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進門的時候,乾清宮的東暖閣裏,老四正和川陝總督博霽(ji),吵得不可開交,麵紅耳赤。
“臣兒胤禑,恭請聖安。”
“起吧。”康熙擺了擺手,說,“你來的正好,他們為了軍糧補給的數目字對不上,吵得快把乾清宮的屋頂掀了。”
“別吵了,吵得腦仁疼,各自把你們的意思,告訴給十五阿哥。”
老四清了清嗓子,大聲說:“從中原地區運糧進陝甘,運進去十石,隻得一石……”
博霽卻反駁說:“四爺,您少算了路上的開銷,運進去二十石,隻得一石糧……”
胤禑一聽,果然不出所料,真是算賬的問題。
而且,老四真是個軍事盲,他在康熙的麵前,露了醜卻不自知。
以前,胤禑整理戶部賬冊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大類,就是西北的軍事開銷。
因為,胤禑惦記著將來的兵權,肯定從西北入手,他就格外留意西北的錢糧和物資的消耗情況。
不誇張的說,胤禑的腦子裏,西北的軍事概況裝得滿滿當當。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此言果然不虛也!
曆史上,乾隆發的問,別人都不懂,就和珅答對了,這是他迅速崛起的起點。
若是一般人,直接照實說,也就是了。
但是,胤禑肯定不是一般人。
西北的錢糧消耗賬,精通軍事的康熙,肯定了如指掌。
然而,康熙為何不當麵指正老四的錯誤呢?
嗬嗬,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屬於胤禑的機會,開了一絲門縫!
老四精通政務,卻不懂軍事,康熙肯定有所擔憂。
若是胤禑幫著老四補足了軍事短板,老四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現在,胤禑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老四的麵子問題。
當著老四的麵,把賬算得一清二楚,這不是讓老四難堪麽?
讓康熙難看,都不可能讓老四難堪!
隻因,康熙的心胸和氣度,遠勝於老四那個小心眼。
“迴汗阿瑪,臣兒對西北的軍事,幾乎一無所知,連輿圖都沒看過一張,那敢隨意置喙?”
真正的大聰明,都知道進退有度。
隻進不退,那是棋盤上的小卒而已,遲早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成為主帥的棄子。
讓康熙敗點興致,頂多挨個埋怨,或是一頓臭罵罷了。
當眾掃了老四的顏麵,那還得了?
事關胤禑將來的福祉和權勢,胤禑隻得讓康熙暫時受點委屈了。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禑,又瞥了眼博霽,等視線落到老四這個軍事盲身上的時候,他若有所悟。
“都跪安吧。”康熙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胤禑隻當沒看見似的,把頭一低,跟在老四的身後,一起出了門。
嗬嗬,康熙掌權了幾十年,犯了所有皇帝最容易犯的錯誤,他是一言堂的思維,不善於換個角度,替他人的立場和利益著想。
下午,榮妃的宮裏,有個姑姑和人結成對食,卻被仇家告發了。
胤禑得知了消息後,主動遞牌子,來見康熙。
在乾清宮的台階下,足足站了半個時辰之久,康熙這才召了胤禑進去。
胤禑心裏有數,康熙這是生悶氣了。
行禮之後,胤禑先把榮妃宮裏的醜聞,詳細的稟給了康熙。
康熙麵無表情的問胤禑:“如何處置?”
胤禑和榮妃並無仇怨,但是,胤禑和老三肯定是死敵。
“迴汗阿瑪,沒有規矩,何成方圓?臣兒以為,照宮規秉公處置即可。”
康熙點點頭,沒精打采的說:“準了。”
“臣兒告退。”胤禑隻當沒看出康熙的異樣,說完了本職工作後,就打算走人。
“迴來。”等胤禑走到門邊,康熙終於憋不住了,冷著臉質問他,“你不是真性情麽?”
康熙果然起了疑心!
