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上生存發展,是何其不易。


    春天的四月,本來應該是萬物複蘇,草長鶯飛,牛羊開始慢慢肥壯的季節。


    可源啟城北麵的牧場卻傳來了非常不好的消息,羊群開始生病了。


    人們不知道這種病是從哪裏來的,隻是看到一頭頭羊,不斷的倒地死去,恐慌在這片大地之上不斷蔓延。


    無論阿蘭族和不奴族的牧民們如何向神靈乞求,羊群都在一天天縮減,毫無轉機。而且,這種病居然開始感染牛群,有牛也開始死亡。


    袁華非常重視這次疫情,他帶領醫道學院和軍隊以最快的速度,乘坐海船抵達災區。


    下達了四個命令:“


    一,病死的羊和牛絕不可以食用;


    二,嚴禁一切牲畜和人口進入瘟疫所在的牧區。


    三,源啟城的貿易路暫停一個月,所有已經進入的車隊必須等待疫情結束才能離開,而其他商隊轉到希望城,先進行二十天隔離,才允許交易。


    四,任何地方發生瘟疫,參照上麵三條。”


    瘟疫!


    是袁華最為恐懼的存在!


    就目前的醫學而言,這幾乎是無解的存在。


    他嚴格要求一切衛生和防疫條例,從口罩到每半日蒸煮的羊皮手套,柳條汁液洗手,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他派出輕騎兵通知所有阿蘭族部落,讓他們也立刻封鎖疫區,不要食用生病的羊肉,否則大難臨頭。


    輕騎兵們後來補充的一句話對於阿蘭人有巨大的殺傷力:“這是我們拜火教的華先生說的,他是神在人間的第一個行者。”


    同時,他第一次召集三位道長,向他們闡述了血型,血漿和血清的概念,他隻能想到這種熬過疫情的生命免疫力的方法。


    這讓所有醫道學院的師生們都產生了敬畏,原來生命本身的免疫力,居然可以被用於與其他生命共享?


    他們開始將生病的羊群和健康的羊群隔離,而且健康的羊群也分成很多小的圍欄隔離。


    然後,他們可以抽取羊群的血液,進行相互血液融合,在琉璃器中,觀察血液凝固的情況。


    經過一百多人七天的工作,他們居然發現了五種羊的血型。


    在然後,就是用畜力拉動轉盤來分離血清,這一次他們確實看到血清和血小板的分離情況。


    最後,他們把那些扛過疫情,大難不死的綿羊,抽取血液,分離血清,注入那些相同血型的病羊體內。


    他們發現,這方法是有效的。


    雖然,這種方法的速度很慢,但醫道學院開始掌握了一種利用動物自身免疫力對抗疫情的辦法。


    最終,這一次疫情還是要依靠封鎖和動物自身的免疫力扛過去,不奴族損失了兩千多頭羊和兩百多頭牛,損失是巨大的。


    但他們將所有生病然後康複的牛羊全部重點喂養,留下種羊和種牛,這就是動物的抗疫育種。


    道長們說:“這是大自然挑選過送給不奴族的珍寶,要延續它們的血脈”。


    為此,他們在源啟城建立了第一個動物醫道組,開始研究動物的各種病症,從事動物藥草,動物育種和動物外科手術的研究。


    並且,這一次三百人的醫道學員和老師們,留下三十人在源啟城組建和招收白馬少年,建立動物醫道組。


    其他人迴到山海城之後,開始了人類血型和血清實驗,他們五百人中發現了四種血型。


    然後,他們開始每年在所有軍隊裏進行血型測試,這種測試非常原始,但是這將是士兵們在大量失血後,可以進行輸血的唯一保障。


    袁華也做過測試,他發現自己是三型,也就是現代社會的o型。


    他吧唧了一下嘴巴,好吧!我是無私的!


    醫學院,開始就疫情和血清治療製定了一係列章程,他們稱為級數治療法。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通過使用同血型康複者的血清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那麽首先需要救治三個人。而接下來,隨著技術和經驗的不斷積累與提升,能夠救治的人數將會呈倍數增長。當成功救治了三個病人之後,下一個級數就可以增加到九個人;然後再下一次,則能夠救治多達二十七個人!就這樣依此類推下去,所能挽救的生命數量將變得越來越多。


