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屍案調查科(1、2) 作者:九滴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連兩個月的時間,發了四起比較棘手的命案,雖然中間經曆了一些坎坷,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很讓我欣慰,而且上一起案件在大年二十八時成功告破,年假終於沒有泡湯。
雖然說正月裏麵都是年,但對於我來說,一年能休個七天已經很滿足了。
正月二十八,距離上一個案件整整一個月,長時間的休整之後,早上剛一到單位就看見明哥在幫我們收拾勘查工具,不用猜,肯定是有事。
“明哥,什麽情況?”我把手裏的雜糧卷餅放在辦公桌上問道。
“早上下麵分局的技術室打來電話,說在福泉村發生了一起火災,兩人遇難,現場破壞嚴重,想讓我們去給甄別一下!”
“是不是案件?”我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沒有做進一步的檢驗,暫時還不好判斷。你先吃飯,也不急這一會兒,我把你的勘查工具拿上車再說!”明哥剛一出門,葉茜便風風火火地跑進了單位。
“給你的!”葉茜從她的棕色大挎包中掏出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
“這是啥?”我使勁地把嘴巴中的煎餅咽下肚,張口問道。
“過年出去玩,帶的禮物!”
“你怎麽現在才給我?貌似你出去玩都是二十多天前的事了吧!”我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日曆說道。
“我給忘記了!今天早上剛好看見。”葉茜不好意思地衝我吐了吐舌頭。
“其他人有沒有?”我衝葉茜擠眉弄眼地說道。
“廢話,這一碗水當然要端平了!”
“那我就是第一個拿到了嘍?”我嘴角掛著蔥花,衝她挑了挑眉毛。
“你是最後一個,其他人的我早就給了!”葉茜一句話,差點把我剛咽下肚的卷餅給氣噴出來。
“算了,不要了,沒誠意!”
“那正好,你不要我吃了它!”葉茜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吃的?”
“是啊!”
“快拿來!”
“小龍、葉茜,趕緊的。”正當我要打開包裝盒時,門外響起了胖磊的喊叫聲。
“哎,來了!”很顯然,葉茜在進辦公室門之前應該知道今天早上有警要出,跑到更衣室麻流地換上製服,轉身朝樓下走去。
我把最後一口卷餅使勁地塞進嘴裏,用桌子上的抽紙快速擦拭了一下手中的油漬,滿懷好奇地打開了包裝盒。
一塊四四方方、金燦燦的東西靜靜地躺在包裝盒裏。也就在我的視覺剛剛得到滿足時,鼻尖傳來的芬芳氣息,讓我止不住地流出了口水。
咕咚。我咽了一口唾沫,把這塊東西從盒子中取了出來。包裝袋背後的一串標注“配料”的小字更加確定了我的猜想。為了搞清楚這是哪種美味,我順著標簽往下望去。
看到中間位置時,我忽然放棄了往下看的欲望。
“葉茜,你丫是上帝派來懲罰我的吧!”我盯著那一行“保質期十五天”的小字對著門外大聲喊道。
這次我們需要去的現場依舊是在郊區,車程有一個小時,坐在車上我氣鼓鼓地盯著葉茜,人家倒是一臉無所謂的態度。
“過期了!”我還是沒忍住。
“哦!”葉茜低頭迴了一個字。
“哦個屁啊!”
“我送出去的時候才想起來,這可不能怪我!”葉茜狡辯道。
“算你狠!”我一向是好男不跟女鬥,說完身子一側,沒有再搭腔。
胖磊開車一路狂奔,提前了二十分鍾趕到了現場。從村子的麵貌看,這裏應該是一個發展不錯的新農村,家家戶戶是四合院的小平房。
失火的現場是建在村東邊的一間平房,麵積最多也就二十個平方,房子沒有窗戶,屋內換氣全部要靠牆麵上掏出的幾個鏤空十字花形的小孔。
小孔的大小,最多容得下一個人的拳頭,這種花型設計在新疆晾曬葡萄幹的葡萄房裏倒是運用得很廣泛。平房隻有一個朝東的單開門入口,入口的房門已經被大火吞噬殆盡。
站在門口望去,屋內不時地有摻雜著黑色炭灰的液體流出,很顯然,消防隊的人已經來過。在室內靠南邊的地麵上,躺著兩具被燒焦的屍體,屍體的麵部已經無法識別,屍體的皮膚已經被火烤得炸裂開來,一條條皮膚裂紋的下方,是泛著油光的人體脂肪,可能是因為火勢太大,我站在門口都能聞到一股烤肉的味道。
站在現場環視了一圈,隻看到幾個派出所的民警和分局技術室的胡主任。
“刑警隊的沒來,難道不是案件?”我在心裏有一絲竊喜,畢竟命案的那種工作節奏,非一般人可以扛下來。
“胡主任!”
