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三居然不見了!


    胤禑帶人找遍了整個隊伍,都沒有看見老十三的人影。


    茲事體大,胤禑不敢怠慢,隻得親自稟報給了康熙。


    康熙眯起兩眼,仔細的思索了一陣,忽然冷冷的一笑,說:“拚命十三郎,果然名不虛傳,他還真敢拚命啊!”這話極其不善。


    老十三敢和誰拚命?


    隻要說穿了,老十三就隻有死路一條!


    胤禑使出裝呆神功,閉緊了嘴巴,死活不肯說話。


    康熙也沒有要問胤禑的意思,他沉吟片刻,叫來張廷玉,連發了幾道密旨。


    “諭直隸總督……”


    “諭火器營……”


    “諭步軍統領……”


    胤禑知道事情很大,一直縮在一旁,半聲都不敢吭。


    等康熙部署完畢之後,又吩咐張廷玉:“衡臣,擬旨。著皇十五子、貝勒胤禑,統帥索倫營、驍騎營,迅速接管通州大營,賜遏必隆刀,自都統以下,凡有不從者,皆斬!”


    這個兵權太重了,難保不是康熙的一次試探,胤禑毫不遲疑的趕緊推辭。


    “迴汗阿瑪,臣兒尚無大功於國家,安敢受此重任?”


    老大告黑狀,加上老十九的死,成了壓垮太子的最後兩根稻草!


    但是,老大得意就忘形的深刻教訓,胤禑一直牢記於胸!


    “去吧,朕信得過你!”康熙忽然歎了口氣,“養子如狼,朕不得不防啊!”


    胤禑卻沒有馬上接命,而是認真的提醒康熙:“汗阿瑪,接管通州大營這麽大的事,很容易引起京師震動!臣兒懇請汗阿瑪,簡派王公重臣與臣兒一起去通州!”


    這麽大的兵權,如果不派個可靠的監軍,換誰都不可能睡得安穩!


    “汝不必多言,朕信得過你!”康熙胸有成竹的說,“你必不會負朕!”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胤禑隻得乖乖接旨了。


    “臣兒領旨謝恩!”


    撇開索倫營不談,大清的驍騎營,其實是最精銳的重甲騎兵部隊。


    驍騎營的標配,就是一人四馬,外加兩名伺候穿甲的包衣仆人。


    值得一提的是,驍騎營的精銳騎兵們,人均一套驍騎甲和一套驍騎棉甲。


    驍騎甲,也就是布麵鐵甲,重達四十多斤。因為,實在是太重了,很影響機動能力,平時幾乎沒人穿。


    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準噶爾汗國的火繩槍普及率,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重甲騎兵的正麵突擊,不僅極難突破敵軍的陣形,而且,傷亡率也不低。


    大清的鳥槍不僅很笨重,射速還極慢,遠不如準噶爾汗國從羅刹國買來的火繩槍。


    但是,大清可以利用雄厚的國力,造出很多子母火炮。


    噶爾丹被弄死的那一戰,清軍靠的就是火炮的狂轟濫炸。


    但是,通州大營並無火炮的編製,火炮都歸火器營管轄。


    從木蘭圍場迴京,大約一千裏左右。


    胤禑帶著500索倫兵和6000精銳驍騎兵,隻用了五天時間,就趕到了通州大營附近。


    實際上,這麽大股的兵馬調動,早就驚動了通州大營都統額倫特。


    說起來,胤禑和額倫特,也算是老熟人了。


    上次,胤禑來通州接親戚的時候,額倫特就出麵接待過他。


    胤禑派人給額倫特送信,讓他來這邊接旨。


    額倫特作為康熙的心腹,自然不是等閑之輩,他居然先派了名心腹參領過來。


    等驗明了旨意和大令無誤,額倫特這才帶著通州大營的高級將領們,過來拜見胤禑。


    “上諭,著皇十五子、貝勒胤禑,接管通州大營……欽此!”


    頒了旨意之後,胤禑故意把額倫特等人,都扣在身邊。


    沒人敢挑事的情況下,胤禑很自然的接管了整個通州大營。


    三萬八千名通州精銳,外加500索倫兵,還有6000驍騎在手,嗨,如今的胤禑,幾乎掌握了大清一半的禁旅八旗。


    不過,現在的胤禑,麵臨的困境,其實和老十四在青海之時,幾乎一模一樣。


    胤禑的手裏,看似掌握了無敵的力量,實際上,底下的帶兵將領,都是康熙的心腹。


    另外,大軍的糧餉供應,也都完全捏在康熙的手心裏。


    不客氣的說,以康熙的政治智慧,早就料定了,胤禑即使手裏有兵,也翻不起大浪!


    實際上,因為老十三的失蹤,引起了康熙的高度警覺。


    讓胤禑控製通州大營,康熙僅僅是未雨綢繆的防禦性措施罷了。


    老十三要動手,有兩個條件,必不可少。


    其一是,太子在他的手上,其二是密雲大營或通州大營,必占其一。


    可是,就在胤禑坐鎮通州大營的第二天晚上,忽然接報,京城裏火光衝天,出現了大亂!


    如果是一般人,這個時候肯定會琢磨著,率軍進京平亂了!


