贅婿?
張楚蘭想到蘇澤的性格,怕是寧死也不肯做這個贅婿了。
宋代的贅婿地位極低,前些日子西北戰事緊張,朝廷成立賊配軍,官府就從城內抓捕贅婿送去西北從軍。
除了贅婿之外,城內的地痞流氓、監獄中的犯人,也都在賊配軍之列。
由此可見,贅婿的地位和流氓囚犯的地位是一樣的。
張楚蘭心中焦急,可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隨著父親返迴家中。
張道成不願意女兒繼續卷入這件事,頂著張楚蘭的哭鬧將她圈禁在家中,但是也放心不下蘇澤這故人之子,又派遣家丁前往王安石家中查探情況。
-----------------
皇宮垂拱殿。
垂拱殿是北宋皇帝處理政務,接見大臣的地方。
宋真宗宋仁宗這對父子,無論治國能力怎麽樣,在勤勉這件事上,都是能排在皇帝這個職業的前列的。
趙禎坐在禦座上,正在閱讀禦案上的奏章,聽到殿前節度使李用和求見,立刻讓自己這位親舅舅進了殿。
對於生母娘家人,趙禎自覺虧欠良多,在發現了李用和的能力後,趙禎委以重任。
殿前司節度使,負責統領殿前禁軍,是皇宮安保的最後武裝力量,隻有交給自己的親舅舅,皇帝夜裏才能睡的安心。
提點皇城司,是負責監視百官的特務機構,自然也隻能交給皇帝最信任的人。
身負如此兩個重要的職位,足可見李用和在趙禎這位官家心中的信任。
“外舅,何事匆忙求見?”
外舅,是宋代對舅舅的稱唿。
趙禎也是渴望骨血親情的,作為僅存不多的骨血親人,在私下裏都是這麽稱唿李用和的。
李用和卻不敢將官家當做普通外甥,而是恭敬的稱唿官家,然後將蘇澤的陳情書遞上,對著趙禎說道:
“官家,臣奉旨追捕妖書元兇,諸多線索指向汴京解生蘇澤,臣抓捕蘇澤時,被解生臨川王安石所阻,嫌犯蘇澤手書陳情書,請求臣轉交陛下。”
趙禎繼位至今,已經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了。
刨除劉太後聽政的十二年,他親政也已經八年了。
所以雖然執政以“仁”,但是並不代表這位官家不懂權術。
他放下手裏的奏章,接過內侍送上來的陳情書,迴憶說道:
“臨川王安石,可是故江陵府通判王益之子?歐陽學士曾經向朕推薦過他的文章。”
李用和連忙應道:
“正是此人,汴京讀書人都說王安石為人迂闊,卻嫉惡如仇,他能引之為友的,不應該做出私著妖書的事情來,而且此案疑點重重,臣不敢自專,所以將陳情書交給官家定奪。”
趙禎也覺得妖書案疑點重重,幾十年的皇室舊聞,突然又被翻出來,這明顯是一場政治陰謀,這絕不是一個區區解生能攪動的。
就算是蘇澤所為,身後必然還有黑手。
展開陳情書,看到曾鞏的字之後,趙禎就眼睛一亮。
得益於文治昌盛,宋代皇帝的教養很好,很多皇帝本人都是書法大家。
趙禎的字也不錯,他讚道:
“好字!”
當讀到智叟愚叟的對答後,趙禎更是眼前一亮。
陳情書還可以這麽寫?
幾句話看下去,趙禎的就看入迷了。
果然,自己這位官家外甥素來愛才,蘇澤的文才如此出眾,這條命是保住了。
趙禎讀的認真,蘇澤在文章中的那些含義,他也都讀了進去,一邊讀一邊點頭。
等讀到“位卑不敢忘國憂”的時候,趙禎拍案而起道:
“好!好一句‘位卑不敢忘國憂’!”
接著趙禎走下禦階,來迴踱步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沒想到汴京一解生,也能有如此情懷!”
“取禦筆來!研墨!”
內侍慌張取來禦筆,李用和已經先一步走到禦案邊上研墨了。
趙禎接過禦筆,蘸上了墨汁後,走到禦座後的屏風前。
李用和以及周圍的禦侍都一驚。
禦座後有一麵屏風,趙禎遇到自己滿意的詞句,或者中意的大臣,都將之記在屏風之上。
能夠名列屏風上,那就是“簡在帝心”了!
