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蔡襄隻是審官院的考功郎中,但是這個職位十分緊要,張堯佐也不願意得罪他,他從袖子裏掏出詔書說道:
“官家的旨意,賜蘇澤選人出身,授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這是歐陽學士所擬的製詔。”
蔡襄小心的接過聖旨和製詔,確認無誤之後,這才對張堯佐說道:
“請張登聞和蘇選人稍待,小臣這就去辦。”
說完就有吏員上來,引著張堯佐和蘇澤來到審官院的側廳,又有胥吏送上了茶水。
仁宗除了大大加強了台諫的權力,也對兩製詞臣的權力進行了加強。
官家的旨意,如果沒有兩製詞臣,也就是翰林學士知製誥和中書舍人知製誥的擬詔,隻能稱之為中旨,這種旨意行政部門是可以不認的。
唯有兩製擬詔,才能稱之為聖旨,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因此兩製詞臣的地位極高,甚至兩製詞臣可以拒絕幫著皇帝草擬聖旨,這種操作也稱之為“封還詞頭”。
比如後世王安石擔任兩製的時候,就不願意為授予蘇轍官職的詔書擬詔,多次封還了皇帝的旨意,最後還是繞過了王安石,由其他兩製詞臣擬詔,才得以給蘇轍授官。
有皇帝的旨意,加上歐陽修這個翰林學士的擬詔,審官院自然隻能接旨了。
張堯佐端起茶杯,提點蘇澤說道:
“官家給你安排的這個差遣,也是大有深意的。”
蘇澤連忙對張堯佐說道:
“請世叔賜教。”
也有你小子不清楚的事情,張堯佐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他開始說道:
“你別看店宅務聽起來不起眼,其實也有不少人。”
“店宅務屬太府寺,有官額三員,以‘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為正印官,兩名‘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為佐。”
張堯佐頓了一下說道:“呂夷簡之子呂公弼,他原本的職位就是‘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
蘇澤愣了一下,自己鬥倒了一名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就讓自己去做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官家還真有點黑色幽默在裏麵。
用現代的話說,“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就是京師公租房管理局的副局長。
“‘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是京朝官,你一個選人當不了,所以‘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這個職位正適合你。”
“自從呂公弼案後,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空懸,另外一名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也被罷免,所以如今店宅務官署中,隻有你這麽一名官員,也就是說你就是正印官。”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張堯佐的意思了,宋代官製十分的複雜,但是權力這個東西不用看頭銜,最重要的還是看幹什麽事情。
一個衙門中,掌握官印的就是衙門的主官,也就是所謂的“正印官”。
趙禎這位官家,故意空缺了店宅務的一把手,就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能夠以選人身份,執掌店宅務。
張堯佐畢竟是也在官場混了多年,他掰著指頭說道:
“除此三名官員外,還有三名‘店宅務勾押官’,這是吏員。又有從吏五十人,名曰‘掠錢親事官’,此外還有匠戶五百,名為‘左廂店宅修選指揮’,專司公租店宅的維修。”
果然張堯佐說的不錯,這店宅務聽起來不起眼,卻是個大衙門。
接著張堯佐清了清嗓子說道:
“官家口諭!”
但是看到蘇澤沒有和其他讀書人那樣誠惶誠恐接受口諭,這家夥彷佛天然就對權力缺乏敬畏。
也對,如果不是這樣的性子,又怎麽會以一介白身,就扳倒當朝宰相呢?
不過這時代皇權專製也沒有達到明清的高峰,張堯佐說道:
“官家說了,‘蘇澤既然讓朕罷了呂公弼的官,就去收拾店宅務這個爛攤子吧。一年之內,補齊店宅務的虧空,若是不能補齊,就繼續留在店宅務吧。’”
宣完口諭,張堯佐看向蘇澤,本以為蘇澤會誠惶誠恐,卻沒想到他依然是麵色如常。
張堯佐說道:
“你可知道店宅務的虧空有多少?”
