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重臣,竟無一人支持康熙。


    胤禑便心裏有了數,康熙肯定會點他的名,讓他出來當友軍。


    不然的話,叫來他此做甚?


    然而,胤禑若是今天當了康熙的友軍,將來在雍正帝的麵前,何以自處?


    胤禑出班之後,老老實實的說:“迴汗阿瑪,臣兒並非議政大臣,安敢妄議軍國大政?”


    是啊,你私下裏問我,我肯定可以暢所欲言。


    公開場合下嘛,嘿嘿,那就別怪了,小爺尤為擅長太極神功!


    康熙滿是期待的等著胤禑支持他,可是,胤禑冠冕堂皇的理由,竟然無懈可擊!


    “那好,朕命你兼任議政大臣。現在,你可以名正言順的說出心裏話了!”康熙要耍流氓了,神仙都擋不住。


    康熙先給點甜頭,還有層意思:他想誘惑胤禑主動站出來,替太子說好話,再賞更大的甜頭。


    隻可惜,再大的甜頭,能是皇位麽?


    胤禑還真不稀罕!


    “臣兒唯皇父馬首是瞻!”胤禑並沒有吃了糖,就替康熙當槍使。


    哪怕,康熙再怎麽循循善誘,胤禑也不可能當場讓老四失望!


    這時,馬齊看不過去了,惟恐繼續下去,會壞了老八接位的美事兒,趕緊出來狠懟康熙:“皇上,君無戲言,太子已經被您廢了!”


    這意思是說,皇上啊,您再後悔也沒用的,太子已經完了!


    馬齊打了頭陣,謔,八爺黨的王公勳貴們,都想撈到擁立之功,紛紛站出來,用口水淹沒了康熙。


    其中,以佟國維的話,說的最狠。


    “皇上,奴才以為,當務之急,乃是議立新太子!”


    阿靈阿趕緊幫腔說:“是啊,皇上,今天本來就是要議立新太子。”


    康熙的心裏,拔涼拔涼的。他舉目望去,所有的滿洲王公重臣,居然沒一個人,站出來替太子說句話。


    沒人搭個梯子,康熙就下不來台。


    “張玉書,你怎麽看?”康熙心裏一急,竟然想找漢臣的支持。


    這一下子,更是捅了馬蜂窩!


    “皇上,議政處裏,豈有張玉書說話的餘地?”


    “是啊,皇上,您可千萬別忘了,我大清的祖製是,入八分的皇族宗室,方有資格議政!”


    早期的入八分,都是擁有牛錄的小股東。打了勝仗,搶到了戰利品,八大貝勒集體分了贓之後,在本旗內隻有入八分的小股東,才有資格參與二次分贓。


    不過,進入康熙朝後,入八分已經改為了享受八項待遇,即:朱輪、紫韁、寶石頂、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馬坐褥和門釘。


    “祖宗之法,豈可擅改?”


    王公重臣們,死咬著祖製不放,康熙也隻能幹瞪眼。


    總不能,把大家都殺了吧?


    大清,既是愛新覺羅家的大清,也是滿洲的大清,這是底色!


    張玉書,暗暗感到慶幸不已。


    若不是大家的口水,把康熙徹底淹沒了,張玉書還真有大麻煩了!


    不管怎麽說,康熙已經看出了大勢所趨,廢太子已經勢在必行!


    可是,康熙還不死心,還想掙紮一下,竟然說:“容朕再仔細斟酌斟酌,跪安吧!”


    散了朝之後,老四主動湊到胤禑的身邊,剛想說話。


    就見,魏珠匆匆的跑來,當眾傳了康熙的口諭。


    “萬歲爺有旨,著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和十五阿哥,乾清宮覲見。”


    胤禑一聽就明白了,被叫去見駕的阿哥,除了老三之外,都是中立皇子。


    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被集體排斥在外。


    “臣兒……,恭請聖安!”


    “伊立!”康熙別出心裁的改用了滿語的叫起。


    “謝汗阿瑪!”


    “這裏沒有外人,都是自家骨肉。梁九功,搬幾把凳子來,讓大家都坐下,好好的說說話。”


    “嗻。”


    很快,梁九功帶人搬來了六張圓凳。


    見兒子們都不敢坐,康熙擺了擺手,說:“都坐吧,今天不論君臣和父子。”


    可還是沒人敢坐!


    在天子家,不論君臣和父子了,論什麽?


    “三阿哥,你帶個頭,坐下說話!”康熙把臉一板,點了老三的名。


    在扳倒老大的過程中,老三的告密,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汗阿瑪,臣兒還是站著吧。”老三畢竟讀了一肚子的書,知道不能坐。


    隻要坐了,就要支持康熙不廢太子。


    康熙不廢了太子,老三哪來的機會呢?


    這些年下來,盡管老三一直把自己偽裝成忠誠的太子一黨。


    可是,都是今上的親兒子,那把椅子太子能坐,老三也坐得!


    老四見康熙朝他看了過來,便哈著腰說:“臣兒不敢在皇父的駕前無禮!”


    先君臣,後父子,這是大清的鐵律!


