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囂出去了,公子嬰想了想說:“陛下,若是不能防範巫蠱的危害,臣懇請陛下還是放棄南巡蜀地,直接轉往隴西郡。臣等不畏死,然陛下萬金之體不可涉險。魯國孔丘曾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陛下三思。”
胡亥不置可否的隨口應道:“先看任囂去山地曲尋訪的情況再定吧。”
劍閣棧道。
胡亥和景娥共乘一個肩輿,由八個人抬著,棧道旁就是嘉陵江水在山壁下咆哮。
棧道狹窄,所以不能使用寬輿,這個窄輿內無法兩人並坐,於是很自然的,景娥縮在胡亥的懷裏被胡亥抱著,耳鬢廝磨的說著悄悄話。
肩輿上下左右前後都有木壁,所以也不虞讓外麵的兵卒、衛士看到什麽。因此,胡亥一邊輕噬景娥的耳垂,一邊伸出一隻“祿山之爪”不幹好事,弄得景娥時不時的嬌喘一聲,然後在胡亥的手上打一下。這時候女人的小內內有些類似兜肚,想要伸進手去沒什麽難度。
當然胡亥也想過是否把後世的罩杯給搬到宮中來,後來一想,自己這些皇後宮妃都是蘿莉級的,下垂還早著呢,所以也就沒急著讓人去做,等她們以後生養了再說。不過他還是通過芙蕖給育母芙蓉送了個圖樣,芙蓉年過三旬,此番又再次生養,可能還是用得到這東西的。
大婚之夜皇帝和皇後都被典禮弄得很疲倦,所以沒有做什麽事情,直到第二天夜裏才妙合而成,不過這夜景娥依舊是被動的任君所為。但在隨後的日子裏,胡亥驚喜的發現他的小皇後居然很內媚,真正一位塌下的貴婦,榻上的蕩……
胡亥在後宮方麵現在幾乎是沒有遺憾的,因為他的這幾位宮妃各有其趣。
襄姬的奔放自不必說,每次輪到襄姬之期時,胡亥一方麵極為期待一方麵又要做足體能上的準備。
芙蕖則是永遠的害羞,每次都需要胡亥為她親自去除包裝物,每次都是從臉到腳麵都泛紅。
海紅是宮妃中最被動的,不奔放不豪放不羞澀,然而她卻是最容易達到滿足境地、然後很快就又輕柔的抓住胡亥要求again……所以胡亥在寵幸前需要保持足夠體力的,並不止襄姬一個。
臧姬剛開始還有些拘謹的比較被動,但慢慢也被胡亥和其他宮妃營造的那種無尊卑的“家”概念所同化,不再過度拘泥於皇帝後妃之類的等級概念,所以也就敢於以足夠腰背力量居上位……特別適合前兩日寵過襄姬、海紅之後再由她來讓胡亥放鬆休息。
似乎還少了一位……菡萏。菡萏在皇帝和皇後大婚後第七天,才到所謂“安全的時段”,才終於得到為皇帝侍寢的機會。菡萏、芙蕖和海紅都是從小就跟著胡亥,四人之間親情很重,尤其是這位胡亥從甘泉宮“複歸”之後變得比原來那個胡亥更親近,所以他們之間的尊卑更淡,於是菡萏就成為皇帝後宮中叫的最響的,聲可穿雲裂帛,讓胡亥大有成就感,當然菡萏也就經常會被芙蕖她們笑話。
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咱們的胡亥卻是專吃窩邊草,不但把貼身婢女這三棵窩邊草吃了,連新晉窩邊草臧姬也吃了……嗯,連始皇帝的草他也照吃一棵,不忌口哦。
胡亥對自己的後宮組合超滿意,也沒有什麽再增宮妃的想法,就這幾位就已經讓他覺得體力消耗與日常擬禽術練功所獲剛好平衡,如果這幾位的安全時段銜接甚至重疊,他還要努力克製自己一下。這要再弄進宮來幾個,鐵定就該入不敷出了。
不過他也知道,就算他不想要新的宮妃,以後因為政治聯姻、賜予重臣安定感之類的需要也還是會有一些女人被送進宮中,但那不是以後的事情嗎,現在先不去想那麽遠吧。尚宮府內太醫也曾經按慣例獻藥於內,被胡亥駁了。這麽小小的年紀就嗑藥,那隻會早死。滋補品還好說,那些激發類的藥物純粹就是寅吃卯糧。就是滋補品,這歲數也早了點兒。
