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事。但他們兩個總是意見不合,阿泰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前幾年也去舅舅的公司上過班,那時候他們經常吵架。所以現在舅舅也不讓他去公司了。”
“他不去公司,平時都在幹些什麽?”
“他就是玩。有一陣子他學跳舞,後來又學起了鋼琴,還學過唱歌、吹小號,他還演過話劇。去年,我知道他偷偷拜了個師傅在學武術。”
“學武術?”
“那是因為有一次他在外麵打架吃虧了,為了報仇,他才下決心去學的武術。他師傅還是我父親給他介紹的。不過,他自己從來沒提起過這件事,他也沒給我們示範過。其他的,他有時候會去。”
她忽然停住。“怎麽了?”
她不知道該不該說。
他看出了她的猶豫,“你不會認為你表哥就是殺人兇手吧?”
“當然不是。”她立刻道。
“那有什麽不能說的?”他歪頭看著她。
“他有時候會去打靶場。不是射箭,而是……”
“開槍的那種。”他道。
她點點頭。
“他一個人去嗎?”
“他有時候跟朋友一起去,有時候會帶家裏人一起去。”
“家裏人?”
“我媽去年生日的時候,表哥說他帶我們去打靶場見識一下。好像那地方我舅舅也投了點錢,他也算是小半個少東家。那次我們是所有人一起去的,每個人都試了試。我也打過,但我真的沒法瞄準,他給我挑的槍太重了。”
“那次都有誰去?”他問道。
“全家人。我、我父母、舅舅舅媽、梅琳、阿泰,還有銀娣和芳姑。那天玩得挺開心的。我們在那裏待了幾小時。”
“誰打得最好?”他又問。
“那當然是阿泰。他還自詡是神槍手呢。”
“其次呢?”
“接著是我舅媽。聽說我舅媽從小就會用槍。”
“那打得最差的是誰?”
“是我媽。”她禁不住笑了,“她打得最多,但打得最差。後來她都快發火了,舅媽隻好哄她說請她看戲,我媽這才消停。”
他想了一會兒,又問:“你們全家去打靶場,就這一次嗎?”
“我媽她們又去過幾次。我媽好強,那次輸了之後,非要跟舅媽再比過。所以我知道她們後來又去過兩三次,最後一次是我媽贏了。我猜肯定是舅媽故意讓她的,要不然她得被迫跟我媽再去一次靶場。”
“她們是指哪幾個人?”
“我媽、舅媽、芳姑、銀娣。就她們四個。有時候梅琳也會去。”她道。
“你沒去嗎?”
“我倒是想去,可我沒空啊。教堂有病人需要我照顧。”
“你父親在這個家裏,平時跟誰的關係最好?除了你母親之外。”他問道。
“應該是阿泰。”
“阿泰?”
“他們關係非常好。”
“是嗎?”他好像有點懷疑。
她知道他在想什麽了,“阿泰肯定不是兇手。”她道。
他輕輕皺眉,“說說他們的關係怎麽個好法。”他道。
“阿泰小的時候,我父親就常常帶他出去玩。後來他長大了,他們仍舊同出同進的。他缺錢時也會找我父親周轉。因為舅媽和舅舅在錢上麵,對阿泰管得很嚴。我父親可能會收他一點小利息,但都在阿泰能夠接受的範圍。”
“你說他們同出同進。他們都到哪裏去?”
“他們經常一起出去吃飯,當然也會一起去舞廳、賭場,還有四馬路那些地方。”她歎氣,“這是梅琳告訴我的。”
梅琳曾經對她說,是男人都會去四馬路那種地方找樂子。然而真是這樣嗎?
她就是想找一個不會去四馬路風流的正人君子。
“南京也有四馬路這種地方吧?你去過嗎?”這話一出口,她就覺得非常唐突。
他果然露出驚訝的神情,但隨即就笑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去那種地方的。”他道。
那你呢?我隻想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她心裏在問。
他看看她,“我去那裏查過案子,其他沒做過。”他道。
希雲心頭驟然一鬆。
“對不起,我不該問這些的……”
她連忙道。
“沒關係。你父親跟芳姑的關係怎麽樣?”他又問。
“芳姑?”她很驚訝,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問。
“我是隨便問問。他們關係好嗎?”他解釋道。
“也不算很好。我有一兩次看見父親叫住芳姑,想跟她說話,她都不理不睬的。不過,我覺得芳姑不可能是兇手。”
“她不是也去過靶場嗎?”
