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禹想象不到,那是何等的臥槽啊!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朝走了一條新的道路。】
【用不斷對外擴張來轉移國內的矛盾。】
【但唐朝設置的節度使權力太大,控製邊軍向皇帝造反,最終三鎮割據,將唐朝變得四分五裂。】
【天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超級亂世。】
李世民摸著胡須看著天幕。
眉宇間皺起了一座小山。
“節度使?”
“什麽鬼?”
“不是府兵製嗎?”
“怎麽還會出問題?”
長孫皇後輕移蓮步,至李世民身前,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府兵製雖然先進,士兵需要自己準備戰馬、武器。”
“但是……”
“士兵戰死之後的財產以及撫恤誰來監督?”
“邊軍閑時開墾的土地歸誰所有?”
“時間長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肯定會出問題,我看啊,那些驕悍的邊將隔一段時間就得輪換到其他地方,恐怕才能不出問題。”
李世民何嚐沒有想過?
其實府兵製真正讓人頭疼的,就是土地兼並問題。
沒有土地再分給士兵,誰還會替你賣命啊?
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還好。
越往後麵。
被日益壓榨士兵,就會起來反抗。
雖然長孫皇後說的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
但長遠來看,
還是得一勞永逸的解決土地兼並這個根本問題,才能讓一個國家永久性的強大下去。
頭疼啊!
過去幾千年都沒解決的問題。
朕能解決得了?
【到宋朝的建立,宋朝吸取了所有朝代的經驗教訓。】
【通過科舉削弱世家大族。】
【嚴禁後宮和宦官幹政。】
【解除敵方武裝,防止擁兵自重,大肆打壓武將。】
【結果造成宋朝武力不堪一擊,最終被蒙古人滅亡。】
“嗬……”
趙匡胤輕嗬一聲。
“就知道是這樣。”
“無論怎麽做,最後一樣會走向滅亡。”
“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沒有哪家王朝能長盛不衰。”
與士大夫共天下,果然不是臨時起意的空話。
【朱元璋把蒙古人趕迴了草原,建立了明朝。】
【便開始著重抵禦外國,定下了天子守國門的國策。】
【結果,雖然防住了外族入侵,卻被後院的農民起義軍給滅了。】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和他的好吊友王承恩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樹上,最有骨氣的大明也宣布下線。】
“啊?”
“朕最後這麽死的?”
“那這大明朕救還是不救啊?怎麽救?”
麵對全國各地紛紛揭竿而起的起義軍,以及關外的彪悍的建奴,崇禎得知自己的結局之後。
瞬間偃旗息鼓了。
這還玩個屁啊!
【滿清趁虛而入。】
【更是徹徹底底的吸取了曆朝曆代的教訓。】
【外戚專權,宦官幹政,權臣謀反,各大軍閥割據全都被杜絕,處理好了一切內憂和外患。】
【但沒想到時代變了,西方開始降維打擊,幾百個洋人就能擊敗幾十萬清軍。】
【西方掀起了瓜分華夏的熱潮。】
【大清最終也被革命黨推翻,給現在的我們留下了最後一個曆史教訓。】
【落後就要挨打!】
【總結:土地是農民的命,誰要是能解決了王朝後期土地兼並的問題,能給農民一口飯吃。
誰的天下就能長長久久!】
【各位悟了嗎?】
一開始就是這種略帶劇透性質的視頻,讓古代帝王們看到之後心裏在滴血。
最後。
還奉上了王朝長久不衰的秘方。
這就是在打臉啊!
難道他們不知道把土地重新分配就能獲得農民的支持嗎?
其實。
每一個朝代中後期都有改革家站出來改革過,因為損害到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胎死腹中。
最著名的當屬大明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推出的萬曆新政。
強行給大明續命一百年。
作為上層建築的一份子,自己帶頭割肉放血,千古留名。
……
“唉!”
“家天下的缺點就是擁護你的地主階層,在朝廷危亡之際,不願意跟朝廷共存亡。”
“他們潛意識裏的思想就是,不管誰做皇帝都一樣。”
刷完視頻。
蘇陽感慨了一句。
沒錯啊!
江山是你的,又不是我的。
土地才是我的,錢也是我的,憑什麽拿出來救你?
