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10號,阿雷·斯特正在阿勒頗參觀紡織業發展情況,看著在工廠中忙碌的婦女,阿雷·斯特滿意的點點頭。
畢竟雖然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的教義,可以讓阿雷·斯特的統治地位更加的穩固,但是會造成大量女性勞動力的喪失,阻礙國家的快速發展。
並且也會限製國家的經濟發展,畢竟穿著,戒律等等都對日常生活和生產存在著至觀的影響力。
所以阿雷·斯特就下令修改了教義,先是成立了全女公司,然後再讓婦女進行工作。
有限的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讓她們也可以憑借自己去謀生。
當然阿雷·斯特不會傻不拉幾的給予全部的自由,無論男女,所獲得的自由皆是有限的。
“陛下,美國人傳來了消息。”布日古德·蒙爾達說著將一份文件恭敬的遞給了阿雷·斯特。
阿雷·斯特被布日古德·蒙爾達的聲音打斷了思緒,皺眉伸手接過文件,打開一看,雖然文件中場麵話說的那是一個好聽。
但是本質上就是一條通知,告訴阿雷·斯特你的意見我知道了,我也同意與你進行會晤,商談戰後問題。
但是你定的地方我不滿意,我還是覺得我們美國的紐約更合適,所以在1944年12月12號,你來紐約進行商談吧。
至於英國方麵,我已經告知他們了,並且征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表示同意。
三大同盟國中,就隻差你了,收到我發的消息之後,就快些趕過來吧。
看完之後阿雷·斯特直接撕毀了這份文件,不是因為需要保密,單純的是被氣的。
但是現在阿雷·斯特沒有絲毫的辦法,用著美國提供的物資和武器,本就低人一等。
更重要的兩個點是,德國目前的軍事目標,明晃晃的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他們要一舉擊垮奧斯曼。
現在等於是奧斯曼有求於美國,至於說現在投降德國,已經是落不到任何好處了。
畢竟現在即使奧斯曼說要投降,德國也要信啊!
而且看看原曆史上德國快失敗時的操作,阿雷·斯特就更不敢投降了。
而且雙方已經死了太多人了,一旦有一方放下武器,那麽在仇恨的驅使下,會發生什麽,根本就無法想象。
至於另外一點,就是英國已經同意了,也就是說他們兩國已經達成了一致。
雖然不知道英國獲得了什麽,但是肯定是得到了相應的利益。
所以現在阿雷·斯特十分的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最後隻得冷硬的說道:“給美國傳信,就說奧斯曼帝國總理大臣,到時會前往參加。”
說完之後,阿雷·斯特直接轉身離開了工業基地,返迴了下榻之處。
原本好好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的無影無蹤了。
布日古德·蒙爾達望著阿雷·斯特離開的背影,恭敬道:“是,陛下。”
沒有一絲一毫的敷衍,甚至比阿雷·斯特在時都更嚴肅了幾分。
直到徹底看不見阿雷·斯特的背影之後,才站直了身體,去通知薩利赫·阿米爾再度前往美國的消息。
而當在安卡拉的薩利赫·阿米爾收到消息時,也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原本是阿雷·斯特自己出席的會晤,變成了他去,而且隻有時間,地點,沒有其他任何的意思。
也就是說他這一趟就是被迫的屈服,所以英美兩國無論會議上達成什麽共識,條約,他代表奧斯曼,將不會簽署任何的文件。
所以這次的任務就是徹徹底底的破壞掉這次會議,既然不想好好談,那就別談了。
而讓他現在就把消息告知美國,很明顯就是表示憤怒,極致的憤怒。
而現在三國都對外放出了消息,這場會議注定是要看的,而且也注定是不會和諧的。
現在就將這個選擇權又交給了美國,就看美國作何反應了。
是當做無事發生呢,還是斷掉對奧斯曼的支持,逼迫奧斯曼讓阿雷·斯特陛下親自前去呢?