“可是我父親去世後,我曾看見她在流眼淚,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為了我父親,但我總覺得,她不會害父親……”
她覺得自己的話有些自相矛盾。起來,“你父親有沒有”
他沒問下去,但她明白他的意思。
“我父親沒想過要納妾。”
“不一定要納妾,他有沒有跟別的女人特別親近。”他說得很猶豫,似乎意識到這麽問她,是一種冒犯。
她搖頭。
“是沒有,還是,你不知道?”他問她。
“我不知道。”她道。這是實話。
他點了點頭。
“其實父親對我很好。但我不太注意他,也不太了解他。”她說著說著就內疚“我不知道我父親喜歡吃什麽菜,平時喝什麽茶,如果有人問我那天出門他穿了什麽衣服,我根本答不上來,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生日是哪天?”她的眼圈漸漸紅了。
他扭過頭來看著她。
“我父親去世後,我才知道他幾歲。”他道。
“怎麽會?”她輕聲問。
他笑。
“我知道說了別人也不信。如果不是為了寫他的墓碑,我至今都不知道。因為平時一直叫他爹,從來不知道他幾歲。後來我還去問了親戚,親戚也說不清楚,隻知道他排行老二,他們一直叫他二哥、二叔、二弟,其實每年也給他過生日,但是沒人知道他多大,有人問他,他也答得含含糊糊的,最後我寫信給他的老同學,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措辭,才能讓自己顯得沒那麽混蛋那封信我寫了兩天,最後終於編出了一個堂皇的理由,其實沒有別的理由,隻不過是我不孝而已。”
他站了起來。
她知道他要告別了。
“就是這兒嗎?”夏英奇問喜燕。
“就是這兒。”
她打開燈。
“啊,修好了。”喜燕道。
“之前一直是壞的嗎?”
喜燕點點頭,“壞了好長時間了。今天才修好。”
“不過,壞了也有好處,”夏英奇笑著說,“哪天你們想偷偷懶,就可以躲在這裏,也沒人知道。”
喜燕紅著臉笑了。
她透過茅廁的小窗正好可以看到後花園的一角,“你說你看到周先生和芳姑,就是在那裏?”她指指前方的一個苗圃。
“是的。”喜燕小聲道。
奇怪,周子安在這裏送皮鞋給竺芳,難道他就不怕被人看見?夏英奇決定繞房子走一圈,實地查看一番。
她走出廚房,樓梯口就有扇門通往園子。
整棟樓共有三個出入口,第一道是大門,第二道是客廳通往草坪的那扇門,第三道便是樓梯口的這扇門,下人們進出通常走這扇門。她發現,任何人都可以下樓後直接穿過這扇門進入園子,而不被人發現。
她繞著房子轉了兩圈,期間,她看見唐震雲在遠處的長椅上跟周希雲說話。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總覺得希雲有點喜歡他,希雲看他的眼神跟別人不一樣。
她在後花園喜燕指認的位置站定,朝主樓望。結果,費了一番工夫,才在那堵爬滿常春藤的牆上找到茅廁的小窗。也許是朝西的緣故,整堵牆居然隻有那麽一個窗,如果不刻意去找,還真的注意不到。而她順著後花園往前走,卻發現有條捷徑直通車庫。而車庫就在墓園的旁邊。
所以說,昨晚的兇手很可能從樓梯口的那扇門進入園子,然後通過這條無人留心的隱蔽小徑直接去了墓園。
她順著小路往迴走,忽然聽見有人在叫她。
“姑姑。”
夏英奇抬頭一看,是二太太銀娣,她正在底樓南麵的某個房間,隔著玻璃窗朝她招手。
“姑姑你在散步嗎?”
