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為什麽古代大一統王朝末期,總有一場農民起義?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古代大一統王朝末期,總有一場農民起義?
這個能避免嗎?】
……
【當然避免不了了,因為我們掉進了馬爾斯薩陷阱。】
【什麽是馬爾薩斯陷阱?】
【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1798年提出來的。
說的就是在沒有技術進步或者其他外力作用的情況下,
人口增長將呈現幾何級數增長。】
【而實物供給僅以算術技術增長,這就導致了人口最終會超過資源的承載能力,從而導致饑荒,戰爭和疾病等災難。】
【使得人口數量迴歸到資源能夠承載的水平。】
【就類似於滅霸執意要打的那個響指。】
……
說的太有道理了。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以來,雖然不能大富大貴。
至少能填飽肚子了。
雖然有可能麵臨著隨時死亡的風險,但是不起義就一定會死。
所以。
他們隻能起來反抗朝廷,將昏庸的朝廷推翻。
建立一個新的朝代。
其實。
陳勝、吳廣心裏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他們起義純屬是為了填飽肚子。
純屬是為了活下去。
對於更深層的意義,他們根本沒考慮過。
尤其是最後該怎麽收場,他們就沒想過。
所以。
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注定是要失敗的。
但是!
因為他們開始攪亂了朝廷局勢,導致全國陷入一片混亂。
等人口死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人困馬乏。
就會有一個人站出來統一全國。
把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你好、我好、大家好。
……
【這跟我們古代王朝的變更有什麽關係呢?】
【咱們現在來捋一捋曆代王朝的變更過程。
一般來說,大一統王朝總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舊的利益集團被打破,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人口也大幅減少。】
【此時,新的王朝就是一張白紙,朝廷手中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來分配。
再加上人口嚴重不足。
無論是賞賜給功臣或者安撫自耕農,那都是綽綽有餘的。
設置安頓好之後,朝廷還有大量土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時代啊!】
【從功勳顯貴到販夫走卒,幾乎都能在利益重新分配中得到好處。】
【大家的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農民有田種,讀書人有官做,朝廷財政良好,用不了幾十年就會迎來盛世。】
【再過一段時間馬上就會兵威海內,這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樂盛世”等盛世。】
【大多會出現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皇帝時期。】
【此時的皇帝和大臣不用特別辛苦做事。】
【隻要按時上班打卡不瞎折騰,太平盛世就會如期而至。】
【但是盛世之後,問題就來了,一方麵是王朝經濟經過上百年的太平。
人口一代又一代繁衍下來。
統計部成為了人口統計簿上漂亮的數字。】
【這是王朝興盛的見證,但土地上產出的糧食卻是有限的。
不論是稻米,穀子的畝產是多少,他有一個上限峰值。】
【一方麵是可以無限增長的人口,另一方麵是有限的糧食產出。】
【這是一個無解的矛盾,從秦漢一直到明清。
每一代的大一統王朝都將麵臨這個問題。】
【區別隻是因為生產力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人口拐點上限在不斷的提高罷了。】
【那就像從漢朝時期的5000萬左右,提升到了明清時期的過億。
再到晚清時期的4萬萬同胞。】
【另一方麵,朝廷的開國功勳延續下來,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的觸角早已延伸至社會的方方麵麵。】
【從一枝獨秀變成了一手遮天,地方上的士紳豪強也發展成了土皇帝。】
【他們不僅是官服的盟友,也是更高一級大佬的下線。】
【從朝廷到農村,鋪天蓋地的大網就此結成。】
【鮮活的空氣變得沉悶,流動階層變得固化。】
【活躍的經濟和財政也逐漸降溫。】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唯有大王中的既得利益者依然滋潤。】
【並且會越來越臃腫,因為覆蓋天下的大網就像黑洞一樣。
會把所有的資源和利益吸引過來。
然後吞噬的一幹二淨。】
……
古代位麵的開國君主們,看到天幕上把古代輪迴說的如此透徹。
也是緊閉雙目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創業以來的疲憊,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了。
因為現在。
國家人口銳減,活下來的人,擁有了廣袤的土地。
開國功勳們,得到了大量的封賞,人們的臉上也都會洋溢著笑容。
可是。
對於那些憂慮將來的君王,他們總是在總結前朝失敗的經驗教訓。
想要讓自己所創立的王朝千秋萬代。
於是。
每一個朝代建立之初,都會在製度上稍微有所改動。
可是!
總體的方向是不會變的。
因為!
農民還是那些個農民,雖然現在人口少,以後一定會變多的。
貴族還是那些貴族,他們以後的數量也會逐漸龐大。
並且還會吸納更多的人進來。
糧食不夠吃的問題到底還是會出現。
現在。
他們應該做的是,改進生產技術,增加糧食畝產量。
還有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控製人口增長。
後世有一句民間俗語說,“人少好管理。”
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隻要人口不呈現爆炸式增長,那麽農民種的田地就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底層老百姓求的無非是平安和溫飽。
隻要把這兩件事情解決了,再昏聵的朝廷和皇帝,人們也願意去擁護他。
然而!
古代王朝還麵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周邊遊牧民族的侵襲。
所以!
統治階級就需要底層老百姓大量的生孩子,來保證在遊牧民族入侵的時候,有足夠的人手來維護他的統治地位。
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想過一,提高和改進武器裝備,對遊牧民族進行降維打擊,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啊?