“嗬嗬。”薩利赫·阿米爾不由得幹笑了兩聲。
現在的阿雷·斯特陛下雖然已經44歲了,但是其剛正不阿,破釜沉舟的暴躁情緒,依舊無法收斂。
現在還能派遣他去美國,已經是底線了,再進行逼迫,隻能換來魚死網破。
1944年10月12號,德軍向奧斯曼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再次發起了進攻。
而德國的黑科技——v2導彈也正式亮相了,分別對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的防禦工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但是由於射程的原因,並沒有攻擊到安卡拉(v2射程320公裏,伊斯坦布爾至安卡拉直線距離超過這個數了。)。
阿雷·斯特得知這個消息十分的高興,畢竟如此一來自己內心深處的罪惡就能少許多。
就在德國和奧斯曼的血腥戰鬥又開始時,美國白宮也收到了來自奧斯曼的消息。
“總統閣下,我們是否要撤銷對奧斯曼的援助。”科德爾·赫爾說道。
“奧斯曼作為一個君主專製主義國家,原定的是阿雷·斯特出席,現在卻換人,讓薩利赫·阿米爾出席。”
“那麽薩利赫·阿米爾又有幾分權利,上次參與會議,隻要不是計劃之內的,一律不簽,哪怕是對奧斯曼有利的也不例外。”
“而現在如此重要的會議,如果他攜帶有阿雷·斯特的授權書還好,如果和上次一樣,那麽這場會議還有什麽意義?”
“所以我建議嚴懲奧斯曼,停止向他們提供一切物資並且明確要求阿雷·斯特參與會議。”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是眉頭緊鎖,奧斯曼提出商討戰後格局,並且提供場地,想做東道主。
現在美國否決了奧斯曼的想法,而奧斯曼也服軟打算派遣總理大臣前來參加會議。
可是這服軟隻服了一半,就是給你美國麵子,沒有問題,我們奧斯曼參加。
但是你們達成的所有協議,條約和我們奧斯曼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這就是現在奧斯曼表示出來的那個意思,可是現在如果停了對奧斯曼的援助,奧斯曼如果跳腳會如何呢?
……
畢竟雖然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的教義,可以讓阿雷·斯特的統治地位更加的穩固,但是會造成大量女性勞動力的喪失,阻礙國家的快速發展。
並且也會限製國家的經濟發展,畢竟穿著,戒律等等都對日常生活和生產存在著至觀的影響力。
所以阿雷·斯特就下令修改了教義,先是成立了全女公司,然後再讓婦女進行工作。
有限的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讓她們也可以憑借自己去謀生。
當然阿雷·斯特不會傻不拉幾的給予全部的自由,無論男女,所獲得的自由皆是有限的。
“陛下,美國人傳來了消息。”布日古德·蒙爾達說著將一份文件恭敬的遞給了阿雷·斯特。
阿雷·斯特被布日古德·蒙爾達的聲音打斷了思緒,皺眉伸手接過文件,打開一看,雖然文件中場麵話說的那是一個好聽。
但是本質上就是一條通知,告訴阿雷·斯特你的意見我知道了,我也同意與你進行會晤,商談戰後問題。
但是你定的地方我不滿意,我還是覺得我們美國的紐約更合適,所以在1944年12月12號,你來紐約進行商談吧。
至於英國方麵,我已經告知他們了,並且征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表示同意。
三大同盟國中,就隻差你了,收到我發的消息之後,就快些趕過來吧。
看完之後阿雷·斯特直接撕毀了這份文件,不是因為需要保密,單純的是被氣的。
但是現在阿雷·斯特沒有絲毫的辦法,用著美國提供的物資和武器,本就低人一等。
更重要的兩個點是,德國目前的軍事目標,明晃晃的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他們要一舉擊垮奧斯曼。
現在等於是奧斯曼有求於美國,至於說現在投降德國,已經是落不到任何好處了。
畢竟現在即使奧斯曼說要投降,德國也要信啊!