銀娣打開窗問她。
“是啊,既然要走了,就想參觀參觀。這地方我還沒看全呢。”
“你進來跟我們聊會兒天吧。”銀娣熱心地招手。
她由樓梯口的小門原路返迴,銀娣已經在走廊裏等她了。
“來,姑姑,去小客廳坐坐。”
她跟著銀娣來到小客廳。
這個房間,她之前沒來過。看起來,這像是夏太太的私人小天地。屋子雖然很小,但布置得相當精致,而且是全中式的擺設。屋裏飄散著一股讓人昏昏欲睡的香氣,桌上鋪著畫紙,夏太太正在畫畫,見了她,夏太太擱下畫筆後,笑著迎了上來。
“哈,這就是昨天那條裙子。”夏太太一見她便欣喜地上下打量,“很好看!到底是年輕!以後就穿這個得了!”
她不是第一次穿西洋裙。南京剛開始有西洋裙的時候,母親就為她買了好幾件。母親雖然在其他方麵很不稱職,但在購買衣物方麵,對她卻極為大方。而且,每次為她買衣服,母親是不貴的不買。有時候她心疼錢,忍不住在一旁提醒,母親卻理直氣壯:“幾十塊錢的衣服可以穿幾年,幾個銅子的衣服隻能穿幾個月,甚至幾天,你說是哪個便宜哪個貴?”這是母親買衣服的觀念。因此,她櫃子裏的旗袍,全部清一色是從南京最貴的絲綢布店裏裁來後,請最好的裁縫做的。而她的西洋裙,她雖然不知道那是用多少錢買來的,但母親放到她手裏的時候,她就知道那不是便宜貨。那料子和做工可比現在穿在她身上的要好幾倍。可是,她離開南京時,那些西洋衣服都讓她賣了。等衣服都洗過之後,我會再穿迴去。”她說道。
夏太太嗔怪地瞥了她一眼,“還穿迴去幹什麽呀!你穿這個多好看,你那些旗袍,不是我說啊,都太老氣了。不信你問銀娣。”
銀娣繞著她走了兩圈才停下來:“哎喲,這衣服真合身,就跟訂做的一樣。我也有一件,是老爺買的,明天我也穿出來給大家瞧瞧。”
夏太太笑,“你啊,都是快當媽的人了,也別湊這熱鬧了,還是把那勞什子裙子送給姑姑得了。姑姑,你千萬別客氣,銀娣可是我們家最大方的人了。”
銀娣一副舍不得又不好意思說的表情,夏太太笑得則相當開心。明擺著,夏太太是在故意跟銀娣開玩笑。不過看得出來,夏太太全無惡意。她倒還是第一次看見大小老婆關係處得這麽融洽的。而且有趣的是,她在這裏竟然完全感受不到這個家不久之前曾經發生過殺人案,至少夏太太臉上可沒半點悲傷。
“姐,你再給姑姑買一件吧,我那件我以後要留給我女兒的。”銀娣小聲說。
“女兒?你不是說你隻生兒子嗎?”
銀娣朝夏太太做了個鬼臉。
“小家子氣,讓你送條裙子都不肯。”夏太太鄙夷地瞥了一眼銀娣,又轉向她,“姑姑既然來了,就坐一會兒吧。王醫生今天晚上會再來的。”
銀娣在給她倒茶。
“本來可以帶你去上海四處轉轉的,現在出了這種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個結果。”夏太太在椅子上坐下,“來,來,喝口茶,這是在我娘家的茶園裏摘的,今年最好的一批茶。”
銀娣把茶端到她麵前的茶幾上,她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味道醇厚,喝完唇齒留香。
“好茶。”她禁不住讚道。
夏太太歪頭看著她。
“你瞧瞧,”夏太太道,“姑姑幹什麽都有模有樣的。你再看看你,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她又開始擠兌銀娣了。
“那是姑姑有娘教,我從小撿煤球倒馬桶,能喘口氣吃個包子就算不錯了!總之,人跟人就是命不同。”銀娣歎道。
她知道銀娣無意諷刺她,但聽銀娣提到母親,還是覺得有幾分刺耳。不過銀娣說得也對,不管她有多不喜歡母親,但從小耳濡目染,還是深受母親影響。
“姑姑,你別見怪,銀娣說話不動腦子。”太太對她說。
她笑笑,“我媽的確也教了我不少。”她坦然地說,“不管她過去幹過什麽,她總是我媽。”
“對了,好像也沒聽你提起過你娘,她現在……?”