    不過,要實現這樣宏偉的目標並非易事。在此之前,必須先著手開展一項龐大且細致入微的工作——從軍隊開始,逐步延伸至政府機構、各個社區,最終覆蓋整個城市範圍。這個過程中,需要花費整整三年的漫長時光去逐一為民眾進行血液檢驗,並建立起詳盡全麵的全民血型檔案。隻有完成這一關鍵步驟,才能確保後續的救治行動得以順利展開,讓更多處於危難之中的人們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袁華對此無比重視,在每個季度大匠師的會議上,醫道學院公布了這個重大的發現。


    所有大匠師都知道疫情的恐怖,全票通過疫情管理,建立醫學材料儲備庫和全民血型檔案建立的政策。


    之後,動物醫道組也開始在源啟城試點動物血型標定工作,他們開始培養專業的團隊和工具,在大型村落為所有大牲口建立血型檔案。


    現在動物們遭殃了,它們每一個的屁股上都要烙印一個血型編號,慘叫不止。


    不奴族,這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族群,經過無數次艱辛的探索與實驗,終於成功地構建起了一座小小的生命免疫係統!這一偉大創舉仿佛是在黑暗中點亮的一盞明燈,為人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為應對那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未來世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這座生命免疫係統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矗立在生物領域之中,成為了人類曆史上首個專為守護生命健康而打造的安全圍欄。它不僅凝聚了不奴族人的心血與智慧,更承載著全人類對於戰勝疾病、擁抱健康生活的殷切期望。


    在這場與疫情的艱苦搏鬥中,每一個頑強挺過來的生命都如同燃燒的火種一般,熠熠生輝。他們以自身的堅韌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病魔。這些勇敢的生命,將會成為傳遞希望與力量的使者,去點燃那些與他們擁有相同血型的其他生命之火。就這樣,生命的火焰將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永不熄滅。


    與此同時,袁華與希望城方麵展開了深入的商討,並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不奴族決定全麵征用希望城所屬的那座島嶼,旨在將其打造成為醫道學院規模宏大且至關重要的基地。


    這所醫道學院計劃把動物醫學組與人體現代醫學組合並到這座海島上。之所以如此安排,原因在於該島擁有廣闊的牧場資源,可以用來精心飼養那些成功抵禦住疫情侵襲的各類動物。


    不僅如此,他們還打算在此建立一個先進的實驗動物中心。這個中心將會專門飼養大量用於醫學研究的小老鼠和可愛的兔子等小動物。通過對這些實驗動物進行細致入微的病理學觀察以及精確的解剖學分析,來推動相關醫學領域的不斷進步。


    更為關鍵的是,選擇在這座相對孤立的海島之上建設這樣一座實驗動物中心,還有著一層深遠的考慮——即萬一在實驗過程當中不幸出現任何意想不到的狀況或者病毒泄露等嚴重問題時,由於海島與大陸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和天然屏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病毒向廣袤的大陸地區蔓延擴散,從而保障公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四月底,不奴族的疫情全麵被控製,他們的動物是不進行草場遷移的,所以比較容易控製。


    五月中旬,陽光熾熱地灑落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之上,阿蘭草原和烏孫草原卻被一片陰霾所籠罩——動物疫情依舊如洪水猛獸般肆虐著這片土地。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一支由不奴族專業醫學專家組成的隊伍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踏入了這兩個飽受疫情折磨的部落所在的草原。


    這支動物醫學組深知任務艱巨,但他們毫不退縮。針對較大規模的部落,每個部落都專門派遣了一個由三名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醫學專家構成的小組深入其中。這些勇敢的專家們不僅帶來了經過精心治療已經逐漸康複的牛羊群,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攜帶著數量龐大的琉璃製品以及各種先進的醫學工具。


    隨著動物醫學組的到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抗疫之戰就此打響。他們充分發動當地眾多的牧民參與到這場戰鬥中來,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這場可怕的災難。而在眾多的抗疫手段之中,利用動物血清來對抗疫情成為了關鍵之舉。這種創新且有效的方法,猶如一把利劍,直刺疫情的要害。


    草原上的鬆散部落,第一次發現,不奴族居然能對抗神罰,這代表新的善良之神降臨,舊的罪惡之神退讓,大量的部落民眾在靈魂深處皈依了新拜火教。


    部落的巫師們帶著孩子們虔誠的向著裏海的方向跪拜。然後他們牽著馬的一路跪拜,向著裏海,向著不奴族山海城而來,他們要迎接不奴族新拜火教的教義,帶去草原和大漠的深處。


    他們是第一波虔誠的浪潮,這一波草原上的湧向不奴族的海潮,日夜不息,此起彼伏。


    誰說,征服人心隻能靠刀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