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茜把筆記本翻開,一排排粗狂的行書出現在紙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字跡是出自一個長有蘿莉麵孔的女孩之手。


    “這張鄧麗君的歌曲光盤竟然是正版光碟。”


    “看來死者對音樂的追求跟我有一拚。”我隨口插了一句。


    葉茜翻著白眼瞪著我,接著往下說道:“雖然光碟上的條形碼已經缺失,但我們通過發貨渠道,找到了源頭的音像公司,根據他們的介紹,這張碟片是鄧麗君的限量版合集,包含了她的所有經典曲目,裏麵還配有鄧麗君的獨家海報,當時剛一發行就被搶購一空,而且這盤碟相當貴,一盤要賣到六十五元,比一般的正版碟片貴一倍還不止。”


    “碟片的銷售日期是什麽時候?”


    “前年的五月八日。”


    “時間那麽精確?”我好奇地問道。


    “因為鄧麗君是在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去世,這盤光碟也是為了紀念她,所以才選擇了在五月八日發售,而且隻發售了一個星期就宣告售罄。”葉茜解釋道。


    “死者死前穿的是長袖衫和西裝褲,按照我們雲汐市的氣溫,五月份的平均氣溫在二十度左右,衣著特點能解釋過去。假如死者是在第一時間購買的光盤的話,那準確的死亡時間應該是在前年的五月八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


    “也不能這麽肯定,如果這盤光碟是有人買後轉贈給死者的,那你的推斷就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明哥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堵住我的任何一條漏洞。


    “國賢,有沒有查到相關的失蹤人口報警記錄?”明哥張口問道。


    “沒有。”


    “也就是說,死者被殺那麽長時間,沒有一個人報失蹤人口?難道死者是光棍一條?”我說道。


    “假如死者是光棍就好辦了,那樣調查起來還有點針對性,就怕出什麽幺蛾子。”這些年胖磊已經勘查了太多怪異的命案現場,有些提心吊膽地說道。


    “葉茜,你那邊還有沒有什麽要補充的?”明哥轉頭問道。


    “沒了,冷主任。”


    “那好,我來先說說我這邊的情況,很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死者為男性,年紀四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確切的年紀在四十八歲以上;身高一米六五,致命傷為顱骨穿刺傷,作案兇器疑似為手刺。國賢,下麵重點介紹一下你的情況。”明哥簡明扼要地說出了自己的結論,抬頭看了一眼老賢麵前厚厚的一遝報告。


    老賢把所有的報告攤開,掃了一眼迴答:“死者的基因型為xy,男性;通過檢測死者的骨頭,可以推測死者已經成年,但具體年齡不詳,儀器檢驗隻能得出比較死板的數值而不能得到精確的結論。通過分析土壤微生物以及死者骨頭被侵蝕的程度,可以得出死者的死亡時間約為兩年。”


    明哥聽到這裏,分析道:


    “這一點根據死者的骸骨也能看出,再加上死者的穿著,應該是在兩年前氣溫比較高的季節,按照我們這邊的氣候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是在五月份到十月份之間的某個時間點。”


    他的推理,一向以準確細致著稱,我剛才結合葉茜反饋的結果已經得出了一個大致的結論,但在老賢的檢驗結果說出來之前,明哥一直沒有發話。


    之前的推斷隻是憑借個人的經驗推理出來的,並沒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當得知老賢那裏也沒有準確的結論時,明哥才依據自己平時的積累,說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段。這不能說是明哥的城府很深,而是恰巧展現了他對科學探案的那種認真的態度。


    老賢已經合上了麵前的三份報告,但還有一份報告攤開在桌麵。


    “這一份是什麽報告?”明哥張口問道。


    “死者頭發的分析報告。”


    “哦?說說看。”