胤禑卻沒有絲毫的害怕,坦然自若的說:“迴汗阿瑪,西北戰事乃是國之重事,臣兒不看輿圖,就敢妄言,與趙括何異?”
嘿嘿,他早就想明白了,借口也無可挑剔。
要知道,在大清朝,軍事輿圖都是國之重器,即使是王公重臣,也輕易看不到。
胤禑是內務府的管家,平時更沒機會接觸軍事輿圖。
“哼,朕倒要看你狡辯到何時?”康熙高聲喚入了梁九功,命他拿來西北的軍事輿圖,就攤開在了地上。
當軍事輿圖,被攤開之後,胤禑定神一看,嗨,這哪裏是近代軍事地圖啊,簡直是燒腦的捉迷藏遊戲嘛。
輿圖上,從中原進入陝西的道路,就是一條粗線條,沿途的山啊,路啊,水啊,大河啊,峽穀啊,水井等軍事地理要素,統統木有。
就這種十八流都不如的貨色,康熙居然藏之如珍寶。
大清後來之敗,並不全是腐敗和武器裝備的問題,根子問題是,完全沒把軍事問題,當成一門科學,與時俱進的去對待。
胤禑裝模作樣的研究了很久的輿圖,接著發出了靈魂之問:“迴汗阿瑪,臣兒怎麽沒有看見險峻的華山和潼關?”
是啊,打仗不看山勢走向的麽?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禑,這小子一張嘴就問到了關鍵的節點上。
從中原運輸進陝甘的糧食,必須經過潼關之前的風陵渡。
這就涉及到了軍事地理常識了,黃河滾滾向東流,到了河套地區,繞了個幾字形,遂有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的說法。
黃河流經延安府的地界後,落差極大的壺口瀑布,把黃河的物資航運,截為兩段。
所以,中原的錢糧,進入陝西的唯一通道,必須棄船登岸,人挑馬背的翻越潼關和華山一線重山竣嶺。
也正因為無法利用船運進入陝西境內,所以,西北那邊吃一石糧食,朝廷其實消耗了何止二十石糧食?
必須承認,康熙不是雍正,他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軍事專家,還是戰略統帥級別的大咖。
胤禑的故意發問,引出了康熙的長篇解釋,嗬嗬,這正中了胤禑的下懷!
汗阿瑪,臣兒又不是外星人,您不解釋清楚,臣兒還怎麽說話?
自從魂穿之後,胤禑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西北的軍事上。
若想拿到兵權,西北的平準戰爭,才是必由之路!
胤禑對著輿圖苦思冥想了一陣,忽然說:“汗阿瑪,若是在西北利用民力,多挖幾條人工運河,則錢糧的耗費,肯定大為減少。”
康熙仔細一想,不由眼前一亮。
西北挖運河的民力,其實是不花錢的徭役。
所謂徭役,就是草民牛馬們,自帶鋪蓋,自帶幹糧,幫官府幹活!
