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分遠近的。
常家也好李家也罷,淮西勳貴打斷骨頭連著筋,都是兩三代人一塊出生入死的交情。
可現在不是過去打天下的時候了,是朱家人坐天下的時候了。而且常茂也好,他李景隆也罷,也不是當年的常遇春和李文忠。
他們這一代人的富貴,一是父祖那輩的餘萌,二是皇帝的愛屋及烏。
所以他們這輩人跟皇帝,肯定要比跟其他淮西勳貴更為親近。
你一邊享受著皇恩浩蕩,一邊再跟其他功臣勳貴親親熱熱,是不是有點吃裏扒外?
再說也不是不讓你跟他們親近,而是要適當,更要拉開距離!
李景隆又心中暗道,“他這性格這麽單純,怪不得曆史上落得個被貶蠻疆,英年早逝的下場!”
想到此處,他又看看常茂,心中湧起濃濃的不忍。
“曆史記載,常茂是北征蒙古的時候,跟他嶽父宋國公馮勝起了衝突,兩人互相指責,然後被朱元璋奪了總兵印,發配邊疆了.....”
“他這樣講義氣沒心眼的人,怎麽會跟自己老丈人起了衝突?看來定是有隱情!將來.....我要是能拉他一把的時候,定要拉他一把!”
李景隆正想著,忽餘光瞥見,不遠處一名穿著茶色宮裝的女子,帶著一個六七歲大的男孩,正朝這邊走來。
瞬間,李景隆腦中浮現出這女子的名字來,忙對周圍道,“太子妃來了!”
他話音落下,就聽身邊的常茂卻是不屑的撇嘴,“哼!”
來人正是太子妃呂氏,她身邊那個孩子,正是她的兒子,太子朱標次子朱允炆。
“臣等,見過太子妃,見過皇孫殿下!”
等呂氏靠近些,李景隆帶頭,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呂氏在李景隆等人身前一米多的距離站住,笑盈盈的說道,“大熱天的,你們辛苦了!”說著,轉頭對身後的嬤嬤說道,“傳我的話給禦膳房,一會給鄭國公曹國公幾位煮些綠豆湯。”
“臣等不敢當太子妃賞!”
見常茂在邊上一言不發,李景隆隻好開口。
“曹國公這話說遠了...”呂氏掩嘴笑道,“咱們親戚之間,何必那麽見外!”說著,扯了一下朱允炆的手,“炆哥兒,叫人呀?”
朱允炆才六七歲大,但卻跟小大人一樣,抿著嘴頗為含蓄的對著李景隆頷首,“曹國公!”
“臣見過殿下!”李景隆繼續俯身,不卑不亢。
他和常茂不同,常茂是故太子妃常氏的親兄弟,所以常茂心中真正親近的,隻有常氏所出的朱標第三子朱允熥。
但真是以儒家禮法來說,朱允熥誕生的時候常氏還在,呂氏還是側妃,所以朱允熥是嫡次子,朱允炆盡管年長,但卻隻能是庶長子。
不過隨著呂氏被扶正成了太子妃,朱允炆的身份就蓋過了朱允熥成了次子。但即便如此,朱允炆身上有這個嫡字,也頗為說不過去。
而且,他和常茂最大的區別還在於,常家是外戚,自然是希望自己家的外甥將來能身登大寶。
而對於李景隆來說,他李家是皇家的實在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姑表親,誰當皇帝對他家來說都一樣。
“這孩子怕生!”
呂氏笑笑,又對朱允炆道,“你忘啦,你小時候最喜歡纏著曹國公了....”
話音落下,李景隆的腦中浮現出一段往事。
前些年李文忠在的時候,經常帶他進宮。大人們在商談國事,他就在禦花園中帶著朱標的兒子玩耍。
不過那時候,他帶的最多的卻是朱標已經薨了的嫡長子,黃台孫朱雄英。
”曹國公,聽說你騎射很好!”
朱允炆清脆的童音響起,“改日得閑了,教我騎馬可好?”
李景隆笑道,“殿下有所求,臣定然竭盡所能!”
他除了繼承了這具俊朗的身軀之外,也繼承了李景隆自小被培養的所有貴族技能。在所有功勳子弟當中,騎射絕對稱得上是佼佼者。
“母親,曹國公答應了!”朱允炆又看向呂氏。
呂氏笑道,“你呀,就知道玩!”說著,對李景隆笑笑,“那你們哥幾個忙著,我先去裏麵等著太子爺!”
說著,牽著朱允炆的手,一步步朝弘德殿走去。
待她們娘倆走遠了,常茂在旁又低聲罵道,“娘的!”
“哥哥!”
李景隆看看左右,見其他侍衛都各迴崗位,低聲道,“注意言辭!”
“我注意他娘了個腿兒!”
