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諸多疑案的背後,都有東林黨人的影子。


    而移宮案更是東林黨人聯合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發動了一場政變。】


    【通過移宮案,東林黨人控製了剛剛登基的朱由校。


    實現了他們所謂眾正盈朝的目標。】


    ……


    成堆的老百姓們對著天幕指指點點。


    話說。


    這些事情不是他們老百姓們能知道的。


    現在!


    他們也總算是看明白了一些事情。


    可是。


    這些文臣們之所以這樣做,難道就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嗎?


    就沒有一點兒為國為民之心?


    會不會他們想著通過控製皇帝,而達到自己的政治改革。


    讓人民和國家變得更好呢?


    畢竟。


    魏忠賢臭名在外,在朝塔堂一手遮天,排除異己。


    把所有反對他政令的大臣,要麽殺死,要麽罷黜,要麽讓他滾的遠遠的。


    他就是一個太監而已。


    是誰給了他這麽大的權利呢?


    按照老百姓的想法,


    太監就應該做太監應該做的事,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


    太監如果摻和了朝堂上的事,就會變了味道。


    ……


    而此時。


    身為大明吏部尚書的趙南星,在東林黨內部算是領軍人物。


    突然間。


    他們所發動的移宮案真正的目的,被天幕曝光了。


    即便是這樣。


    他也沒有一點擔心。


    反倒是還有些高興。


    因為在他看來,控製住皇帝,就控製住了資源。


    就控製住了在朝堂上說話的機會。


    也就能繼續維護江南小地主經濟的利益。


    或許應該這麽說。


    是維護以他們為代表的自己的利益受到魏忠賢閹黨的損害。


    這其實就跟唐以前的氏族門閥是一個概念。


    隻不過大家抱在一起取暖而已。


    ……


    【然而,他們小看了朱由校。】


    【因為他登基的時候已經16歲了,16歲的朱由校在效仿他的先祖們通過魏忠賢來收迴權柄。】


    【而朱由校之所以會選擇魏忠賢,除了乳母客氏的原因之外,


    還因為朱由校有著識人之明。


    他一眼就看出來魏忠賢和東林黨人,是一對天生的宿敵。】


    【因為,魏忠賢在起家的過程當中,排擠了魏朝,謀害了王安。


    而王安則是東林黨在皇宮的內應和同盟。】


    【魏忠賢得罪了東林黨,就成了東林黨永遠的敵人。】


    【所以,即便魏忠賢在天啟初年,主動向東林黨拋出橄欖枝。


    卻依舊被東林達徹底無視。】


    ……


    朱元璋現在想的不是他的子孫後代在治國方麵沒有能力。


    而是因為他在當初製度的改革,給後世子孫們帶來了麻煩。


    廢除了丞相之後,確實給太監掌權創造了溫床。


    一般情況下,一個帝國剛剛開國。


    剛開始的那幾個帝王,比較勤勉,倒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


    可是在帝國逐漸到達鼎盛的狀態之後,


    子孫們就有了放權享受的念頭。


    或者為了製衡錦衣衛,可能還會成立一些其他組織。


    然後,朝堂就失控了。


    那麽。


    他現在該如何改變這個局麵呢?


    在他看來,


    目前在天幕上播放的這位皇帝叫朱由校。


    在他登基之後,權利沒在他手裏,想要奪迴權利。


    就要重新培植一位代理人。


    這種方法本沒有錯。


    但是。


    一旦代理人有了其他想法。


    皇帝有可能被兩方人馬給架空。


    就更沒有說話的權利了。


    堂堂一國皇帝,連他說的話都沒人聽,那這個國家不就完了嗎?


    朱元璋頭疼的厲害啊!


    ……


    【盡管魏忠賢現在手握東廠和司禮監,可是,在最初和東林黨決戰的時候,


    仍然處於劣勢地位。】


    【想一想,東廠這種組織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


    而東林黨隻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


    而即便是這樣一種組織,更不能對這些文人們進行有效的打擊。


    可見東林黨的可怕。】


    【事實上,從表麵上看來,魏忠賢和東林黨人的鬥爭,是皇權和江南大地主階級之間的利益爭奪。】


    【江南大地主們通過大肆兼並土地,而他們手上又有不交稅的特權。


    導致大明可以征收田畝的土地數量越來越少。】


    【麵對遼東局勢的糜爛,農民起義的猖獗,各種災害的頻發,


    大明財政卻是捉襟見肘。】


    【於是。】


    【魏忠賢就開始向南方征收商業稅,來增加長情收入,來滿足遼東和九邊征戰將士的餉銀。


    這一招確實讓大明的軍隊戰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也逐漸穩定了大明邊關的劣勢,在大方向來說,這條路走的是對的。】


    【可是,這樣一來就觸及到了江南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


    作為代言人的東林黨,不願意利益受損,不願意跟朝廷站在一起,於是,對魏忠賢發起了瘋狂的進攻。】


    ……


    “嗬……”


    “原來是這樣啊。”


    “難道,我們對魏公有誤會不成?”


    在民族大義麵前。


    任何一個華夏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唇亡齒寒啊。


    過往那些朝代的百姓,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所經曆的地獄一樣的生活還曆曆在目。


    如果軍隊沒有了戰鬥力,異族入侵,那麽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那些當官兒的。


    大可以改旗易幟,宣布一下新的勢力效忠,就可以繼續他的榮華富貴。


    而老百姓所要承受的,就是家破人亡的後果。


    他們想的太明白了。


    所以。


    盡管朝廷已經沒有銀子能讓國家這個龐大的機器運轉。


    那些東林黨人依舊不依不饒。


    充分發揮著自己手裏的權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


    啊!


    這些人真該死!


    國家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依然還要吃人血饅頭。


    依然還要在即將落幕的朝廷身上挖一塊肉下來。


    好像他所效忠的不是朝廷,而是他自己。


    這樣的官員,朝廷養著何用呢?


    反倒是魏忠賢,他跟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


    跟朝廷的利益一致,就是跟國家的利益一致。


    國家的利益大於一切。


    沒有國家,就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


    在麵對你死我活的鬥爭的時候,如果沒有一點手段,能活的下來嗎?


    那麽!


    魏征賢的惡名或許針對的並不是普通老百姓。


    而是,在麵對國家困難的時候,不願意伸以援手的那些地主階級。


    想明白這一些。


    豁然開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