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朔拱手答道:“朔必不誤郡尉大事。”
“郡尉,”令狐牟問道:“本縣早幾日就已接到郡尉傳文,所以本縣役夫隨時可以集中。依牟的看法,明日即傳令各鄉亭開始集中役夫,如何?隻是戶為單夫要不要征,還要郡尉示下。”
“甚好,就按縣令之意。單夫之戶,在築城界內的征,各鄉亭的,聽其自願。不誤農耕又欲得徭役粟供者,願來亦不拒。但各鄉亭的單夫戶單獨立冊,城起則遣,不做郡兵征用。”
李厲捏了捏發緊的太陽穴,自己不但要考慮敖倉的防守,還要考慮築城的各項事宜,還不能因此引起民間抵觸。兄長李由在此為郡守很多年了,這些事情駕輕就熟,放到自己身上,頭緒太多了。好在兄長已經為自己打好了基礎,且給自己寫了一個謀劃方略,不然還真的要抓瞎。
“好了,”李厲看了看大家,“已經快到子正了,耽誤諸君休憩,厲甚感激。明日辰正,厲與令牟一起堪劃城界,如何?”
令狐牟笑了笑:“郡尉遠道而來,就不必明日再過辛勞了。牟自領人去做,郡尉還是休憩一日,築城開始後還有的累呢。”
“好吧,厲就感念令牟一次。厲此番前來,還帶有郡丞延尋得的築城大匠,令牟剛才說本縣內也有幾名大匠?讓他們最遲後日集中,先做一些預備之事吧。”李厲向令狐牟拱手一揖。
令狐牟偏了偏身,迴了一禮:“築城所需之事還有甚多,後日還要借助郡兵,與能集中來的役夫一道伐木製板……”
李厲笑了:“本說今日到此了,令牟再要把這些事情說下去,大家都不要睡了。明日再逐條謀劃吧,現在都散都歸。”
人們散去之後,李厲還在衝著輿圖皺眉。築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年代築城都是采用的夯土法,就算常規方式築城,也要有幾個大步驟:準備木模板,做夯土的圍板,這就需要伐木、鋸板,伐大木還有人力拖運的問題,這就需要很多人手。蒸土,築城的黃土會含有樹籽、草籽等物,不蒸成熟土,築好的城牆內這些東西開始發芽,那就……熬糯米漿,糯米漿作為中國古代築城的沙土粘合劑已經非常成熟,用此法建好的城牆幹透後可以硬到用來磨刀,問題是蒸土和熬漿需要準備大量的木柴。拌土,把蒸土和米漿拌合,不能稀不能幹,這就是技術活兒了,要大匠來把握。
拌合好後還要立即填土,不可使其風幹,所以是隨拌隨用,平地還好說,隨著城牆的升高,還要準備腳手架、吊土滑車等等。填土之後要立即夯實……
如果再考慮在土漿中加入白灰(熟石灰)則工藝更為複雜(周代就有燒石灰的工藝了),還多出一道燒製石灰的工序,又會占用大量人力開采石灰石、運輸、燒生石灰(不過使用生石灰倒是可以減去蒸土的步驟,生石灰遇米漿轉化為熟石灰發熱,本身就是蒸土了,再加上石灰的堿性足以殺死草籽等物)。
過去一聽古代建築動輒數萬人、數十萬人,但真要快速完成這些工作,在沒有動力機械全憑人力的情況下,這樣龐大的人數還真的不可或缺。但人多了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統籌規劃合理調度使用,不能相互之間產生衝突降低效率。現在,還要按胡亥的新城牆形狀和結構築建,在城牆上部加入一層到兩層箭樓,箭樓的樓頂為了強度就需要使用石材或木材,又增加了很多工作。
不過,皇帝已經讓郡丞延準備的新築城法……那樣確實會讓事情簡單不少,也趕的上時間……
看著李厲還盯著地圖不睡覺,家將李直勸道:“郡尉還是早些休息吧,這些事情一晚上也想不周全,郡尉也不要太勞神操心。這次跟隨一起來的不是還有郡丞延提供的築城大匠嗎,這些大匠當初是廷尉帶著郡丞和我們一起去請的,都是頗具經驗的老匠人,所以郡尉也不用太擔心。”
