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漂亮國派遣工程師購買並研究了龍國產品後,他們的質疑變成了驚恐——這些產品不僅性能優越,而且價格極具競爭力。


    漂亮國政府隨即啟動了對龍國產品的調查,同時加大對本國高端技術的研發投入。漂亮國的《經濟觀察報》直言不諱地寫道:


    “龍國的崛起,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一次真正的技術革命。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國家正在改變全球工業格局。”


    歐洲的工業強國則試圖聯合起來,抵製龍國低價產品的衝擊。漢斯、高盧等國家的領導人在一次會議上明確表示:


    “龍國產品的出現,不僅是價格上的競爭,更是技術上的挑戰。歐洲必須團結一致,確保我們的工業優勢不被削弱。”


    相比西方國家的焦慮與防備,東南亞國家則對龍國伸出了橄欖枝。許多國家希望通過引入“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實現本國的工業化轉型。


    廣交會的落幕,是龍國工業崛起的開端。無論是“東風轎車”還是數控機床,都讓世界意識到,龍國已經從一個技術追隨者,變成了一個足以撼動全球秩序的技術革新者。


    正如《時周刊》在一篇評論中寫道:


    “龍國的工業化,不再是西方的影子。他們正在走自己的路,而這條路,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寬廣和深遠。”


    ……


    廣交會結束後,關於“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


    盡管西方國家的輿論表麵上充滿了質疑與爭論,但真正懂行的人都明白,龍國在工業領域已經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東南亞、非洲,以及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甚至連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的盟友,也對龍國的工業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短短一個月內,外貿部門向組織匯報:


    “東風轎車”收到了超過 5000輛 的意向訂單,主要來自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其中包括一些以往從未和龍國產生貿易往來的地區。


    數控機床收到了 300台 的正式訂單,甚至連蘇聯也表達了合作意向,想要引入這款產品進行工業升級。


    這些訂單的總金額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對於剛剛起步的龍國工業來說,意義非凡。這不僅是一次貿易的勝利,更是工業技術實力的全球性展示。


    ……


    作為主管工業的兩位重要領導,趙部長和劉副部長在聽到訂單匯報時,簡直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趙部長一邊翻看訂單匯總表,一邊哈哈大笑:“好,好啊!這可是咱們建國以來,第一次靠自己的工業產品收到這麽多訂單!‘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真是咱們工業戰線的兩麵旗幟!”


    劉副部長在旁邊接話:“趙部長,這可不僅僅是訂單的事兒。您看,現在全世界都在討論咱們的產品,那些西方國家雖然嘴上不服氣,但心裏怕是早就慌了。這說明什麽?說明咱們的技術是真硬,是真的能打!這可是咱們工業戰線的翻身仗啊!”


    趙部長點點頭,語氣中透著幾分感慨:“是啊,咱們工業這些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特別是許誌遠他們這些技術人員,真是立下了大功啊!這次不光是工業部的功勞,得讓組織知道,這些搞技術的人才是咱們國家的寶貝!”


    劉副部長笑著點頭:“趙部長,我看咱們是不是抓住這個機會,給許誌遠他們團隊爭取點獎勵?不說別的,至少該升的職得升,該表彰的表彰吧。”


    趙部長擺擺手,語氣一轉:“獎勵當然得有,但你也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操之過急。現在大家都盯著這個項目呢,尤其是廣交會的成功,難免會有人眼紅——你看看,接下來恐怕少不了麻煩事兒。”


    ……


    廣交會的成功,的確讓龍國的工業部門揚眉吐氣,但隨之而來的,是體製內一場看不見的暗流。


    許誌遠和他的團隊作為技術核心,理應獲得最大的功勞,但廣交會的成功牽涉到多個部門,很多人都想借此機會分一杯羹,甚至不惜踩著許誌遠往上爬。


    幾天後,工業部召開了一場內部會議,主題是“總結廣交會的成功經驗,規劃下一步工作”。會議一開始,趙部長剛剛點完幾個關鍵問題,話語權就被一些人搶了過去。


    先開口的是一位負責廣交會籌備工作的副司長,他笑容滿麵地說道:


    “趙部長,這次廣交會的成功,我覺得我們外貿部門是功不可沒的。


    畢竟,要不是我們提前聯係了這些國外采購商,把他們拉到展會現場,‘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再好,也沒人能看到,對吧?”


    他的話音剛落,另一位機械工業研究所的所長立刻附和:


    “是啊是啊,東風轎車的研發雖然是許誌遠他們團隊主導的,但沒有我們機械所的支持,也不可能完成得這麽快。特別是底盤調校和懸掛係統的優化,都是我們的專家出力的。”


    這時候,另一名輕工業部門的官員也忍不住插話:“我們輕工業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車內的座椅材料、收音機的整合,都是我們的技術貢獻。這次廣交會的成功,是多部門協作的結果,不能隻盯著技術團隊的功勞。”


    整個會議室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幾乎每個部門都在試圖強調自己的重要性,生怕別人搶了自己的“功勞”。


    而許誌遠和他的團隊,雖然是這次技術突破的核心,卻幾乎被所有人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廣交會結束後,許誌遠的名字迅速在工業係統內部傳開。


    作為“東風轎車”和數控機床的技術負責人,他的技術能力和領導才能得到了廣泛認可,甚至有人提出要將他提拔到副部長級別。


    然而,正是這一點,讓一些人心生嫉恨。


    特別是一些技術部門的中層幹部,他們覺得許誌遠不過是“運氣好”,正好趕上了國家發展工業的浪潮,才得到了這樣的機會。


    一位機械研究所的副所長在私下裏抱怨:“許誌遠算什麽?他不過是個搞技術的,真要說功勞,這些年我們所裏給他的支持還少嗎?現在好了,功勞全是他的,升職也是他的,那我們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山竹榴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山竹榴蓮並收藏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