換個皇帝,我又不會少一塊肉。
每到王朝末期。
地主鄉紳們,總是樂於尋找新的天命所歸之人,然後進行風險投資,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這是正確的。
老樹將死,救活也沒有多少油水。
栽一棵新樹苗才是正解。
……
拇指一滑。
下一個視頻出現。
【華夏曆朝曆代國土麵積大對比!】
新的視頻標題出現。
古人們眼前一亮。
“國土麵積?”
嬴政眉頭緊皺。
李斯趕忙上前說出了他心中的猜想。
“陛下!”
“仙人的意思,應該是每一個朝代所掌控的國土多少!”
嬴政眼珠子瞪的老大。
“那肯定是咱大秦最大,六國的土地全數歸我大秦。”
“過去的夏、商、周三朝,總共加起來也比不過吧?”
李斯摳了摳鼻子。
“陛下!”
“仙人好像說的是曆朝曆代。”
“在咱們大秦之後,似乎還有好多朝代。”
嬴政真的服了這個老六了。
揮了揮龍袍,不再理會他。
背起手,站在宮殿一角的憑欄處,眼睛死死盯著天幕。
【今天,我們盤點一下我國曆史上各朝代所轄製的國土麵積。】
【夏朝!】
【我國的第一個朝代。】
【國土麵積大約為210萬平方公裏,基本是現在的山東以西,陝西以東,北京以南,湖北北部以北地區。】
大禹看到這裏。
臉上露出一抹喜色。
“皋陶,仙人第一個說的就是咱夏朝,咱們不會排第一了吧?”
皋陶苦笑了一聲:
“王上!”
“仙人說咱們夏朝是華夏的第一個朝代。”
“而不是說國土麵積第一。”
大禹皺眉問道:
“我大夏疆域之外,皆為森林、大山,猛獸橫行、瘴氣肆虐!”
“在我之後,竟然有人能戰勝這些困難,走出大山森林嗎?”
皋陶聞言。
也不知如何應答。
但是!
從他掌握的知識,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的規律來看。
“有的!”
皋陶的迴答非常堅定。
“王上能將洪水打敗,那麽在這之後的後人,一定有人能解決瘴氣和猛獸!”
大禹看著天幕。
他想象不到,那是何等的臥槽啊!
【用不斷對外擴張來轉移國內的矛盾。】
【但唐朝設置的節度使權力太大,控製邊軍向皇帝造反,最終三鎮割據,將唐朝變得四分五裂。】
【天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超級亂世。】
李世民摸著胡須看著天幕。
眉宇間皺起了一座小山。
“節度使?”
“什麽鬼?”
“不是府兵製嗎?”
“怎麽還會出問題?”
長孫皇後輕移蓮步,至李世民身前,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府兵製雖然先進,士兵需要自己準備戰馬、武器。”
“但是……”
“士兵戰死之後的財產以及撫恤誰來監督?”
“邊軍閑時開墾的土地歸誰所有?”
“時間長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肯定會出問題,我看啊,那些驕悍的邊將隔一段時間就得輪換到其他地方,恐怕才能不出問題。”
李世民何嚐沒有想過?
其實府兵製真正讓人頭疼的,就是土地兼並問題。
沒有土地再分給士兵,誰還會替你賣命啊?
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還好。
越往後麵。
被日益壓榨士兵,就會起來反抗。
雖然長孫皇後說的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
但長遠來看,
還是得一勞永逸的解決土地兼並這個根本問題,才能讓一個國家永久性的強大下去。
頭疼啊!
過去幾千年都沒解決的問題。
朕能解決得了?
【到宋朝的建立,宋朝吸取了所有朝代的經驗教訓。】
【通過科舉削弱世家大族。】
【嚴禁後宮和宦官幹政。】
【解除敵方武裝,防止擁兵自重,大肆打壓武將。】
【結果造成宋朝武力不堪一擊,最終被蒙古人滅亡。】
“嗬……”
趙匡胤輕嗬一聲。
“就知道是這樣。”
“無論怎麽做,最後一樣會走向滅亡。”
“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沒有哪家王朝能長盛不衰。”
與士大夫共天下,果然不是臨時起意的空話。
【朱元璋把蒙古人趕迴了草原,建立了明朝。】
【便開始著重抵禦外國,定下了天子守國門的國策。】
【結果,雖然防住了外族入侵,卻被後院的農民起義軍給滅了。】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和他的好吊友王承恩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樹上,最有骨氣的大明也宣布下線。】
“啊?”