“我知道。”李厲直起身來拍打著後腰,“皇帝交付的責任太重大,時間也太緊,我這心裏總是不踏實。好吧,睡覺睡覺。你們也累了,都休息吧。在這縣府之內也不會出什麽大事兒,外麵還有郡兵巡守,你們跟著我這些時日不得休息,就不要再放人值守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四日。
辰正,胡亥就已經洗漱完畢,讓人去把陳平從被窩裏揪了出來。到巳初,兩人已經用畢朝食,又在大殿裏麵興致勃勃的開始更為詳細的討論起昨天的幾個議題的實施方案。
昨晚胡亥睡得很香甜。襄姬還在生理期,他也沒有再禍害一個少女的意思。陳平的到來給他心頭的重壓又提供了一個減負的機會,就這一點已經讓他足夠忘掉其他,自己躲在被窩裏舒暢的唿吸和咬牙吧嗒嘴打唿嚕了。
一來到這個時代,優先去除的就是趙高這塊心病,但即便打發走了趙高,他仍然是睡不安寢的。
一直以來,他都是在孤軍奮戰的準備應對陳勝吳廣的“農民大起義”,以及隨之而來的山東全麵爆發“反秦暴政”,因此他利用自己的金手指也在瘋狂打著各項基礎。但他深知自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想所做是否真的適合這個時代他也沒底。
朝堂上的那些重臣都是秦始皇留下的,忠誠或者沒什麽問題,但固有僵化的“秦國法家”型思維模式以及對皇帝的敬畏,讓他與那些人完全沒辦法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流和討論。相對來說,李由和叔孫通是他遇到能做些討論的人,但叔孫通已經在外為他奔波,李由又是李斯的兒子……他隻能憑著皇帝的權威硬性把他的想法先貫徹下去。但他的想法到底對不對,是不是能在這個時代行得通,他並沒有把握。
陳平的到來和徹底效忠,讓他終於有了一個可以交換意見和看法的對象。陳平了解山東庶民,了解六國遺族和士子,作為一個想要施展抱負又有野心的能臣,必定在很多事情上對他有巨大的幫助,並能在謀劃和執行的細節上比他想的更周到和更貼近這時代的實際。也因此他感覺自己已經可以不用“一個人在戰鬥”了,所以心情大為放鬆。
當然,一個陳平,一個有野心並擅長陰謀的陳平,就需要一個沒有很大野心並相對比較方正的人來平衡。曹參還在赴鹹陽的路上,泗水郡距離鹹陽太遠,怎麽也還再需要十六、七日才能抵達,能不能很快取得曹參的效忠也是問題,所以目前還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陳平的能力。
胡亥沒有高高在上的坐在丹陛上,而是坐到了陳平對麵的席案,兩個人像老朋友一樣的說著話,聊著天下大勢,聊著要做事情的規劃。間或有些不同意見,胡亥也盡量放低姿態,免得陳平顧忌他頭頂上金光閃閃的“皇帝”兩個大字而有所保留。
陳平案頭放著竹簡和筆硯,一件事情如何著手一旦有個眉目,陳平就將其記錄下來,準備拿到公卿朝議上進行討論。除了中間韓談從殿外傳遞一個消息進來後,胡亥出去了一炷香的時間外,兩人就這麽談談聊聊的一直在討論。
“陛下,臣有一疑惑。”陳平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完全放開,頗有士子們之間指點天下的風尚:“百越之地為蠻荒之地,大秦放五十萬人在彼,除開疆拓土之功外,並無很大實利,陛下似乎一直也沒有從百越調迴秦軍平叛或守禦關中之意,隻是在竭力挖掘現有潛力。臣不知可得陛下指點否?”