    可是,胤禑不僅穩坐釣魚台,而且,下令緊閉營門,膽敢擅自離開營地半步者,就地處決!


    胤禑看得非常清楚,康熙給他的任務,僅僅是控製通州大營而已。


    若是,擅自出兵平亂,不僅無功,反有重罪!


    用早膳的時候,胤禑把額倫特等人,都叫進大帳。


    帳外正在煮羊,肉香味隨著微風飄進大帳內,格外的饞人。


    自從胤禑接管了通州大營之後,營內的夥食水平,蹭蹭猛漲。


    反正吧,通州就近在咫尺,集市上的牛羊,以及倉庫裏的糧食,也多的是,可以狠命的造。


    “大帥,弟兄們都饞酒了!”額倫特看準了胤禑的心情還不錯,就大著膽子的主動提議賞點酒喝。


    沒有作戰任務的時候,清軍大營裏,其實是允許喝點酒的。


    也許是額倫特的這一聲大帥,讓胤禑很滿意,他便命人拿來了兩壇黃酒。


    十幾名高級將領,每人隻許喝一碗。


    實際上,對於參領以上的將領,胤禑完全不感興趣。


    胤禑真正感興趣的是,諸多的佐領們。


    八旗兵都是世襲的職務,父傳子,兄傳弟。所以呢,往往一個佐領裏邊的人,都是極為熟悉的鄉黨。


    這就相當於,世襲連長的手下,要麽是老部下,要麽是老部下的兄弟或兒子。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組合,其實是頗有戰鬥力的。而且,逃兵甚少。


    逃得了和尚,還能逃的了廟?


    一人當逃兵,全家跟著倒黴,就是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就算是和通泊慘敗,二品以上的大員,竟然無一投降,要麽自殺,要麽戰死了!


    胤禑在通州過了十天悠哉樂哉的滋潤日子,終於等來了康熙的旨意。


    老十三已經找到了,胤禑的接管行動正式結束。


    康熙命索倫營和驍騎營,各自歸建,不再隸屬於胤禑。


    胤禑心裏比誰都清楚,隻要康熙還能喘氣兒,任何人都別想摸到實實在在的兵權。


    剛剛迴京的胤禑,就聽到了一個消息,老十三被圈禁於宗人府,罪名是擅自和蒙古王妃幽會。


    胤禑一聽這事,當即笑出了聲。


    太離譜了,還有比這個更荒謬的理由麽?


    不過,胤禑心裏有數,康熙故意這麽說,其實是不想宰了老十三。


    康熙迴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議政王大臣,一起開會。


    此前,胤禑並不是議政大臣,可是,康熙卻派人通知他進宮參會。


    議政處的會場,就在太和殿內。


    胤禑進殿的時候,發現馬齊一臉喜色的和人家交頭接耳,聊得很開心。


    是啊,太子已經被廢了。庶長子老大的貝勒府裏,被抄出了巫蠱之物,坐實了魘鎮太子的惡名。


    剩下的皇子裏邊,除了立賢王老八為儲君之外,還能立誰?


    照道理說,今天的會議十分特殊,不可能出現漢臣的身影。


    可是,張玉書和李光地,這兩位漢人中堂,也赫然在場。


    準確的說,張玉書和李光地的出現,標誌著康熙掌握的皇權,已經徹底淩駕於八旗諸王之上。


    站在郡王堆裏的老四,給胤禑遞了個特殊的眼色。


    胤禑一看就懂,老四也順利的完成了康熙給的考驗任務。


    太子被廢之後,一直歸老四監管。


    實際上,這已經說明了,老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尋常。


    此時此刻的太和殿內,若是投下一顆大炸彈,嘿嘿,大清馬上藥丸!


    佟國維誰也沒看,一直盯著胤禑的一舉一動。


    實際上,胤禑坐鎮於通州大營之後的三個時辰內,佟國維已經知道了消息。


    這就必須佩服康熙的高明之處了!


    在大清,任你再有權勢,隻要手頭沒兵,就是任由康熙宰割的魚腩。


    想怎麽宰,就怎麽宰,毫無反抗的餘地!


    等人都到齊了之後,殿內忽然傳來了梁九功的鴨嗓:“皇上駕到!”


    “奴才等,恭請聖安!”


    “臣等,恭請聖安!”


    在大片的奴才聲中,冒出兩個稱臣的,多少有些怪異。


    康熙緩步走上須彌座,穩穩的坐到了龍椅之上。


    出乎馬齊等人意料的是,康熙一張嘴,就說了太子胤礽的種種好處。


    比如說,很會讀書啊,擅長監國啊,精通河務啊。


    可是,康熙說了半天,竟無一人附和他。


    在場的人,誰不是人精啊?


    康熙的意思是,分明不想正式下詔,廢除太子。


    可是,大家都知道,被廢過一次的太子,威信已經掃地。


    誰敢支持康熙,就不怕將來整個家族,被新君清算麽?


    康熙嘴巴都說幹了,連他特意叫來的李光地和張玉書,都一直垂頭不語。


    完全找不到友軍的康熙,隻得硬著頭皮的點了胤禑的名。


    “十五阿哥,你怎麽看?”


    ps:這是昨天的第二更,求賞月票,加更在早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是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