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看陳平沒有迴應,略感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見他滿嘴蘋果堵著,瞪著眼睛點頭,不由覺得好笑。於是沒有理他,繼續說道:“要從大勢上說,其實還應該有題三,就是勸農桑、勵商賈。”
陳平一口蘋果沒咽下去,差點把自己噎死:“陛、陛下,”他使勁捶了捶胸口,把這口氣順過來:“這兩件事,是相互抵觸的啊。”
“哦?如何抵觸了?”胡亥假裝疑惑的看著陳平。他豈不知兩者衝突?就是想看看這個鬼才有沒有什麽好辦法調和這兩種大政。
“勸農桑,是要把人吸引迴到土地上,勵商賈,又是把人從土地上吸引開。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勸農桑,抑商賈,就是為了把人喚迴土地的。”陳平正色說道。
“嗯,卿所說我也知曉,在戰時,軍以糧為基,所以糧農為本是不錯。但人的目光若被圈於土地上,就沒有工匠技藝和機巧的發展,也沒有財富的流通。”
“舉個例子,不一定很恰當,就是個比喻。幾口鍋,可能能從北邊草原換迴一匹馬,如果用糧換,則可能需要一百到兩百石,也就是一百多畝的收成。你說幾口鍋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多,還是一百畝地的全部收成耗費的多呢?”胡亥瞟了陳平一眼。
“再舉一例,我們要千裏運軍糧,需要征發徭役,需要有官吏和軍卒押運,運途自耗就是大問題,常有說準備十數斤而到達僅一斤,甚至有說數十斤而到一斤,征發徭役又成為朝堂和朕的弊政。若用商賈,以十倍利與之,既無徭役之患,還可節省官府之力,到糧數量還多。”
胡亥伸展了一下腰腿,“這個難題交給你去想,想出一個調和的方法。”
胡亥不管陳平的苦瓜臉,想了想又說:“我在九原郡試行恢複按田畝計租賦,從事商賈者從市租、關口稅收賦,並要承擔所雇用之人的傭錢所得稅,十稅一成半。如果效果尚可,我欲在關中先行推行。這是當下的基本情勢,也告知於你。”
陳平有點嘬牙花子:“陛下,臣於此等事上用心不多,臣會盡力去補足,但臣眼下不敢欺君,胡亂應承。”
胡亥琢磨了一下,這種內政方麵的具體性事物……要不等曹參來了丟給他?其實蕭何或許更合適。
不過嘴上還是不肯放過陳平:“卿既有願宰執天下,內政大事如何不用心?我召卿來非是召一策士,為宰執者必然要全方位考慮。”
陳平聽這話的意思,皇帝還真的對他有宰相的期許,不由的心裏發熱。“臣會盡力,以不負陛下厚望。”
“嗯,這些大政方向的事情先向卿交待這些,時日還長,你我君臣有時間商討。尤其在山東不穩的情況下,這類大政暫時還無法實施,慢慢計議出盡量完備的方略。”
胡亥端起酒碗:“現在來說說如何應對山東之亂吧。”
胡亥抬手一飲而盡,放下酒碗,韓談連忙過來滿上。
“你關注那消失的二十多萬刑徒,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我把六萬正兵和二十二萬刑徒已經混編成為一軍,號秦銳,征召奴生子五萬,也與秦銳軍混編訓練。此三十三萬軍,訓練三月後,抽三萬分鎮武關和嶢關,與原有守關軍一起徹底堵死反秦軍走武關道的可能。再抽出五萬留關中守禦,剩下二十五萬秦銳怎麽用,我就要聽聽你的方略了。”胡亥又喝了一口酒,目光灼灼的看著陳平。
陳平鬆了一口氣:“陛下,如此說來,天下中腹的軍力雖不算龐大,也已經不算匱乏了。還請陛下繼續指示給臣其他的情勢,臣再一體策劃。”
“好。題四,山西一線。”胡亥突然變得有些神秘:“你可知李左車其人?”
“臣曾與其謀過一麵,是個軍謀之才。不過此人為趙武安君之後,臣不敢保證其願為陛下用。”陳平怕胡亥讓他去當說客,直接堵死這條路。
“哈哈哈哈,”胡亥大笑起來,“我又沒說讓先生當說客,先生躲什麽?”