“朕最後這麽死的?”
“那這大明朕救還是不救啊?怎麽救?”
麵對全國各地紛紛揭竿而起的起義軍,以及關外的彪悍的建奴,崇禎得知自己的結局之後。
瞬間偃旗息鼓了。
這還玩個屁啊!
【滿清趁虛而入。】
【更是徹徹底底的吸取了曆朝曆代的教訓。】
【外戚專權,宦官幹政,權臣謀反,各大軍閥割據全都被杜絕,處理好了一切內憂和外患。】
【但沒想到時代變了,西方開始降維打擊,幾百個洋人就能擊敗幾十萬清軍。】
【西方掀起了瓜分華夏的熱潮。】
【大清最終也被革命黨推翻,給現在的我們留下了最後一個曆史教訓。】
【落後就要挨打!】
【總結:土地是農民的命,誰要是能解決了王朝後期土地兼並的問題,能給農民一口飯吃。
誰的天下就能長長久久!】
【各位悟了嗎?】
一開始就是這種略帶劇透性質的視頻,讓古代帝王們看到之後心裏在滴血。
最後。
還奉上了王朝長久不衰的秘方。
這就是在打臉啊!
難道他們不知道把土地重新分配就能獲得農民的支持嗎?
其實。
每一個朝代中後期都有改革家站出來改革過,因為損害到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胎死腹中。
最著名的當屬大明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推出的萬曆新政。
強行給大明續命一百年。
作為上層建築的一份子,自己帶頭割肉放血,千古留名。
……
“唉!”
“家天下的缺點就是擁護你的地主階層,在朝廷危亡之際,不願意跟朝廷共存亡。”
“他們潛意識裏的思想就是,不管誰做皇帝都一樣。”
刷完視頻。
蘇陽感慨了一句。
沒錯啊!
江山是你的,又不是我的。
土地才是我的,錢也是我的,憑什麽拿出來救你?
換個皇帝,我又不會少一塊肉。
每到王朝末期。
地主鄉紳們,總是樂於尋找新的天命所歸之人,然後進行風險投資,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這是正確的。
老樹將死,救活也沒有多少油水。
栽一棵新樹苗才是正解。
……
拇指一滑。
下一個視頻出現。
【華夏曆朝曆代國土麵積大對比!】
新的視頻標題出現。
古人們眼前一亮。
“國土麵積?”
嬴政眉頭緊皺。
李斯趕忙上前說出了他心中的猜想。
“陛下!”
“仙人的意思,應該是每一個朝代所掌控的國土多少!”
嬴政眼珠子瞪的老大。
“那肯定是咱大秦最大,六國的土地全數歸我大秦。”
“過去的夏、商、周三朝,總共加起來也比不過吧?”
李斯摳了摳鼻子。
“陛下!”
“仙人好像說的是曆朝曆代。”
“在咱們大秦之後,似乎還有好多朝代。”
嬴政真的服了這個老六了。
揮了揮龍袍,不再理會他。
背起手,站在宮殿一角的憑欄處,眼睛死死盯著天幕。
【今天,我們盤點一下我國曆史上各朝代所轄製的國土麵積。】
【夏朝!】
【我國的第一個朝代。】
【國土麵積大約為210萬平方公裏,基本是現在的山東以西,陝西以東,北京以南,湖北北部以北地區。】
大禹看到這裏。
臉上露出一抹喜色。
“皋陶,仙人第一個說的就是咱夏朝,咱們不會排第一了吧?”
皋陶苦笑了一聲:
“王上!”
“仙人說咱們夏朝是華夏的第一個朝代。”
“而不是說國土麵積第一。”
大禹皺眉問道:
“我大夏疆域之外,皆為森林、大山,猛獸橫行、瘴氣肆虐!”
“在我之後,竟然有人能戰勝這些困難,走出大山森林嗎?”
皋陶聞言。
也不知如何應答。
但是!
從他掌握的知識,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的規律來看。
“有的!”
皋陶的迴答非常堅定。
“王上能將洪水打敗,那麽在這之後的後人,一定有人能解決瘴氣和猛獸!”
大禹看著天幕。
他想象不到,那是何等的臥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