其實皇帝和皇後的肩輿當中並不止他們兩個人,這第三個人是,海紅。此刻,她充當著宮人的角色,在肩輿的另一端準備著水果、點心、茶水之類,並負責肩輿內一個小炭爐。對麵就是皇帝皇後在那兒肆無忌憚的親昵,而她微垂雙目,一副視若無睹的樣子。
之前也說過,咱們的胡亥實在適應不了這年代幹點兒什麽隱私的事情都還會有那麽幾個宮人和內侍在一邊圍觀,因此有人侍寢時,他總是把無關人等都轟出去。但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慢慢的,他在寢宮中癲狂的時候也有了旁人伺候。宮人與內侍還是不許進,而宮妃們則不在限製之列,所以在皇帝皇後熱烈之際,菡萏、芙蕖、海紅這幾個一直就是胡亥婢女的人,往往會成為圍觀者之一。
景娥對此自是無所謂,她是高門大戶出身,不一定見慣卻也知道。胡亥則抱著另一層心思,那就是,嗯,多美一起胡天胡地。後來也不限在帝後同榻之時,輪到任何宮妃侍寢,就會有其他幾人中的某一兩位來伺候著……胡亥算是理解為啥過去豪門大戶總會收丫鬟為屋裏人,就是便於在任何時候屋裏都有人伺候。
好在胡亥還沒忘了那個安全時段,就算胡天胡地的多美共榻,不在安全時段的宮妃也仍是不去染指的。這裏麵唯一的例外就是襄姬,那一個頂好幾個,胡亥可沒膽子再多弄哪怕一個,所以都是不在安全時段的宮妃在旁伺候著。可是,胡亥與襄姬的戰爭往往過於火爆,無論是哪個在一邊,總是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通常都在外麵聽房,覺得戰鬥平息再進去。
這樣一來,倒是把各個美女的心智鍛煉得很堅強,你們再怎麽熱乎,我自巋然不動,除非皇帝要拉自己加入,這也是海紅現在的狀態。
皇帝的肩輿前後是十二錦衛的肩輿,肩輿兩側道路寬度已不足騎馬,所以甲衛輪班伴隨肩輿在兩側步行護衛,不當班的甲衛則在錦衛肩輿的前麵和後麵騎馬隨扈,再向外圍擴展則是盾衛和銳衛,然後是郎中騎軍,兩萬鐵壁軍則在前後各放一萬,整個南巡大軍在棧道上綿延幾十裏。
似乎少算了什麽……山地曲呢?
山地曲也是前後部署。隊伍前部兩千卒,負責搜索可能被人攀登的山頂崖壁,在能夠駐足的地方留人觀察,讓皇帝的頭頂上都變得十分安全,完全消除有人潛伏在崖壁上向下丟石頭的可能。
皇帝皇後的肩輿優哉遊哉的晃悠著,兩個卿卿我我的璧人迷迷糊糊的都快睡著了,海紅也有些犯困。
忽然,肩輿外側傳來公孫桑的低聲稟報:“陛下,前隊傳來訊息,說有個術士,自稱楚南公,求見陛下。”
南巡隊伍蜿蜒幾十裏,但胡亥在鐵壁軍中訓練了不少知道簡單非加密方式的旗語\/燈號傳訊者,基本是每曲五千人中至少有兩個。不單是鐵壁軍,秦銳和北疆軍中也都有這種燈旗傳訊者,比例還多於鐵壁軍,所以隊前發生的事情,隻需片刻就會傳到中軍和皇帝的位置。
楚南公?就是那個說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預言的楚南公?胡亥立即不迷糊了,命肩輿停下,自己下了肩輿。此地已近葭萌關,屬秦嶺南側,雖已入冬,但溫度不似秦嶺北坡那麽冷,可也讓胡亥顫抖了一下。
公孫桑見皇帝下輿,連忙從一個錦衛手中接過一件皮袍給皇帝披上。
“這裏距離葭萌關還有多遠?”胡亥問道。
“大約一百二十裏。”
“那還要走幾天呢,令前軍請楚南公往中軍方向迎著過來,牽匹馬請他騎乘,全軍繼續前行。”
一個多時辰後,楚南公騎著馬在鐵壁軍卒的接力引導下來到胡亥跟前,胡亥請老先生上了肩輿,景娥和海紅此時自然早已登上了另外的肩輿。
楚南公並沒有行正拜禮,隻是簡單的行了個揖禮,與胡亥對麵而坐。
“之前安期翁至鹹陽見我,曾言南公所說亡秦必楚非詛咒大秦,乃南公卜筮之天意。那麽今天南公親至,不知又有何教我?”
