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搶功勞,何雨柱結婚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 作者:一隻山竹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名輕工業部門的負責人冷笑著說道:“這次廣交會的成功,誰都想分一杯羹。許誌遠不過是個技術員,還真以為能獨攬大功?咱們得想想辦法,不能讓他一個人吃獨食。”
很快,針對許誌遠的“小動作”開始了。
先是一些匿名舉報信,寄到了工業部,內容大多是指責許誌遠“搞個人英雄主義”、工作中“獨斷專行”,甚至有人捏造了許誌遠“貪汙技術經費”的謠言。
隨後,在一次技術總結會上,一些人故意挑許誌遠團隊的毛病,試圖將許多技術上的小問題放大,甚至質疑他團隊在研發過程中“誇大技術能力”。
“許誌遠同誌,你們的‘東風轎車’雖然性能不錯,但我聽說,在測試階段也出現了幾次小故障。這些是不是說明,你們在技術上還不夠紮實?”一位輕工業部門的官員在會上冷笑著發問。
麵對體製內的暗流,趙部長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他不僅在公開場合多次為許誌遠團隊背書,還在私下裏提醒許誌遠:
“這次廣交會的成功確實讓很多人眼紅了。你要記住,做技術的人,不要跟這些官場鬥爭的人硬碰硬。隻要你的技術經得起考驗,組織自然會看在眼裏。”
同時,趙部長也暗中警告了那些試圖分功勞、搞小動作的人:“廣交會的成功,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靠技術幹出來的。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搞內鬥,就是在給國家發展拖後腿!”
在趙部長的強力幹預下,那些針對許誌遠的“小動作”漸漸平息了下來。
……
隨著廣交會的成功,龍國的工業化進程迎來了新的高潮。
許誌遠和他的團隊繼續埋頭研發,將“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的生產線規模化推向更高水平。
而在體製內的暗潮中,許誌遠逐漸學會了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同時繼續推動國家的技術進步。
正如趙部長所說:“龍國的工業道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隻要我們堅持技術自立自強,就一定能走得更遠!”
一列綠皮火車緩緩駛入北京站,許誌遠提著一個簡樸的帆布包,走下車廂。
他的臉上帶著些許風塵仆仆的疲憊,但更多的是迴家的喜悅。
從廣交會歸來後,許誌遠終於可以暫時放下工作,迴到家中,與趙月蘭團聚。這是他最期待的時刻。
趙月蘭早早就在家裏收拾妥當,桌上擺了一盤她親手包的餃子,鍋裏還燉著一鍋雞湯。雖然是家常的飯菜,卻滿懷著她對許誌遠的思念。
自從許誌遠去了南方忙著研發“東風轎車”,兩人已經小半個月沒見麵了。她一邊忙著家務,一邊時不時從窗口探頭,看向院子外的方向。
終於,她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趙月蘭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快步跑到門口。
“月蘭,我迴來了!”許誌遠一進院門,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趙月蘭。
趙月蘭望著他,眼圈微微泛紅,半是埋怨半是心疼地說道:“你這一走就是半個月,連個信也少有,忙成這樣,也不知道多注意身體。”
許誌遠咧嘴一笑,放下帆布包,從裏麵拿出一個用紅布包著的小盒子遞給她:“月蘭,這次迴來給你帶了點東西。”
趙月蘭愣了一下,接過盒子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精致的耳環。雖然款式簡單,但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極為稀罕的物件。
“這是……”趙月蘭抬起頭,眼神裏滿是驚訝和感動。
“南方那邊的工藝品,看到的時候就想著你戴上肯定好看。”許誌遠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寵溺,
“平時你總是在廠裏忙,也難得打扮打扮。這對耳環戴上,肯定比那些電影裏的女明星還漂亮。”
趙月蘭被他逗得臉頰微紅,低聲嗔道:“瞎說什麽呢,家裏哪有那麽多閑錢買這些東西。”
“放心吧,不貴。這是我特意攢下來的津貼買的。”許誌遠解釋道,語氣裏滿是篤定,
趙月蘭聽著這話,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她把耳環小心地收好,拉著許誌遠的手進了屋:“快進來吧,飯菜都熱好了,趁熱吃。”
兩人對視一眼,滿是濃濃的情意。
與此同時,四合院裏也熱鬧了起來。
何雨柱和秦淮茹,經過多年的波折,終於要正式結婚了。
對於這個消息,整個四合院都炸開了鍋。雖然院裏人嘴上愛嚼舌根,但大多數人心裏還是為這對遲來的有情人感到高興。
為了這場婚宴,何雨柱忙前忙後。
他是食堂的大師傅,能幹的很,婚宴上的菜自然是自己一手操辦。
天天從單位帶迴各種原材料,院子裏的人看著他每天提著豬肉、雞蛋、粉條進進出出,早就忍不住打趣起來。
“哎,柱子,聽說你這次婚宴可要擺十幾桌啊!”閻埠貴笑眯眯地說道,“咱這院子裏可是難得有這麽大的喜事了。”
“嘿嘿,那可不!”何雨柱笑得合不攏嘴,“我和淮茹這婚事一拖就是這麽久,總得讓大夥吃好喝好,熱鬧一場!”