胡亥笑了笑:“百越三郡,現任囂為郡尉,幾十萬兵權一人握之。任囂其人,原為大秦鐵鷹銳士,一直是蒙恬的屬將。蒙恬既死,我想他的心中對我必然有芥蒂。據傳蒙恬蒙毅亡故後,蒙氏家族有很多人前往百越避禍,必然將朕傳的如魔鬼一般。”
“陛下也無需這麽自省,”陳平真誠的說:“陛下青春始盛,不可以聖人衡量。”
“嗬嗬,你不用安慰我,我自知之。”胡亥擺擺手:“我不過是說明一下始末。如此景況,百越又太遙遠,驅車往返一遭需要多半載,即便以三百裏郵驛往返也要一月以上。”
“我若下詔讓任囂迴兵,他必迴奏如何困難,再勸諫我不可輕棄百越,大秦在彼用多少軍卒的性命才得來的雲雲。我若下詔調迴部分兵力,他必迴奏百越蠻荒,人煙稀少,現有兵力控製三郡尚有不足……山高皇帝遠,他若是堅決不配合,我難道再發幾十萬人去討伐他?你看這兩日你我隻是簡單說說就議了多少事情?我哪兒有這個閑功夫跟他打嘴仗。”
“陛下昨日說過,沒想好讓誰去傳詔,說明陛下心中也想用這部分力量,隻是沒什麽信心。”陳平沉思著,“如果能找一說客……”
胡亥打斷了他的話:“我是想過找一說客去遊說百越,看看能不能從任囂手中挖迴一部分力量。據我所知,百越有十五萬老秦人,其中五萬為正兵,十萬為役夫,我隻要這些人就夠了。不過,說客往返一遭恐要八個月到一年,如果能挖迴哪怕三萬人,也不算白走一趟,但要空手而歸,那就太得不償失了。所以我現在的考慮是,要麽不理他,要麽就下詔讓他迴軍十萬,至於是否有結果,我不指望。所以要不要為此派一個說客去,賭一個未知的結果,讓說客空耗一年時間,我還在猶豫。”
陳平凝神靜思,想著想著突然笑了,胡亥看他的樣子,估摸著一股壞水已經生成。
“陛下,什麽事情要是不試一試,那永遠都不會有結果。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說客,然後,如此這般……嚐試一番,臣認為還是很值得的。”
胡亥瞪著眼睛看著陳平,這家夥,還真的善於玩兒陰謀:“卿言可行,我還可以在你的計策上加點兒份量,不是昨日說到異姓王嗎,把這個加上去,與李左車同,可自立為王,平靖時我可實封。”
陳平喜道:“如此勝算更大。”
胡亥用手指點著陳平:“我的先生啊,計是好計,就是太陰損了點兒。合適的說客嘛……也許很快就會有一個,至於能不能為大秦所用,還要看機緣。”
_
夕陽西下,一輪橘黃,一天紅雲。
一駕軺車,一匹駑馬,一名青僮,一個老者。
老者站於車上,車停於灞上。風動老者的寬袍,光映老者的麵龐。一道長長的身影,拖在老者的身後,延伸很遠。
老者似乎已經在這裏駐車而立了很久,駕車的僮子也不催促,默默的站在車下手挽轡頭,侍立一旁。老者兩眼向著西方,麵色不變,而瞳中卻跳躍著一絲火花。
太陽一寸一寸的躲入遠方的山巒,當最後一縷輝光跳躍著消失,老者終於對僮子說了一句話:“今夜就在這裏紮營暫住吧。”
“喏。”僮子放開轡頭,上前放下車梯,搭手助老者下車,把馬從車上解下拴到一旁樹上,從車後解下馬料袋給馬喂食,然後拿下巨大的行囊開始支帳。
老者不去管僮仆的忙碌,依舊負手站立,依舊眼望西方。
忽然,目視方向傳來了一陣車馬粼粼的聲音,老者白眉一動:“天色已晦,竟然還有趕路的人嗎?”