胡亥又見到一個曆史名人,況且本來他也對這個時代人拜來拜去的禮儀不耐煩,所以絲毫沒有在意楚南公隻揖不拜的失禮行為,世外高人嘛,倨傲也是正常的。當然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一位秦王,這老頭立馬就會給拉下去剁白頭。
“庶民衝撞陛下車駕,陛下不惱還讓庶民登輿。庶民不拜陛下,陛下依舊寬宏,看來安期所言非虛。”楚南公微笑著感慨。
“哦?安期翁向南公讚我?”胡亥的小虛榮發作了一下下。
“安期自武關入,又自武關出。入武關前曾來庶民處,出武關後又來過庶民處,將對陛下的觀感悉告庶民,並言及陛下已赦庶民妄言之罪,庶民尚未謝過陛下。”南公又是一揖。
“哎,這老頭,我都說了讓他不要在關東誇我,言而無信啊。”胡亥一臉懊惱。
“陛下寬心,庶民未曾將安期之言告知任何旁人,安期也曾囑咐庶民勿要外泄。我等術人,並不想參與政爭與軍爭,惟尊天意而已。”
“那我應該謝過你們兩位老仙翁了。不過南公此來,恐怕不是隻為了誇讚我的吧?”
“嗬嗬,到這會兒仍未說到重點,庶民之罪庶民之罪。”南公略略拱手,“庶民此番麵君,是替人做信使的。安期讓人帶訊給庶民,說王氣將入蜀而蜀地有陰氣欲不利王氣,雖陰氣極弱對王氣無傷,然安期擔憂蜀地山蠻或以瘴氣蠱毒謀陛下,為使陛下萬安,安期送一方與陛下,以避瘴蠱之毒。因庶民居於江水峽口,所以托庶民溯江水而上,入蜀轉交陛下。”說著,南宮從袖中取出一卷木簡,雙手奉上。
通常為帝王者,不會直接接過臣子遞來的東西,都是要由內侍轉交。這裏麵有禮儀和麵子的因素,也是為了防範其中夾帶謀害帝王的毒物等類東西。單從下蠱的角度說,南公遞上的木簡中,就有可能夾帶蠱毒。
胡亥倒是根本不在乎的樣子,一把就拿了過來,打開觀看。
“陛下不怕庶民在木簡上施蠱或下毒?”這個小小的舉動又把南公感動了一下,“畢竟,庶民是楚人。”
“好啦,我的皇後也是楚女,那是不是也要殺掉或天天防範著?”胡亥頭也不抬的繼續看木簡,“秦楚之間,相生相殺幾百載,今日為秦相,明日為楚王,不過是看國之利益而已。南公世外之人,既然當初所言三戶亡秦乃卜筮所得,我又如何會擔心你介入這種政爭之中呢?”
胡亥說著抬頭,把木簡重新卷上:“這東西,我看不懂啊。”
南公對皇帝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當初安期生出關中再到江水峽口,對秦帝頗為讚許,認為這會是個好皇帝,南公雖然觀星時看到帝星高亮度閃耀,但對安期所說皇帝平易隨和卻不太相信。秦國之所以被稱暴秦,除了秦律嚴苛之外,曆任秦王都確實要比六國君王更加嗜殺。這時見到胡亥的言語行事風格,他終於信了。
“陛下可將此交與太醫和熟悉蜀中的人,按方采藥,依安期之法炮製,可使臣下及軍卒避疫。雖然蠱毒厲害,但養蠱不易,所以基本不會用在旁人身上,隻需防範瘴氣即可。”
他又從袖中摸出一個麻布囊,“此乃安期所製麻囊,陛下隻需佩於身上,可避飛蠱。陛下飲食中禁絕任何來曆不明之物,則通過飲食下蠱的方法就無效了。”
“如此,那我就謝過南公了。若能見到安期仙翁,也代我相謝吧。”胡亥點了點頭。
“庶民隻願陛下能最終結束戰亂,使百姓安定。庶民已無它事,就此辭別陛下。”
“南公,我知道你們這些世外高人對財物並不看重,不過既然南公遠途而來,盤費總還是要用的。所以南公先隨軍至今日紮營處,待我使人奉上金資,並命人為南公製一專驗後,南公再離去,如何?”
“如此,庶民謝過陛下。”
胡亥先鄭重其事的把安期生給的麻囊掛到脖子上,然後挑開輿窗讓人叫來欒桓,把安期生的木簡交給他去安排采藥製藥,並給楚南公製作一枚宮“驗”,持此“驗”者無需持“傳”就可走遍大秦天下,當然現在隻能在“秦控區”用,秦控區外拿出這個估計會給打死,“秦賊啊。”
南公一揖相謝,下了禦輿,被欒桓請到後麵的肩輿上去了。
胡亥和南公說話的時候,公子嬰和任囂都在知道此事後趕到了禦輿旁邊,胡亥先把任囂叫上了肩輿:“在山地曲找到知道點兒蠱術的人了嗎?”