蘇澤這才拱手說道:
“請世叔賜教。”
張堯佐沒好氣的說道:
“從先帝設置店宅務開始,除了少數年間,店宅務都是虧損的。至今店宅務賬上累計的積欠已經達到了百萬貫,每年也要新欠十數萬貫,就是出入平衡都難。”
看到蘇澤還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張堯佐又說道:
“這幾年朝堂缺員嚴重,官家可能明年再開貢舉,若是不能扭虧,官家讓你繼續做這店宅專知官,又要如何是好?”
在張堯佐這些進士看來,店宅務專知官這種就是典型的濁官,屬於事情多任務重,考課還經常不合格。
特別是這種和老百姓直接接觸的官員,一旦鬧出點事情來,這輩子前途就搭進去了。
相比之下,台諫言官就清貴多了。
台諫官員沒有固定的考核目標,而一旦彈劾重臣成功,就會立刻名揚天下。
張堯佐本以為蘇澤更喜歡清貴的官職,不願意去店宅務膛渾水,他還想著隻要蘇澤向自己求助,他就會入宮向張修媛求情,讓官家收迴成命。
但是蘇澤卻沒有畏難的表情,反而坦然接受了任命。
過了一會兒,偏廳的門被推開,蔡襄帶著兩名從吏走進了偏廳,兩名從吏手裏捧著官府官靴,蔡襄手裏則拿著蘇澤的告身。
告身,也就是委任狀,是蘇澤上任的信物。
選人是最低品的官位,官袍也是最低品級的青色。
除了官袍之外,還有官帽、官靴。
張堯佐看著嶄新的官袍,讚歎說道:
“本官當年初入選海的時候,還是要自備官袍的,如今朝堂能免費提供,免去新官囊中羞澀之苦,官家聖德啊!”
蔡襄也點頭說道:
“給新官提供官服,是前幾年官家親自詔令的恩典,蘇君可以試試官袍,若是不合身審官院自有裁縫,還可以改。”
蘇澤接過了官袍官靴,在側廳的更衣室內換好,當一身官袍的蘇澤走出來,蔡襄忍不住讚歎道:
“好風采!不愧是能彈劾奸相的仗義君子!”
“官家的旨意,賜蘇澤選人出身,授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這是歐陽學士所擬的製詔。”
蔡襄小心的接過聖旨和製詔,確認無誤之後,這才對張堯佐說道:
“請張登聞和蘇選人稍待,小臣這就去辦。”
說完就有吏員上來,引著張堯佐和蘇澤來到審官院的側廳,又有胥吏送上了茶水。
仁宗除了大大加強了台諫的權力,也對兩製詞臣的權力進行了加強。
官家的旨意,如果沒有兩製詞臣,也就是翰林學士知製誥和中書舍人知製誥的擬詔,隻能稱之為中旨,這種旨意行政部門是可以不認的。
唯有兩製擬詔,才能稱之為聖旨,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因此兩製詞臣的地位極高,甚至兩製詞臣可以拒絕幫著皇帝草擬聖旨,這種操作也稱之為“封還詞頭”。
比如後世王安石擔任兩製的時候,就不願意為授予蘇轍官職的詔書擬詔,多次封還了皇帝的旨意,最後還是繞過了王安石,由其他兩製詞臣擬詔,才得以給蘇轍授官。
有皇帝的旨意,加上歐陽修這個翰林學士的擬詔,審官院自然隻能接旨了。
張堯佐端起茶杯,提點蘇澤說道:
“官家給你安排的這個差遣,也是大有深意的。”
蘇澤連忙對張堯佐說道:
“請世叔賜教。”
也有你小子不清楚的事情,張堯佐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他開始說道:
“你別看店宅務聽起來不起眼,其實也有不少人。”
“店宅務屬太府寺,有官額三員,以‘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為正印官,兩名‘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為佐。”
張堯佐頓了一下說道:“呂夷簡之子呂公弼,他原本的職位就是‘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
蘇澤愣了一下,自己鬥倒了一名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就讓自己去做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官家還真有點黑色幽默在裏麵。
用現代的話說,“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就是京師公租房管理局的副局長。
“‘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是京朝官,你一個選人當不了,所以‘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這個職位正適合你。”
“自從呂公弼案後,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空懸,另外一名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也被罷免,所以如今店宅務官署中,隻有你這麽一名官員,也就是說你就是正印官。”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張堯佐的意思了,宋代官製十分的複雜,但是權力這個東西不用看頭銜,最重要的還是看幹什麽事情。
一個衙門中,掌握官印的就是衙門的主官,也就是所謂的“正印官”。
趙禎這位官家,故意空缺了店宅務的一把手,就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能夠以選人身份,執掌店宅務。
張堯佐畢竟是也在官場混了多年,他掰著指頭說道:
“除此三名官員外,還有三名‘店宅務勾押官’,這是吏員。又有從吏五十人,名曰‘掠錢親事官’,此外還有匠戶五百,名為‘左廂店宅修選指揮’,專司公租店宅的維修。”
果然張堯佐說的不錯,這店宅務聽起來不起眼,卻是個大衙門。
接著張堯佐清了清嗓子說道:
“官家口諭!”