“嗯,你的建議甚好,讓西北的那些人,多替朝廷出點力,省得成天惹事生非。”康熙對胤禑的建議大感興趣。
於是,父子兩個,對照著輿圖,開始討論,怎麽修建運河的問題。
胤禑看不懂地上的輿圖,但是,康熙全都掌握啊。胤禑不懂的問題,康熙不查任何資料,就逐一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到了用晚膳的時候,康熙破天荒的想留胤禑一起用膳。
誰料,胤禑卻說:“汗阿瑪,臣兒想吃炒合菜了。”
說實話,宮裏的所謂山珍海味,不過如此,康熙吃了幾十年的奢華定食,早就吃膩了。
經胤禑這麽一勾,康熙索性領著他出了宮,去吃炒或兒菜,外加一碗“折籮”。
等吃飽喝足後,康熙卻不想迴宮了,直接了當的說:“你給珍哥兒講的三打白骨精,我覺得比茶樓裏的說書先兒,講得更妙。”
於是,康熙再次駕臨胤禑的貝子府。
這一次,康熙大搖大擺的從正門進去了。
進門第一件事,就是考問老十八的功課。
實話說,老十八的功課,胤禑抓得非常緊,他根本沒有逃學的可能性。
原因隻有一個,就是防備康熙的抽查。
康熙的教育方式,異常之簡單粗暴,讀背寫,120遍。還不會,繼續120遍。
晚上,依舊是康熙抱著老十八坐在熱炕上,聽坐在炕沿的胤禑講西遊記的精彩故事。
當晚,還是老規矩,康熙和老十八睡炕上,胤禑打地鋪緊挨著炕沿。
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胤禑送康熙出門登車迴宮。
康熙踩著蘇拉太監的背,登上車轅的時候,忽然扭頭對胤禑說:“知子莫若父。你不想讓老四曝露其短,故意裝了傻,朕原本很生氣。但是,老十八的功課不錯,打妖怪的故事也講得很精彩,且饒了你這一遭。”
敢情,康熙啥都明白!
“汗阿瑪……”胤禑即使裝模作樣的,也要解釋一下的。
可是,康熙擺了擺手,說:“小十五,你捫心自問一下,朕打了多少年仗?
康熙轉身鑽入車廂,就在車簾落下的一瞬間,他的聲音再次傳入胤禑的耳內。
“你很有軍事天賦,比大阿哥那個莽夫強太多了!”康熙扔下了這句迴味無窮的話,便揚長而去。
望著康熙遠去的方向,胤禑轉身就吩咐了下去。
“去告訴你們十八爺,睡前故事,加半個時辰。”
有康熙最寵愛的老十八護體,胤禑就和練了金鍾罩的神功一般,隻要不是欲圖謀反,幾乎百毒不侵了。
ps:重要應酬,今天酒喝的有點多了,更晚了,抱歉哈。等酒醒了,看狀態,再起床碼字。若有更新,估計很晚了,早上再看吧。寫得很用心,求賞幾張月票。
“臣兒胤禑,恭請聖安。”
“起吧。”康熙擺了擺手,說,“你來的正好,他們為了軍糧補給的數目字對不上,吵得快把乾清宮的屋頂掀了。”
“別吵了,吵得腦仁疼,各自把你們的意思,告訴給十五阿哥。”
老四清了清嗓子,大聲說:“從中原地區運糧進陝甘,運進去十石,隻得一石……”
博霽卻反駁說:“四爺,您少算了路上的開銷,運進去二十石,隻得一石糧……”
胤禑一聽,果然不出所料,真是算賬的問題。
而且,老四真是個軍事盲,他在康熙的麵前,露了醜卻不自知。
以前,胤禑整理戶部賬冊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大類,就是西北的軍事開銷。
因為,胤禑惦記著將來的兵權,肯定從西北入手,他就格外留意西北的錢糧和物資的消耗情況。
不誇張的說,胤禑的腦子裏,西北的軍事概況裝得滿滿當當。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此言果然不虛也!
曆史上,乾隆發的問,別人都不懂,就和珅答對了,這是他迅速崛起的起點。
若是一般人,直接照實說,也就是了。
但是,胤禑肯定不是一般人。
西北的錢糧消耗賬,精通軍事的康熙,肯定了如指掌。
然而,康熙為何不當麵指正老四的錯誤呢?
嗬嗬,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屬於胤禑的機會,開了一絲門縫!
老四精通政務,卻不懂軍事,康熙肯定有所擔憂。
若是胤禑幫著老四補足了軍事短板,老四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現在,胤禑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老四的麵子問題。
當著老四的麵,把賬算得一清二楚,這不是讓老四難堪麽?
讓康熙難看,都不可能讓老四難堪!
隻因,康熙的心胸和氣度,遠勝於老四那個小心眼。
“迴汗阿瑪,臣兒對西北的軍事,幾乎一無所知,連輿圖都沒看過一張,那敢隨意置喙?”
