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曆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且看如今這平州之地,黑人斷然不可能如以往那般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地存於世間。雖說當下尚未成功捕獲昆侖奴,但此事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


    待到那時,萬不可重蹈美利堅之覆轍,絕不容許這些黑人在我華夏大地之上作威作福、耀武揚威!若想從根源處徹底解決此等問題,關鍵便在於那捕奴司。需令所有非漢族之人盡皆俯首稱臣,要麽將其貶為地位卑下的第五等人,要麽使之淪為更低賤的第六等人。


    即便他們的後代子孫稍有出息,至多也隻能晉升至第四等人而已,斷無再進一步之可能。如此一來,方能確保我大漢民族之正統地位永固,不受外族人侵擾與威脅。


    在這個平州的地界裏,如果人們渴望提升自身所處的社會階層,那麽參軍無疑成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


    因為通過參軍這一途徑,可以讓原本處於四等地位的普通百姓得以晉升至三等百姓之列。不僅如此,還有一項誘人的福利——參軍者能夠獲贈妻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被贈予的媳婦大多是以漢族女子為主。倘若有人膽敢迎娶外族女子(即被視為五等百姓),那麽他將永遠無法帶領自己的家庭成功晉級為二等百姓。就算此人在戰場上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符合相應的軍功標準,所能得到的賞賜也僅僅局限於一些田地以及給予五等和六等百姓的獎勵而已,至於實現階級的跨越則完全沒有可能。


    要知道,以林北為首的統治階級對於二等百姓的選拔要求極為嚴苛,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接納一個擁有不純正血脈之人進入這一高貴階層。所以說,假如某人本就身為四等百姓,卻迎娶了五等百姓作為配偶,那就意味著其家庭的發展將會停滯在三等百姓的階段再難有所突破。而且,如果兩人婚後育有子女,那麽這些孩子也都會被劃定為四等百姓。


    如果真的有心追求從三等百姓向上攀爬的機會,那麽就必須確保家族中的三代成員皆以漢族人為主。並且,還會有專門由官府所設立的血統機構負責對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查,以確保每一個試圖晉升的家庭都具備純正的漢族血統。隻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踏上通往更高階層的階梯,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


    事實上,在平州這個地方,絕大部分漢族老百姓都將參軍視作一種無上榮耀之事。他們中的大多數屬於三等百姓階層,相較於其他等級的百姓而言,漢人參軍時往往能夠更為順利地通過審核與選拔,同是漢人,相對不嚴苛。


    至於那些被歸為四等百姓的人們,則通常是由一些身份較為複雜的“串兒”以及因身體原因無法投身戰事的年邁長者所組成。如果有人膽敢輕率地謊報自身所屬階級,一旦被對方察覺並較真起來,就會被送至血統機構接受嚴格審查核實。倘若最終查明情況屬實,那麽處於較低一等階級之人不僅需要誠懇地向對方賠禮道歉,同時還要拿出一名六等閹奴作為補償才得以脫身離開。


    然而,如果是五等百姓或是更低級別的六等百姓故意謊報自身階級,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極為嚴厲的懲罰——直接被發配至邊疆地區參與艱苦的建設工作。因為對於這種行為,簡單地處以斬立決實在是太過寬容仁慈了,不足以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


    如此明確細致的階級劃分方式,其實有著諸多好處。它不但能夠極大程度地激發每一個人的上進心和進取動力,促使大家努力拚搏以求向上攀升;而且還有助於顯著減少社會各界之間無謂的紛爭與矛盾衝突。此外,這樣的製度安排也有力地確保了血統的純粹性和正統性。


    比如說,對於那些渴望從四等百姓晉升成為二等百姓的家庭來說,必須要滿足一個重要條件:即家中連續三代成員均迎娶漢族女子為正妻,並及時前往血統機構進行備案登記。隻要中途稍有懈怠或未能堅持到底,便會前功盡棄、永遠失去進階的機會。


    至於娶黑人為妻,等以後抓住昆侖奴再說吧。


    平州的整體架構就是如此,以血統為主,有包容性,想要融入很簡單,和漢人婚嫁即可。


    而且每一個階層的百姓都可以接受教育,畢竟若是以後南下攻占大漢,基層官員還得從二、三、四等百姓中出現。


    至於為什麽以百姓階級劃分,那就古人的一句話來概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平州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之景。其經濟蓬勃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已然開啟了向外擴張的步伐。然而,這一擴張並非針對大漢國內部,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邊疆地區的異族。


    在此背景下,捕奴司應運而生。它的出現猶如一陣狂風驟雨,使得眾多烏桓部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得不紛紛踏上遷徙之路。那些原本肥沃的土地瞬間無人問津,如此富饒之地怎能白白荒廢呢?於是,漢族人民體內傳承千年的種田基因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對外擴張不僅能夠有效地分配土地資源,避免內部因爭奪土地而產生紛爭與矛盾;同時還帶來了另一個顯著的好處——隨著大量奴隸的湧入,百姓們的幸福指數如火箭般直線飆升。如今,隻要手頭稍有寬裕,便能輕而易舉地購置一名奴隸為自家效力。這些奴隸所需的僅僅是一日二餐的溫飽供應,而諸如農田勞作之類的繁重事務皆可交由他們完成。


    正因如此,漢族人得以從日複一日的辛苦勞動中解脫出來,開始真正享受屬於自己的悠閑生活。當不再為衣食擔憂時,人們的思維變得愈發活躍,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想法層出不窮。有的人鍾情於騎馬狩獵,馳騁於廣袤原野之上,感受風馳電掣的快感;有的人沉醉於琴棋書畫之中,以筆墨丹青抒發內心的情感世界;還有的人則對知識充滿渴望,孜孜不倦地埋頭苦讀……


    試想一下,一個人若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身體精神都已疲憊,怎麽還會有心思去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強行的去做這些事,那就不是強身健體了,那是在瘋狂透支未來的壽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黃巾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東家的大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東家的大鳥並收藏漢末黃巾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