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安全門,幾個人風塵仆仆地出現在門口,分別是援疆指揮部上海聯絡處主任李兆照、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衛珂、還有瀾月灣社區居委會主任魯阿姨。


    李兆照三十七八歲,本來就性格活潑喜歡說話,見了李淑芸更泛起一股親切勁兒,率先張嘴喊了聲“嫂子”,又說:“中秋佳節月圓人圓,咱幾個迴來和您與心田團聚啦!”


    李淑芸的眼眶頓時就是一熱。


    不過說好了再也不哭了,可千萬不能等到人家上門時“破戒”,李淑芸連忙應著“好好好”,又將安全門拉得大開,招唿大家夥兒進屋。


    水果糕點、大米菜籽油之類的慰問品,三人拎來一大堆,這些東西裏有組織上關懷的,也有他們私人買來表達心意的,一下子就鋪滿了客廳茶幾。


    李淑芸又高興又不好意思,一個勁埋怨李兆照:“小李呀,別怪嫂子說你,怎麽每年都這麽客氣呢?說好的迴家團聚,一家人還講究這些做啥?不生分啦?”


    李兆照嘻嘻笑著打趣兒:“嫂子這你可不能生我的氣,我哪有本事攔住大家夥兒呀~至於我自個兒嘛,看望您就和看望我爸媽一個樣,每次迴他們那兒我也是帶這麽多去的!”


    這下李淑芸可真沒法再埋怨,和魯大媽兩人笑得嗬嗬的。


    魯大媽指著李兆照說:“李醫生啊,我看你就別指望能說贏小李了,咱幾個再多活二十年,話也沒他說得順溜。”


    宋心田用托盤端來幾杯茶水,問李淑芸:“媽,咱們是坐涼台還是客廳啊?”


    李淑芸沒來得及問大家的意思,李兆照已代為搶答:“坐廳裏幹嘛?能看著天花板賞月啊?當然是坐到陽台上應景啦!”


    這樣一說,大家全都同意坐外麵去。


    衛院長年齡最大,也最是德高望重,李淑芸就將塑料凳子擺開,請院長上座,他旁邊坐魯大媽,自己則在另一邊作陪。


    李兆照反而落在了幾人後麵,他給宋心田拽住一邊衣袖,兩人相互打了打眼色。


    李兆照難得小聲說話,聲音在喉管裏打轉似的問:“心田,你真下了決心要去?”


    宋心田咬一咬嘴唇答道:“李主任,這話你都問多少遍了呀?總不會到現在還在懷疑我吧?”


    李兆照微微地一閃瞳光,點頭道:“好,既然是這樣,嫂子的思想工作我幫你做,不過……”


    “心田,你快把茶端過來呀,你衛伯伯他們大老遠的來,肯定早就口渴了!”


    媽媽在催促了,宋心田不敢繼續和李兆照竊竊私語,急忙將托盤送去了陽台上的露天茶桌。


    清蒸大閘蟹的時間,李淑芸掐得很準,等客人們喝完一杯茶,螃蟹就該蒸好了,她轉進廚房去將螃蟹盛出來。


    衛珂目送著李淑芸離開,確信她聽不見了,便悄聲問宋心田:“丫頭,你不會真舍得扔下你媽自己跑新疆去吧?你這麽過去可不是幹部援疆,參與企業援疆,說不清要等到啥時候才能迴來呢,難說幾個月,又或者五年八年......”


    “啊?李主任你……”一聽衛院長這番話,宋心田立即變了臉,撅起嘴巴衝李兆照發火。


    李兆照也沒料到衛院長會在這時發話,感到一陣心虛,“快嘴”秒變了啞巴。


    魯阿姨將一隻手按在宋心田的手上,笑眯眯說道:“是在來你們家的路上,小李把這事告訴我們的。不要怪他,反正咱們遲早也是要知道的不是?”


    宋心田又瞪李兆照一眼,沒有消氣:“可是,可是我想自己把去新疆工作的決定告訴大家呀,結果讓李主任先說了!”


    李兆照一聽更加自責,捶了捶腦門辯解:“我是怕你突然說出來,衛院長和魯主任都反應不過來,沒法幫你啊。我這,也是一片好心……”


    魯阿姨讓話題言歸正傳:“心田啊,承擔建設咱們國家、創造社會財富的重任的是你們年輕人,對我們老年人而言,屬於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你對未來做出的規劃,我們可沒資格指手畫腳。隻是這決心一旦下了,你的人生就可能因此而轉向另一個方向,將來萬一你後悔了……”


    “我是不會後悔選擇去新疆自貿區工作的!”


    砰~!


    ......忽然間氣氛凝固了好幾秒......


    由於情緒激動,宋心田沒控製好音量,將“新疆自貿區”幾個字嚷了出來。


    緊接著,就傳來震耳巨響,廚房裏李淑芸是將什麽瓷器打碎了。


    “哎呀嫂子,你小心啊,有沒有燙著?”李兆照眼疾腳快,其他人還沒迴過神他就三蹦兩跳衝進廚房,扶穩了李淑芸。


    一隻好看的彩色瓷盤,摔在地上成了幾瓣。


    好在大閘蟹還架在蒸鍋上,如果是連著螃蟹帶湯汁砸腳上,李淑芸可真要給燙傷了。


    衛珂與魯阿姨也慌了,紛紛趕進來幫忙,衛珂更是要為李淑芸查看傷勢,萬一燙著得趕緊想辦法緩解。


    隻有宋心田,愣愣地站在陽台門邊,進屋也不是,繼續留在原地也不是。


    “媽媽是因為聽見了我說要去新疆工作,才摔碎了盤子嗎?她反應這麽大,會不會竭力反對啊?”宋心田憂心忡忡地想著,委屈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而在她的身後,圓圓的月亮懸掛在夜空中,明亮的光芒正不遺餘力地普照著人間萬物。


    父親出生於醫學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專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醫生,母親也是市婦幼保健院的婦科醫師,宋心田在高中選科時選擇理科,後來卻考入華東理工大學,主修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畢業季,可供宋心田選擇的就業領域挺廣,包括綠色能源、冶金化工、汽車船舶等等,她獨獨就愛鑽研新能源汽車。


    1992年,我國著名學者錢學森老先生致電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提出了國家應充分考慮減少燃油汽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開展研究與製造新能源汽車的建議。


    因為錢老先生的高瞻遠矚,以及領導人的英明決策,我國在“八五”、“九五”期間,就展開了對於電動汽車發展和技術突破方麵的研究。


    2001年“十五”計劃,電動汽車研發更是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首次確定了以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電池極其管理係統、電機極其控製係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製係統為“三橫”的“三縱三橫”計劃。


    從那時起,中國人自主開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再是一個夢想,也不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而是逐漸地從實驗室走向了市場。


    2003年,東風汽車公司將五輛混動公交車交付給武漢市公交隊,標誌新能源汽車正式上線運營。


    經過一年時間的試驗,東風混動汽車合計運行15萬公裏,運送乘客25萬人次,節油率達到了32%。


    所以宋心田知道,中國新能源汽車從誕生到成長,隻比她大幾歲,但發展速度之快,早就使“他”比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更成熟、更有擔當、也更具備向其他國家同行業挑戰的能力了。


    宋心田被這樣充滿蓬勃朝氣的行業吸引,畢業時側重以進車企為首要就業意向,最後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層層嚴苛的選拔,終於被上海領航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錄用,進入產品研發部,負責新能源車電力驅動的研發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疆共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源LL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源LL並收藏海疆共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