“找到了幾人,但所知都很有限。”任囂個大身沉,他在窄窄的肩輿裏幾乎把小空間撐滿了,八個抬輿的壯夫走路的速度都降了下來,“蠻人蠱術非常隱秘,蠱巫都在無人的地方獨居養蠱製毒,山地曲卒多為蠻奴,這幾人也隻見過中蠱之人的慘狀。”
“不過其中有兩人在蠻奴中的地位較高,能在蠻洞洞主身邊伺候,見過蠱巫與洞主商議如何施蠱,常規的方式就是三類,下於飲食、飲水中,撒在對方行走的路途上,藏於一些物品上。在路上下蠱用得最少,因為養蠱非常艱難,在道路上下蠱用量又較大。另外,在道路下蠱和藏於物品上,都需要蠱巫遙控,不然很難在特定的目標人物身上起效。”
“安期仙翁托楚南公給我送來了避瘴蠱的藥方和一個麻囊。”胡亥指了指胸口,“我看了一下,藥方中說明針對路途施蠱也有鎮製作用。如果全軍都用此方,巡視茶山時我不下肩輿,那即使在路途下蠱,最多也就能害抬輿的兵卒,還無法盡全效。既然需要蠱巫遙製,到時也可命軍卒和山地曲驅逐道路兩側以及所巡茶山二十裏內的所有無關人等,所選茶山也盡量遠離山蠻所居之地,這樣你們是否可以放心了?”
“最佳的方式還是陛下不要去茶山,尤其是陛下曾提到的蒙頂山。”任囂堅持著,“陛下想巡都江堰,就去都江堰。都江堰位於蜀郡西偏北,而據少府的人說,陛下所言的蒙頂山應名蒙山,其野茶確實是上品,然其位於蜀郡南偏西。從成都到都江堰一百七十裏,三日可達。而成都到蒙山則有三百四十裏,需行六至七日。蒙山太靠近羌蠻聚居地,一旦進山就很難衛護陛下周全。而且,那邊景致也無特殊之處。臣倒是聽聞在蜀西的臨邛縣可遠眺西邊雪山,陛下不妨攜皇後一觀雪峰雄奇,也不負入蜀一次。臨邛縣距成都也是一百七十裏,隻需行三日,若陛下從都江堰直接前往臨邛有一百八十裏,道路情況略差,可能需四日。”
秦時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時稱為“湔山”,都江堰周圍主要居住民族氐羌人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一直到宋代才有都江堰這個稱唿。湔堋這也太生僻了,本故事中就直接稱為“都江堰”。
胡亥略帶驚奇的看著任囂:“咦,你把蜀郡周邊的情況了解的蠻清楚嘛,你似乎以前並未來過蜀郡。”
任囂一禮:“陛下既然將隨扈軍馬都交與臣領,臣當然要把各種地勢、道路和人群聚居等情況盡力搞清楚。尤其蜀郡守既有可能不軌的疑點,臣更需要對萬一需要作戰、何處可能遭襲都考慮到。”
“嗯,你很不錯。”胡亥略微一頓:“既然你為我考慮的如此周全,我也不能任性而為忽視你等的擔憂和增添你等的壓力。好,就依你意,選擇都江堰和臨邛為巡幸地點。”
任囂大喜,竟然行了一個拜禮:“陛下體恤下臣與軍卒,耳順從諫,真明君,臣願為陛下效萬死。”
“哎哎,這肩輿扛不住你這大塊頭行禮,免了吧,再把朕的禦輿給拆散了。”胡亥佯裝憤怒。
“呃,陛下恕罪。”任囂也是在行禮時聽到身周的輿板被自己撐得哢哢響,有點不好意思了。
“規劃自按卿的意思規劃,不過明詔還是不變,先巡都江堰,再巡蒙山茶場。從都江堰直接往臨邛,應該也沒有脫離前往蒙山的途徑吧。”
咱們的胡亥雖然沒去過蒙頂山,但都江堰和臨邛古城都是去過的,按任囂描述的西邊雪嶺就是西嶺雪山嘛,這一帶的後世地圖在他腦子裏還有印象。
“到時候從臨邛直接迴返成都?陛下之策大妙。若蜀郡守有反意而郡尉不隨,郡守隻可依仗羌蠻,依仗羌人和蠻人則必然以陛下往蒙山時伏弑最佳。我等若從臨邛突然迴返成都,沿途皆平原,羌蠻很難設伏也。”任囂聽胡亥這種虛虛實實的策略,頓感壓力大減,也高興得開始奉承起皇帝來。
“將軍莫要太得意了。”胡亥小臉一板:“我可以從諫如流不入險地,但李蕩是否真的要叛,這個需要查清楚。如果他確實聯絡羌蠻想要在蒙山刺駕弑君,你還要想法讓他的陰謀暴露,並名正言順的予以誅殺。”
他想了想又說:“我有個想法,不是詔令,就是說給你看是否可行。我從臨邛迴返成都,你帶著,比如一萬鐵壁軍和山地曲,繼續打我的旗號前往蒙山,誘使羌蠻來襲,然後予以圍殺。羌蠻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所以你可使人先去打探一番,將參與陰謀的和未曾參與的區分開,讓未參與的羌人或蠻人在此次剿殺後能與大秦合作,保證蒙山茶場的安全。可以讓他們參加到茶場設置、茶樹維護和采茶製茶中來,以使他們獲利。”