老者站立的地方,距離大道並不遠,是一塊土原的高處,僮仆紮營的地方則在老者身後高坡東側一塊相對平坦的地麵上,東北兩麵都有土坡遮擋可以避風。
一輛安車從坡下駛來,一到跟前放慢了車速,似乎也是看中了這塊紮營之地,見到已有人在此,不覺有些猶豫。
來車停下,駕車的老仆走過來向老者施禮:“這位尊者,仆主上也欲在此暫宿一夜,不知是否打擾尊者?”
老者借著殘存的天光看了看車上的主人,一身士子的裝扮,正在車上也向這邊微笑拱手。
老者笑笑:“天大地大,有何不可,敬請隨意。”
老仆大喜,深深一躬,迴到車前和車上的人說了兩句,車上的士子就下車快步向這邊走來。
老者見了也從高坡上走下來,在平坦地的邊緣迎上了士子打扮的人。兩人相互一個平揖,士子先開口:“感謝尊者賜一席地讓某主仆有存身之地。”
“此地非我所有,何談賜予,先生言過了。此處甚大,足供我等宿歇。”老者看自己的僮仆已經紮好了簡單的兩個小帳,就喚他去幫士子老仆在二十步外紮起新帳。
士子連忙拱手謝過:“尊者自何處來?這是要向鹹陽去嗎?”
“老朽籍琅琊,不過此番是從南郡而來,確是要去鹹陽。”
老者延請士子一同到自己這邊已經紮好的小帳前小坐,僮仆已經在老者的帳前鋪好了一塊坐布,並隨口問道:“先生這是要走武關道出關中嗎?”
士子道了個謝,與老者一同坐下。“某乃淮楚陸賈,至關中遊曆已有時日,所以準備離開,想從武關出,從南陽往陳郡遊曆。不知尊者可願告尊諱?”
老者嗬嗬的笑了:“老朽琅琊安期是也。”
陸賈一聽,肅然起敬:“原來尊駕即為始皇帝所重的安期翁,賈常聞仙名,今日得見,實榮幸之至。”
安期翁擺擺手:“什麽仙與非仙,不過一方士。先生賈也是老朽曾聞名大才,據言頗有治世之想,且辯才無雙,老朽也很敬仰。”
陸賈連連搖頭:“尊翁可不要這麽說,賈何德何能?”
安期翁又是一笑:“我等莫要再如此客套,不如隨意閑敘如何?老朽實不慣被人恭維。”
陸賈哈哈大笑:“便隨尊翁之所願,賈也實不慣如此講禮。”
兩人一同笑了起來。
陸賈看自己那邊也已紮好了兩頂小帳,於是叫老仆去車上拿下了一壇酒,安期翁的僮仆則在周圍撿拾了很多柴枝,就在營帳前燃起了一堆篝火,吊上一個陶罐,從水囊裏倒水注上,放入粟米和幹肉,煮了起來。
“賈聞,翁於各地采百草製藥,活百姓甚廣。”陸賈端起盛酒的粗陶碗向安期翁一舉:“此番入關中,是否也為濟民而來?”
安期翁也舉了舉酒碗,喝了一口:“非也,天下將亂,老朽為觀大秦氣運而來。”
“賈聞,安期翁望氣、楚南公卜筮,還有一位甘公望星,皆可知天下走向之法。”陸賈眼中露出敬佩之色,“翁以醫巫之術於細微之處活庶民,又以望氣之法可判大勢,為聖人亦為仙士,此賈由衷之言。但不知翁觀大秦氣運如何?知秦氣運後,翁又欲如何作為?”
