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似乎被常茂說中了。


    “太子爺,這是臣妾親手給您熬的蓮子羹....”


    玉華堂中,呂氏盈盈笑著,將一碗蓮子羹放在朱標的書案邊上。


    朱標放下手中的奏折,微微點頭,“你有心了!”


    說著,看向邊上的朱允炆,招手道,“你今兒沒去讀書嗎?”


    “迴父親,兒子剛讀了早課!休息一會,下午要跟著高學士學習書法!”


    朱允炆依舊小大人一般,迴答的利落幹脆。


    “嗯,要好好讀書!”朱標板著臉,“不許偷懶!”


    “看您,一見孩子麵就數落。兒子幾天都沒看著您了,聽說我要過來看您,就說要跟過來!”


    呂氏挨著朱標坐下,笑道,“對了,太子爺,剛才臣妾在外邊看著曹國公了。以後他在您這東宮當差了?”


    “嗯!”


    朱標小口吃著蓮子羹,順口道,“這也是父皇的意思,他年歲小沒了父親,我這當長輩的當多多照看!”


    呂氏想了想,猶豫片刻,低聲開口道,“曹國公今年十六.....?”


    朱標道,“十七了....”


    “哎呦,那可不小了!”


    呂氏又笑笑,側頭道,“也是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了!”


    說著,她看看朱標的側臉,繼續說道,“老話講成家立業,這男人呀先得有家,才能有業.....”


    說到此處,她又頓了頓,繼續觀察了下朱標的表情,而後道,“曹國公一表人才,家世顯赫。要說這良配....還真不好找!不過呢,自古以來都是高門嫁女,低門娶媳....”


    “嗯....”


    呂氏再次沉吟,笑道,“臣妾冒昧多嘴,曹國公也算是臣妾看著長大的.....也跟自己家孩子似的。”


    “臣妾家中有一個侄女兒....今年剛滿十四.....”


    當啷......


    湯匙不重不輕的落在桌上,呂氏的話突然戛然而止。


    朱標慢條斯理的拿起邊上的帕子,緩緩的擦著手,目光微轉看向呂氏。


    刹那間,呂氏的心陡然跳的厲害起來。


    她是太子的枕邊人,自然知曉太子的脾氣。外人都覺得眼前這位大明朝的太子爺,是個厚道仁和之主。


    可她卻心裏明白,這位爺是要麽不發作,一旦發作起來,不管是誰,半點餘地都不留。


    “太子殿下,臣妾確實是一片好心!”


    呂氏站起身,忙道,“是想著您拿曹國公當自家的子侄,臣妾....”


    “他本就是孤自家的子侄!”


    朱標身子微微後仰,靠在椅子上,麵無表情,“你要清楚,我家子侄的婚事,要父皇來定!”


    “是是是!”呂氏忙連聲道,“臣妾糊塗了!”


    說著,勉強笑笑,“其實臣妾也存了些私心,就是想著跟曹國公家裏親上加親....”


    “好了!”


    朱標終於露出幾分笑容來,“知道了!”


    說著,頓了頓,“孤這還有許多公事,你先下去吧!”


    “啊?”


    呂氏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但低頭再抬頭時,臉上又滿是笑容,且對朱允炆招手,“是,臣妾告退!”


    說完,給了朱允炆一個眼色。


    後者躬身行禮,“父親,兒子告退!您...也注意身體,別太熬了!”


    ~~


    “哎!”


    呂氏和朱允炆走後,朱標長歎一聲微微搖頭。


    再拿起一本奏章,卻又怎麽都看不下去了。


    呂氏的用意,他再清楚不過了。


    身為大明帝國,乃至古往今來地位最穩當的太子,他這點小把戲都看不破還當什麽太子!


    親上加親?


    給誰加?


    自然是給朱允炆加!


    曹國公李景隆除了是皇家的骨肉至親之外還有另一層身份,他的家族是大明帝國最顯赫的六個開國功臣之一。


    別看現在李文忠不在了,可在淮西勳貴當中的影響力還在。他李景隆,更是被老爺子和他朱標傾心培養!


    假如真像呂氏說的那樣親上加親了,朱允炆這個皇孫,未來的皇子身後,就多了一股龐大的勢力。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但聰明的不多!”


    朱標心中暗道一句,又是歎息一聲。


    這就是出身皇家的無奈之處了,人人都有著自己心裏的小算盤。


    其實當初在太子妃常氏故去之後,他之所以立呂氏為太子妃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


    常家的背後是大半個大明淮西勳貴集團,是無數的軍中實權將領。


    而呂氏出身文官家族,呂家乃是世代的豪門,在士林之中擁有不凡的影響力。


    現在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了,是坐天下治天下的時候。


    而且作為大明帝國的儲君,不能單純的隻依靠一方麵的力量,那樣的話等於養虎為患。


    再說句不好聽的,現如今不但不能依靠,甚至還要隱隱的給開國勳貴集團一些打壓,抬高士大夫的力量,進行製衡。


    這不單是他這個太子的想法,也是他父皇的想法。


    因為打天下靠刀槍,治天下則是靠筆杆子!


    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作為帝國未來的皇帝,必須站在全局上考慮,不能感情用事!


    “來人!”朱標輕聲開口。


    太監包敬踩著小碎步從殿外進來,“奴婢在!”


    “去文華殿傳孤的口諭....”


    朱標再次拿起一本奏章,遮蓋住自己的半張臉,“讓幾位給皇子皇孫授課的大學士把熥兒的功課拿過來,孤要親自看看!”


    “是!”


    “還有!”朱標又道,“父皇那邊好些日子沒見著熥哥兒了,讓他晚上過去伺候父皇用膳!”


    “是!”


    包敬忙躬身,緩緩退出殿外。


    朱標的話中,隻提到了皇孫朱允熥,沒提剛從玉華堂出去的朱允炆!


    這,就是他對呂氏的敲打。


    他可以允許那個女人有小聰明,但絕不允許那個女人的小聰明,用在他朱標的兒子身上!


    也是在告訴呂氏,別的事可以允許她耍小聰明,但涉及帝國未來大統繼承人的事上,她......絕對不能有小聰明,甚至不能插手不能多嘴!


    “哎!”


    朱標又微微歎息一聲,麵上五味雜陳神色複雜。


    其實在呂氏所出的朱允炆,和已故常氏所出的朱允熥之間,他更喜歡後者。


    不單是他,單從感情而論,他父皇那邊也是如此!


    但....朱允熥的身後,武人的力量太過於強大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孫的人選,才一直遲遲未定!


    若立朱允熥,則大明帝國的淮西武人將越發的水漲船高。


    可立朱允炆,那些淮西武人又不會真心服氣!


    到時候以老爺子的性子,肯定是要大開殺戒!


    不管哪一種,都非國家之福呀!


    越想,朱標心中越是淩亂。


    他站在窗前抬眼眺望,恰好看見殿外,站在陽光下的李景隆。


    “嗯,呂氏有句話說的倒是很對!”


    朱標心中暗道,“這小子年紀也不小了,是要給他說一門好親事了!”


    想著,眉頭不由得又蹙了起來,“皇族之中找一個年歲相當的?嘶....不好找呀!我閨女跟他年歲也不大呀...”


    “其他功臣之家?不行不行.....”


    朱標又暗中搖頭,“再給他找一個淮西武人的丈人,將來一旦有事,他避免不了被牽連!”


    “可若是家世低的,又配不上他!”


    想到此處,朱標忽然眼睛一亮。


    心中暗暗笑道,“活著的開國功臣不能找,但是死了的,應該可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神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神偷並收藏大明第一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