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逢紀隻提了並州與河套,卻決口不提幽州,其中心思已然明了。


    結合賈詡之前的言理論,顯然是要李信收縮精銳力量,舍棄幽州這塊累贅。


    但幽州地盤廣沃,又是李信親自帶隊,將士們流血犧牲,辛辛苦苦打下來的。


    其中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與心血,卻要拱手讓人,這讓他陰晴不定。


    李信盡管心中隱隱有了預感,但還是出聲詢問道:“幽州地廣,著何人坐鎮?”


    “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主公!”徐晃見此,直接起身道:“主公,幽州乃是將士們用命打下來的,不可輕棄...”


    “更何況,幽燕戰略,關乎主公日後大業,焉能不戰而退...”


    “不錯,公明將軍所言有理,幽州廣沃,若局勢為艱,不失為我軍一條退路.....”


    與此同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孫康,也出列進言道:“主公,幽州戰略縱深極廣,又有黃紹三萬漳河新騎鎮守...”


    “若依托堅城,逐步抵抗,未嚐不能節節消耗漢軍銳氣,為我等爭取時間...”


    “此言差矣!”逢紀不讚成在幽州耗費精力,當場反駁道:“兵勢事兇險,朝廷來伐,我軍兩線作戰本就力有不逮...”


    “若這個時候被幽州牽扯精力,戰線過長,東南北三線作戰,隻會成為我軍拖累...”


    “幽州新占,民心不附,爾等有何能耐,能夠抵擋東部魁頭十萬鐵騎,以及朝廷數萬邊軍精銳...”


    “你!”徐晃聞言,幾乎氣炸了肺,自知言語之爭不是逢紀這種陰險小人對手。


    他遂轉身向上首請示道:“主公,徐晃願率軍坐鎮幽州,必為主公保領地不失!”


    “末將願立軍令狀,以項上人頭擔保...”


    “請主公,允!”


    “哼!”逢紀冷哼,麵對這種腦袋提在褲腰帶上晃蕩的家夥,一時不知如何反駁。


    畢竟人家都敢舍得一身剮,不懼死,願意拚命爭取...


    縱使逢紀看不慣,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擊眾將的積極性...


    “主公!”眼見李信似有動搖,孫既上前道:“主公,鮮卑南下,無非為了女人與奴隸...”


    “主公隻要命令黃紹將軍迴師,沒了阻攔,胡人自可長驅直入...”


    “到時,鮮卑魁頭在幽州大地,與漢軍狗咬狗...”


    “如此我軍壓力自減,完全沒必要,在化外之地與敵人死磕...”


    說到這裏,孫既不著痕跡的瞥了眼徐晃等一眾,忿忿不平的將領。


    他毫無顧忌,繼續道:“公明將軍勇力可佳,不懼生死,但軍中將士的命卻不能白白犧牲...”


    “幽州戰線,東西過長,南北狹窄,兩麵作戰,必然難守...”


    “與其流血失地,還不如保存有生力量,來日他圖!”


    “主公常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今形勢如此,當早做決斷...”


    “唔!”李信微微皺眉,眯著眸子掃了眼大廳內麵無表情的眾將,心中一時難以抉擇。


    賈詡、逢紀、乃至張既等謀士的意思很明顯,說得也很明白,就是趁漢軍還未到來之前,撤離幽州。


    以鮮卑人的秉性,肯定不會放過入境劫掠一番的大好機會,到時免不了在幽州戰場與劉虞爭鬥一番。


    而徐晃之所以出言反對,恐怕是早知道逢紀陰毒,所以才會出言反對,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


    幽州若落入大漢手中還好,畢竟漢軍再是不堪,那也是代表著正統的朝廷...


    而且劉虞此人素有仁名,哪怕內外有別,但終究不會做的天怒人怨,或者太過分...


    然一旦如孫既等人所言,將幽州讓給鮮卑人,恐怕境內百姓,會妻離子散,淪為胡人鐵蹄下的玩物...


    甚至被當成兩腳羊抓迴大漠當奴隸,而徐晃等血氣未泯的將領,自然不願看到...


    麾下意見不統一,各言有理,李信一時有些躊躇,心裏雖有傾向,但真讓他抉擇,還真不好明言。


    李信心中複雜,隻得將目光轉向其他人:“幽州之事,爾等以為該當如何!”


    “大帥,既然朝廷都不顧百姓死活,我等又有何顧慮可言!”


    吳郭昌豨等人抱拳道:“大帥,下令吧,朝廷不仁,就莫怪我等不義...”


    “大帥,不可再猶豫了,若不然到時犧牲的就是軍中兄弟性命...”


    徐晃等人心中有道義,將大義看做信條,但昌豨吳郭這些老賊出身的家夥可不會有顧慮。


    他們在北方流血殺敵,抵抗胡虜入侵,朝廷卻在此時派兵來伐,在背後捅刀子,心中感想若何?


    一群賊匪出身的將領,雖然有人心中崇義,但也有人將大義當做狗屎...


    朝廷不仁,就別怪他們不義,沒有什麽不敢的...


    “主公!”與此同時,賈詡也出列道:“公明將軍所慮者,無非是北地百姓...”


    “吾胸中有一策,可解其中之憂...”


    “哦!”李信心中一震,略感意外。


    之前黃巾覆滅的消息傳來之時,賈詡就曾勸過放棄幽州,如今舊事重提,不知又有何策略!


