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南部,河東軍孫雍駐地,龐大的軍營,宛如蟄伏的巨獸,靜靜臥於荒野之上。


    營寨四周,高大厚實的柵欄,直插雲霄,粗壯的原木緊密排列,縫隙間連一支箭都難以穿過。


    柵欄之上,每隔十步,便設有一座了望塔,布有哨兵,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每一寸動靜。


    四周執勤守衛的士兵,如雕塑般佇立,紋絲不動,隻有那隨風飄動的旗幟,獵獵作響。


    此時此刻,整個軍營,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威嚴與莊重。


    這座軍營,不僅是河東軍的棲息之所,更像是一座堅不可摧的戰爭堡壘,讓人不敢有絲毫輕視之心。


    很顯然,孫雍此人,不但善於投機取巧,行軍布陣,乃至紮營下寨,同樣森嚴無比。


    哪怕他此次北伐,隻是打打醬油,沒有與夏軍正麵交鋒的意思。


    但不妨礙他的小心謹慎,該有的防禦措施,一絲都不能少。


    此時此刻,一座高達九丈高大塔樓上孫雍、楊奉、胡才、韓遣、李樂、吳剛等河東高層。


    此刻正吃著烤肉,喝著米酒,饒有興趣的,觀察著淇水西岸,攻城慘烈的戰事。


    楊奉啃了口香噴噴的羊腿,讚歎道:“還是大帥有先見之明,早早的與西涼軍,劃出攻防戰線...”


    “若不然,我等被裹在聯軍大營內,說不得也會像曹操袁紹等人那樣,身不由己...”


    “甚至像王匡等人的河內苦兵,被董魔王當做炮灰,在堅城下肆意流血消耗...”


    “是啊,大帥高見,我等拜服...”韓遣不著痕跡的拍著馬屁。


    相比於,在前方流血苦戰的各路諸侯人馬,孫雍的河東軍,則聰明多了。


    早早與董卓分道揚鑣,如今更是悠哉悠哉的,坐山觀虎鬥...


    “嗬嗬!”對於兄弟的吹捧,孫雍隨意的擺了擺手道:“物以類分罷了,若爾等見得多了,自然能事先有所感知...”


    “物以類分,見得多了...”


    聞言,李樂神色一怔,旋即道:“大帥的意思,莫不是這董魔王與李屠夫...”


    “然也!”孫雍微微點頭,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樣道:“西涼的董魔王與北方的李屠夫,皆是狼貪虎視?,野心勃勃之輩...”


    “李屠夫發役攻城隻是小兒科,董魔王威逼各路諸侯,當攻城炮灰,方顯梟雄本色...”


    “哪怕是曹操袁紹這樣的當世人傑,在董卓的淫威下,亦身不由己,被大勢裹挾壓榨...”


    不管咋說,孫雍也是跟隨李屠夫混過一段時間的,感觸不可謂不深沉。


    此番各路人馬匯聚,孫雍隻在與董卓稍微接觸兩次,便很快便摸清了其人兇殘暴虐的秉性。


    西涼的董魔王,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李屠夫的影子。


    兩者屬於同一類人,皆是心雄膽魄,暴戾恣睢的性格...


    隻不過,李屠夫的暴戾,是對敵人,乃至是對天下的中立者...


    而董魔王的暴虐,則不但是對敵人,對待同僚同樣狠辣,甚至對治下百姓,也更加殘暴...


    可以說,董魔王,就是加強版的李屠夫,孫雍的印象能不深刻嗎...


    “嘿嘿!”胡才遙望著攻城慘烈的淇水戰場,適時上前恭維道:“管他什麽董魔王還是李屠夫,他們打他們的,我們看我們的...”


    “此番我等便如洛陽時那般,坐山觀虎鬥,讓朝廷人馬和夏軍血拚...”


    戰事打到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朝廷此刻是真的後繼乏力了。


    再加上,此番總領太行防線的,是夏軍中,以守成將軍著稱的徐龜明統軍...


    朝廷想要對方身上,尋找突破口,無疑是難上加難...


    而且太行防線,可不止是眼前的箕關,後麵還有,輝縣、陵川、壺關、長治等巨關雄城。


    漢軍想要攻入上黨,攻入並州,幾乎是癡人說夢...


    “哼哼!”吳剛聽著遠處傳來的慘烈喊殺聲,一臉幸災樂禍道:“最好是董卓的西涼軍,與楊俊的南郡軍團,拚個兩敗俱傷...”


    “說不得,我軍也可以,趁機火中取栗,率先攻入並州...”


    “到時,大帥這鄃侯的位置,未嚐不可更進一步,封王建國,也不無可能...”


    如今的孫雍,不但實力進一步膨脹,自身的官職也是一升再升。


    朝廷為了拉攏河東軍,為了讓孫雍在前線出力。


    不但封其為征北將軍、河東鄃侯、還給他加了個夏州刺史,河州牧的頭銜...


    同時允諾,若攻滅李屠夫,便將山南三郡,和北方的河套平原,劃為河東軍駐地...


    這等慷他人之慨的度量,不可謂不寬宏,不可謂不豐厚...


    韓遣抿了口酒水,亦附和道:“按照如今的形勢發展下去,朝廷消滅不了夏軍,李屠夫亦奈何不得漢軍...”