真正的大聰明,都知道進退有度。
隻進不退,那是棋盤上的小卒而已,遲早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成為主帥的棄子。
讓康熙敗點興致,頂多挨個埋怨,或是一頓臭罵罷了。
當眾掃了老四的顏麵,那還得了?
事關胤禑將來的福祉和權勢,胤禑隻得讓康熙暫時受點委屈了。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禑,又瞥了眼博霽,等視線落到老四這個軍事盲身上的時候,他若有所悟。
“都跪安吧。”康熙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胤禑隻當沒看見似的,把頭一低,跟在老四的身後,一起出了門。
嗬嗬,康熙掌權了幾十年,犯了所有皇帝最容易犯的錯誤,他是一言堂的思維,不善於換個角度,替他人的立場和利益著想。
下午,榮妃的宮裏,有個姑姑和人結成對食,卻被仇家告發了。
胤禑得知了消息後,主動遞牌子,來見康熙。
在乾清宮的台階下,足足站了半個時辰之久,康熙這才召了胤禑進去。
胤禑心裏有數,康熙這是生悶氣了。
行禮之後,胤禑先把榮妃宮裏的醜聞,詳細的稟給了康熙。
康熙麵無表情的問胤禑:“如何處置?”
胤禑和榮妃並無仇怨,但是,胤禑和老三肯定是死敵。
“迴汗阿瑪,沒有規矩,何成方圓?臣兒以為,照宮規秉公處置即可。”
康熙點點頭,沒精打采的說:“準了。”
“臣兒告退。”胤禑隻當沒看出康熙的異樣,說完了本職工作後,就打算走人。
“迴來。”等胤禑走到門邊,康熙終於憋不住了,冷著臉質問他,“你不是真性情麽?”
康熙果然起了疑心!
胤禑卻沒有絲毫的害怕,坦然自若的說:“迴汗阿瑪,西北戰事乃是國之重事,臣兒不看輿圖,就敢妄言,與趙括何異?”
嘿嘿,他早就想明白了,借口也無可挑剔。
要知道,在大清朝,軍事輿圖都是國之重器,即使是王公重臣,也輕易看不到。
胤禑是內務府的管家,平時更沒機會接觸軍事輿圖。
“哼,朕倒要看你狡辯到何時?”康熙高聲喚入了梁九功,命他拿來西北的軍事輿圖,就攤開在了地上。
當軍事輿圖,被攤開之後,胤禑定神一看,嗨,這哪裏是近代軍事地圖啊,簡直是燒腦的捉迷藏遊戲嘛。
輿圖上,從中原進入陝西的道路,就是一條粗線條,沿途的山啊,路啊,水啊,大河啊,峽穀啊,水井等軍事地理要素,統統木有。
就這種十八流都不如的貨色,康熙居然藏之如珍寶。
大清後來之敗,並不全是腐敗和武器裝備的問題,根子問題是,完全沒把軍事問題,當成一門科學,與時俱進的去對待。
胤禑裝模作樣的研究了很久的輿圖,接著發出了靈魂之問:“迴汗阿瑪,臣兒怎麽沒有看見險峻的華山和潼關?”
是啊,打仗不看山勢走向的麽?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禑,這小子一張嘴就問到了關鍵的節點上。
從中原運輸進陝甘的糧食,必須經過潼關之前的風陵渡。
這就涉及到了軍事地理常識了,黃河滾滾向東流,到了河套地區,繞了個幾字形,遂有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的說法。
黃河流經延安府的地界後,落差極大的壺口瀑布,把黃河的物資航運,截為兩段。
所以,中原的錢糧,進入陝西的唯一通道,必須棄船登岸,人挑馬背的翻越潼關和華山一線重山竣嶺。
也正因為無法利用船運進入陝西境內,所以,西北那邊吃一石糧食,朝廷其實消耗了何止二十石糧食?
