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撫各部心緒,和連最後還是安慰道:“西部若是心中不甘,可引軍出戰,本單於會遣三萬人馬出寨,為爾助威…”


    寨外敵軍壓境,內裏人心各異,王庭與中部不願出兵決戰,浦頭勢單力薄,也不想獨自麵對李屠夫。


    吃力不討好還有可能被人漁翁得利,東部大人雖然心中有氣,但也知道利弊。


    “既然諸位不願決戰,那吾就坐看大軍消耗!”


    言訖,浦頭直接讓人在營寨中,重新弄了個木塔望樓,然後帶著西部一眾心腹,坐看族人流血!


    說實話,此刻浦頭的心已經隱隱有些涼意,召集部眾南下的是王庭,舉兵會盟的是大單於,主張以勢壓人的還是和連。


    如今破敵之機就在眼前,和連卻百般推諉,不敢決戰,這是鬧哪樣?


    慕容威那老狐狸有心保存實力也就算了,你大單於作為表率卻這般怯戰,有沒有考慮過各部頭人的感受?


    鮮卑人的心思,李信並不清楚,但這不影響麾下士兵的進攻。


    此刻,夏軍八千人的先頭部隊,已經接近鮮卑大寨,軍陣中昌豨甚至能看清對麵敵軍皮甲上幹涸的土灰色。


    “咕嚕嚕!”衝車在前,盾車齊平,一隊隊士兵緊握戰刀,森冷的目光中,殺意在積蓄。


    嗚嗚,兩者相距百五十步之時,長短急促的號角聲響起。


    夏軍後陣,紅白相間的五色令旗揮動,傳達者複雜的軍令:“衝車不停,盾車前衝,長矛手踏前列隊!”


    “喝!喝!喝!”


    “喝!喝!喝!”


    怒喝聲響,前列三千多名長矛手同時挺鋒越陣,緊跟在盾車身後,目光光死死的盯著大寨內的敵軍。


    孫觀目視鮮卑大寨,果斷道:“箭手彎弓...”


    “踏弩上弦...”


    “石炮準備...”


    哢哢,一陣令人頭皮發麻的絞動聲響徹大陣,弓弦拉近,強弩粗弦瞬間咬緊!


    昌豨眺望敵寨,待兩者百二十步:“弓手三十九度,仰...”


    “弩車升丈三尺,平...”


    “全軍預備,放…”


    “強弩…放…”


    “嗖嗖!”隨著一聲令下,軍陣中箭矢猛然升起,宛若蝗蟲般,鋪天蓋地的向鮮卑大寨激射。


    “什麽,一百二十步射?”


    與此同時,鮮卑大寨中,一名頭人看著相距百步外便開弓攢射的夏軍,心中不由一陣凝重。


    這個時代,一般的弓弩射程有限,有效距離大多在百步之間,超過這個距離殺,傷力有限。


    而夏軍在一百二十開外便攢射箭矢,確實有點讓人猝不及防,不要小看這二十步,因為多這一點距離,便代表著雙方弓弩手不可逾越的鴻溝。


    要知道哪怕到了一二戰火器時代,步槍的有效射程也不過三百步,而雙方軍隊交戰更是縮短兩到三百之間。


    至於後期的特種狙擊手和炮火導彈另算,因為他們比普通的兵種牛逼了不知多少倍,但這也能從側麵說明射程的重要性。


    麵對天空覆蓋的黑壓壓箭雨,各部頭人也知道不是思考這些之時,紛紛怒吼下令:“快,舉盾,舉盾!”


    “舉盾,舉盾!”


    “舉盾,舉盾!”


    雖然是頭一次遇到百步外開弓的敵人,但鮮卑人訓練有素,在收到命令的第一時間,士兵們便迅速舉盾!


    “咻咻!”一陣令人頭皮發麻的破空聲響起,箭雨越過大寨射入陣中,直壓的眾人抬不起頭來。


    “蓬蓬噗!”箭雨過後,還未等閑人抬頭,強弩粗矢適時到來。


    “噗嗤嗤!”鮮血肆溢,大寨後一些倒黴蛋,瞬間被粗碩的木矛貫穿,宛若臘肉般被穿成一串串。


    強弩的威力,毫無疑問要比普通的弓弩更具殺傷力,堅韌到需要手腳並用,一個經過訓練的成年精壯腰身用力,才能開的動。


    這種弩還有另一個名稱,叫踏橛箭,那是因為它除了殺傷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


    即在攻打敵方城堡時,將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敵方城牆,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牆內,隻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牆外。


    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護下,可攀著這些射插在牆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牆,攻陷城池。


    於是,這種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稱。


    箭有大弩,僅用手擘足踏之力難以張開,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


    這種長一尺,寬半尺厘米,通高尺厘 ,臂長於丈的冷兵器,一根根宛若木矛般碩的駑矢。


    普通的圓盾根本毫無防禦可言,直接穿盾破防,將人串成臘肉,腸子鮮血流了一地。


    如此慘烈的場麵,即使是鮮卑老兵,也被震懾的手腳發涼!


    然而更恐怖的還在後麵,隨著拋石車吊籃拋起,一塊塊巨石被高高拋起,而後砸入大寨中。


    “轟隆隆!”大音嘶聲,一陣天旋地轉,三十多枚規則不一的石彈砸入陣中。


    上百名來不及逃離的鮮卑人,瞬間被石塊砸成肉泥,血紅色與大地融為一體,不見彼此。


    “砰砰!”又是一陣巨響,有人眼疾手快躲了過去,但是風化的石塊與幹硬的地麵碰撞間,四分五裂。


    尖棱不平的碎石,攜帶著巨大的衝擊力向四方輻射,一些倒黴蛋瞬間被崩的血肉模糊。


    更有甚者當場碎了腦殼,紅的白的流了一地,不可謂不淒慘。


    石炮雖然被稱為原始的火炮,但其中威力不可置疑,夏軍後方三十餘架石炮的威懾力,比之前方士兵的殺傷力還要讓人膽寒。


    武皋城關背靠陰山脈,石塊不缺,所以可以源源不斷的向鮮卑大營拋射石彈,打擊士氣。


    拋石車雖然笨拙,發射頻率也不咋滴,但其妥妥的是這個時代的高科技。


    若不是李信抄掠了大漢帝都的考公營,集合了整個中原的能工巧匠,及智慧結晶,尋常的匠人還真弄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