“那是,那是!”三大爺點點頭,眼裏滿是羨慕,“淮茹可真是有福氣,嫁了你這麽個能幹的人。”
這時候,秦淮茹從屋裏出來,聽見這話,臉上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輕聲說道:“三大爺,您可別這麽說。柱子能照顧我們孤兒寡母這麽多年,我才是真的有福氣。”
院子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更熱鬧了。為了這場婚宴,鄰裏之間也紛紛出力。大媽帶著幾個婦女幫著布置院子,小孩子們則跑前跑後,掛起了紅色的燈籠和喜字,整個四合院都被裝點得喜氣洋洋。
婚宴的當天,四合院裏熱鬧非凡。
一共擺了十五張長條桌,桌上鋪著幹淨的白布,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各種菜肴:
紅燒肉、燉雞、清蒸魚、糖醋排骨……何雨柱手藝了得,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整個院子裏都飄著飯菜的香味。
鄰裏街坊陸續趕來,連往日跟秦淮茹有些不對付的幾戶人家,這次也都主動上門道賀。
畢竟,何雨柱這些年對院子裏的人沒少幫忙,秦淮茹也算是苦盡甘來,大家心裏多少都有些佩服和祝福。
很快,針對許誌遠的“小動作”開始了。
先是一些匿名舉報信,寄到了工業部,內容大多是指責許誌遠“搞個人英雄主義”、工作中“獨斷專行”,甚至有人捏造了許誌遠“貪汙技術經費”的謠言。
隨後,在一次技術總結會上,一些人故意挑許誌遠團隊的毛病,試圖將許多技術上的小問題放大,甚至質疑他團隊在研發過程中“誇大技術能力”。
“許誌遠同誌,你們的‘東風轎車’雖然性能不錯,但我聽說,在測試階段也出現了幾次小故障。這些是不是說明,你們在技術上還不夠紮實?”一位輕工業部門的官員在會上冷笑著發問。
麵對體製內的暗流,趙部長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他不僅在公開場合多次為許誌遠團隊背書,還在私下裏提醒許誌遠:
“這次廣交會的成功確實讓很多人眼紅了。你要記住,做技術的人,不要跟這些官場鬥爭的人硬碰硬。隻要你的技術經得起考驗,組織自然會看在眼裏。”
同時,趙部長也暗中警告了那些試圖分功勞、搞小動作的人:“廣交會的成功,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靠技術幹出來的。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搞內鬥,就是在給國家發展拖後腿!”
在趙部長的強力幹預下,那些針對許誌遠的“小動作”漸漸平息了下來。
……
隨著廣交會的成功,龍國的工業化進程迎來了新的高潮。
許誌遠和他的團隊繼續埋頭研發,將“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的生產線規模化推向更高水平。
而在體製內的暗潮中,許誌遠逐漸學會了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同時繼續推動國家的技術進步。
正如趙部長所說:“龍國的工業道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隻要我們堅持技術自立自強,就一定能走得更遠!”