胡亥不置可否的隨口應道:“先看任囂去山地曲尋訪的情況再定吧。”
劍閣棧道。
胡亥和景娥共乘一個肩輿,由八個人抬著,棧道旁就是嘉陵江水在山壁下咆哮。
棧道狹窄,所以不能使用寬輿,這個窄輿內無法兩人並坐,於是很自然的,景娥縮在胡亥的懷裏被胡亥抱著,耳鬢廝磨的說著悄悄話。
肩輿上下左右前後都有木壁,所以也不虞讓外麵的兵卒、衛士看到什麽。因此,胡亥一邊輕噬景娥的耳垂,一邊伸出一隻“祿山之爪”不幹好事,弄得景娥時不時的嬌喘一聲,然後在胡亥的手上打一下。這時候女人的小內內有些類似兜肚,想要伸進手去沒什麽難度。
當然胡亥也想過是否把後世的罩杯給搬到宮中來,後來一想,自己這些皇後宮妃都是蘿莉級的,下垂還早著呢,所以也就沒急著讓人去做,等她們以後生養了再說。不過他還是通過芙蕖給育母芙蓉送了個圖樣,芙蓉年過三旬,此番又再次生養,可能還是用得到這東西的。
大婚之夜皇帝和皇後都被典禮弄得很疲倦,所以沒有做什麽事情,直到第二天夜裏才妙合而成,不過這夜景娥依舊是被動的任君所為。但在隨後的日子裏,胡亥驚喜的發現他的小皇後居然很內媚,真正一位塌下的貴婦,榻上的蕩……
胡亥在後宮方麵現在幾乎是沒有遺憾的,因為他的這幾位宮妃各有其趣。
襄姬的奔放自不必說,每次輪到襄姬之期時,胡亥一方麵極為期待一方麵又要做足體能上的準備。
芙蕖則是永遠的害羞,每次都需要胡亥為她親自去除包裝物,每次都是從臉到腳麵都泛紅。
海紅是宮妃中最被動的,不奔放不豪放不羞澀,然而她卻是最容易達到滿足境地、然後很快就又輕柔的抓住胡亥要求again……所以胡亥在寵幸前需要保持足夠體力的,並不止襄姬一個。
臧姬剛開始還有些拘謹的比較被動,但慢慢也被胡亥和其他宮妃營造的那種無尊卑的“家”概念所同化,不再過度拘泥於皇帝後妃之類的等級概念,所以也就敢於以足夠腰背力量居上位……特別適合前兩日寵過襄姬、海紅之後再由她來讓胡亥放鬆休息。
似乎還少了一位……菡萏。菡萏在皇帝和皇後大婚後第七天,才到所謂“安全的時段”,才終於得到為皇帝侍寢的機會。菡萏、芙蕖和海紅都是從小就跟著胡亥,四人之間親情很重,尤其是這位胡亥從甘泉宮“複歸”之後變得比原來那個胡亥更親近,所以他們之間的尊卑更淡,於是菡萏就成為皇帝後宮中叫的最響的,聲可穿雲裂帛,讓胡亥大有成就感,當然菡萏也就經常會被芙蕖她們笑話。
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咱們的胡亥卻是專吃窩邊草,不但把貼身婢女這三棵窩邊草吃了,連新晉窩邊草臧姬也吃了……嗯,連始皇帝的草他也照吃一棵,不忌口哦。
胡亥對自己的後宮組合超滿意,也沒有什麽再增宮妃的想法,就這幾位就已經讓他覺得體力消耗與日常擬禽術練功所獲剛好平衡,如果這幾位的安全時段銜接甚至重疊,他還要努力克製自己一下。這要再弄進宮來幾個,鐵定就該入不敷出了。
不過他也知道,就算他不想要新的宮妃,以後因為政治聯姻、賜予重臣安定感之類的需要也還是會有一些女人被送進宮中,但那不是以後的事情嗎,現在先不去想那麽遠吧。尚宮府內太醫也曾經按慣例獻藥於內,被胡亥駁了。這麽小小的年紀就嗑藥,那隻會早死。滋補品還好說,那些激發類的藥物純粹就是寅吃卯糧。就是滋補品,這歲數也早了點兒。
其實皇帝和皇後的肩輿當中並不止他們兩個人,這第三個人是,海紅。此刻,她充當著宮人的角色,在肩輿的另一端準備著水果、點心、茶水之類,並負責肩輿內一個小炭爐。對麵就是皇帝皇後在那兒肆無忌憚的親昵,而她微垂雙目,一副視若無睹的樣子。
之前也說過,咱們的胡亥實在適應不了這年代幹點兒什麽隱私的事情都還會有那麽幾個宮人和內侍在一邊圍觀,因此有人侍寢時,他總是把無關人等都轟出去。但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慢慢的,他在寢宮中癲狂的時候也有了旁人伺候。宮人與內侍還是不許進,而宮妃們則不在限製之列,所以在皇帝皇後熱烈之際,菡萏、芙蕖、海紅這幾個一直就是胡亥婢女的人,往往會成為圍觀者之一。