必須承認,康熙不是雍正,他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軍事專家,還是戰略統帥級別的大咖。
胤禑的故意發問,引出了康熙的長篇解釋,嗬嗬,這正中了胤禑的下懷!
汗阿瑪,臣兒又不是外星人,您不解釋清楚,臣兒還怎麽說話?
自從魂穿之後,胤禑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西北的軍事上。
若想拿到兵權,西北的平準戰爭,才是必由之路!
胤禑對著輿圖苦思冥想了一陣,忽然說:“汗阿瑪,若是在西北利用民力,多挖幾條人工運河,則錢糧的耗費,肯定大為減少。”
康熙仔細一想,不由眼前一亮。
西北挖運河的民力,其實是不花錢的徭役。
所謂徭役,就是草民牛馬們,自帶鋪蓋,自帶幹糧,幫官府幹活!
“嗯,你的建議甚好,讓西北的那些人,多替朝廷出點力,省得成天惹事生非。”康熙對胤禑的建議大感興趣。
於是,父子兩個,對照著輿圖,開始討論,怎麽修建運河的問題。
胤禑看不懂地上的輿圖,但是,康熙全都掌握啊。胤禑不懂的問題,康熙不查任何資料,就逐一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到了用晚膳的時候,康熙破天荒的想留胤禑一起用膳。
誰料,胤禑卻說:“汗阿瑪,臣兒想吃炒合菜了。”
說實話,宮裏的所謂山珍海味,不過如此,康熙吃了幾十年的奢華定食,早就吃膩了。
經胤禑這麽一勾,康熙索性領著他出了宮,去吃炒或兒菜,外加一碗“折籮”。
等吃飽喝足後,康熙卻不想迴宮了,直接了當的說:“你給珍哥兒講的三打白骨精,我覺得比茶樓裏的說書先兒,講得更妙。”
於是,康熙再次駕臨胤禑的貝子府。
這一次,康熙大搖大擺的從正門進去了。
進門第一件事,就是考問老十八的功課。
實話說,老十八的功課,胤禑抓得非常緊,他根本沒有逃學的可能性。
原因隻有一個,就是防備康熙的抽查。
康熙的教育方式,異常之簡單粗暴,讀背寫,120遍。還不會,繼續120遍。
晚上,依舊是康熙抱著老十八坐在熱炕上,聽坐在炕沿的胤禑講西遊記的精彩故事。
當晚,還是老規矩,康熙和老十八睡炕上,胤禑打地鋪緊挨著炕沿。
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胤禑送康熙出門登車迴宮。
康熙踩著蘇拉太監的背,登上車轅的時候,忽然扭頭對胤禑說:“知子莫若父。你不想讓老四曝露其短,故意裝了傻,朕原本很生氣。但是,老十八的功課不錯,打妖怪的故事也講得很精彩,且饒了你這一遭。”
敢情,康熙啥都明白!
“汗阿瑪……”胤禑即使裝模作樣的,也要解釋一下的。
可是,康熙擺了擺手,說:“小十五,你捫心自問一下,朕打了多少年仗?
康熙轉身鑽入車廂,就在車簾落下的一瞬間,他的聲音再次傳入胤禑的耳內。
“你很有軍事天賦,比大阿哥那個莽夫強太多了!”康熙扔下了這句迴味無窮的話,便揚長而去。
望著康熙遠去的方向,胤禑轉身就吩咐了下去。
“去告訴你們十八爺,睡前故事,加半個時辰。”
有康熙最寵愛的老十八護體,胤禑就和練了金鍾罩的神功一般,隻要不是欲圖謀反,幾乎百毒不侵了。
ps:重要應酬,今天酒喝的有點多了,更晚了,抱歉哈。等酒醒了,看狀態,再起床碼字。若有更新,估計很晚了,早上再看吧。寫得很用心,求賞幾張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