別總是盯著農民手裏的那點兒人,他們要是生存不下去了,
就又是一個封建王朝的輪迴。
這好像是無解的存在。
這個能避免嗎?】
……
【當然避免不了了,因為我們掉進了馬爾斯薩陷阱。】
【什麽是馬爾薩斯陷阱?】
【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1798年提出來的。
說的就是在沒有技術進步或者其他外力作用的情況下,
人口增長將呈現幾何級數增長。】
【而實物供給僅以算術技術增長,這就導致了人口最終會超過資源的承載能力,從而導致饑荒,戰爭和疾病等災難。】
【使得人口數量迴歸到資源能夠承載的水平。】
【就類似於滅霸執意要打的那個響指。】
……
說的太有道理了。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以來,雖然不能大富大貴。
至少能填飽肚子了。
雖然有可能麵臨著隨時死亡的風險,但是不起義就一定會死。
所以。
他們隻能起來反抗朝廷,將昏庸的朝廷推翻。
建立一個新的朝代。
其實。
陳勝、吳廣心裏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他們起義純屬是為了填飽肚子。
純屬是為了活下去。
對於更深層的意義,他們根本沒考慮過。
尤其是最後該怎麽收場,他們就沒想過。
所以。
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注定是要失敗的。
但是!
因為他們開始攪亂了朝廷局勢,導致全國陷入一片混亂。
等人口死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人困馬乏。
就會有一個人站出來統一全國。
把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你好、我好、大家好。
……
【這跟我們古代王朝的變更有什麽關係呢?】
【咱們現在來捋一捋曆代王朝的變更過程。
一般來說,大一統王朝總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舊的利益集團被打破,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人口也大幅減少。】
【此時,新的王朝就是一張白紙,朝廷手中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來分配。
再加上人口嚴重不足。
無論是賞賜給功臣或者安撫自耕農,那都是綽綽有餘的。
設置安頓好之後,朝廷還有大量土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時代啊!】
【從功勳顯貴到販夫走卒,幾乎都能在利益重新分配中得到好處。】
【大家的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農民有田種,讀書人有官做,朝廷財政良好,用不了幾十年就會迎來盛世。】
【再過一段時間馬上就會兵威海內,這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樂盛世”等盛世。】
【大多會出現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皇帝時期。】
【此時的皇帝和大臣不用特別辛苦做事。】
【隻要按時上班打卡不瞎折騰,太平盛世就會如期而至。】
【但是盛世之後,問題就來了,一方麵是王朝經濟經過上百年的太平。
人口一代又一代繁衍下來。
統計部成為了人口統計簿上漂亮的數字。】
【這是王朝興盛的見證,但土地上產出的糧食卻是有限的。
不論是稻米,穀子的畝產是多少,他有一個上限峰值。】
【一方麵是可以無限增長的人口,另一方麵是有限的糧食產出。】
【這是一個無解的矛盾,從秦漢一直到明清。
每一代的大一統王朝都將麵臨這個問題。】
【區別隻是因為生產力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人口拐點上限在不斷的提高罷了。】
【那就像從漢朝時期的5000萬左右,提升到了明清時期的過億。
再到晚清時期的4萬萬同胞。】
【另一方麵,朝廷的開國功勳延續下來,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的觸角早已延伸至社會的方方麵麵。】
【從一枝獨秀變成了一手遮天,地方上的士紳豪強也發展成了土皇帝。】
【他們不僅是官服的盟友,也是更高一級大佬的下線。】
【從朝廷到農村,鋪天蓋地的大網就此結成。】
【鮮活的空氣變得沉悶,流動階層變得固化。】
【活躍的經濟和財政也逐漸降溫。】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唯有大王中的既得利益者依然滋潤。】
【並且會越來越臃腫,因為覆蓋天下的大網就像黑洞一樣。
會把所有的資源和利益吸引過來。
然後吞噬的一幹二淨。】
……
古代位麵的開國君主們,看到天幕上把古代輪迴說的如此透徹。
也是緊閉雙目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創業以來的疲憊,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了。
因為現在。
國家人口銳減,活下來的人,擁有了廣袤的土地。
開國功勳們,得到了大量的封賞,人們的臉上也都會洋溢著笑容。
可是。
對於那些憂慮將來的君王,他們總是在總結前朝失敗的經驗教訓。
想要讓自己所創立的王朝千秋萬代。
於是。
每一個朝代建立之初,都會在製度上稍微有所改動。
可是!
總體的方向是不會變的。
因為!
農民還是那些個農民,雖然現在人口少,以後一定會變多的。
貴族還是那些貴族,他們以後的數量也會逐漸龐大。
並且還會吸納更多的人進來。
糧食不夠吃的問題到底還是會出現。
現在。
他們應該做的是,改進生產技術,增加糧食畝產量。
還有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控製人口增長。
後世有一句民間俗語說,“人少好管理。”
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隻要人口不呈現爆炸式增長,那麽農民種的田地就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底層老百姓求的無非是平安和溫飽。
隻要把這兩件事情解決了,再昏聵的朝廷和皇帝,人們也願意去擁護他。
然而!
古代王朝還麵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周邊遊牧民族的侵襲。
所以!
統治階級就需要底層老百姓大量的生孩子,來保證在遊牧民族入侵的時候,有足夠的人手來維護他的統治地位。
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想過一,提高和改進武器裝備,對遊牧民族進行降維打擊,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啊?
別總是盯著農民手裏的那點兒人,他們要是生存不下去了,
就又是一個封建王朝的輪迴。
這好像是無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