯合作戰下,大多逃往西域。而南匈奴歸順漢朝後,一直居住在河套以南的地區,也就是西海和上郡,與河南相鄰。
由於張楊與唿廚泉曾有過交情,但唿廚泉已去世,其弟唿禪泉繼任南匈奴單於,卻對張楊不再承認。幸運的是,唿廚泉之子,左賢王劉豹,與張楊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且,劉豹還領導著西海郡的拓跋部族,因此請求增援並非不可能。然而,困難在於必須盡快行動,這是張嵩早就應該考慮到的。
然而,如果張嵩的安排完美無缺,那麽便無需依賴匈奴騎兵的增援。
張遼登上城牆,向張嵩敬禮道:“大人,龍驤火本陣已準備就緒,隨時待命,以應對敵軍的挑戰。巡邏兵雖素質參差不齊,數量也較少,但他們仍能在守城中發揮一定作用。我們何時讓他們上城牆防守?”
張嵩迴答:“不必急於行動,以免引起城外敵軍的注意。準備充足的食物,尤其是肉食,確保龍驤火本能夠吃飽休息。給戰馬提供優質的飼料,確保每個士兵都擁有兩匹戰馬。巡邏兵還需繼續忍耐,讓他們先拆除附近的房屋,準備雷石和滾木,搬運箭矢,搜集柴火,起鍋燒水。隻有在午夜值班之前,才能給他們分發食物!”
張遼領命後,便退下了城牆。
城外,情況仍然緊張。
在張楊的軍營中,張固騎著馬,帶著呂詩一同進入營地,直奔張楊的帳篷。一路上,他大聲抱怨,稱張嵩傲慢,甚至弄傷了他的鼻子。呂詩騎著瘦馬緊隨其後,不斷地道歉並高聲喊叫。
不一會兒,他們便抵達了張楊的帳篷。張固注意到,帳篷外的親兵是他父親的舊部,這讓他感到一絲安心,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引起懷疑。張固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張嵩的智謀,這位策略家真是聰明絕頂。
帳篷外的親兵見到張固時,尷尬地扭過頭去。
這些人早已不再是張固父親的親兵,而是張嵩布下的陷阱。張固心知肚明,這是張嵩用金銀和刀劍收買了他們。想到這裏,張固感到一陣莫名的惡心;這些人怎麽如此不忠?那些真正忠誠的人已經被楊醜秘密清除。他不是聽說最近有一些親兵因病去世了嗎?至於那些不為金銀和刀劍所動,傾向楊醜等人的,可能已經被張嵩處理掉了。剩下的,不過是這些懦夫罷了。
掀開帳篷的簾子,張固看到高順和其他幾位精英士兵正忙碌地在張楊的床邊挖掘一個深坑,小心翼翼地埋入一些裝有灰黑色粉末的罐子。此外,帳篷內還有五名張楊的親兵在忙碌,他們正埋葬著被殺害的四名同伴,張誌便是其中的一具屍體。
張固可能曾聽說過這種名為火藥的物質,對其驚人的威力有所耳聞,因此他此刻顯得頗為好奇,目光愣愣地盯著這些動作。
呂詩在一旁提醒道:“大人,表現得更加悲憤些!就像真的在哀悼死亡一樣!要充滿激情!挑釁!活力!”
話音剛落,呂詩便突然伸手戳了一下張固受傷的鼻子。張固疼得忍不住大叫起來:“啊……!啊!父親!張嵩太過分了……誰讓他讓我父親喝醉的?快把他叫醒!我被張嵩打了。我要帶領部隊進城報仇!”