    “相反,二者兩敗俱傷的可能性更大,如此正給了我等漁翁得利的機會...”


    “甚至若謀劃得當,大帥未嚐不可更進一步,占天下三分...”


    “甚至若能趁機占據青徐豫兗,與朝廷和李屠夫分庭抗,呈三足鼎立之勢...”


    “是及是及,大帥封王建國,我等兄弟亦能光宗耀祖,混個萬戶侯當當...”


    眾將啃著烤肉,喝著美酒,開始暢想美好未來...


    因為,現在的孫雍,經過一年的發展,確確實實,有了封王的資本...


    河東軍坐擁八萬鐵騎,十萬戰兵,外加二十萬在訓役卒。


    如此龐大的軍事實力,已然是一股足以改變淇水戰場,乃至北方戰局的力量...


    “三足鼎立嗎!”主帥孫雍,不著痕跡的抿了口酒水,心中一時有飄飄然。


    誰能想到,一年前他們還是一群身不由己,惶惶不可終日的炮灰,在李屠夫麾下戰戰兢兢度日...


    如今不但成功洗白上岸,還搖身一變,混成了個征北將軍,和萬戶侯的爵位。


    而且還是,貨真價實的,軍政民地,等四位一體的實封...


    這是曆史上,多少人傑,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若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以他孫雍的出身背景,能混個朝廷的千人校尉,那都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然而如今亂世,黃巾起義,李屠夫過境,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桎梏,給了無數人向上攀登的機會...


    而孫雍,很顯然,便是這萬千幸運兒中的一員。


    他甩了甩腦袋,感慨道:“若非李屠夫,我等可能還在朝廷的壓迫下,像頭豬彘一樣,渾渾噩噩的服著徭役呢吧...”


    “說起來,我等還是應該感謝李屠夫的,感謝他給了我等一個晉身的機會...”


    “感謝李屠夫?”楊奉神色一怔,見周圍眾將若有所思,旋即釋然。


    他們確實應該感謝李屠夫,感謝的李屠夫的狠辣,感謝李屠夫霍霍大漢的能力。


    正是因為,李屠夫這個高個子,這個造反急先鋒,在前麵頂著漢庭壓力。


    他們兄弟才能在這淇水旁,痛快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孫雍環顧一圈,沉聲告誡道:“朝廷高官厚祿,乃至王侯爵位,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但,諸位莫要忘了,我等的出身,和真正的立場...”


    “該有的底線,必須牢牢堅守,萬不可被朝廷的畫餅,圈進去而不自知...”


    “此戰我等隻有一個原則,撿漏,撿漏,還他釀的撿漢軍的漏...”


    孫雍這話說的底氣十足,乃至再三強調,毋庸置疑。


    河東軍,此番雖然參與了朝廷的北伐隊伍,乃至被視作中線主力。


    但從頭至尾,孫雍等人,除了擺開架勢,裝裝樣子,做做姿態之外,並未有出過哪怕一絲一毫的力。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派麾下鐵騎,到漢軍戰場上巡視,伺機而動...


    這般舉動,自然搞得各路大軍,心驚膽顫,惶惶不安,生怕被人從背後捅刀子...


    因為孫雍這貨可是有前科的,對方當初在洛陽,駐紮在芒山一帶時,便是這般...


    當時,不管是三張黃巾,還是勤王大軍,都或多或少,吃過河東軍的虧...


    是以,孫雍等人所謂的戰場撿漏,說的好聽,誰知道你特娘的撿誰的漏...


    曹操袁紹乃至劉岱等人敢肯定,若他們在戰場露出頹勢,或者破綻。


    孫雍麾下的三萬鐵騎,會毫不猶豫的,給他們來個所謂的撿漏戰術...


    為此,曹操袁紹等人,沒少與董卓發牢騷,甚至上表朝廷,言明厲害...


    奈何,朝廷隻是不痛不癢的派了個使者,進營安慰一番,便沒有然後了...


    而孫雍等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活躍在淇水戰場上,尋找著撿漏壯大的機會...


    而河東軍,主要的撿漏對象,還是以曹操等人的漢軍為主...


    無論如何,不論得罪誰,總之一句話,手中的實力,和不斷壯大的武力,才是亂世生存的關鍵...


    因為孫雍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出身,以及一眾兄弟的處境。


    別看現在朝廷,高官厚祿,封侯封爵的,對他們百般利誘拉攏...


    然一旦李屠夫這個高個子倒了,下一個,指不定就是孫雍等人的河東軍...


    朝廷,是絕對不會允許,在關中乃至帝都旁邊,有著一個不受控製的軍事武裝駐足的...


    亦如當初黃巾勢大時,朝廷對李屠夫,便高官厚祿,侯爵封地,百般利誘拉攏...


    然朝廷前腳撲滅黃巾,後腳便調兵北上,全然不顧往日情分,一副要置李屠夫於死地的架勢...


    孫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如果李屠夫這個高個子倒下了,那麽下一個是誰,不言而喻...


    是以,無論如何,孫雍也要趁著朝廷,和李屠夫混戰的這個機會,不斷做大做強,


    如此才能,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將希望寄托在朝廷的仁慈上...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不可不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