常茂瞪眼,嘟囔道,“她成了太子妃了,她的兒子倒壓在我外甥頭上了!哼,你以前不在東宮當差你是不知道!他整天帶著炆哥兒往太子爺身邊湊,我外甥那邊.....我他媽十天半個月都看不著一麵!”
“哥!”
李景隆的聲音之中,帶了幾分警告的意味,“莫忘了咱們的身份,這些話也是能說的?”
“媽的!”
常茂又罵,“我這也就是在你麵前才說這些!”說著,又罵道,“媽的,我就是心裏不痛快!”
說著,歎口氣,“我妹子,還有大外甥,好端端的就沒.....他媽的!”
陡然,李景隆心中一驚。
“好端端的就沒了?”
“雖說古代孩子夭折是常事,可是朱元璋生了那麽多兒子,哪個夭折了?哪個不是結結實實的長大,如今宮中還有幾歲的小藩王呢,怎麽偏就皇太孫夭折了?”
“再說曆史上朱標也好幾個兒子,偏就折了嫡長子?”
想著,他不敢再想了。
若是朱雄英不夭,鐵打的皇太孫之位誰都奪不去!
若是太子妃常氏不死,憑借常家這樣的軍功豪門,還有一大批常家的舊部,以及其他淮西勳貴的支持,朱允炆打破天都爭不過朱允熥。
“嘶....”
李景隆心中倒吸一口冷氣。
又想起呂氏那張臉, 以及剛才朱允炆的話。
那話,是孩子能說出來的嗎?
想來事先定是有大人教過的!
心中想到此處,他又忍不住看了看常茂的側臉。
”你瞅我幹啥?”
常茂微微斜眼,“我臉上有花?”
“大哥...”李景隆正色道,“我還是那話,有些話心裏清楚,但絕對不能說!”
“心裏清楚還不能說,那還活著啥勁兒?”
常茂冷哼,也看看李景隆,忽的又是一笑,“你還擔心我,你小子先擔心你自己吧?”
“我?”
李景隆挺了下胸膛,“我擔心什麽?”
“你真當我憨?我是憨,但我不傻!”
常茂笑道,“太子妃剛才,怎麽跟別人不笑嗬嗬的,就跟你和顏悅色的?炆哥兒怎麽不讓別人教他騎馬,非要找你?”
“這.....”一時間,李景隆怔了下。
“而且!”
常茂壓低聲音,“你小子還沒成親.....你曹國公可是未來可期....說不定現在已有人惦記你的親事了!”
“啊?”
李景隆苦笑,“不能吧?”
“嗬!”
常茂一笑,“我把話撂這....”
常家也好李家也罷,淮西勳貴打斷骨頭連著筋,都是兩三代人一塊出生入死的交情。
可現在不是過去打天下的時候了,是朱家人坐天下的時候了。而且常茂也好,他李景隆也罷,也不是當年的常遇春和李文忠。
他們這一代人的富貴,一是父祖那輩的餘萌,二是皇帝的愛屋及烏。
所以他們這輩人跟皇帝,肯定要比跟其他淮西勳貴更為親近。
你一邊享受著皇恩浩蕩,一邊再跟其他功臣勳貴親親熱熱,是不是有點吃裏扒外?
再說也不是不讓你跟他們親近,而是要適當,更要拉開距離!
李景隆又心中暗道,“他這性格這麽單純,怪不得曆史上落得個被貶蠻疆,英年早逝的下場!”
想到此處,他又看看常茂,心中湧起濃濃的不忍。
“曆史記載,常茂是北征蒙古的時候,跟他嶽父宋國公馮勝起了衝突,兩人互相指責,然後被朱元璋奪了總兵印,發配邊疆了.....”
“他這樣講義氣沒心眼的人,怎麽會跟自己老丈人起了衝突?看來定是有隱情!將來.....我要是能拉他一把的時候,定要拉他一把!”
李景隆正想著,忽餘光瞥見,不遠處一名穿著茶色宮裝的女子,帶著一個六七歲大的男孩,正朝這邊走來。
瞬間,李景隆腦中浮現出這女子的名字來,忙對周圍道,“太子妃來了!”
他話音落下,就聽身邊的常茂卻是不屑的撇嘴,“哼!”
來人正是太子妃呂氏,她身邊那個孩子,正是她的兒子,太子朱標次子朱允炆。
“臣等,見過太子妃,見過皇孫殿下!”
等呂氏靠近些,李景隆帶頭,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呂氏在李景隆等人身前一米多的距離站住,笑盈盈的說道,“大熱天的,你們辛苦了!”說著,轉頭對身後的嬤嬤說道,“傳我的話給禦膳房,一會給鄭國公曹國公幾位煮些綠豆湯。”
“臣等不敢當太子妃賞!”
見常茂在邊上一言不發,李景隆隻好開口。
“曹國公這話說遠了...”呂氏掩嘴笑道,“咱們親戚之間,何必那麽見外!”說著,扯了一下朱允炆的手,“炆哥兒,叫人呀?”