在帳篷外的陰影中,遠處傳來了低語。
一個人對他的下屬下令:“速速返迴,向將軍報告情況。張楊確實在下午被張遼下了酒藥。我們的內應身處張楊身邊,難以脫離其監護。請指示將軍盡快集結部隊。張楊已醉,昏迷不醒,這或許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呂詩取出一塊絲綢,讓張固在油燈的映照下閱讀上麵的劇本。劇本內容尖銳而哀怨,生動地描繪了張固被張嵩殘酷毆打的場景,讓他無處伸冤。然而,由於張固隻懂武術,不擅長文墨,讀起來字句不暢。呂詩終於忍耐不住,一把奪過絲綢,帶著情感和語調一句一句地教導張固。
經過半小時的刻苦練習,張固在呂詩三次偷偷戳他鼻子的幫助下,終於將表演達到了合格的標準。
“嗯,哼,”張固清了清因唿喊而變得沙啞的嗓子,迴到營地後說道,“我們現在可以出發了嗎?已經接近午夜,如果楊醜帶領部隊襲擊我們,該如何是好……”
呂詩小心翼翼地折疊著絲綢,他的性格本就膽小,但此刻明白自己並無退縮的餘地,因為年輕的領主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他盡力保持鎮定,“再等一會兒,等到夏公和其他人完成他們的任務。”
張固焦躁不安,不時地從帳篷簾子外麵偷偷張望。
又過了半小時,張楊的親兵已經將屍體埋葬完畢。其中一具屍體被穿上張楊的衣物,安置在床上,用被子蓋好,仿佛隻是安靜地睡著了。
與此同時,高順和其他人已經將火藥埋設於張楊床邊,並在帳篷內藏匿了若幹火藥罐。之後,他們又在帳篷地板上灑上了一層亞麻籽油。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後,高順等人也換上了親兵的製服。
最後,呂詩量了量油燈的四周圍,擺放了幾隻用破布包裹的小木偶。頓時,一個奇妙的場景呈現在眼前。在搖曳的燈光映照下,帳篷周圍出現了幾個搖擺的影子,它們的大小與真人相仿。
從袖中摸索一番後,呂詩抽出一塊寫有文字的白絲綢,置於油燈之下,滿意地點了點頭,“成了!”
張固目不轉睛地盯著絲綢上的字,驚訝得變了臉色,“這是張嵩寫的?”
呂詩伸長了脖子解釋道,“年輕的領主預兆準確無誤,他給我這塊絲綢時,曾預言楊醜今晚將會‘跪下’。”
“‘跪下’?”
“意思是上吊,哦,也就是死亡。”
“嗯……”
“你敢不相信我們年輕的領主?”
“我不敢,我不敢,請不要打我的鼻子,呂詩,我求你,手下留情!”
高順趕來解救張固,“大人,我們可以走了。”
張固於是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服,準備投入一場激戰的懷抱。然而,呂詩卻又拿出鞭子抽打他的鼻子,張固疼得大叫,“啊……疼死我了!張嵩,你這個小混蛋,我絕不會原諒你,等著我帶親兵來殺了你!”
隨後,張固率領他的親兵,以及高順等人假扮的親兵,魚貫走出帳篷。
張固捂著鼻子,邊走邊高喊,“跟我進城,我們去殺了張嵩這個小混蛋!”
呂詩此時被兩名親兵綁定,盡管他仍在掙紮,“大人,請三思而行!待大尚書醒來後再作決定。切勿魯莽!我們年輕的領主在城裏部署了千軍萬馬,您的人……”
親兵們紛紛驚慌失措地高聲唿喊。
“我們的人馬數量遠超他們,城外更有二十萬大軍支持!”
“衝進城去!為少主複仇!”
“進城後,我們要將張嵩的仆人全部處決。他會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
“他們前來投靠我們,卻敢攻擊我們年輕的領主。我們必須要給予他們教訓!”
如果張嵩在場,他恐怕會忍不住嘲笑他們過於誇張的表演。
然而,巡邏的衛兵們目睹了這一幕,一個個目瞪口呆,心中暗想,看來大尚書確實是醉得厲害!如果少主真的領著手下前來複仇,並且順利返迴,那麽他必將麵臨如潮水般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