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丁原心思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抬頭掃了眼西斜的日落,歎了口氣道:“鳴金,讓侯成的人撤迴來吧。”
“我並州兒郎戰場殺敵毫不含糊,但沒必要在堅城下,做無謂的流血犧牲....”
“鐺!鐺!”鳴金聲響,大戰一天的士兵,烏泱泱的人海如潮水般迅速撤離。
武都侯軍伍出身,統帥的軍隊雖然不是邊軍舊部,但也是訓練有素,整編後的各方老卒。
此時鳴金聲響,哪怕已經上城的士兵,也不得不放棄辛苦拚殺的陣地,轉身下城。
“不愧是漢軍精銳!”纛旗飄揚下,一身精甲的臧霸矗立城頭,望著雲梯上手腳麻利漢軍士兵。
他眸子中閃過一抹深沉:“可惜也就這點能耐了,在精銳的部隊,碰上老子,也得流血...”
“大哥,斜陽未落,漢軍便撤了,會不會有什麽陰謀...”
吳郭麵色鄭重,不由上前道:“此前之戰,漢軍強攻猛衝,一副不懼消耗,拚命三郎的架勢...”
“甚至不到日落,都不鳴金,怎麽今日申時剛過,便撤了...”
“還能如何,丁原老賊擁兵自重,承受不住傷亡,想要保存實力了...”
昌豨撇了撇嘴,對於朝廷這些將領的心思,洞若觀火:“丁原此人可是有前科的,畢竟當初大帥攻略並州之時,其便做過一迴...”
“如今,我軍實力更上一層,比之當初強了何止十倍...”
“若丁原還有點腦殼,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將手中砝碼耗在城關下...”
“唿!”冷風撲麵,臧霸太守看了眼有些紅潤的夕陽:“文和先生曾言,丁原此人雖是行伍出身,但其胸有文韜,必不甘於隻做一名武夫...”
“這些時日進攻猛烈,損兵折將,雖然得了幾座縣城,不過於大局無憂.....”
“想來丁原心中亦是清楚,此前的攻勢,估計是做做樣子,給朝廷看的...”
“如今申時未過,便撤鳴金撤軍,心思昭然若揭....”
臧霸心中有感,早在朝廷來伐之前,魏延麾下的不良衛,便將各路人馬的情報摸清了。
在經過夏軍文武,和毒士賈詡的一番分析後,得出了種種結論。
其中比較靠譜的,則是各路人大軍中最,具威脅性的當屬王芬、劉虞、董卓、丁原這四路人馬。
而之所以將丁原放在最後,則是因為此人很早之前,便有著保存實力的習慣...
至於其他各路地方武裝,亦如丁原相似,隻要熬過前期猛攻便可。
這些人在損兵折將無果後,必然會知難而退,升起保存實力的心思。
甚至可能,都不用夏軍出力,這些人,也會存有這種心思...
畢竟當今天下形勢,明眼人都看出了點門道,地方武裝或者邦國諸侯,心中多少有點底。
隻是道理雖然如此,但吳郭等人卻不敢掉以輕心:“各地雜兵不論,但那丁原畢竟是西線主將,一些傷亡怎會被其放在眼裏?”
“會不會是想要從孫嬰伊禮他們那裏,尋求突破,畢竟文和先生還言那朝廷能人輩出,詭計多端....”
“哼哼!”臧霸眸色深沉,眺望漢軍大營冷聲道:“有老子在富縣看著,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肆意分兵...”
“放心,慶陽和平涼各有五千精兵駐守,加上一萬多名縣城輔兵協助,就算丁原全軍攻城,短時間內也啃不下來...”
“漢軍若敢分兵,老子不介意在北地,給他個深刻的教訓....”
正所謂三倍攻之,十倍圍之,漢軍雖號稱十萬眾,然真正的戰陣老卒,隻有丁原的三萬人,總體實力尚不及臧霸的雲中兵團。
論戰力,漢軍雖然勇猛,但夏軍紀律更森嚴,雙方士兵正麵野戰,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若不是因為夏軍多線作戰,加上主公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切維穩,臧霸還真未必會一直龜縮在城池內。
龜慫忍讓根本不是夏軍的風格,但沒辦法,誰讓形勢不如人,隻能暫且憋著,但這不代表他就會一直如此。
若是有絕佳的機會,臧霸絕對不介意,給丁原的漢軍上一課。
其它一些花裏胡哨的伎倆,可以瞞過別人,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卻未必能逃過兩軍斥候的眼睛。
且這裏是北地,是富縣,是河套,是夏軍的老巢,和進軍關中的前沿基地...
大本營作戰,臧霸坐擁上郡、南郡、西套、乃至後方的內套平原。
三十萬在訓輔兵,上百萬的青壯役卒為後盾,無論是物資調度還是兵員補充,他都耗得起。
甚至敗的起,隻要不是全軍覆沒,拚傷亡拚消耗,他還真不怕丁原等人。
如果說上黨和並州,是太行防線,是徐晃軍團的後盾,那河套六郡,則則是臧霸的靠山。
經過王充的變法革新,經過郭圖等人將近一年的整頓休養,夏軍對河套的掌控力,以及動員能力,絕對超過了並州不止十倍。
李信乃至軍中各部文武,更是將河套七郡,當成當親兒子在養...