她知道早晚會有人問起這件事,“弟弟墜河後,她也病死了。她一直很疼我弟弟的。”最後半句倒也是事實。
“哦,我也有兒子,這事想都不敢想。”
夏太太唏噓道。
她笑了笑,“都過去了。”她放下茶杯時,說道,“剛剛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那把槍居然是你的,是怎麽丟的啊?”
夏英奇這麽說是故意撇清夏太太跟兇案的關係,後者聽了果然很受用。
“可不是,我也吃了一驚呢。”夏太太道。
“是怎麽丟的啊?”
“那天從靶場迴來說來你不信,我們有陣子常去靶場玩槍,這都是阿泰鬧出來的。這大姐又死活要比過別人強,我就這麽莫名其妙跟著去了好幾次。我再也不要去了,那地方灰實在太大……”
夏太太見她聽得認真,便道,“那天從靶場迴來,我忽然想起我父親過去也送過我一把槍,我把它丟在抽屜裏好多年了,看都沒看過它一眼。這麽想著,我就把它從抽屜裏翻了出來查看。那把槍上麵有些斑點,我心想著是不是發黴了,你也知道上海雨水多,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就拿出來曬曬。”
“我從來沒聽說過槍會發黴。”她小聲道。
“聽起來你也玩過槍。”夏太太眼睛裏閃過一絲機警。
她不否認,“小時候,父親也帶我去靶場玩過,請問是什麽樣的斑點?”
“反正就是兩小灘,好像是汙漬,我也說不清那是什麽。後來我想起,可能我爹給我的時候,我在吃什麽東西,也沒顧上擦手,就這麽隨便一捏,當時沒看出什麽來,日子久了,那印記就留了下來。”
這解釋倒也合理。
“那時候是中午,我就把它放在窗台上,等我下午迴來的時候它就不見了。我這屋子當時沒鎖門,因為阿芳下午要來收被子。那天太陽特別好,我讓她早上把我的被子曬出去,下午再收起來。”
“那天下午你也在這裏?”
“這幾年幾乎每天下午,我都在這裏看書和畫畫。家裏人都知道我這習慣。不過恰好那天下午,我沒在這裏。那天下午章家的人來談梅琳的婚事
“他不去公司,平時都在幹些什麽?”
“他就是玩。有一陣子他學跳舞,後來又學起了鋼琴,還學過唱歌、吹小號,他還演過話劇。去年,我知道他偷偷拜了個師傅在學武術。”
“學武術?”
“那是因為有一次他在外麵打架吃虧了,為了報仇,他才下決心去學的武術。他師傅還是我父親給他介紹的。不過,他自己從來沒提起過這件事,他也沒給我們示範過。其他的,他有時候會去。”
她忽然停住。“怎麽了?”
她不知道該不該說。
他看出了她的猶豫,“你不會認為你表哥就是殺人兇手吧?”
“當然不是。”她立刻道。
“那有什麽不能說的?”他歪頭看著她。
“他有時候會去打靶場。不是射箭,而是……”
“開槍的那種。”他道。
她點點頭。
“他一個人去嗎?”
“他有時候跟朋友一起去,有時候會帶家裏人一起去。”
“家裏人?”
“我媽去年生日的時候,表哥說他帶我們去打靶場見識一下。好像那地方我舅舅也投了點錢,他也算是小半個少東家。那次我們是所有人一起去的,每個人都試了試。我也打過,但我真的沒法瞄準,他給我挑的槍太重了。”
“那次都有誰去?”他問道。
“全家人。我、我父母、舅舅舅媽、梅琳、阿泰,還有銀娣和芳姑。那天玩得挺開心的。我們在那裏待了幾小時。”
“誰打得最好?”他又問。
“那當然是阿泰。他還自詡是神槍手呢。”
“其次呢?”
“接著是我舅媽。聽說我舅媽從小就會用槍。”
“那打得最差的是誰?”
“是我媽。”她禁不住笑了,“她打得最多,但打得最差。後來她都快發火了,舅媽隻好哄她說請她看戲,我媽這才消停。”
他想了一會兒,又問:“你們全家去打靶場,就這一次嗎?”
