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來日方長,既然部落知道了這個地方,無非等兩個月再來繼續捕捉,哪怕是冬季,這裏稍加改造之後,也能為族人提供一處遮風擋雨的地方——黑齒部落的投效,使得開發這裏變得沒有那麽難,等明年糧食播種下去,就可以考慮把這裏利用起來。


    這次出行捕獵,算是有了一個十分圓滿的結果,不僅抓到了這麽多的牲口迴去,還從北方探索出了一條直達此地的路線。不過可惜的是,從蘆葦原直到這處牛馬穀,沿途也沒有再發現其他部落的任何蹤跡。


    即便是在後世,廣袤的大草原也是地廣人稀,經常幾十裏都不見一個人的蹤跡。感歎著人類在這個時代居然是保護動物的事實,熊洪對這處營地的建設還是十分滿意的。


    熊部落跟其他部落的差距慢慢地體現了出來——熊部落會利用一切手段和資源來將一些地方改造成適合族人居住,而不是像其他部落一樣,隻拿走上麵的東西,然後拿了就走。


    經過這一個月的改造和建設,這處臨時營地已經跟剛來的時候有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就是穀口,畢竟100多米寬的山穀用木柵欄的話還是有些漏洞存在的,熊洪帶著人從兩邊的山坡上挖土、采石,又砍伐了不少的樹木,從兩側的山坡往中間,各修了一堵40來米長、2米多高的矮牆。矮牆中間隻留不到10米寬的活動柵欄,當做門,門裏麵就是用來圈養牛馬的山穀了。


    因為與族人們朝夕相處了一個月,這些牛馬也熟悉了熊部落族人的照料,膽子變得比以前更大一些,即便是偶爾放到山穀外讓他們去吃草,在族人的嚴密看管下,它們在聽到部落唿喚的時候也會迴到這裏。


    牛馬穀周圍的山包,上麵雖然生長了不少的樹木,不過整體而言並不是很陡峭,如果把這些樹木給砍去的話,其實空地麵積還是很大的,足夠在這裏建造一處容納族人居住、讓牲口休憩的養殖點。


    再加上黑齒部落的投效,部落人手不足的情況就會緩解很多,到時候讓黑齒部落的青壯和熊部落的青壯一起,隻用三十多人,就能把這裏給建設起來。


    如果沿著去年行進的路線,這裏離黑齒不過距離也不算遠,直線距離差不多就50公裏左右。


    等到明年或者後年把這條道路給修整完畢,到時候騎著馬,隻消半天,就能跑上一個來迴。


    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熊洪經過幾天的準備,收拾好行裝後,放飛了兩隻鴿子報信,並在七月二十五日,踏上了迴家的道路。


    迴去的時候速度就快了許多,帶著的大批牛馬,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管理。隻不過需要隨時注意,在每天趕路的時候,有沒有其他野獸跟著,防止被襲擊。這些還沒有完全熟悉的牛馬們很容易受驚逃跑,所以熊洪等人也分成幾個小隊,圍繞著牛馬群四散開來,警惕遠方的動靜;


    此外晚間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不然再發生像上次那樣的偷襲,造成驚恐後,這些牲口造成混亂產生的損失,可能比被襲擊本身更重。


    幸好一路有驚無險,在經曆了狂風、暴雨等變幻莫測的天氣後,熊洪終於迴到了“蘆葦原”地界。


    這次捉到的野馬野牛野生山羊,已經不適合再放到圍牆周圍的草地上散養了,隻能放在蘆葦原裏。幸好在熊洪出去的兩個月時間裏,熊巫帶著族人把這裏給初步地清理了出來,原來一片片茂密的蘆葦,也有很多片被清理出來,種上了苜蓿草。


    而更讓熊洪感到驚奇的是,從蘆葦原通往部落的道路,也基本上修建完畢,筆直而寬廣的道路,一直向部落的方向延伸著。


    看來在熊洪不在部落的這段時間,熊巫把部落打理的是井井有條。


    想到巫,就想到他的配偶羊喜,熊洪頓時感覺這個部落對他這個族長充滿了惡意:連熊巫這個老男人也能找到配偶,而自己居然還是單身。


    甩了甩頭,把突然不知道為什麽冒出來的奇怪想法甩出去,熊洪指揮著眾人把營地搭建起來,就在蘆葦原入口處的那處山包下麵,叫蘆葦坡的地方。


    臨行前,熊洪跟巫商議過,這裏將作為此處的族人生活區,已經被熊巫帶著人簡單地清理了出來,各種建築材料已經收集的差不多,隻要等到磚瓦到齊進行一段時間的建設,即可實現“拎包入住”。


    看來臨行前吩咐巫和其他族人的事情得到了充分的落實,現在熊洪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迴到部落,看一看發生的變化。不過這些牲口現在得安置在這裏,必須由他們再照看一段時間。


    好在這裏離部落也就30多公裏的距離,騎上馬全速奔跑,小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但今天天色也很晚了,即便大家都歸心似箭,到了家門口更要穩住,把這些好不容易捕捉而來的牲口們給照顧好。


    “族長,明天一早我就讓人迴到部落報信吧,”吃過晚飯,圍在火堆旁烤肉的熊大說道,“大家都想迴去看看,讓巫安排些人手到這邊來輪換一下吧。”


    “嗯,大家這兩天肯定會迴去的,你也不用安排別人,我下午的時候已經飛鴿傳書了,這個時候估計巫他們已經知道我們在這裏休整的事情了。”


    “奧,對哦,我們還有幾隻鴿子,”熊大一拍腦袋,“這些牲口肯定會讓他們大吃一驚的。沒想到我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有這麽大的收獲。”


    “怎麽樣,這些牲口們都還習慣這裏的環境嗎?”張洪接過熊大遞過來的烤肉,從旁邊的小碗裏撚了一些鹽撒在上麵,“迴來的途中不是又抓到不少野生山羊嗎?現在我們有多少牲口了?”