“老朽亦如先生一般遊行天下,也因此識得一些有為之士,就若今日識得先生一般。”安期翁看著他的僮仆正在從陶罐中盛出粟肉粥,分別放到陸賈和安期翁的麵前。
“老朽雖為方外之人,但也不願天下兵爭不休,似先生這等有為之士,若可輔保氣運之人,則可盡快消弭兵禍,還天下太平。所以老朽願勸先生等人往扶天下王者,也算為百姓稍進綿薄之力。”
“郡尉,”令狐牟問道:“本縣早幾日就已接到郡尉傳文,所以本縣役夫隨時可以集中。依牟的看法,明日即傳令各鄉亭開始集中役夫,如何?隻是戶為單夫要不要征,還要郡尉示下。”
“甚好,就按縣令之意。單夫之戶,在築城界內的征,各鄉亭的,聽其自願。不誤農耕又欲得徭役粟供者,願來亦不拒。但各鄉亭的單夫戶單獨立冊,城起則遣,不做郡兵征用。”
李厲捏了捏發緊的太陽穴,自己不但要考慮敖倉的防守,還要考慮築城的各項事宜,還不能因此引起民間抵觸。兄長李由在此為郡守很多年了,這些事情駕輕就熟,放到自己身上,頭緒太多了。好在兄長已經為自己打好了基礎,且給自己寫了一個謀劃方略,不然還真的要抓瞎。
“好了,”李厲看了看大家,“已經快到子正了,耽誤諸君休憩,厲甚感激。明日辰正,厲與令牟一起堪劃城界,如何?”
令狐牟笑了笑:“郡尉遠道而來,就不必明日再過辛勞了。牟自領人去做,郡尉還是休憩一日,築城開始後還有的累呢。”
“好吧,厲就感念令牟一次。厲此番前來,還帶有郡丞延尋得的築城大匠,令牟剛才說本縣內也有幾名大匠?讓他們最遲後日集中,先做一些預備之事吧。”李厲向令狐牟拱手一揖。
令狐牟偏了偏身,迴了一禮:“築城所需之事還有甚多,後日還要借助郡兵,與能集中來的役夫一道伐木製板……”
李厲笑了:“本說今日到此了,令牟再要把這些事情說下去,大家都不要睡了。明日再逐條謀劃吧,現在都散都歸。”
人們散去之後,李厲還在衝著輿圖皺眉。築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年代築城都是采用的夯土法,就算常規方式築城,也要有幾個大步驟:準備木模板,做夯土的圍板,這就需要伐木、鋸板,伐大木還有人力拖運的問題,這就需要很多人手。蒸土,築城的黃土會含有樹籽、草籽等物,不蒸成熟土,築好的城牆內這些東西開始發芽,那就……熬糯米漿,糯米漿作為中國古代築城的沙土粘合劑已經非常成熟,用此法建好的城牆幹透後可以硬到用來磨刀,問題是蒸土和熬漿需要準備大量的木柴。拌土,把蒸土和米漿拌合,不能稀不能幹,這就是技術活兒了,要大匠來把握。
拌合好後還要立即填土,不可使其風幹,所以是隨拌隨用,平地還好說,隨著城牆的升高,還要準備腳手架、吊土滑車等等。填土之後要立即夯實……
如果再考慮在土漿中加入白灰(熟石灰)則工藝更為複雜(周代就有燒石灰的工藝了),還多出一道燒製石灰的工序,又會占用大量人力開采石灰石、運輸、燒生石灰(不過使用生石灰倒是可以減去蒸土的步驟,生石灰遇米漿轉化為熟石灰發熱,本身就是蒸土了,再加上石灰的堿性足以殺死草籽等物)。
過去一聽古代建築動輒數萬人、數十萬人,但真要快速完成這些工作,在沒有動力機械全憑人力的情況下,這樣龐大的人數還真的不可或缺。但人多了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統籌規劃合理調度使用,不能相互之間產生衝突降低效率。現在,還要按胡亥的新城牆形狀和結構築建,在城牆上部加入一層到兩層箭樓,箭樓的樓頂為了強度就需要使用石材或木材,又增加了很多工作。
不過,皇帝已經讓郡丞延準備的新築城法……那樣確實會讓事情簡單不少,也趕的上時間……