但是看到蘇澤沒有和其他讀書人那樣誠惶誠恐接受口諭,這家夥彷佛天然就對權力缺乏敬畏。
也對,如果不是這樣的性子,又怎麽會以一介白身,就扳倒當朝宰相呢?
不過這時代皇權專製也沒有達到明清的高峰,張堯佐說道:
“官家說了,‘蘇澤既然讓朕罷了呂公弼的官,就去收拾店宅務這個爛攤子吧。一年之內,補齊店宅務的虧空,若是不能補齊,就繼續留在店宅務吧。’”
宣完口諭,張堯佐看向蘇澤,本以為蘇澤會誠惶誠恐,卻沒想到他依然是麵色如常。
張堯佐說道:
“你可知道店宅務的虧空有多少?”
蘇澤這才拱手說道:
“請世叔賜教。”
張堯佐沒好氣的說道:
“從先帝設置店宅務開始,除了少數年間,店宅務都是虧損的。至今店宅務賬上累計的積欠已經達到了百萬貫,每年也要新欠十數萬貫,就是出入平衡都難。”
看到蘇澤還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張堯佐又說道:
“這幾年朝堂缺員嚴重,官家可能明年再開貢舉,若是不能扭虧,官家讓你繼續做這店宅專知官,又要如何是好?”
在張堯佐這些進士看來,店宅務專知官這種就是典型的濁官,屬於事情多任務重,考課還經常不合格。
特別是這種和老百姓直接接觸的官員,一旦鬧出點事情來,這輩子前途就搭進去了。
相比之下,台諫言官就清貴多了。
台諫官員沒有固定的考核目標,而一旦彈劾重臣成功,就會立刻名揚天下。
張堯佐本以為蘇澤更喜歡清貴的官職,不願意去店宅務膛渾水,他還想著隻要蘇澤向自己求助,他就會入宮向張修媛求情,讓官家收迴成命。
但是蘇澤卻沒有畏難的表情,反而坦然接受了任命。
過了一會兒,偏廳的門被推開,蔡襄帶著兩名從吏走進了偏廳,兩名從吏手裏捧著官府官靴,蔡襄手裏則拿著蘇澤的告身。
告身,也就是委任狀,是蘇澤上任的信物。
選人是最低品的官位,官袍也是最低品級的青色。
除了官袍之外,還有官帽、官靴。
張堯佐看著嶄新的官袍,讚歎說道:
“本官當年初入選海的時候,還是要自備官袍的,如今朝堂能免費提供,免去新官囊中羞澀之苦,官家聖德啊!”
蔡襄也點頭說道:
“給新官提供官服,是前幾年官家親自詔令的恩典,蘇君可以試試官袍,若是不合身審官院自有裁縫,還可以改。”
蘇澤接過了官袍官靴,在側廳的更衣室內換好,當一身官袍的蘇澤走出來,蔡襄忍不住讚歎道:
“好風采!不愧是能彈劾奸相的仗義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