朱允炆才六七歲大,但卻跟小大人一樣,抿著嘴頗為含蓄的對著李景隆頷首,“曹國公!”
“臣見過殿下!”李景隆繼續俯身,不卑不亢。
他和常茂不同,常茂是故太子妃常氏的親兄弟,所以常茂心中真正親近的,隻有常氏所出的朱標第三子朱允熥。
但真是以儒家禮法來說,朱允熥誕生的時候常氏還在,呂氏還是側妃,所以朱允熥是嫡次子,朱允炆盡管年長,但卻隻能是庶長子。
不過隨著呂氏被扶正成了太子妃,朱允炆的身份就蓋過了朱允熥成了次子。但即便如此,朱允炆身上有這個嫡字,也頗為說不過去。
而且,他和常茂最大的區別還在於,常家是外戚,自然是希望自己家的外甥將來能身登大寶。
而對於李景隆來說,他李家是皇家的實在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姑表親,誰當皇帝對他家來說都一樣。
“這孩子怕生!”
呂氏笑笑,又對朱允炆道,“你忘啦,你小時候最喜歡纏著曹國公了....”
話音落下,李景隆的腦中浮現出一段往事。
前些年李文忠在的時候,經常帶他進宮。大人們在商談國事,他就在禦花園中帶著朱標的兒子玩耍。
不過那時候,他帶的最多的卻是朱標已經薨了的嫡長子,黃台孫朱雄英。
”曹國公,聽說你騎射很好!”
朱允炆清脆的童音響起,“改日得閑了,教我騎馬可好?”
李景隆笑道,“殿下有所求,臣定然竭盡所能!”
他除了繼承了這具俊朗的身軀之外,也繼承了李景隆自小被培養的所有貴族技能。在所有功勳子弟當中,騎射絕對稱得上是佼佼者。
“母親,曹國公答應了!”朱允炆又看向呂氏。
呂氏笑道,“你呀,就知道玩!”說著,對李景隆笑笑,“那你們哥幾個忙著,我先去裏麵等著太子爺!”
說著,牽著朱允炆的手,一步步朝弘德殿走去。
待她們娘倆走遠了,常茂在旁又低聲罵道,“娘的!”
“哥哥!”
李景隆看看左右,見其他侍衛都各迴崗位,低聲道,“注意言辭!”
“我注意他娘了個腿兒!”
常茂瞪眼,嘟囔道,“她成了太子妃了,她的兒子倒壓在我外甥頭上了!哼,你以前不在東宮當差你是不知道!他整天帶著炆哥兒往太子爺身邊湊,我外甥那邊.....我他媽十天半個月都看不著一麵!”
“哥!”
李景隆的聲音之中,帶了幾分警告的意味,“莫忘了咱們的身份,這些話也是能說的?”
“媽的!”
常茂又罵,“我這也就是在你麵前才說這些!”說著,又罵道,“媽的,我就是心裏不痛快!”
說著,歎口氣,“我妹子,還有大外甥,好端端的就沒.....他媽的!”
陡然,李景隆心中一驚。
“好端端的就沒了?”
“雖說古代孩子夭折是常事,可是朱元璋生了那麽多兒子,哪個夭折了?哪個不是結結實實的長大,如今宮中還有幾歲的小藩王呢,怎麽偏就皇太孫夭折了?”
“再說曆史上朱標也好幾個兒子,偏就折了嫡長子?”
想著,他不敢再想了。
若是朱雄英不夭,鐵打的皇太孫之位誰都奪不去!
若是太子妃常氏不死,憑借常家這樣的軍功豪門,還有一大批常家的舊部,以及其他淮西勳貴的支持,朱允炆打破天都爭不過朱允熥。
“嘶....”
李景隆心中倒吸一口冷氣。
又想起呂氏那張臉, 以及剛才朱允炆的話。
那話,是孩子能說出來的嗎?
想來事先定是有大人教過的!
心中想到此處,他又忍不住看了看常茂的側臉。
”你瞅我幹啥?”
常茂微微斜眼,“我臉上有花?”
“大哥...”李景隆正色道,“我還是那話,有些話心裏清楚,但絕對不能說!”
“心裏清楚還不能說,那還活著啥勁兒?”
常茂冷哼,也看看李景隆,忽的又是一笑,“你還擔心我,你小子先擔心你自己吧?”
“我?”
李景隆挺了下胸膛,“我擔心什麽?”
“你真當我憨?我是憨,但我不傻!”
常茂笑道,“太子妃剛才,怎麽跟別人不笑嗬嗬的,就跟你和顏悅色的?炆哥兒怎麽不讓別人教他騎馬,非要找你?”
“這.....”一時間,李景隆怔了下。
“而且!”
常茂壓低聲音,“你小子還沒成親.....你曹國公可是未來可期....說不定現在已有人惦記你的親事了!”
“啊?”
李景隆苦笑,“不能吧?”
“嗬!”
常茂一笑,“我把話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