李用和畢竟文化水平有限,隻是覺得蘇澤的文章好,卻不知道好到什麽地步。
那可不是嗎,因為範仲淹這兩句話,可是語文課本上全文背誦的文章。
這段憂樂之論,可以說是深刻的影響日後讀書人的精神世界,奠定了範仲淹“文正”之名!
而“位卑不敢忘國優”,那可是南宋詞人陸遊的千古名句,都被蘇澤化在了一篇文章中。
趙禎將兩句話謄抄在屏風上,又寫下“開封府蘇澤”的名字後,這才意猶未盡的迴到禦座上,對著李用和說道:
“蘇澤所言不錯,妖書案用意險惡,非一京師書生能推動的。”
李用和努力揣摩上意,問道:
“那官家的意思,就不查了?”
趙禎卻說道:
“查,當然要查!妖書不能動搖國本,但是這些藏在暗處的妖人,肯定還會伺機而動。但是不能大張旗鼓的查,命令有司撤了案子,撤去對妖書的禁令,將涉案的人都放出去,再命令皇城司暗中查探。”
“那蘇澤?”
趙禎揮一揮袖子說道:
“此事與蘇澤無關,能寫下如此文章的,又怎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李用和心道果然,誰說寫文章和做人就有關的?文章寫得好人品不好的大有人在。
但是這位官家就是這樣,素來愛才如命,對於有才能的大臣都是十分優容。
如今朝中大臣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範仲淹了。
當年趙禎親政後,第一次重大的政治動蕩,就是廢郭皇後的事件了。
在那一次事件中,範仲淹領頭在垂拱殿外直諫,將宰相呂夷簡駁到無言以對。
當時趙禎對範仲淹也是恨極,但是冷靜下來也隻是將他外放睦州,一年不到又將他調迴朝堂。
能入帝心,蘇澤算是因禍得福了。
李用和記下這個名字,他已經位列外戚武將之極了,自然用不上蘇澤,但是自己還有兒子,長子李璋如今是閣門副使,倒是可以讓之和蘇澤結交一番。
說完了蘇澤的事情,趙禎突然屏退了身邊的內侍,對李用和問道:
“皇後又提十三團練的事情了。”
張楚蘭想到蘇澤的性格,怕是寧死也不肯做這個贅婿了。
宋代的贅婿地位極低,前些日子西北戰事緊張,朝廷成立賊配軍,官府就從城內抓捕贅婿送去西北從軍。
除了贅婿之外,城內的地痞流氓、監獄中的犯人,也都在賊配軍之列。
由此可見,贅婿的地位和流氓囚犯的地位是一樣的。
張楚蘭心中焦急,可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隨著父親返迴家中。
張道成不願意女兒繼續卷入這件事,頂著張楚蘭的哭鬧將她圈禁在家中,但是也放心不下蘇澤這故人之子,又派遣家丁前往王安石家中查探情況。
-----------------
皇宮垂拱殿。
垂拱殿是北宋皇帝處理政務,接見大臣的地方。
宋真宗宋仁宗這對父子,無論治國能力怎麽樣,在勤勉這件事上,都是能排在皇帝這個職業的前列的。
趙禎坐在禦座上,正在閱讀禦案上的奏章,聽到殿前節度使李用和求見,立刻讓自己這位親舅舅進了殿。
對於生母娘家人,趙禎自覺虧欠良多,在發現了李用和的能力後,趙禎委以重任。
殿前司節度使,負責統領殿前禁軍,是皇宮安保的最後武裝力量,隻有交給自己的親舅舅,皇帝夜裏才能睡的安心。
提點皇城司,是負責監視百官的特務機構,自然也隻能交給皇帝最信任的人。
身負如此兩個重要的職位,足可見李用和在趙禎這位官家心中的信任。
“外舅,何事匆忙求見?”