“我媽她們又去過幾次。我媽好強,那次輸了之後,非要跟舅媽再比過。所以我知道她們後來又去過兩三次,最後一次是我媽贏了。我猜肯定是舅媽故意讓她的,要不然她得被迫跟我媽再去一次靶場。”
“她們是指哪幾個人?”
“我媽、舅媽、芳姑、銀娣。就她們四個。有時候梅琳也會去。”她道。
“你沒去嗎?”
“我倒是想去,可我沒空啊。教堂有病人需要我照顧。”
“你父親在這個家裏,平時跟誰的關係最好?除了你母親之外。”他問道。
“應該是阿泰。”
“阿泰?”
“他們關係非常好。”
“是嗎?”他好像有點懷疑。
她知道他在想什麽了,“阿泰肯定不是兇手。”她道。
他輕輕皺眉,“說說他們的關係怎麽個好法。”他道。
“阿泰小的時候,我父親就常常帶他出去玩。後來他長大了,他們仍舊同出同進的。他缺錢時也會找我父親周轉。因為舅媽和舅舅在錢上麵,對阿泰管得很嚴。我父親可能會收他一點小利息,但都在阿泰能夠接受的範圍。”
“你說他們同出同進。他們都到哪裏去?”
“他們經常一起出去吃飯,當然也會一起去舞廳、賭場,還有四馬路那些地方。”她歎氣,“這是梅琳告訴我的。”
梅琳曾經對她說,是男人都會去四馬路那種地方找樂子。然而真是這樣嗎?
她就是想找一個不會去四馬路風流的正人君子。
“南京也有四馬路這種地方吧?你去過嗎?”這話一出口,她就覺得非常唐突。
他果然露出驚訝的神情,但隨即就笑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去那種地方的。”他道。
那你呢?我隻想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她心裏在問。
他看看她,“我去那裏查過案子,其他沒做過。”他道。
希雲心頭驟然一鬆。
“對不起,我不該問這些的……”
她連忙道。
“沒關係。你父親跟芳姑的關係怎麽樣?”他又問。
“芳姑?”她很驚訝,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問。
“我是隨便問問。他們關係好嗎?”他解釋道。
“也不算很好。我有一兩次看見父親叫住芳姑,想跟她說話,她都不理不睬的。不過,我覺得芳姑不可能是兇手。”
“她不是也去過靶場嗎?”
“可是我父親去世後,我曾看見她在流眼淚,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為了我父親,但我總覺得,她不會害父親……”
她覺得自己的話有些自相矛盾。起來,“你父親有沒有”
他沒問下去,但她明白他的意思。
“我父親沒想過要納妾。”
“不一定要納妾,他有沒有跟別的女人特別親近。”他說得很猶豫,似乎意識到這麽問她,是一種冒犯。
她搖頭。
“是沒有,還是,你不知道?”他問她。
“我不知道。”她道。這是實話。
他點了點頭。
“其實父親對我很好。但我不太注意他,也不太了解他。”她說著說著就內疚“我不知道我父親喜歡吃什麽菜,平時喝什麽茶,如果有人問我那天出門他穿了什麽衣服,我根本答不上來,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生日是哪天?”她的眼圈漸漸紅了。
他扭過頭來看著她。
“我父親去世後,我才知道他幾歲。”他道。
“怎麽會?”她輕聲問。
他笑。
“我知道說了別人也不信。如果不是為了寫他的墓碑,我至今都不知道。因為平時一直叫他爹,從來不知道他幾歲。後來我還去問了親戚,親戚也說不清楚,隻知道他排行老二,他們一直叫他二哥、二叔、二弟,其實每年也給他過生日,但是沒人知道他多大,有人問他,他也答得含含糊糊的,最後我寫信給他的老同學,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措辭,才能讓自己顯得沒那麽混蛋那封信我寫了兩天,最後終於編出了一個堂皇的理由,其實沒有別的理由,隻不過是我不孝而已。”
他站了起來。
她知道他要告別了。
“就是這兒嗎?”夏英奇問喜燕。
“就是這兒。”
她打開燈。
“啊,修好了。”喜燕道。
“之前一直是壞的嗎?”