景娥對此自是無所謂,她是高門大戶出身,不一定見慣卻也知道。胡亥則抱著另一層心思,那就是,嗯,多美一起胡天胡地。後來也不限在帝後同榻之時,輪到任何宮妃侍寢,就會有其他幾人中的某一兩位來伺候著……胡亥算是理解為啥過去豪門大戶總會收丫鬟為屋裏人,就是便於在任何時候屋裏都有人伺候。
好在胡亥還沒忘了那個安全時段,就算胡天胡地的多美共榻,不在安全時段的宮妃也仍是不去染指的。這裏麵唯一的例外就是襄姬,那一個頂好幾個,胡亥可沒膽子再多弄哪怕一個,所以都是不在安全時段的宮妃在旁伺候著。可是,胡亥與襄姬的戰爭往往過於火爆,無論是哪個在一邊,總是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通常都在外麵聽房,覺得戰鬥平息再進去。
這樣一來,倒是把各個美女的心智鍛煉得很堅強,你們再怎麽熱乎,我自巋然不動,除非皇帝要拉自己加入,這也是海紅現在的狀態。
皇帝的肩輿前後是十二錦衛的肩輿,肩輿兩側道路寬度已不足騎馬,所以甲衛輪班伴隨肩輿在兩側步行護衛,不當班的甲衛則在錦衛肩輿的前麵和後麵騎馬隨扈,再向外圍擴展則是盾衛和銳衛,然後是郎中騎軍,兩萬鐵壁軍則在前後各放一萬,整個南巡大軍在棧道上綿延幾十裏。
似乎少算了什麽……山地曲呢?
山地曲也是前後部署。隊伍前部兩千卒,負責搜索可能被人攀登的山頂崖壁,在能夠駐足的地方留人觀察,讓皇帝的頭頂上都變得十分安全,完全消除有人潛伏在崖壁上向下丟石頭的可能。
皇帝皇後的肩輿優哉遊哉的晃悠著,兩個卿卿我我的璧人迷迷糊糊的都快睡著了,海紅也有些犯困。
忽然,肩輿外側傳來公孫桑的低聲稟報:“陛下,前隊傳來訊息,說有個術士,自稱楚南公,求見陛下。”
南巡隊伍蜿蜒幾十裏,但胡亥在鐵壁軍中訓練了不少知道簡單非加密方式的旗語\/燈號傳訊者,基本是每曲五千人中至少有兩個。不單是鐵壁軍,秦銳和北疆軍中也都有這種燈旗傳訊者,比例還多於鐵壁軍,所以隊前發生的事情,隻需片刻就會傳到中軍和皇帝的位置。
楚南公?就是那個說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預言的楚南公?胡亥立即不迷糊了,命肩輿停下,自己下了肩輿。此地已近葭萌關,屬秦嶺南側,雖已入冬,但溫度不似秦嶺北坡那麽冷,可也讓胡亥顫抖了一下。
公孫桑見皇帝下輿,連忙從一個錦衛手中接過一件皮袍給皇帝披上。
“這裏距離葭萌關還有多遠?”胡亥問道。
“大約一百二十裏。”
“那還要走幾天呢,令前軍請楚南公往中軍方向迎著過來,牽匹馬請他騎乘,全軍繼續前行。”
一個多時辰後,楚南公騎著馬在鐵壁軍卒的接力引導下來到胡亥跟前,胡亥請老先生上了肩輿,景娥和海紅此時自然早已登上了另外的肩輿。
楚南公並沒有行正拜禮,隻是簡單的行了個揖禮,與胡亥對麵而坐。
“之前安期翁至鹹陽見我,曾言南公所說亡秦必楚非詛咒大秦,乃南公卜筮之天意。那麽今天南公親至,不知又有何教我?”
胡亥又見到一個曆史名人,況且本來他也對這個時代人拜來拜去的禮儀不耐煩,所以絲毫沒有在意楚南公隻揖不拜的失禮行為,世外高人嘛,倨傲也是正常的。當然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一位秦王,這老頭立馬就會給拉下去剁白頭。
“庶民衝撞陛下車駕,陛下不惱還讓庶民登輿。庶民不拜陛下,陛下依舊寬宏,看來安期所言非虛。”楚南公微笑著感慨。
“哦?安期翁向南公讚我?”胡亥的小虛榮發作了一下下。
“安期自武關入,又自武關出。入武關前曾來庶民處,出武關後又來過庶民處,將對陛下的觀感悉告庶民,並言及陛下已赦庶民妄言之罪,庶民尚未謝過陛下。”南公又是一揖。
“哎,這老頭,我都說了讓他不要在關東誇我,言而無信啊。”胡亥一臉懊惱。
“陛下寬心,庶民未曾將安期之言告知任何旁人,安期也曾囑咐庶民勿要外泄。我等術人,並不想參與政爭與軍爭,惟尊天意而已。”
“那我應該謝過你們兩位老仙翁了。不過南公此來,恐怕不是隻為了誇讚我的吧?”
