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操要效仿莽哥,來一招偷天換日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所有王朝都吸取了前朝滅亡的經驗教訓。】
【但結果還是不約而同的走向滅亡。】
【商朝因為將過多精銳軍隊派出去開疆拓土,造成國都朝歌的防守空虛,被周武王姬發偷襲,最終導致紂王身死國滅。】
【周王吸取了商朝的教訓,實行分封製,讓諸侯出去打仗開荒,自己的嫡係重兵則留守國都。】
【這樣,既完成了開疆拓土,又解決了守家,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樣的做法雖然讓周朝獲得了300年的安穩,但野心勃勃的諸侯們實力越來越大,漸漸的將周王室變成了擺設,最終秦朝做大做強,統一了天下。】
【秦朝接著反思周朝的經驗教訓,廢除了分封製,實行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郡縣製。】
【把權力掌控在中央,委派流官去管理地方或者開疆拓土,徹底消除了諸侯造反的罪行。】
【但流官的忠誠度實在太低了,在劉邦的軍到來後紛紛投降,導致秦朝隻存活了15年就被漢朝取代!】
朕草!
嬴政聽到大秦竟然隻有15年就匆匆下線。
整個人心態都崩了。
咱這才統一了六國。
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製度。
他敢保證。
這種製度的先進性是亙古未有的。
也是最能調動全國上下的積極性。
怎麽就才存在了十五年?
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那這長生藥找還是不找?
不找也行。
你倒是說的清楚些,朕改還不行嗎?
比起長生不老,大秦千秋萬世才是他的終極追求。
【漢高祖劉邦進一步吸取了秦朝的經驗教訓,不相信官員有與國家共存亡的覺悟。】
【於是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即使天下大亂,天下依然是劉家的。】
【結果這些諸侯爆發了七王之亂,最終被外戚王莽篡權奪位。】
“果然不出所料。”
“朕就知道肉會爛,但還是沒爛在鍋裏,最後被外戚鑽了空子。”
大漢位麵。
劉邦看的肉疼。
遠遠的瞧了一眼勢力越來越大的呂雉。
頭疼的直嘬牙花子!
“外戚?難搞哦!”
“要是現在動他們,天下人怎麽看我劉邦?”
“討厭的史官把朕的脊梁骨都要戳爛了吧?”
……
【到了東漢時期,諸侯、官員和外戚皇帝都信不過,認為自己身邊的宦官最不可能覬覦皇位。
【結果宦官長成後肆意妄為,將天下攪的戰火紛飛,群雄並起。】
【皇帝成為了軍閥的傀儡,導致天下三分。】
【最終被司馬家族篡了皇位,建立了晉朝。】
嗯?
司馬懿?
“該死!”
東漢末年,曹營。
曹操看到最後竟然是司馬懿這個老賊篡了江山,恨不得立即磨刀霍霍向司馬。
老賊就是老賊。
早就看他有反心。
然而。
氣憤過後,曹操的格局也打開了。
“若非是我不願意登基,造成的後果嗎?”
絕對是!
不過。
話又說迴來。
是我不想當嗎?
不是。
當皇帝是每一個人的終極目標的好吧?
但是。
這就要怪嬴政了。
他設計的皇帝製度是家天下,想當皇帝,先得是太子。
漢武帝“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已經告訴天下人,皇帝不是誰都能當的。
若是自己就這麽廢漢自立,會被天下人以“亂臣賊子”的名義噴死!
和天下人作對。
難搞啊!
想想袁術,當了皇帝之後給人封官,大家都拚了命的跑。
最後落得個吐血而亡,現在都成了笑話。
我特麽的還是正兒八經的漢臣,和漢王朝牢牢的綁定在了一起。
按照嬴政家天下的理念,我得先給他當兒子。
不妥。
不過。
王莽那哥們兒篡漢的套路倒是可以用一用。
他的上位可以說是天命所歸的。
隻不過是後來的一係列改革把自己玩死了。
想到這裏。
曹操下定了決心,要效仿莽哥,來一招偷天換日。
殺司馬懿?