而且看看原曆史上德國快失敗時的操作,阿雷·斯特就更不敢投降了。
而且雙方已經死了太多人了,一旦有一方放下武器,那麽在仇恨的驅使下,會發生什麽,根本就無法想象。
至於另外一點,就是英國已經同意了,也就是說他們兩國已經達成了一致。
雖然不知道英國獲得了什麽,但是肯定是得到了相應的利益。
所以現在阿雷·斯特十分的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最後隻得冷硬的說道:“給美國傳信,就說奧斯曼帝國總理大臣,到時會前往參加。”
說完之後,阿雷·斯特直接轉身離開了工業基地,返迴了下榻之處。
原本好好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的無影無蹤了。
布日古德·蒙爾達望著阿雷·斯特離開的背影,恭敬道:“是,陛下。”
沒有一絲一毫的敷衍,甚至比阿雷·斯特在時都更嚴肅了幾分。
直到徹底看不見阿雷·斯特的背影之後,才站直了身體,去通知薩利赫·阿米爾再度前往美國的消息。
而當在安卡拉的薩利赫·阿米爾收到消息時,也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原本是阿雷·斯特自己出席的會晤,變成了他去,而且隻有時間,地點,沒有其他任何的意思。
也就是說他這一趟就是被迫的屈服,所以英美兩國無論會議上達成什麽共識,條約,他代表奧斯曼,將不會簽署任何的文件。
所以這次的任務就是徹徹底底的破壞掉這次會議,既然不想好好談,那就別談了。
而讓他現在就把消息告知美國,很明顯就是表示憤怒,極致的憤怒。
而現在三國都對外放出了消息,這場會議注定是要看的,而且也注定是不會和諧的。
現在就將這個選擇權又交給了美國,就看美國作何反應了。
是當做無事發生呢,還是斷掉對奧斯曼的支持,逼迫奧斯曼讓阿雷·斯特陛下親自前去呢?
“嗬嗬。”薩利赫·阿米爾不由得幹笑了兩聲。
現在的阿雷·斯特陛下雖然已經44歲了,但是其剛正不阿,破釜沉舟的暴躁情緒,依舊無法收斂。
現在還能派遣他去美國,已經是底線了,再進行逼迫,隻能換來魚死網破。
1944年10月12號,德軍向奧斯曼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再次發起了進攻。
而德國的黑科技——v2導彈也正式亮相了,分別對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的防禦工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但是由於射程的原因,並沒有攻擊到安卡拉(v2射程320公裏,伊斯坦布爾至安卡拉直線距離超過這個數了。)。
阿雷·斯特得知這個消息十分的高興,畢竟如此一來自己內心深處的罪惡就能少許多。
就在德國和奧斯曼的血腥戰鬥又開始時,美國白宮也收到了來自奧斯曼的消息。
“總統閣下,我們是否要撤銷對奧斯曼的援助。”科德爾·赫爾說道。
“奧斯曼作為一個君主專製主義國家,原定的是阿雷·斯特出席,現在卻換人,讓薩利赫·阿米爾出席。”
“那麽薩利赫·阿米爾又有幾分權利,上次參與會議,隻要不是計劃之內的,一律不簽,哪怕是對奧斯曼有利的也不例外。”
“而現在如此重要的會議,如果他攜帶有阿雷·斯特的授權書還好,如果和上次一樣,那麽這場會議還有什麽意義?”
“所以我建議嚴懲奧斯曼,停止向他們提供一切物資並且明確要求阿雷·斯特參與會議。”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是眉頭緊鎖,奧斯曼提出商討戰後格局,並且提供場地,想做東道主。
現在美國否決了奧斯曼的想法,而奧斯曼也服軟打算派遣總理大臣前來參加會議。
可是這服軟隻服了一半,就是給你美國麵子,沒有問題,我們奧斯曼參加。
但是你們達成的所有協議,條約和我們奧斯曼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這就是現在奧斯曼表示出來的那個意思,可是現在如果停了對奧斯曼的援助,奧斯曼如果跳腳會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