外舅,是宋代對舅舅的稱唿。
趙禎也是渴望骨血親情的,作為僅存不多的骨血親人,在私下裏都是這麽稱唿李用和的。
李用和卻不敢將官家當做普通外甥,而是恭敬的稱唿官家,然後將蘇澤的陳情書遞上,對著趙禎說道:
“官家,臣奉旨追捕妖書元兇,諸多線索指向汴京解生蘇澤,臣抓捕蘇澤時,被解生臨川王安石所阻,嫌犯蘇澤手書陳情書,請求臣轉交陛下。”
趙禎繼位至今,已經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了。
刨除劉太後聽政的十二年,他親政也已經八年了。
所以雖然執政以“仁”,但是並不代表這位官家不懂權術。
他放下手裏的奏章,接過內侍送上來的陳情書,迴憶說道:
“臨川王安石,可是故江陵府通判王益之子?歐陽學士曾經向朕推薦過他的文章。”
李用和連忙應道:
“正是此人,汴京讀書人都說王安石為人迂闊,卻嫉惡如仇,他能引之為友的,不應該做出私著妖書的事情來,而且此案疑點重重,臣不敢自專,所以將陳情書交給官家定奪。”
趙禎也覺得妖書案疑點重重,幾十年的皇室舊聞,突然又被翻出來,這明顯是一場政治陰謀,這絕不是一個區區解生能攪動的。
就算是蘇澤所為,身後必然還有黑手。
展開陳情書,看到曾鞏的字之後,趙禎就眼睛一亮。
得益於文治昌盛,宋代皇帝的教養很好,很多皇帝本人都是書法大家。
趙禎的字也不錯,他讚道:
“好字!”
當讀到智叟愚叟的對答後,趙禎更是眼前一亮。
陳情書還可以這麽寫?
幾句話看下去,趙禎的就看入迷了。
果然,自己這位官家外甥素來愛才,蘇澤的文才如此出眾,這條命是保住了。
趙禎讀的認真,蘇澤在文章中的那些含義,他也都讀了進去,一邊讀一邊點頭。
等讀到“位卑不敢忘國憂”的時候,趙禎拍案而起道:
“好!好一句‘位卑不敢忘國憂’!”
接著趙禎走下禦階,來迴踱步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沒想到汴京一解生,也能有如此情懷!”
“取禦筆來!研墨!”
內侍慌張取來禦筆,李用和已經先一步走到禦案邊上研墨了。
趙禎接過禦筆,蘸上了墨汁後,走到禦座後的屏風前。
李用和以及周圍的禦侍都一驚。
禦座後有一麵屏風,趙禎遇到自己滿意的詞句,或者中意的大臣,都將之記在屏風之上。
能夠名列屏風上,那就是“簡在帝心”了!
李用和畢竟文化水平有限,隻是覺得蘇澤的文章好,卻不知道好到什麽地步。
那可不是嗎,因為範仲淹這兩句話,可是語文課本上全文背誦的文章。
這段憂樂之論,可以說是深刻的影響日後讀書人的精神世界,奠定了範仲淹“文正”之名!
而“位卑不敢忘國優”,那可是南宋詞人陸遊的千古名句,都被蘇澤化在了一篇文章中。
趙禎將兩句話謄抄在屏風上,又寫下“開封府蘇澤”的名字後,這才意猶未盡的迴到禦座上,對著李用和說道:
“蘇澤所言不錯,妖書案用意險惡,非一京師書生能推動的。”
李用和努力揣摩上意,問道:
“那官家的意思,就不查了?”
趙禎卻說道:
“查,當然要查!妖書不能動搖國本,但是這些藏在暗處的妖人,肯定還會伺機而動。但是不能大張旗鼓的查,命令有司撤了案子,撤去對妖書的禁令,將涉案的人都放出去,再命令皇城司暗中查探。”
“那蘇澤?”
趙禎揮一揮袖子說道:
“此事與蘇澤無關,能寫下如此文章的,又怎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李用和心道果然,誰說寫文章和做人就有關的?文章寫得好人品不好的大有人在。
但是這位官家就是這樣,素來愛才如命,對於有才能的大臣都是十分優容。
如今朝中大臣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範仲淹了。
當年趙禎親政後,第一次重大的政治動蕩,就是廢郭皇後的事件了。
在那一次事件中,範仲淹領頭在垂拱殿外直諫,將宰相呂夷簡駁到無言以對。
當時趙禎對範仲淹也是恨極,但是冷靜下來也隻是將他外放睦州,一年不到又將他調迴朝堂。
能入帝心,蘇澤算是因禍得福了。
李用和記下這個名字,他已經位列外戚武將之極了,自然用不上蘇澤,但是自己還有兒子,長子李璋如今是閣門副使,倒是可以讓之和蘇澤結交一番。
說完了蘇澤的事情,趙禎突然屏退了身邊的內侍,對李用和問道:
“皇後又提十三團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