陳平弄一大紅臉。
“豈止是不能為我用,他居然妄圖刺殺於朕。”胡亥在案上猛拍了一下。
“陛下將其擒獲了?是如何處置他的?”陳平來了八卦的興致。
“我嘛,我把他說服了。”胡亥得意洋洋的瞟了陳平一眼,“用不著你當說客。”
陳平這下可難受了,想奉承皇帝吧,怕皇帝又說他奸佞,不奉承吧,剛才自己耍小聰明躲著的事情還讓他很害臊。
“我把山西築關的十八萬刑徒給他十四萬,許他自立為王。”胡亥把與李左車的交涉的種種都告訴了陳平。
陳平聽了默然半晌,抬頭看著胡亥:“陛下,臣實在是不想再讓陛下認為臣奸佞而奉承陛下,不過此事,陛下實實的讓臣敬仰萬分。”
接著就鄭重的行了一個正揖禮。
胡亥心中自然美的直冒泡,但表麵上還是要矜持一下的:“這也無法,此事本是叔孫通提議,現在他也正在往巨鹿去找李左車當說客。誰料想李左車卻來鹹陽刺朕呢,朕就隻好勉為其難頂替一下當當說客了。”
看陳平那種萬分崇拜的目光,胡亥輕咳了一聲,又繼續說題五:“關中專守防禦自是不可,朕有二十五萬秦銳可用,關中尚有十萬到十五萬的備兵,已下詔先行定期訓練,如確有需要再行征召,暫時不離田土。但這些兵力已經是大秦可動用的最後力量,如何能以最少的傷損,獲取最大的利益,就要看卿的謀劃了。”
“我讓太尉府在六英宮設軍謀台,讓少府製各郡山川城郭泥盤,有何方略,均可先在泥盤上推演,由軍中將領飾各方力量。我在去先皇帝陵參加蒙恬蒙毅奠禮的途中做過一次輿圖推演,讓王離與章邯攻巨鹿,太師仲子李厲守城,中尉軍將武叔熊為楚地反秦軍前往救援。”
“結果如何?”陳平目光閃了閃。
“結果嘛,章邯與王離的聯軍大敗,王離軍覆沒。”胡亥把那次圖演又向陳平細細的介紹了一番。
陳平思忖著說:“陛下此法頗善,雖不能說戰場上就一定會照推演那般發展,但至少能使秦軍先行避開一些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既然陛下已讓太尉和少府設立軍謀台,臣也可將想法試演,隻是還有一事,就是如果有多地反秦,各方的力量情況也需要比較精準和及時地獲取,才能在推演時盡量準確。”
胡亥於是又將姚賈的聽風閣和快傳告知了陳平。陳平又一次驚著了,這才多少天,皇帝居然已經做了這麽多的事情?想到皇帝這麽一會兒的時間裏,就把大秦最機密的、甚至三公九卿中的一些人都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坦然告知自己,這份信任……
“陛下隻是今日才見到臣下,就把如此機密事項全都告知於臣,陛下就如此信任臣下嗎?”陳平在心裏憋了半天,最終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你可聽過一個說法?‘民不食者寇,士不仕者怨,商不利者仇,官不權者離’。山東不穩,是因民不食者寇,庶民沒得吃自然成為寇匪。剛剛我說要勵商賈,看中的則是商不利者仇,商人沒有利可得自然就成仇人。至於你等士子,平生所願唯仕與權(官位和權力),有此二項,則可一抒胸中抱負。”
“那麽,”胡亥很認真的向陳平方向傾著身子:“且不說你對我有半師之誼,除了朕,當下誰又能立即就給你這兩樣機會呢?士為知己者死,朕不要你效死,朕隻要你為朕謀,也為自己謀。”
這話說得吃果果的直言不諱,卻正中陳平之心。皇帝對自己坦然直言毫不隱晦,說明皇帝是真心認為自己需要的就是官途和權力,因此也確確實實是知己了。
陳平又一次大揖。
從胡亥角度上看,史上陳平盜嫂受金,盜嫂或是讒害,受金則確有其事,說明陳平即使不是為了自己享樂,也是為了更好的把事情做好而想以金錢做潤滑劑。可能陳平想做的事情並不一定能為劉邦所理解,所以才用了私下受金的做法。