    “這裏的環境跟牛馬穀那邊差不多,水草都豐茂的很,這些牲口很是喜歡。”熊大開心地描述,“還有巫他們撒下的苜蓿草,也很受它們歡迎。”


    “那是當然,不然這些牲口隻要有草吃,怎麽就會跟我們一起迴來,”熊奇從旁邊接過話,“族長,不算我們自己帶過去的牲口,光從牛馬穀那邊帶迴來的,就有200多匹野馬、400多頭野牛和一大群野生山羊,如果再加上迴來途中的收獲,我們這次共捕獲317匹野馬,450頭野牛還有765隻野生山羊,另外還有500多張毛皮。”


    “嗯,收獲出乎意料,看來一直到明年春天,我們都不用擔心部落畜力不足的情況了。”張洪點點頭,“這裏的建設也要加緊了,以後蘆葦原這裏,就是我們部落的養殖基地。”


    ……


    “再快點,很快就要裝滿了,大家加把勁兒,”熊二粗壯的身軀挑著扁擔,沿著崎嶇的山路把挖下來的石頭給運送下來,“今晚廚房給大家準備了好多食物,要想快點去吃,趕緊把車裝滿。”


    熊二這次沒有跟著族長去遠方探索,倒不是他不想去,隻不過由於騎術還不熟練,沒辦法跟上熊洪等人,隻好留在部落裏,帶著幾十號人,按照熊洪離開之前的安排,采集一些石頭。


    七月份的時候,族長帶著熊大等人出去探索,而過了十幾天,從各個部落前來支援的族人也陸陸續續抵達,與去年夏天和冬天不同,這次派過來的人,青壯的比例達到了一半。


    這些部落不知道從哪裏聽說,水部落和黑齒部落等到秋收之後就能加入熊部落的消息,這些原本觀望的部落也開始動搖了,而熊部落提供給這些部落的物資,要遠遠比態度曖昧、舉棋不定的部落們要好上很多。


    所以這次派過來的青壯,都想看看熊部落給這幾個部落到底什麽優待。


    “熊洪族長在集會結束後,給我們留下了那麽多的牲口,加上春天種下的粟田,部落裏大部分時間都在照料這些牲口和莊稼。”熊二曾經問過支援而來的石灰,這麽多青壯獵手過來,部落怎麽辦?石灰就是這樣解釋的,“現在這個季節獵物還是很好打到的,而且還有漁網,部落裏隻要留一支十幾人的捕獵隊就行,剩下的青壯,也不用幹采集和喂牲口的活,所以就讓我們過來了。”


    陶器現在兌換的價格很低,基本上一頭羊就能換上2-3口大一點的陶器,這要比最初便宜不少。


    不過熊部落現在也不是指望著這個東西來換取食物,光是部落養殖的家禽、牲畜,田地裏生長的蔬菜,就已經足夠族人們每日的食物消耗,現在部落最缺的,依舊是勞動力。


    這些部落把閑置下來的勞動力全部派到熊部落,一方麵是對熊部落分牲口給他們的迴報,另一方麵就是出於節省食物的原因。


    要知道,在一個區域內,部落每天能打到的獵物數量,平均下來是基本上固定的,從長時間看來,並不會因為你增加狩獵的人數和次數就有多大改變,除非擴大狩獵的區域範圍。


    既然如此,就要想辦法開辟新的食物來源,比如采集周圍的野菜、捕魚等等。而熊部落教給他們養殖家禽家畜的方法,已經初顯成效。


    除了保持最低限度的打獵頻次,族人們不用再冒著危險去掙更多的食物迴來,那必然有一些族人從打獵的位置上空閑下來。這些人,要是在部落裏幹活,也沒有多少活可幹,還不如給熊部落支援過去,反正他們管飯,而且“打工”還能再賺些補償迴來,要知道,熊部落在這個方麵,一向比較慷慨。


    不過對於熊二來說,這裏麵太複雜的事情他也不願意去想,反正自從來了快200號勞動力,部落鋪路的速度快上了很多,導致有些地段的材料都不是太夠。


    “唿,終於裝完了,”熊二擦了擦汗,走到一旁,揭開桶蓋,從裏麵舀了一勺淡鹽水,“啊,真爽!今天又比昨天多鋪了一小段。”


    “二子哥,我們鋪這些石頭有什麽用啊?”草苗疑惑地拉著熊二,他今年第一次出遠門,在部落裏也算剛成年,曾經用木矛獵到過一隻小鹿,“為啥要把地麵給挖開,然後又填上各種石塊啊?”


    “再說一遍,叫我二哥,不然揍你,”熊二“惡狠狠”地向他揮了揮拳頭,“這你就不懂了吧,你來的時候走的是不是鋪的平整的路?”


    “對啊,但跟周圍的土地差不多啊,沒什麽奇怪的吧?”


    “那你走我們的豐樂大道呢?”


    草苗想了想,好像是有區別,平日晴朗的時候還覺得族長花大力氣鋪好的路很有用,至少不擔心走在上麵被草紮傷,但一到下雨,就泥濘不堪,每次雨停之後,都要把一些被水衝壞的地方給修補好。


    但是在熊部落周圍的道路上,就沒有這些問題,這些天他也觀察過,除了比部落的土路更加結實外,即便下雨,這些路也能很堅硬。


    “告訴你吧,修路也是個技術活,你看我們挖下來的石頭,再混合上石灰石和沙子、小石子,混到一起,鋪在地上之後,就會很結實,我用鐵鎬使勁敲,都很難刨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前部落生存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隻想鏟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隻想鏟屎並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