看著李厲還盯著地圖不睡覺,家將李直勸道:“郡尉還是早些休息吧,這些事情一晚上也想不周全,郡尉也不要太勞神操心。這次跟隨一起來的不是還有郡丞延提供的築城大匠嗎,這些大匠當初是廷尉帶著郡丞和我們一起去請的,都是頗具經驗的老匠人,所以郡尉也不用太擔心。”
“我知道。”李厲直起身來拍打著後腰,“皇帝交付的責任太重大,時間也太緊,我這心裏總是不踏實。好吧,睡覺睡覺。你們也累了,都休息吧。在這縣府之內也不會出什麽大事兒,外麵還有郡兵巡守,你們跟著我這些時日不得休息,就不要再放人值守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四日。
辰正,胡亥就已經洗漱完畢,讓人去把陳平從被窩裏揪了出來。到巳初,兩人已經用畢朝食,又在大殿裏麵興致勃勃的開始更為詳細的討論起昨天的幾個議題的實施方案。
昨晚胡亥睡得很香甜。襄姬還在生理期,他也沒有再禍害一個少女的意思。陳平的到來給他心頭的重壓又提供了一個減負的機會,就這一點已經讓他足夠忘掉其他,自己躲在被窩裏舒暢的唿吸和咬牙吧嗒嘴打唿嚕了。
一來到這個時代,優先去除的就是趙高這塊心病,但即便打發走了趙高,他仍然是睡不安寢的。
一直以來,他都是在孤軍奮戰的準備應對陳勝吳廣的“農民大起義”,以及隨之而來的山東全麵爆發“反秦暴政”,因此他利用自己的金手指也在瘋狂打著各項基礎。但他深知自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想所做是否真的適合這個時代他也沒底。
朝堂上的那些重臣都是秦始皇留下的,忠誠或者沒什麽問題,但固有僵化的“秦國法家”型思維模式以及對皇帝的敬畏,讓他與那些人完全沒辦法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流和討論。相對來說,李由和叔孫通是他遇到能做些討論的人,但叔孫通已經在外為他奔波,李由又是李斯的兒子……他隻能憑著皇帝的權威硬性把他的想法先貫徹下去。但他的想法到底對不對,是不是能在這個時代行得通,他並沒有把握。
陳平的到來和徹底效忠,讓他終於有了一個可以交換意見和看法的對象。陳平了解山東庶民,了解六國遺族和士子,作為一個想要施展抱負又有野心的能臣,必定在很多事情上對他有巨大的幫助,並能在謀劃和執行的細節上比他想的更周到和更貼近這時代的實際。也因此他感覺自己已經可以不用“一個人在戰鬥”了,所以心情大為放鬆。
當然,一個陳平,一個有野心並擅長陰謀的陳平,就需要一個沒有很大野心並相對比較方正的人來平衡。曹參還在赴鹹陽的路上,泗水郡距離鹹陽太遠,怎麽也還再需要十六、七日才能抵達,能不能很快取得曹參的效忠也是問題,所以目前還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陳平的能力。
胡亥沒有高高在上的坐在丹陛上,而是坐到了陳平對麵的席案,兩個人像老朋友一樣的說著話,聊著天下大勢,聊著要做事情的規劃。間或有些不同意見,胡亥也盡量放低姿態,免得陳平顧忌他頭頂上金光閃閃的“皇帝”兩個大字而有所保留。
陳平案頭放著竹簡和筆硯,一件事情如何著手一旦有個眉目,陳平就將其記錄下來,準備拿到公卿朝議上進行討論。除了中間韓談從殿外傳遞一個消息進來後,胡亥出去了一炷香的時間外,兩人就這麽談談聊聊的一直在討論。
“陛下,臣有一疑惑。”陳平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完全放開,頗有士子們之間指點天下的風尚:“百越之地為蠻荒之地,大秦放五十萬人在彼,除開疆拓土之功外,並無很大實利,陛下似乎一直也沒有從百越調迴秦軍平叛或守禦關中之意,隻是在竭力挖掘現有潛力。臣不知可得陛下指點否?”
