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徑州城關。


    城府內,徐晃、李逵、徐達、任昇、以及徐奕等高層匯聚一堂。


    大廳空曠,迴音蕩然,上首處,徐晃麵色沉凝。


    他再三向斥候長確認道:“王芬果真如此輕率,在房山一帶紮營?”


    “將軍,此事千真萬確,吾願意項上人頭擔保,所言句句屬實!”


    斥候長牛角,神色鎮靜,目光堅定:“此情報,經過我軍不下二十波斥候,和房山各部探子稟報...”


    “吾亦親自帶人,深入房山四十裏查探,再三確認...”


    “房山腳下,戰馬入林,山上纛旗飄揚,旌旗烈烈...”


    “漢軍主力,居高臨下,半山紮營之事,絕對沒錯...”


    “大哥!”徐達猛然起身,高聲道:“我們還等什麽,如此大好戰機,怎能放過...”


    “是啊大哥,戰機稍縱即逝,錯過這次機會,不知要在等到什麽時候...”


    “大哥,幹了他,此戰吾隻帶本部六千人馬,必讓王芬老賊授首....”


    與此同時,任昇亦出列道:“大哥,您還在猶豫什麽,常山被我等打造的如同鐵通...”


    “稍有風吹草動,皆瞞不過我軍耳目,如今對方已經深入境內,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王芬老賊一介腐儒,明目張膽的在山上紮營,根本就沒把我等放在眼裏,當趁此機會給他個教訓...”


    徐晃軍團在常山境內,依靠堅城,且戰且退,消磨敵軍銳氣的同時,也一步步將漢軍引入深處。


    常山作為徐晃當初,攻略冀州的橋頭堡,對境內的掌控力,不可謂不深厚。


    再加上這段時間的苦心經營,早已將各地縣熟記於心,同時留在各處的耳目,也開始發揮作用。


    雖然不能探知王芬老賊早上吃了幾粒米,但對方在哪紮營,幾時出操,何時出營,這些信息卻知之甚詳。


    這裏也體現出了徐晃的精明之處,雖說有太行和壺關天險為依托,但徐晃仍然沒有放棄常山。


    反而利用常山境內的縣城,和恆山的複雜地形,作為壺關的緩衝要地。


    並在與王芬的僵持對戰過程中,一步步將對方的底細摸清。


    如今徐晃,主場作戰,信息情報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與之相反,漢軍雖然背靠冀州,一路攻城掠地,但因為客場作戰,斥候耳目,乃至情報觸角,難以深入常山後方...


    王芬等人,對徐晃等人的了解上,還停留在:洛陽從賊,率領六萬人,駐守太行防線,是個善於排兵布守的能將,等等耳熟能詳的信息...


    這種情況下,徐晃作為主場作戰,且占據情報信息優勢的一方,自然更具應變能力。


    所以當得知王芬進駐房山,居高臨下,在半山紮營的時候。


    徐奕等人也不願放過這次機會,積極求戰:“大哥下令吧,您若是心有顧慮,便給吾一萬人馬....”


    “何須一萬,如今天幹氣燥,此戰隻需三千人馬,縱火攻山...”


    “王芬麾下漢軍,縱使是百鍛金剛,老子也能給他熔了...”


    “好了,此事吾自有決斷...”


    徐晃揮手,打斷了一眾兄弟的建言,向身側詢聲道:“季才,阿江那邊戰事如何了,西涼軍可有異動...”


    徐弈上前一步道:“大哥,箕關有徐江三萬精銳坐鎮,再加上後續八萬新兵補充,安然無憂...”


    “出了孫雍前鋒胡才,兩萬人馬,抵達介縣,與楊俊對峙外,便無其他動作...”


    “至於董魔王的西涼軍,暫時還在河內,沒有其他動作...”


    “嗯!”徐晃目光幽幽,掃了眼身案上輿圖,又走到沙盤前凝眉細思。


    他目光閃爍,在關中地區遊弋,而後略過河內、箕關、常山、太行等地。


    “唿!”徐晃深吸口氣,最後將目光停留在東部戰線:“幽州戰況如何,劉虞和公孫度大軍,現至何處...”


    “大哥,劉虞和公孫度的幽州軍,已經拿下河間...”


    “周將軍已經帶人,退到涿郡地界據守,以目前情況,局勢不容樂觀....”


    “涿郡!”徐晃心中一動,以手待尺在沙盤上來迴衡量,心中有了決斷:“通知下去,讓士兵們備...”


    “另外飛鷹傳書,將此事詳細,向主公稟報...”


    “隻要主公放權,吾自有辦法,滅掉中央軍,讓王芬老賊授首...”


    徐晃目光幽幽,第一次,準備直麵朝廷最精銳的兵鋒,即冀州境內的中央軍。


    如今丁原三萬人在西線河套,董魔王五萬西涼兵,駐足河內,劉虞和公孫度十萬大軍,北上幽州,深入涿郡...


    冀州或者說是太行戰線方向,除了打醬油的孫雍外,各部漢軍已經與王芬到中央軍漸行漸遠。


    如此情況下,自然讓徐晃心中顧慮漸消,第一次有了防守反擊的念頭...


    通過這些時日的對峙,徐晃已經摸清各路漢軍的底細,真正讓他忌憚的,是各路大軍聯動。


    他怕的是王芬、劉虞、孫雍、董卓乃至公孫度等人,在東南方向,互為犄角,相互支援...


    但現在,漢軍各路漸行漸遠,讓他看到了破地的曙光。


    任昇心中惋惜,上前道;“大哥,戰機稍縱即逝,大帥既然讓我等負責東南戰事,何必顧慮那麽...”


    “不必多言,具體如何,還需由主公定奪...”


    徐晃望著一眾懣懣不平的心腹兄弟,苦口婆心的勸誡道:“那王芬老賊雖然不通兵勢,但其副將宗周卻是個難對付的角色,絕不能掉以輕心...”


    “我等暫且示敵以弱,此番任他們自作,若時機成熟,吾必讓爾等領軍殺個痛快...”


    “唉!”眾人心中抑鬱,看著戰機在眼前流逝,那種抓耳撓腮的感覺,常人或許都能體會。


    怎麽說呢,就是欲望來了,強忍隻能鬧心,非要幹一仗才能泄火。


    對於戰場宿將來說,明晃晃的戰機,和戰爭慣性更讓人猝不及防。


    眾兄弟的心情,其實徐晃多少也能理解,畢竟以前也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對於其中境遇,多少有些體會。


    隻是相對於一眾腦袋裏,滿是殺伐建功的兄弟,徐晃無疑更清醒。


    他知道有些事必須忍,哪怕誘惑再大,哪怕明晃晃的功勞就在眼前,也不能丟了心中的底線。


    前番請戰被主公駁迴,徐晃便更加不會擅自主張,哪怕戰機稍縱即逝,也要依命行事。


    這就是徐晃的風格,也是他為將的底線,底線這東西,突破很容易,但再想拿起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