    他心中思慮著,卻不著痕跡道:“文和乃吾首席軍師,有何言,盡管道來,不必顧忌!”


    “主公仁義,愛民如子,不忍北地百姓淩難,但局勢危機,幽州地廣,戰線過長,不利於防守作戰...”


    “我軍之前攻略幽州,除了看重其中地理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人口與物力...”


    “既然守不住,為民眾慮,不若將各百姓盡數遷往並州,充實治下人口,以河套底蘊養百萬人綽綽有餘...”


    賈詡不急不緩,道出胸中所想,亦解決各部將領,和主公心頭憂慮。


    人口就是生產力,是核心中的核心,更何況在千年的大漢朝。


    在這個生產力嚴重不足的年代,在這個產出全靠百姓手擼的時代,人口的多少直接影響一個勢力的興衰。


    這個時代的人口戶數統計,一直是存在大量的偏差,世家豪強士紳的家奴或佃戶是不上報的。


    尤其是戰亂年代,幽州記錄的人口隻是真實人口的大部分,但這已經讓人心驚了。


    和平時期有人可能會把他們看做麻煩,那是因為羊多生亂,自然對狼群不利。


    但這是亂世,幽州的百姓是資源,同樣也是兵源。


    賈詡張既這些有能力的人,自然不會將民眾視作麻煩和累贅,他們巴不得治下人口越多越好呢。


    治下人口多寡,對於和平政權來說也許意義不咋滴,但對於戰爭時期的夏軍意義就重大了。


    人口是生產力也是資源,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在不同的人看來,利弊皆有,夏軍高層卻將百姓視作統治核心...


    夏軍的地盤很廣,但真正能做到有效調動的,隻有並州與河套,前者因為各種原因,還需要靠後。


    針對幽州戰略,賈詡的計策很簡單,就是將地盤留給漢軍和鮮卑人...


    再此之前,隻需要把幽州百姓遷徙至太行山西側,為主公大業加磚添瓦。


    如此既能讓胡人和漢軍,在幽州大地上狗咬狗,又避免其中百姓淪為兩腳羊的下場。


    且李信等人也不怕治下人多,因為他們不是腐敗無能的大漢朝廷...


    夏軍這個新生勢力,朝氣蓬勃人才積極,各部官吏更是熱血未涼。


    他們治理經驗或許不豐富,但卻積極上進,正處在急速的上升期,對於人員的渴求是無與倫比。


    河套官吏不怕麻煩,不怕苦也不怕累,更不會抱怨治下人口太多,也不會抱怨百姓難治。


    因為這些官員有信心,也有能力有耐心做到將人力,化為有效的生產力。


    人多力量大,如今的河套之地,已經體現出來了...


    所以賈詡的計策不可謂不妙,但徐晃等人內心還是沉重無比,想要出言反對,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人心思異,一州百姓豈是那麽容易就能遷走的,不提遷移的過程會死多少人,單是故土難離就能讓留下很多人。


    再加上各種因素匯聚,不願離開的可能還會占大多數,賈詡之所以出言獻策,恐怕其中安慰之意占大多數,這也是徐晃等人糾結的原因。


    但李信卻不再猶豫,既然有了解決之法,便果斷下令道:“臧霸!”


    “末將在!”臧霸轟然出列!


    “汝率本部軍團進駐南郡,不求勝敵,隻需擋住朝廷大軍,穩住河套防線便可...”


    “諾!”臧霸抱拳。


    “公明,汝率本部人馬南下上黨,嚴守各處關隘,不得擅出...”


    “諾!”徐晃抱拳。


    李信頓了頓道:“再令,讓遼東黃紹帶兵南下,與上黨策應引援...”


    “至於幽州....”說到這裏,李信眼色閃爍不定:“幽州之事!”


    “皆由參事大人負責!”


    “我等,謹遵主公令!”


    李信雖然沒有明言放棄幽州,但一些人,已經看出了其中道道!


    亦如賈詡所言,李信仁義有嘉,斷不會讓幽州百姓,淪為胡人兩腳羊...


    雖然過程有些複雜和衝突,但李信還是盡最大的限度,把各部將領的職責布置下去。


    李信目光微掃,在一眾將領身上掠過,定格在徐晃身前,沉聲道:“太行山防線,便交由公明了...”


    “吾會命太嶽兵工廠,全力配合,需要多少鎧甲武備,盡管開口,上黨府庫中所有刀兵器械亦盡由公明處理...”


    “再好的裝備,若不能上戰場,留在倉庫中發黴,那也隻是一堆破銅爛鐵罷了...”


    “主公放心,末將就算拚了這條命,也會守住東南戰線....”


    “切勿言死!”李信目光炯炯的盯著後者道:“此戰隻需堅守城池險關,節節據守,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便可...”


    “待吾擊退北部鮮卑,漢軍不足為慮...”


    “此戰,不敗便是勝,穩住便是贏,若事不可為....”


    說到這裏,李信將目光轉向另一名心腹將領:“宣高,丁原董卓這些統帥,不是一般人...”


    “此行即使吾親自領軍,也未必是其對手,此戰不求勝敵,隻需爾等盡力,穩住南部防線便可...”


    “大帥,您放心,霸必守住南郡,守住河套,死戰不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