“嗬嗬,到這會兒仍未說到重點,庶民之罪庶民之罪。”南公略略拱手,“庶民此番麵君,是替人做信使的。安期讓人帶訊給庶民,說王氣將入蜀而蜀地有陰氣欲不利王氣,雖陰氣極弱對王氣無傷,然安期擔憂蜀地山蠻或以瘴氣蠱毒謀陛下,為使陛下萬安,安期送一方與陛下,以避瘴蠱之毒。因庶民居於江水峽口,所以托庶民溯江水而上,入蜀轉交陛下。”說著,南宮從袖中取出一卷木簡,雙手奉上。
通常為帝王者,不會直接接過臣子遞來的東西,都是要由內侍轉交。這裏麵有禮儀和麵子的因素,也是為了防範其中夾帶謀害帝王的毒物等類東西。單從下蠱的角度說,南公遞上的木簡中,就有可能夾帶蠱毒。
胡亥倒是根本不在乎的樣子,一把就拿了過來,打開觀看。
“陛下不怕庶民在木簡上施蠱或下毒?”這個小小的舉動又把南公感動了一下,“畢竟,庶民是楚人。”
“好啦,我的皇後也是楚女,那是不是也要殺掉或天天防範著?”胡亥頭也不抬的繼續看木簡,“秦楚之間,相生相殺幾百載,今日為秦相,明日為楚王,不過是看國之利益而已。南公世外之人,既然當初所言三戶亡秦乃卜筮所得,我又如何會擔心你介入這種政爭之中呢?”
胡亥說著抬頭,把木簡重新卷上:“這東西,我看不懂啊。”
南公對皇帝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當初安期生出關中再到江水峽口,對秦帝頗為讚許,認為這會是個好皇帝,南公雖然觀星時看到帝星高亮度閃耀,但對安期所說皇帝平易隨和卻不太相信。秦國之所以被稱暴秦,除了秦律嚴苛之外,曆任秦王都確實要比六國君王更加嗜殺。這時見到胡亥的言語行事風格,他終於信了。
“陛下可將此交與太醫和熟悉蜀中的人,按方采藥,依安期之法炮製,可使臣下及軍卒避疫。雖然蠱毒厲害,但養蠱不易,所以基本不會用在旁人身上,隻需防範瘴氣即可。”
他又從袖中摸出一個麻布囊,“此乃安期所製麻囊,陛下隻需佩於身上,可避飛蠱。陛下飲食中禁絕任何來曆不明之物,則通過飲食下蠱的方法就無效了。”
“如此,那我就謝過南公了。若能見到安期仙翁,也代我相謝吧。”胡亥點了點頭。
“庶民隻願陛下能最終結束戰亂,使百姓安定。庶民已無它事,就此辭別陛下。”
“南公,我知道你們這些世外高人對財物並不看重,不過既然南公遠途而來,盤費總還是要用的。所以南公先隨軍至今日紮營處,待我使人奉上金資,並命人為南公製一專驗後,南公再離去,如何?”
“如此,庶民謝過陛下。”
胡亥先鄭重其事的把安期生給的麻囊掛到脖子上,然後挑開輿窗讓人叫來欒桓,把安期生的木簡交給他去安排采藥製藥,並給楚南公製作一枚宮“驗”,持此“驗”者無需持“傳”就可走遍大秦天下,當然現在隻能在“秦控區”用,秦控區外拿出這個估計會給打死,“秦賊啊。”
南公一揖相謝,下了禦輿,被欒桓請到後麵的肩輿上去了。
胡亥和南公說話的時候,公子嬰和任囂都在知道此事後趕到了禦輿旁邊,胡亥先把任囂叫上了肩輿:“在山地曲找到知道點兒蠱術的人了嗎?”