“冷主任!”
作為刑事技術戰線上的戰友,他們兩個是老相識了,兩人相互寒暄了幾句,便進入了正題。
“我把現場的情況跟你介紹一下。”
“嗯!”明哥認真地點了點頭。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胡主任在這裏開頭的兩個字用的是“事情”而不是“案件”,這就說明這次火災在他們心中或許已經有了一個結論,讓我們過來估計也就是為了確認這個結論,一聽到這裏,我長舒了一口氣。
我在開小差,可胡主任沒有任何停頓:“今天淩晨三點鍾,住在火災現場正對麵的村民正在家裏趕燒鍋貼饃,前後也就半個小時的工夫,他們就發現這裏燒了起來,隨後他們就報了火警,可能是路程比較遠的原因,消防隊在趕到現場時,這裏的火勢已經不是太大,在消防員救火的過程中,發現屋南側地麵上有兩具燒焦的屍體,於是他們就打了110,110指令轄區的派出所趕到現場做現場保護,接著我們分局的技術室又接到派出所的出警通知,於是我們就趕到了現場。”
“嗯,你們到現場做了哪些工作?”
“我們先期做了調查,這間房屋是村裏一個叫苗小蘭的村民的柴房,裏麵堆積的都是一些柴火。”
“現在這個苗小蘭能不能聯係上?”
“聯係不上。”
“她們家有幾口人?”
“根據民政局婚姻係統中登記的信息,苗小蘭有一個丈夫叫廖光永,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獨子,叫廖華勝,廖華勝幾年前就跟村裏的其他人出去到深圳打工去了,所以我懷疑這兩個死者會不會是苗小蘭夫婦。”
“他們的小孩現在還在深圳?”
“對,我已經讓人通知他迴來了!”
“好。”明哥點了點頭。
都是搞技術的人,有些話隻要點到即可,要想證明胡主任的猜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dna比對檢驗,死者是不是兩夫婦,用他小孩子的dna對比便知。
“現場進出口勘查了沒有?”
“嗯,我們也就是在進出口的位置發現了端倪,所以才沒有通知刑警隊到場。”
“哦?”
“冷主任,你也看到了,這間小平房沒有窗戶,牆上的‘采光洞’別說人,就是個貓鑽進去都費勁,所以要想進入這間屋子,隻能從門進入,我們在現場找到了房門的內鎖,通過內鎖我們可以判斷失火時,房門裏麵的插銷內鎖是插上的。”
“你是說這有可能是一場意外?”
“胡主任,能不能把你們找到的鎖給我看看?”我站在旁邊插了一句。
“當然可以,小郭,把鎖拿給小龍。”胡主任對遠處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大的男青年說道。他叫郭濤,跟我一樣,是分局的痕跡檢驗員,不過他是半路出家,而我是科班出身,在年紀上他比我小幾個月份,我們私下裏的關係很不錯。
“龍哥,給你!”郭濤笑眯眯地把一個物證袋遞到了我的手中。
我點了點頭,帶上白手套將裏麵的鎖具取了出來。這種鎖具是最為原始也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插銷內鎖,所有人都應該見過,它由兩部分組成,一端是釘在房門上的“l”形金屬插杆,另外一端是釘在門框上的“Ω”形金屬銷。當“l”插入“Ω”內,房門就可以從裏麵鎖死。因為早年的門鎖不帶內銷的功能,門鎖很容易被小偷從外麵撬開,這種內鎖,正好可以彌補這種漏洞,所以在以前的住戶家裏,幾乎是家家一把,十分常見。
雖然說正月裏麵都是年,但對於我來說,一年能休個七天已經很滿足了。
正月二十八,距離上一個案件整整一個月,長時間的休整之後,早上剛一到單位就看見明哥在幫我們收拾勘查工具,不用猜,肯定是有事。
“明哥,什麽情況?”我把手裏的雜糧卷餅放在辦公桌上問道。
“早上下麵分局的技術室打來電話,說在福泉村發生了一起火災,兩人遇難,現場破壞嚴重,想讓我們去給甄別一下!”