    “毛發的耐腐程度僅次於骨骼。它腐朽過程先是失去光澤,強度逐漸變弱,彈性變差,最後變脆斷裂,一般約五十年才消失。毛發強度會隨著入土時間的延長而變弱。正常頭發的抗拉強度為四十八克到九十克之間;當埋入土中兩年之後,抗拉強度就會變弱為二十五克到六十克;經過十年後強度會更小,僅僅隻剩下十九克到二十七克;四十年以後下降為兩克到三克之間。通過這個也能說明死者的死亡時間約為兩年。”


    “嗯,看來多種學科領域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果,說明我們得出的結論沒有偏差。”明哥點頭說道。


    “我在死者的頭發上,有了重大的發現。”


    我們都沒有料到老賢還留了一手,顯然明哥也沒想到,因為按照他的慣例,接下來就是總結陳述,我們聽老賢這麽一說,都齊刷刷地把注意力轉移在他身上。


    “經過我的檢測,死者頭發中的銅元素超標很嚴重。起先我認為,他可能是因為生活拮據,長期使用劣質瓷茶杯造成的,因為劣質瓷茶杯在燒製的過程中會過量添加氧化劑,最容易導致飲用者出現銅中毒的現象。”


    “使用劣質茶杯的多了去了,這好像並沒有對案件有什麽幫助啊。”我在心裏小聲嘀咕了一句。


    “本來我以為這就算結束了,可沒想到,我在死者的頭發上又發現了大量的苯二胺的成分。它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化學成分很穩定,所以在死者的頭發上並沒有消散。”


    “國賢老師,這能說明什麽?”葉茜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老賢扶了扶眼鏡框:“苯二胺這種化學物質廣泛地存在於染發劑中。由於它的分子結構中存在苯環、氨基,所以成分穩定,在染發劑中它主要的用途就是長時間保證頭發不掉色。”


    “一般染發劑會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類。暫時性染發劑中的苯二胺含量最為稀少,永久性的最多,通過我對死者頭發中苯二胺的定量分析,他頭發上使用的應該是永久性的染發劑。”


    “而永久性的染發劑又分成三小種。”


    “第一種,叫植物永久性。它主要是利用植物的花莖葉提取的物質進行染色,價格相當昂貴,估計隻有那些一線的明星用得起。”


    “第二種,叫氧化永久性。它是市麵上的主流產品,這種染發劑會滲入頭發的皮質,發生氧化反應,使得染料分子被封閉在頭發的纖維內,最後使得頭發變顏色。”


    “第三種,叫金屬永久性。它也是比較廉價的一種,主要是以金屬原料進行染色,染料直接沉積在發絲的表麵,使得頭發變色。這種染發劑就像是在頭發上刷一層金屬漆。”


    老賢端起自己麵前的水杯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我之前認為是死者自身銅中毒,但後來我檢驗死者的骨骼時,發現並沒有這一特征,因此這一觀點被我排除。結合目前我掌握的一些東西,死者頭發中的銅元素大量超標,很有可能是其染發所致。而他使用的應該是金屬永久性染發劑。銅作為金屬,一般展現出的物理顏色是黃色或者棕紅色。後來我又查詢了這方麵的信息,金屬染發劑中如果含有銅元素,那往往是金黃色染料。”


    “那為什麽我們在現場發現的頭發就是正常的黑色?”我有些迷惑。


    “這是由於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使得附著在頭發表麵的染發劑脫離了頭發纖維表麵,所以我們看見的是黑色。但又因為銅元素的長期附著,會有大量的銅元素被鎖在頭發絲中,所以我才得到了以上的結論,而且從發現的頭發量來看,死者的腦袋上的頭發並不多,他有可能還是個‘稀毛’或者‘禿頂’”


    “四十八歲,男性,駕駛出租車或者黑車,一米六五,染著一頭金發,可能還禿頂,這排查起來難度小得太多了。”葉茜做了總結性發言。


    “我們剛才已經分析了,死者的具體死亡時間差不多在兩年前,那時候我們市已經開始全麵禁止黑車載客,路麵上幾乎見不到黑車,所以可以確定,死者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咱們先按照這個方向去查,如果沒有結果,再換個思路。”明哥做了補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屍案調查科(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滴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滴水並收藏屍案調查科(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