胡亥笑了笑:“百越三郡,現任囂為郡尉,幾十萬兵權一人握之。任囂其人,原為大秦鐵鷹銳士,一直是蒙恬的屬將。蒙恬既死,我想他的心中對我必然有芥蒂。據傳蒙恬蒙毅亡故後,蒙氏家族有很多人前往百越避禍,必然將朕傳的如魔鬼一般。”
“陛下也無需這麽自省,”陳平真誠的說:“陛下青春始盛,不可以聖人衡量。”
“嗬嗬,你不用安慰我,我自知之。”胡亥擺擺手:“我不過是說明一下始末。如此景況,百越又太遙遠,驅車往返一遭需要多半載,即便以三百裏郵驛往返也要一月以上。”
“我若下詔讓任囂迴兵,他必迴奏如何困難,再勸諫我不可輕棄百越,大秦在彼用多少軍卒的性命才得來的雲雲。我若下詔調迴部分兵力,他必迴奏百越蠻荒,人煙稀少,現有兵力控製三郡尚有不足……山高皇帝遠,他若是堅決不配合,我難道再發幾十萬人去討伐他?你看這兩日你我隻是簡單說說就議了多少事情?我哪兒有這個閑功夫跟他打嘴仗。”
“陛下昨日說過,沒想好讓誰去傳詔,說明陛下心中也想用這部分力量,隻是沒什麽信心。”陳平沉思著,“如果能找一說客……”
胡亥打斷了他的話:“我是想過找一說客去遊說百越,看看能不能從任囂手中挖迴一部分力量。據我所知,百越有十五萬老秦人,其中五萬為正兵,十萬為役夫,我隻要這些人就夠了。不過,說客往返一遭恐要八個月到一年,如果能挖迴哪怕三萬人,也不算白走一趟,但要空手而歸,那就太得不償失了。所以我現在的考慮是,要麽不理他,要麽就下詔讓他迴軍十萬,至於是否有結果,我不指望。所以要不要為此派一個說客去,賭一個未知的結果,讓說客空耗一年時間,我還在猶豫。”
陳平凝神靜思,想著想著突然笑了,胡亥看他的樣子,估摸著一股壞水已經生成。
“陛下,什麽事情要是不試一試,那永遠都不會有結果。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說客,然後,如此這般……嚐試一番,臣認為還是很值得的。”
胡亥瞪著眼睛看著陳平,這家夥,還真的善於玩兒陰謀:“卿言可行,我還可以在你的計策上加點兒份量,不是昨日說到異姓王嗎,把這個加上去,與李左車同,可自立為王,平靖時我可實封。”
陳平喜道:“如此勝算更大。”
胡亥用手指點著陳平:“我的先生啊,計是好計,就是太陰損了點兒。合適的說客嘛……也許很快就會有一個,至於能不能為大秦所用,還要看機緣。”
_
夕陽西下,一輪橘黃,一天紅雲。
一駕軺車,一匹駑馬,一名青僮,一個老者。
老者站於車上,車停於灞上。風動老者的寬袍,光映老者的麵龐。一道長長的身影,拖在老者的身後,延伸很遠。
老者似乎已經在這裏駐車而立了很久,駕車的僮子也不催促,默默的站在車下手挽轡頭,侍立一旁。老者兩眼向著西方,麵色不變,而瞳中卻跳躍著一絲火花。
太陽一寸一寸的躲入遠方的山巒,當最後一縷輝光跳躍著消失,老者終於對僮子說了一句話:“今夜就在這裏紮營暫住吧。”
“喏。”僮子放開轡頭,上前放下車梯,搭手助老者下車,把馬從車上解下拴到一旁樹上,從車後解下馬料袋給馬喂食,然後拿下巨大的行囊開始支帳。
老者不去管僮仆的忙碌,依舊負手站立,依舊眼望西方。
忽然,目視方向傳來了一陣車馬粼粼的聲音,老者白眉一動:“天色已晦,竟然還有趕路的人嗎?”