“是不是案件?”我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沒有做進一步的檢驗,暫時還不好判斷。你先吃飯,也不急這一會兒,我把你的勘查工具拿上車再說!”明哥剛一出門,葉茜便風風火火地跑進了單位。
“給你的!”葉茜從她的棕色大挎包中掏出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
“這是啥?”我使勁地把嘴巴中的煎餅咽下肚,張口問道。
“過年出去玩,帶的禮物!”
“你怎麽現在才給我?貌似你出去玩都是二十多天前的事了吧!”我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日曆說道。
“我給忘記了!今天早上剛好看見。”葉茜不好意思地衝我吐了吐舌頭。
“其他人有沒有?”我衝葉茜擠眉弄眼地說道。
“廢話,這一碗水當然要端平了!”
“那我就是第一個拿到了嘍?”我嘴角掛著蔥花,衝她挑了挑眉毛。
“你是最後一個,其他人的我早就給了!”葉茜一句話,差點把我剛咽下肚的卷餅給氣噴出來。
“算了,不要了,沒誠意!”
“那正好,你不要我吃了它!”葉茜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吃的?”
“是啊!”
“快拿來!”
“小龍、葉茜,趕緊的。”正當我要打開包裝盒時,門外響起了胖磊的喊叫聲。
“哎,來了!”很顯然,葉茜在進辦公室門之前應該知道今天早上有警要出,跑到更衣室麻流地換上製服,轉身朝樓下走去。
我把最後一口卷餅使勁地塞進嘴裏,用桌子上的抽紙快速擦拭了一下手中的油漬,滿懷好奇地打開了包裝盒。
一塊四四方方、金燦燦的東西靜靜地躺在包裝盒裏。也就在我的視覺剛剛得到滿足時,鼻尖傳來的芬芳氣息,讓我止不住地流出了口水。
咕咚。我咽了一口唾沫,把這塊東西從盒子中取了出來。包裝袋背後的一串標注“配料”的小字更加確定了我的猜想。為了搞清楚這是哪種美味,我順著標簽往下望去。
看到中間位置時,我忽然放棄了往下看的欲望。
“葉茜,你丫是上帝派來懲罰我的吧!”我盯著那一行“保質期十五天”的小字對著門外大聲喊道。
這次我們需要去的現場依舊是在郊區,車程有一個小時,坐在車上我氣鼓鼓地盯著葉茜,人家倒是一臉無所謂的態度。
“過期了!”我還是沒忍住。
“哦!”葉茜低頭迴了一個字。
“哦個屁啊!”
“我送出去的時候才想起來,這可不能怪我!”葉茜狡辯道。
“算你狠!”我一向是好男不跟女鬥,說完身子一側,沒有再搭腔。
胖磊開車一路狂奔,提前了二十分鍾趕到了現場。從村子的麵貌看,這裏應該是一個發展不錯的新農村,家家戶戶是四合院的小平房。
失火的現場是建在村東邊的一間平房,麵積最多也就二十個平方,房子沒有窗戶,屋內換氣全部要靠牆麵上掏出的幾個鏤空十字花形的小孔。
小孔的大小,最多容得下一個人的拳頭,這種花型設計在新疆晾曬葡萄幹的葡萄房裏倒是運用得很廣泛。平房隻有一個朝東的單開門入口,入口的房門已經被大火吞噬殆盡。
站在門口望去,屋內不時地有摻雜著黑色炭灰的液體流出,很顯然,消防隊的人已經來過。在室內靠南邊的地麵上,躺著兩具被燒焦的屍體,屍體的麵部已經無法識別,屍體的皮膚已經被火烤得炸裂開來,一條條皮膚裂紋的下方,是泛著油光的人體脂肪,可能是因為火勢太大,我站在門口都能聞到一股烤肉的味道。
站在現場環視了一圈,隻看到幾個派出所的民警和分局技術室的胡主任。
“刑警隊的沒來,難道不是案件?”我在心裏有一絲竊喜,畢竟命案的那種工作節奏,非一般人可以扛下來。
“胡主任!”