一列綠皮火車緩緩駛入北京站,許誌遠提著一個簡樸的帆布包,走下車廂。
他的臉上帶著些許風塵仆仆的疲憊,但更多的是迴家的喜悅。
從廣交會歸來後,許誌遠終於可以暫時放下工作,迴到家中,與趙月蘭團聚。這是他最期待的時刻。
趙月蘭早早就在家裏收拾妥當,桌上擺了一盤她親手包的餃子,鍋裏還燉著一鍋雞湯。雖然是家常的飯菜,卻滿懷著她對許誌遠的思念。
自從許誌遠去了南方忙著研發“東風轎車”,兩人已經小半個月沒見麵了。她一邊忙著家務,一邊時不時從窗口探頭,看向院子外的方向。
終於,她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趙月蘭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快步跑到門口。
“月蘭,我迴來了!”許誌遠一進院門,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趙月蘭。
趙月蘭望著他,眼圈微微泛紅,半是埋怨半是心疼地說道:“你這一走就是半個月,連個信也少有,忙成這樣,也不知道多注意身體。”
許誌遠咧嘴一笑,放下帆布包,從裏麵拿出一個用紅布包著的小盒子遞給她:“月蘭,這次迴來給你帶了點東西。”
趙月蘭愣了一下,接過盒子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精致的耳環。雖然款式簡單,但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極為稀罕的物件。
“這是……”趙月蘭抬起頭,眼神裏滿是驚訝和感動。
“南方那邊的工藝品,看到的時候就想著你戴上肯定好看。”許誌遠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寵溺,
“平時你總是在廠裏忙,也難得打扮打扮。這對耳環戴上,肯定比那些電影裏的女明星還漂亮。”
趙月蘭被他逗得臉頰微紅,低聲嗔道:“瞎說什麽呢,家裏哪有那麽多閑錢買這些東西。”
“放心吧,不貴。這是我特意攢下來的津貼買的。”許誌遠解釋道,語氣裏滿是篤定,
趙月蘭聽著這話,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她把耳環小心地收好,拉著許誌遠的手進了屋:“快進來吧,飯菜都熱好了,趁熱吃。”
兩人對視一眼,滿是濃濃的情意。
與此同時,四合院裏也熱鬧了起來。
何雨柱和秦淮茹,經過多年的波折,終於要正式結婚了。
對於這個消息,整個四合院都炸開了鍋。雖然院裏人嘴上愛嚼舌根,但大多數人心裏還是為這對遲來的有情人感到高興。
為了這場婚宴,何雨柱忙前忙後。
他是食堂的大師傅,能幹的很,婚宴上的菜自然是自己一手操辦。
天天從單位帶迴各種原材料,院子裏的人看著他每天提著豬肉、雞蛋、粉條進進出出,早就忍不住打趣起來。
“哎,柱子,聽說你這次婚宴可要擺十幾桌啊!”閻埠貴笑眯眯地說道,“咱這院子裏可是難得有這麽大的喜事了。”
“嘿嘿,那可不!”何雨柱笑得合不攏嘴,“我和淮茹這婚事一拖就是這麽久,總得讓大夥吃好喝好,熱鬧一場!”
“那是,那是!”三大爺點點頭,眼裏滿是羨慕,“淮茹可真是有福氣,嫁了你這麽個能幹的人。”
這時候,秦淮茹從屋裏出來,聽見這話,臉上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輕聲說道:“三大爺,您可別這麽說。柱子能照顧我們孤兒寡母這麽多年,我才是真的有福氣。”
院子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更熱鬧了。為了這場婚宴,鄰裏之間也紛紛出力。大媽帶著幾個婦女幫著布置院子,小孩子們則跑前跑後,掛起了紅色的燈籠和喜字,整個四合院都被裝點得喜氣洋洋。
婚宴的當天,四合院裏熱鬧非凡。
一共擺了十五張長條桌,桌上鋪著幹淨的白布,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各種菜肴:
紅燒肉、燉雞、清蒸魚、糖醋排骨……何雨柱手藝了得,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整個院子裏都飄著飯菜的香味。
鄰裏街坊陸續趕來,連往日跟秦淮茹有些不對付的幾戶人家,這次也都主動上門道賀。
畢竟,何雨柱這些年對院子裏的人沒少幫忙,秦淮茹也算是苦盡甘來,大家心裏多少都有些佩服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