如今主場作戰,臧霸能忍到現在,穩步守成,還多虧了李信的千叮嚀萬囑咐....
...
“我並州兒郎戰場殺敵毫不含糊,但沒必要在堅城下,做無謂的流血犧牲....”
“鐺!鐺!”鳴金聲響,大戰一天的士兵,烏泱泱的人海如潮水般迅速撤離。
武都侯軍伍出身,統帥的軍隊雖然不是邊軍舊部,但也是訓練有素,整編後的各方老卒。
此時鳴金聲響,哪怕已經上城的士兵,也不得不放棄辛苦拚殺的陣地,轉身下城。
“不愧是漢軍精銳!”纛旗飄揚下,一身精甲的臧霸矗立城頭,望著雲梯上手腳麻利漢軍士兵。
他眸子中閃過一抹深沉:“可惜也就這點能耐了,在精銳的部隊,碰上老子,也得流血...”
“大哥,斜陽未落,漢軍便撤了,會不會有什麽陰謀...”
吳郭麵色鄭重,不由上前道:“此前之戰,漢軍強攻猛衝,一副不懼消耗,拚命三郎的架勢...”
“甚至不到日落,都不鳴金,怎麽今日申時剛過,便撤了...”
“還能如何,丁原老賊擁兵自重,承受不住傷亡,想要保存實力了...”
昌豨撇了撇嘴,對於朝廷這些將領的心思,洞若觀火:“丁原此人可是有前科的,畢竟當初大帥攻略並州之時,其便做過一迴...”
“如今,我軍實力更上一層,比之當初強了何止十倍...”
“若丁原還有點腦殼,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將手中砝碼耗在城關下...”
“唿!”冷風撲麵,臧霸太守看了眼有些紅潤的夕陽:“文和先生曾言,丁原此人雖是行伍出身,但其胸有文韜,必不甘於隻做一名武夫...”
“這些時日進攻猛烈,損兵折將,雖然得了幾座縣城,不過於大局無憂.....”
“想來丁原心中亦是清楚,此前的攻勢,估計是做做樣子,給朝廷看的...”
“如今申時未過,便撤鳴金撤軍,心思昭然若揭....”
臧霸心中有感,早在朝廷來伐之前,魏延麾下的不良衛,便將各路人馬的情報摸清了。
在經過夏軍文武,和毒士賈詡的一番分析後,得出了種種結論。
其中比較靠譜的,則是各路人大軍中最,具威脅性的當屬王芬、劉虞、董卓、丁原這四路人馬。
而之所以將丁原放在最後,則是因為此人很早之前,便有著保存實力的習慣...
至於其他各路地方武裝,亦如丁原相似,隻要熬過前期猛攻便可。
這些人在損兵折將無果後,必然會知難而退,升起保存實力的心思。
甚至可能,都不用夏軍出力,這些人,也會存有這種心思...
畢竟當今天下形勢,明眼人都看出了點門道,地方武裝或者邦國諸侯,心中多少有點底。
隻是道理雖然如此,但吳郭等人卻不敢掉以輕心:“各地雜兵不論,但那丁原畢竟是西線主將,一些傷亡怎會被其放在眼裏?”
“會不會是想要從孫嬰伊禮他們那裏,尋求突破,畢竟文和先生還言那朝廷能人輩出,詭計多端....”
“哼哼!”臧霸眸色深沉,眺望漢軍大營冷聲道:“有老子在富縣看著,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肆意分兵...”
“放心,慶陽和平涼各有五千精兵駐守,加上一萬多名縣城輔兵協助,就算丁原全軍攻城,短時間內也啃不下來...”
“漢軍若敢分兵,老子不介意在北地,給他個深刻的教訓....”
正所謂三倍攻之,十倍圍之,漢軍雖號稱十萬眾,然真正的戰陣老卒,隻有丁原的三萬人,總體實力尚不及臧霸的雲中兵團。
論戰力,漢軍雖然勇猛,但夏軍紀律更森嚴,雙方士兵正麵野戰,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若不是因為夏軍多線作戰,加上主公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切維穩,臧霸還真未必會一直龜縮在城池內。
龜慫忍讓根本不是夏軍的風格,但沒辦法,誰讓形勢不如人,隻能暫且憋著,但這不代表他就會一直如此。
若是有絕佳的機會,臧霸絕對不介意,給丁原的漢軍上一課。
其它一些花裏胡哨的伎倆,可以瞞過別人,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卻未必能逃過兩軍斥候的眼睛。
且這裏是北地,是富縣,是河套,是夏軍的老巢,和進軍關中的前沿基地...
大本營作戰,臧霸坐擁上郡、南郡、西套、乃至後方的內套平原。
三十萬在訓輔兵,上百萬的青壯役卒為後盾,無論是物資調度還是兵員補充,他都耗得起。
甚至敗的起,隻要不是全軍覆沒,拚傷亡拚消耗,他還真不怕丁原等人。
如果說上黨和並州,是太行防線,是徐晃軍團的後盾,那河套六郡,則則是臧霸的靠山。
經過王充的變法革新,經過郭圖等人將近一年的整頓休養,夏軍對河套的掌控力,以及動員能力,絕對超過了並州不止十倍。
李信乃至軍中各部文武,更是將河套七郡,當成當親兒子在養...
如今主場作戰,臧霸能忍到現在,穩步守成,還多虧了李信的千叮嚀萬囑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