喜燕點點頭,“壞了好長時間了。今天才修好。”
“不過,壞了也有好處,”夏英奇笑著說,“哪天你們想偷偷懶,就可以躲在這裏,也沒人知道。”
喜燕紅著臉笑了。
她透過茅廁的小窗正好可以看到後花園的一角,“你說你看到周先生和芳姑,就是在那裏?”她指指前方的一個苗圃。
“是的。”喜燕小聲道。
奇怪,周子安在這裏送皮鞋給竺芳,難道他就不怕被人看見?夏英奇決定繞房子走一圈,實地查看一番。
她走出廚房,樓梯口就有扇門通往園子。
整棟樓共有三個出入口,第一道是大門,第二道是客廳通往草坪的那扇門,第三道便是樓梯口的這扇門,下人們進出通常走這扇門。她發現,任何人都可以下樓後直接穿過這扇門進入園子,而不被人發現。
她繞著房子轉了兩圈,期間,她看見唐震雲在遠處的長椅上跟周希雲說話。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總覺得希雲有點喜歡他,希雲看他的眼神跟別人不一樣。
她在後花園喜燕指認的位置站定,朝主樓望。結果,費了一番工夫,才在那堵爬滿常春藤的牆上找到茅廁的小窗。也許是朝西的緣故,整堵牆居然隻有那麽一個窗,如果不刻意去找,還真的注意不到。而她順著後花園往前走,卻發現有條捷徑直通車庫。而車庫就在墓園的旁邊。
所以說,昨晚的兇手很可能從樓梯口的那扇門進入園子,然後通過這條無人留心的隱蔽小徑直接去了墓園。
她順著小路往迴走,忽然聽見有人在叫她。
“姑姑。”
夏英奇抬頭一看,是二太太銀娣,她正在底樓南麵的某個房間,隔著玻璃窗朝她招手。
“姑姑你在散步嗎?”
銀娣打開窗問她。
“是啊,既然要走了,就想參觀參觀。這地方我還沒看全呢。”
“你進來跟我們聊會兒天吧。”銀娣熱心地招手。
她由樓梯口的小門原路返迴,銀娣已經在走廊裏等她了。
“來,姑姑,去小客廳坐坐。”
她跟著銀娣來到小客廳。
這個房間,她之前沒來過。看起來,這像是夏太太的私人小天地。屋子雖然很小,但布置得相當精致,而且是全中式的擺設。屋裏飄散著一股讓人昏昏欲睡的香氣,桌上鋪著畫紙,夏太太正在畫畫,見了她,夏太太擱下畫筆後,笑著迎了上來。
“哈,這就是昨天那條裙子。”夏太太一見她便欣喜地上下打量,“很好看!到底是年輕!以後就穿這個得了!”
她不是第一次穿西洋裙。南京剛開始有西洋裙的時候,母親就為她買了好幾件。母親雖然在其他方麵很不稱職,但在購買衣物方麵,對她卻極為大方。而且,每次為她買衣服,母親是不貴的不買。有時候她心疼錢,忍不住在一旁提醒,母親卻理直氣壯:“幾十塊錢的衣服可以穿幾年,幾個銅子的衣服隻能穿幾個月,甚至幾天,你說是哪個便宜哪個貴?”這是母親買衣服的觀念。因此,她櫃子裏的旗袍,全部清一色是從南京最貴的絲綢布店裏裁來後,請最好的裁縫做的。而她的西洋裙,她雖然不知道那是用多少錢買來的,但母親放到她手裏的時候,她就知道那不是便宜貨。那料子和做工可比現在穿在她身上的要好幾倍。可是,她離開南京時,那些西洋衣服都讓她賣了。等衣服都洗過之後,我會再穿迴去。”她說道。
夏太太嗔怪地瞥了她一眼,“還穿迴去幹什麽呀!你穿這個多好看,你那些旗袍,不是我說啊,都太老氣了。不信你問銀娣。”
銀娣繞著她走了兩圈才停下來:“哎喲,這衣服真合身,就跟訂做的一樣。我也有一件,是老爺買的,明天我也穿出來給大家瞧瞧。”
夏太太笑,“你啊,都是快當媽的人了,也別湊這熱鬧了,還是把那勞什子裙子送給姑姑得了。姑姑,你千萬別客氣,銀娣可是我們家最大方的人了。”
銀娣一副舍不得又不好意思說的表情,夏太太笑得則相當開心。明擺著,夏太太是在故意跟銀娣開玩笑。不過看得出來,夏太太全無惡意。她倒還是第一次看見大小老婆關係處得這麽融洽的。而且有趣的是,她在這裏竟然完全感受不到這個家不久之前曾經發生過殺人案,至少夏太太臉上可沒半點悲傷。
“姐,你再給姑姑買一件吧,我那件我以後要留給我女兒的。”銀娣小聲說。
“女兒?你不是說你隻生兒子嗎?”