“冷主任!”
作為刑事技術戰線上的戰友,他們兩個是老相識了,兩人相互寒暄了幾句,便進入了正題。
“我把現場的情況跟你介紹一下。”
“嗯!”明哥認真地點了點頭。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胡主任在這裏開頭的兩個字用的是“事情”而不是“案件”,這就說明這次火災在他們心中或許已經有了一個結論,讓我們過來估計也就是為了確認這個結論,一聽到這裏,我長舒了一口氣。
我在開小差,可胡主任沒有任何停頓:“今天淩晨三點鍾,住在火災現場正對麵的村民正在家裏趕燒鍋貼饃,前後也就半個小時的工夫,他們就發現這裏燒了起來,隨後他們就報了火警,可能是路程比較遠的原因,消防隊在趕到現場時,這裏的火勢已經不是太大,在消防員救火的過程中,發現屋南側地麵上有兩具燒焦的屍體,於是他們就打了110,110指令轄區的派出所趕到現場做現場保護,接著我們分局的技術室又接到派出所的出警通知,於是我們就趕到了現場。”
“嗯,你們到現場做了哪些工作?”
“我們先期做了調查,這間房屋是村裏一個叫苗小蘭的村民的柴房,裏麵堆積的都是一些柴火。”
“現在這個苗小蘭能不能聯係上?”
“聯係不上。”
“她們家有幾口人?”
“根據民政局婚姻係統中登記的信息,苗小蘭有一個丈夫叫廖光永,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獨子,叫廖華勝,廖華勝幾年前就跟村裏的其他人出去到深圳打工去了,所以我懷疑這兩個死者會不會是苗小蘭夫婦。”
“他們的小孩現在還在深圳?”
“對,我已經讓人通知他迴來了!”
“好。”明哥點了點頭。
都是搞技術的人,有些話隻要點到即可,要想證明胡主任的猜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dna比對檢驗,死者是不是兩夫婦,用他小孩子的dna對比便知。
“現場進出口勘查了沒有?”
“嗯,我們也就是在進出口的位置發現了端倪,所以才沒有通知刑警隊到場。”
“哦?”
“冷主任,你也看到了,這間小平房沒有窗戶,牆上的‘采光洞’別說人,就是個貓鑽進去都費勁,所以要想進入這間屋子,隻能從門進入,我們在現場找到了房門的內鎖,通過內鎖我們可以判斷失火時,房門裏麵的插銷內鎖是插上的。”
“你是說這有可能是一場意外?”
“胡主任,能不能把你們找到的鎖給我看看?”我站在旁邊插了一句。
“當然可以,小郭,把鎖拿給小龍。”胡主任對遠處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大的男青年說道。他叫郭濤,跟我一樣,是分局的痕跡檢驗員,不過他是半路出家,而我是科班出身,在年紀上他比我小幾個月份,我們私下裏的關係很不錯。
“龍哥,給你!”郭濤笑眯眯地把一個物證袋遞到了我的手中。
我點了點頭,帶上白手套將裏麵的鎖具取了出來。這種鎖具是最為原始也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插銷內鎖,所有人都應該見過,它由兩部分組成,一端是釘在房門上的“l”形金屬插杆,另外一端是釘在門框上的“Ω”形金屬銷。當“l”插入“Ω”內,房門就可以從裏麵鎖死。因為早年的門鎖不帶內銷的功能,門鎖很容易被小偷從外麵撬開,這種內鎖,正好可以彌補這種漏洞,所以在以前的住戶家裏,幾乎是家家一把,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