    誰敢違背這個規律,必遭天譴!


    康熙原本蓄積的巨大能量,竟然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老五不等康熙朝他看過來,便把頭一低,用流利的蒙語,說:“臣兒還是站著更舒服!”


    腿短的老七,麵無表情的說:“臣兒性格孤僻,極不合群!”


    這話看似異常離譜,其實蘊藏著深刻的生存大智慧!


    康熙的兒子們,多達二十個,腿殘的老七已經徹底認了命,他沒有絲毫的妄念。


    俗話說的好,無欲則剛!


    沒有野心的老七,躺得最平!


    老十二也學著老七的樣兒,主動說:“在君父駕前無禮者,風水極差也。”


    這話真絕了!


    老十二等於是變相提醒康熙,臣兒醉心於喪葬之俗,就怕不吉啊!


    不參與爭奪大位,不代表這些人,都是傻子!


    俗話說的好,旁觀者清!


    越是在局外,越看得很清楚:隻要康熙不駕崩,太子遲早被廢!


    太子已壯,康熙卻硬拖著不死,這個才是根本矛盾!


    盡管胤禑一直垂著頭,但是,他心裏透亮,康熙正盯著他看。


    隻要你不問,我就不說話,看誰耗得過誰?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康熙故意沒問胤禑,卻吩咐說:“去,把十八阿哥叫來。”


    胤禑禁不住心頭猛的一沉,老十八就算是再聰明,也才八歲而已,他哪懂什麽軍國大事?


    康熙太流氓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


    老四很是擔憂的看了眼胤禑,唉,十五弟,還頂得住麽?


    老十八來了後,康熙習慣性的把他抱到腿上,親熱的說:“小十八,太子哥哥,陪你玩得可痛快?”


    這話一出口,滿屋子的氣氛,立時緊張到了冰點。


    康熙竟然讓太子領著老十八一起玩耍,胤禑此前也完全沒有想到。


    這不是故意作弊嘛?


    老十八天真無邪的說:“迴汗阿瑪,鹹安宮裏的嬤嬤姑姑們,陪著臣兒一起玩耍的時候,也許鬧得動靜有點大了,太子哥哥一不小心,摔了杯盞。”


    胤禑大大的鬆了口氣,三國演義的小故事,真沒白給老十八講啊!


    室內的皇子們,一聽就知道,必是老十八玩的動靜有點大,太子一生氣,居然摔了杯盞。


    兄友,才能弟恭嘛!


    兄不仁,弟豈能安?


    康熙久久無語,即使是提前作弊,都沒辦法幫太子說話了!


    “跪安吧!”康熙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趕了大家一起滾蛋。


    大勢所趨,無可阻擋!


    又拖了半個月,康熙才正式下詔,明發天下,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隻是,康熙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廢了太子之後,朝局非但沒有平穩下來,反而卷起了更大的波濤!


    太子既廢,國家豈可一日無儲君?


    於是,題本像雪片一般的飛進了乾清宮,文武大臣們,紛紛上書,請求康熙議立新太子!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康熙把李光地找了去。


    上次,康熙覺得自己太大意了,沒有事先安排好捧哏,導致沒有梯子下坡。


    這一次,吸取了教訓的康熙,故意對李光地說:“朕曾經說過,知朕亦無過光地者,你應該還記得吧?”


    李光地哪裏不知道康熙的心思呢?


    可是,康熙做夢都沒有料到,李光地早就加入了八爺黨。


    很多人都以為,皇帝掌握的信息最充分,作出的決斷也應該最英明。


    實際上,正因為皇帝一言可決生死。所以,圍繞著皇帝的,大多是假話、空話、套話馬屁話,就沒幾句真話!


    說錯一句話,就可能掉腦袋,甚至是被滅族,誰敢瞎說大實話?


    隻要是皇帝,必然進入信息繭房,沒有例外。


    “微臣受皇上知遇隆恩,此身死不足惜,唯有竭力報效皇恩。”李光地故意把水攪得很渾,讓康熙誤以為,他聽懂了暗示。


    康熙受了李光地的誤導,便大談特談太子的各種好處。


    李光地也很配合,時不時的含糊其詞的吹捧太子幾句。


    聊了一個多時辰後,康熙暗示李光地,說:“議立新太子之時,朕就信安溪相國。”


    李光地心裏暗覺好笑,別說把他捧成安溪相國,就算是吹成安溪丞相,他也不敢腳踩兩條船的首鼠兩端。


    在廟堂之上,隻要站了隊,不是刀架到了脖子,沒人敢擅自改換門庭。


    支持複立太子,李光地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後患無窮。擎等著後代子孫,被抄家滅族吧!


    “請皇上放心,微臣明白。”康熙好麵子的故意不說白,李光地也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


    又過了半個月,康熙以為,李光地已經替他把複立太子的風,都吹出去了,朝臣們也都深刻的領悟到了上意。


    所以,正式表態:明日駕臨太和殿,議立新太子!


    ps:這是昨天的加更!距離新書月票前三,還差一點點了,幫我衝上去,還站穩了,必有四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是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