笑話。
那不是我大魏滅亡的根本原因。
殺了司馬,恐怕還會有其他諸葛、上官之類的家族出來奪權。
眼下。
解決了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自己稱帝。
一旦稱帝。
曹家就是中原正統。
他司馬家族想謀逆,也得看看天下人的意思。
曹操還是小瞧了司馬家族對皇位的渴望。
他們根本不跟你講什麽江湖道義,當街弑君、違背洛水之盟這種逆天的操作,對司馬家族來說,都是小兒科。
皇位和權力才是終極大殺器。
你不服?
那就殺到你服為止。
【司馬家族吸取了曹魏的經驗教訓,到了劉邦的老路,將自己的家族成員分封為王,結果很快爆發了八王之亂,大幅削弱了晉朝的實力,最終被外族偷家滅國。】
【自此形成了南北兩朝對立的局麵。】
就在司馬懿還在府邸偷著樂嗬的時候。
緊跟著。
報應就到了。
“這幫狗日的,以史為鑒啊!”
“老劉家搞分封,已經出現了七王之亂,還特麽的不吸取教訓?”
“搞個雞毛啊!”
司馬師聞言,渾身發抖:
“父親!”
“先別罵人,這天幕搞劇透,還是先想想如何承受丞相的怒火吧!”
司馬懿很苦惱。
咱都還沒篡位呢,就劇透我們家族會最後統一天下,成為正統。
那我苟還是不苟?
……
曹操笑著直拍大腿。
“司馬家是真蠢啊!”
“放著嬴政擬好的製度不用,非要搞什麽分封製,難道他們認為大秦的失敗是因為製度問題嗎?”
“別把心眼子用到如何篡人家的皇位上,有時間多讀點書吧!”
曹丕:
“父親!”
“他好像篡的是我們家的位子。”
曹操的笑容戛然而止。
【隋朝楊堅最終統一了天下。】
【又一次汲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認為世家大族權力過大想通過推行科舉製來削減貴族勢力,結果招致貴族的不滿。】
【最終招致了內戰,短短30多年,就被唐朝取代!】
“朕辛苦創立的大隋,竟步了秦朝的後塵,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楊堅看著天幕。
一腦門子汗。
按這年限來看。
也是二世而亡啊!
逆子楊勇,你究竟幹了什麽,竟引得天怒人怨?
看來這個太子不行啊!
得想個辦法把他給換掉。
這時。
楊廣悄悄的進入了他的視線。
【但結果還是不約而同的走向滅亡。】
【商朝因為將過多精銳軍隊派出去開疆拓土,造成國都朝歌的防守空虛,被周武王姬發偷襲,最終導致紂王身死國滅。】
【周王吸取了商朝的教訓,實行分封製,讓諸侯出去打仗開荒,自己的嫡係重兵則留守國都。】
【這樣,既完成了開疆拓土,又解決了守家,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樣的做法雖然讓周朝獲得了300年的安穩,但野心勃勃的諸侯們實力越來越大,漸漸的將周王室變成了擺設,最終秦朝做大做強,統一了天下。】
【秦朝接著反思周朝的經驗教訓,廢除了分封製,實行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郡縣製。】
【把權力掌控在中央,委派流官去管理地方或者開疆拓土,徹底消除了諸侯造反的罪行。】
【但流官的忠誠度實在太低了,在劉邦的軍到來後紛紛投降,導致秦朝隻存活了15年就被漢朝取代!】
朕草!
嬴政聽到大秦竟然隻有15年就匆匆下線。
整個人心態都崩了。
咱這才統一了六國。
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製度。
他敢保證。
這種製度的先進性是亙古未有的。
也是最能調動全國上下的積極性。
怎麽就才存在了十五年?
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那這長生藥找還是不找?
不找也行。
你倒是說的清楚些,朕改還不行嗎?
比起長生不老,大秦千秋萬世才是他的終極追求。
【漢高祖劉邦進一步吸取了秦朝的經驗教訓,不相信官員有與國家共存亡的覺悟。】
【於是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即使天下大亂,天下依然是劉家的。】
【結果這些諸侯爆發了七王之亂,最終被外戚王莽篡權奪位。】
“果然不出所料。”
“朕就知道肉會爛,但還是沒爛在鍋裏,最後被外戚鑽了空子。”
大漢位麵。
劉邦看的肉疼。
遠遠的瞧了一眼勢力越來越大的呂雉。
頭疼的直嘬牙花子!
“外戚?難搞哦!”
“要是現在動他們,天下人怎麽看我劉邦?”