銀娣朝夏太太做了個鬼臉。
“小家子氣,讓你送條裙子都不肯。”夏太太鄙夷地瞥了一眼銀娣,又轉向她,“姑姑既然來了,就坐一會兒吧。王醫生今天晚上會再來的。”
銀娣在給她倒茶。
“本來可以帶你去上海四處轉轉的,現在出了這種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個結果。”夏太太在椅子上坐下,“來,來,喝口茶,這是在我娘家的茶園裏摘的,今年最好的一批茶。”
銀娣把茶端到她麵前的茶幾上,她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味道醇厚,喝完唇齒留香。
“好茶。”她禁不住讚道。
夏太太歪頭看著她。
“你瞧瞧,”夏太太道,“姑姑幹什麽都有模有樣的。你再看看你,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她又開始擠兌銀娣了。
“那是姑姑有娘教,我從小撿煤球倒馬桶,能喘口氣吃個包子就算不錯了!總之,人跟人就是命不同。”銀娣歎道。
她知道銀娣無意諷刺她,但聽銀娣提到母親,還是覺得有幾分刺耳。不過銀娣說得也對,不管她有多不喜歡母親,但從小耳濡目染,還是深受母親影響。
“姑姑,你別見怪,銀娣說話不動腦子。”太太對她說。
她笑笑,“我媽的確也教了我不少。”她坦然地說,“不管她過去幹過什麽,她總是我媽。”
“對了,好像也沒聽你提起過你娘,她現在……?”
她知道早晚會有人問起這件事,“弟弟墜河後,她也病死了。她一直很疼我弟弟的。”最後半句倒也是事實。
“哦,我也有兒子,這事想都不敢想。”
夏太太唏噓道。
她笑了笑,“都過去了。”她放下茶杯時,說道,“剛剛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那把槍居然是你的,是怎麽丟的啊?”
夏英奇這麽說是故意撇清夏太太跟兇案的關係,後者聽了果然很受用。
“可不是,我也吃了一驚呢。”夏太太道。
“是怎麽丟的啊?”
“那天從靶場迴來說來你不信,我們有陣子常去靶場玩槍,這都是阿泰鬧出來的。這大姐又死活要比過別人強,我就這麽莫名其妙跟著去了好幾次。我再也不要去了,那地方灰實在太大……”
夏太太見她聽得認真,便道,“那天從靶場迴來,我忽然想起我父親過去也送過我一把槍,我把它丟在抽屜裏好多年了,看都沒看過它一眼。這麽想著,我就把它從抽屜裏翻了出來查看。那把槍上麵有些斑點,我心想著是不是發黴了,你也知道上海雨水多,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就拿出來曬曬。”
“我從來沒聽說過槍會發黴。”她小聲道。
“聽起來你也玩過槍。”夏太太眼睛裏閃過一絲機警。
她不否認,“小時候,父親也帶我去靶場玩過,請問是什麽樣的斑點?”
“反正就是兩小灘,好像是汙漬,我也說不清那是什麽。後來我想起,可能我爹給我的時候,我在吃什麽東西,也沒顧上擦手,就這麽隨便一捏,當時沒看出什麽來,日子久了,那印記就留了下來。”
這解釋倒也合理。
“那時候是中午,我就把它放在窗台上,等我下午迴來的時候它就不見了。我這屋子當時沒鎖門,因為阿芳下午要來收被子。那天太陽特別好,我讓她早上把我的被子曬出去,下午再收起來。”
“那天下午你也在這裏?”
“這幾年幾乎每天下午,我都在這裏看書和畫畫。家裏人都知道我這習慣。不過恰好那天下午,我沒在這裏。那天下午章家的人來談梅琳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