“找到了幾人,但所知都很有限。”任囂個大身沉,他在窄窄的肩輿裏幾乎把小空間撐滿了,八個抬輿的壯夫走路的速度都降了下來,“蠻人蠱術非常隱秘,蠱巫都在無人的地方獨居養蠱製毒,山地曲卒多為蠻奴,這幾人也隻見過中蠱之人的慘狀。”
“不過其中有兩人在蠻奴中的地位較高,能在蠻洞洞主身邊伺候,見過蠱巫與洞主商議如何施蠱,常規的方式就是三類,下於飲食、飲水中,撒在對方行走的路途上,藏於一些物品上。在路上下蠱用得最少,因為養蠱非常艱難,在道路上下蠱用量又較大。另外,在道路下蠱和藏於物品上,都需要蠱巫遙控,不然很難在特定的目標人物身上起效。”
“安期仙翁托楚南公給我送來了避瘴蠱的藥方和一個麻囊。”胡亥指了指胸口,“我看了一下,藥方中說明針對路途施蠱也有鎮製作用。如果全軍都用此方,巡視茶山時我不下肩輿,那即使在路途下蠱,最多也就能害抬輿的兵卒,還無法盡全效。既然需要蠱巫遙製,到時也可命軍卒和山地曲驅逐道路兩側以及所巡茶山二十裏內的所有無關人等,所選茶山也盡量遠離山蠻所居之地,這樣你們是否可以放心了?”
“最佳的方式還是陛下不要去茶山,尤其是陛下曾提到的蒙頂山。”任囂堅持著,“陛下想巡都江堰,就去都江堰。都江堰位於蜀郡西偏北,而據少府的人說,陛下所言的蒙頂山應名蒙山,其野茶確實是上品,然其位於蜀郡南偏西。從成都到都江堰一百七十裏,三日可達。而成都到蒙山則有三百四十裏,需行六至七日。蒙山太靠近羌蠻聚居地,一旦進山就很難衛護陛下周全。而且,那邊景致也無特殊之處。臣倒是聽聞在蜀西的臨邛縣可遠眺西邊雪山,陛下不妨攜皇後一觀雪峰雄奇,也不負入蜀一次。臨邛縣距成都也是一百七十裏,隻需行三日,若陛下從都江堰直接前往臨邛有一百八十裏,道路情況略差,可能需四日。”
秦時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時稱為“湔山”,都江堰周圍主要居住民族氐羌人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一直到宋代才有都江堰這個稱唿。湔堋這也太生僻了,本故事中就直接稱為“都江堰”。
胡亥略帶驚奇的看著任囂:“咦,你把蜀郡周邊的情況了解的蠻清楚嘛,你似乎以前並未來過蜀郡。”
任囂一禮:“陛下既然將隨扈軍馬都交與臣領,臣當然要把各種地勢、道路和人群聚居等情況盡力搞清楚。尤其蜀郡守既有可能不軌的疑點,臣更需要對萬一需要作戰、何處可能遭襲都考慮到。”
“嗯,你很不錯。”胡亥略微一頓:“既然你為我考慮的如此周全,我也不能任性而為忽視你等的擔憂和增添你等的壓力。好,就依你意,選擇都江堰和臨邛為巡幸地點。”
任囂大喜,竟然行了一個拜禮:“陛下體恤下臣與軍卒,耳順從諫,真明君,臣願為陛下效萬死。”
“哎哎,這肩輿扛不住你這大塊頭行禮,免了吧,再把朕的禦輿給拆散了。”胡亥佯裝憤怒。
“呃,陛下恕罪。”任囂也是在行禮時聽到身周的輿板被自己撐得哢哢響,有點不好意思了。
“規劃自按卿的意思規劃,不過明詔還是不變,先巡都江堰,再巡蒙山茶場。從都江堰直接往臨邛,應該也沒有脫離前往蒙山的途徑吧。”
咱們的胡亥雖然沒去過蒙頂山,但都江堰和臨邛古城都是去過的,按任囂描述的西邊雪嶺就是西嶺雪山嘛,這一帶的後世地圖在他腦子裏還有印象。
“到時候從臨邛直接迴返成都?陛下之策大妙。若蜀郡守有反意而郡尉不隨,郡守隻可依仗羌蠻,依仗羌人和蠻人則必然以陛下往蒙山時伏弑最佳。我等若從臨邛突然迴返成都,沿途皆平原,羌蠻很難設伏也。”任囂聽胡亥這種虛虛實實的策略,頓感壓力大減,也高興得開始奉承起皇帝來。
“將軍莫要太得意了。”胡亥小臉一板:“我可以從諫如流不入險地,但李蕩是否真的要叛,這個需要查清楚。如果他確實聯絡羌蠻想要在蒙山刺駕弑君,你還要想法讓他的陰謀暴露,並名正言順的予以誅殺。”
他想了想又說:“我有個想法,不是詔令,就是說給你看是否可行。我從臨邛迴返成都,你帶著,比如一萬鐵壁軍和山地曲,繼續打我的旗號前往蒙山,誘使羌蠻來襲,然後予以圍殺。羌蠻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所以你可使人先去打探一番,將參與陰謀的和未曾參與的區分開,讓未參與的羌人或蠻人在此次剿殺後能與大秦合作,保證蒙山茶場的安全。可以讓他們參加到茶場設置、茶樹維護和采茶製茶中來,以使他們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