“討厭的史官把朕的脊梁骨都要戳爛了吧?”
……
【到了東漢時期,諸侯、官員和外戚皇帝都信不過,認為自己身邊的宦官最不可能覬覦皇位。
【結果宦官長成後肆意妄為,將天下攪的戰火紛飛,群雄並起。】
【皇帝成為了軍閥的傀儡,導致天下三分。】
【最終被司馬家族篡了皇位,建立了晉朝。】
嗯?
司馬懿?
“該死!”
東漢末年,曹營。
曹操看到最後竟然是司馬懿這個老賊篡了江山,恨不得立即磨刀霍霍向司馬。
老賊就是老賊。
早就看他有反心。
然而。
氣憤過後,曹操的格局也打開了。
“若非是我不願意登基,造成的後果嗎?”
絕對是!
不過。
話又說迴來。
是我不想當嗎?
不是。
當皇帝是每一個人的終極目標的好吧?
但是。
這就要怪嬴政了。
他設計的皇帝製度是家天下,想當皇帝,先得是太子。
漢武帝“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已經告訴天下人,皇帝不是誰都能當的。
若是自己就這麽廢漢自立,會被天下人以“亂臣賊子”的名義噴死!
和天下人作對。
難搞啊!
想想袁術,當了皇帝之後給人封官,大家都拚了命的跑。
最後落得個吐血而亡,現在都成了笑話。
我特麽的還是正兒八經的漢臣,和漢王朝牢牢的綁定在了一起。
按照嬴政家天下的理念,我得先給他當兒子。
不妥。
不過。
王莽那哥們兒篡漢的套路倒是可以用一用。
他的上位可以說是天命所歸的。
隻不過是後來的一係列改革把自己玩死了。
想到這裏。
曹操下定了決心,要效仿莽哥,來一招偷天換日。
殺司馬懿?
笑話。
那不是我大魏滅亡的根本原因。
殺了司馬,恐怕還會有其他諸葛、上官之類的家族出來奪權。
眼下。
解決了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自己稱帝。
一旦稱帝。
曹家就是中原正統。
他司馬家族想謀逆,也得看看天下人的意思。
曹操還是小瞧了司馬家族對皇位的渴望。
他們根本不跟你講什麽江湖道義,當街弑君、違背洛水之盟這種逆天的操作,對司馬家族來說,都是小兒科。
皇位和權力才是終極大殺器。
你不服?
那就殺到你服為止。
【司馬家族吸取了曹魏的經驗教訓,到了劉邦的老路,將自己的家族成員分封為王,結果很快爆發了八王之亂,大幅削弱了晉朝的實力,最終被外族偷家滅國。】
【自此形成了南北兩朝對立的局麵。】
就在司馬懿還在府邸偷著樂嗬的時候。
緊跟著。
報應就到了。
“這幫狗日的,以史為鑒啊!”
“老劉家搞分封,已經出現了七王之亂,還特麽的不吸取教訓?”
“搞個雞毛啊!”
司馬師聞言,渾身發抖:
“父親!”
“先別罵人,這天幕搞劇透,還是先想想如何承受丞相的怒火吧!”
司馬懿很苦惱。
咱都還沒篡位呢,就劇透我們家族會最後統一天下,成為正統。
那我苟還是不苟?
……
曹操笑著直拍大腿。
“司馬家是真蠢啊!”
“放著嬴政擬好的製度不用,非要搞什麽分封製,難道他們認為大秦的失敗是因為製度問題嗎?”
“別把心眼子用到如何篡人家的皇位上,有時間多讀點書吧!”
曹丕:
“父親!”
“他好像篡的是我們家的位子。”
曹操的笑容戛然而止。
【隋朝楊堅最終統一了天下。】
【又一次汲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認為世家大族權力過大想通過推行科舉製來削減貴族勢力,結果招致貴族的不滿。】
【最終招致了內戰,短短30多年,就被唐朝取代!】
“朕辛苦創立的大隋,竟步了秦朝的後塵,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楊堅看著天幕。
一腦門子汗。
按這年限來看。
也是二世而亡啊!
逆子楊勇,你究竟幹了什麽,竟引得天怒人怨?
看來這個太子不行啊!
得想個辦法把他給換掉。
這時。
楊廣悄悄的進入了他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