老者站立的地方,距離大道並不遠,是一塊土原的高處,僮仆紮營的地方則在老者身後高坡東側一塊相對平坦的地麵上,東北兩麵都有土坡遮擋可以避風。
一輛安車從坡下駛來,一到跟前放慢了車速,似乎也是看中了這塊紮營之地,見到已有人在此,不覺有些猶豫。
來車停下,駕車的老仆走過來向老者施禮:“這位尊者,仆主上也欲在此暫宿一夜,不知是否打擾尊者?”
老者借著殘存的天光看了看車上的主人,一身士子的裝扮,正在車上也向這邊微笑拱手。
老者笑笑:“天大地大,有何不可,敬請隨意。”
老仆大喜,深深一躬,迴到車前和車上的人說了兩句,車上的士子就下車快步向這邊走來。
老者見了也從高坡上走下來,在平坦地的邊緣迎上了士子打扮的人。兩人相互一個平揖,士子先開口:“感謝尊者賜一席地讓某主仆有存身之地。”
“此地非我所有,何談賜予,先生言過了。此處甚大,足供我等宿歇。”老者看自己的僮仆已經紮好了簡單的兩個小帳,就喚他去幫士子老仆在二十步外紮起新帳。
士子連忙拱手謝過:“尊者自何處來?這是要向鹹陽去嗎?”
“老朽籍琅琊,不過此番是從南郡而來,確是要去鹹陽。”
老者延請士子一同到自己這邊已經紮好的小帳前小坐,僮仆已經在老者的帳前鋪好了一塊坐布,並隨口問道:“先生這是要走武關道出關中嗎?”
士子道了個謝,與老者一同坐下。“某乃淮楚陸賈,至關中遊曆已有時日,所以準備離開,想從武關出,從南陽往陳郡遊曆。不知尊者可願告尊諱?”
老者嗬嗬的笑了:“老朽琅琊安期是也。”
陸賈一聽,肅然起敬:“原來尊駕即為始皇帝所重的安期翁,賈常聞仙名,今日得見,實榮幸之至。”
安期翁擺擺手:“什麽仙與非仙,不過一方士。先生賈也是老朽曾聞名大才,據言頗有治世之想,且辯才無雙,老朽也很敬仰。”
陸賈連連搖頭:“尊翁可不要這麽說,賈何德何能?”
安期翁又是一笑:“我等莫要再如此客套,不如隨意閑敘如何?老朽實不慣被人恭維。”
陸賈哈哈大笑:“便隨尊翁之所願,賈也實不慣如此講禮。”
兩人一同笑了起來。
陸賈看自己那邊也已紮好了兩頂小帳,於是叫老仆去車上拿下了一壇酒,安期翁的僮仆則在周圍撿拾了很多柴枝,就在營帳前燃起了一堆篝火,吊上一個陶罐,從水囊裏倒水注上,放入粟米和幹肉,煮了起來。
“賈聞,翁於各地采百草製藥,活百姓甚廣。”陸賈端起盛酒的粗陶碗向安期翁一舉:“此番入關中,是否也為濟民而來?”
安期翁也舉了舉酒碗,喝了一口:“非也,天下將亂,老朽為觀大秦氣運而來。”
“賈聞,安期翁望氣、楚南公卜筮,還有一位甘公望星,皆可知天下走向之法。”陸賈眼中露出敬佩之色,“翁以醫巫之術於細微之處活庶民,又以望氣之法可判大勢,為聖人亦為仙士,此賈由衷之言。但不知翁觀大秦氣運如何?知秦氣運後,翁又欲如何作為?”
“老朽亦如先生一般遊行天下,也因此識得一些有為之士,就若今日識得先生一般。”安期翁看著他的僮仆正在從陶罐中盛出粟肉粥,分別放到陸賈和安期翁的麵前。
“老朽雖為方外之人,但也不願天下兵爭不休,似先生這等有為之士,若可輔保氣運之人,則可盡快消弭兵禍,還天下太平。所以老朽願勸先生等人往扶天下王者,也算為百姓稍進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