據此胡亥認為,這個人第一有能力、第二做法在當時的常人看來很可能不正規、第三想做的事情如果不為主上所接受也會考慮私下去做所以不是那麽規矩,綜合起來就是一樣,想要把自己的才幹充分展現出來會小小的不擇手段。
現在山東什麽魏王咎、項羽、劉邦都還沒有冒出頭來,自己一下就把陳平捧到了高位,那他叛秦的可能性就幾乎為零了。
看著陳平的行禮,他突然問道:“陳平,現在關中所準備的力量你都知曉了,我問你,如果有二十萬反秦者攻向函穀關,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陳平行完禮剛直起身來,被皇帝的腦筋急轉彎一下弄得有點不知所措,不過畢竟是個謀略家,他馬上就迴過神來:皇帝這麽問,顯然不是想死守函穀關拒敵於關外,因為三歲小孩都會這麽做。
他認真的想了想,臉上露出微笑:“陛下的意思是要用一次性的雷霆處置震懾反秦者,從此不再敢正視關中?臣思一法,陛下參詳之。可佯守十數日後棄守,而在函穀關到鹹陽的半途以十萬軍堵截,路狹難攻,反軍必難寸進。再以五萬軍從其身後複奪函穀關,塞住退路,如此,反叛者被留函穀道,糧秣不濟,必潰降。然後,將此二十萬叛者皆坑之,則山東必無人再敢興奪取關中之意。”
胡亥心說,這位爺的笑容裏咋冰涼冰涼的?這種想法,還真的是古人視人命如草芥的思維。
“這想法不錯,不過九原、雲中一帶乏人,所以我並不想殺掉這些人,而是想把他們弄去屯邊,所以你的想法恐怕還要做些變化才行。”
陳平略一思索,又笑道:“這亦不難,坑殺降卒也不可能二十萬人挖一個坑,所以,隻需要……”
胡亥和陳平談的投機,渾不覺天色早已黑透了,韓談已經命人在兩人周圍燃起了幾隻火燭。但隨著時辰越來越晚,韓談就越來越想打斷他倆的談話,促請皇帝去休息。隻是他往前一湊想要說話時,就被胡亥像轟蒼蠅一樣趕開。
話說馬上就過亥正了,他隻好叫過一個宮人,讓其去找燕媼。在宮中,隻有燕媼的話,皇帝才最有可能聽一聽的。
不多時,燕媼款款的來到殿台上,並沒有強行插話,而是站在一邊耐心等著,終於趁著兩人說話的一個間隙才迅速的說了一句:“陛下,已為客卿選好了宮人和今日宮中安歇的場所,臣請陛下示,是否現在就將宮人送到客卿留宿之所?”
胡亥大手(小手)一揮:“既然賜予客卿了,就直接送過去。”
又對陳平說:“這幾個宮人今日起就屬於你了。”
陳平趕緊施禮感謝。
燕媼笑了笑:“陛下不會要效仿孝公與商君暢敘數日夜吧?客卿昨日跋涉剛至,陛下也應體恤臣下辛勞,今日不若就到此,明日陛下再與客卿敘談如何?”
胡亥看了看燕媼,又看了看陳平:“育母不提我倒是疏忽了。陳平大才,我相見恨晚也。育母提醒的對,我不能隻顧自己高興忘了客卿的車馬勞頓。”
陳平確實很累了,雖然升官發財的興奮和皇帝對自己相知甚深的喜悅,把身體的疲乏暫時掩蓋住了,但此時燕媼一說,他忽然就覺得自己有點支撐不住了。
先感激的看了看韓談,知道是這個內侍開的頭,又感激的看了看燕媼,本來燕媼就風姿綽約,這燈下看嬌娘比白日更勝十倍,此時看著燕媼覺得簡直美到不可方物,不知用什麽語言來表達,隻能拱手表示謝意。
燕媼看大帥哥拱手行禮,也還了個禮,微笑著叫來一個內侍帶陳平去宮中宿歇之所。
燕媼給陳平選宮人是動了心思的。這些宮人已經超過了胡亥所說的二十歲出宮年齡,本應遣歸迴家,但有些是大秦南征北戰的戰爭俘獲(燕媼給陳大爺選賜的人中就有一名胡女),有些是犯官家眷無家可歸,還有一些則是對家人毫無眷戀、即便迴家也怕再次被賣、寧可終老宮中。
燕媼觀看陳平的相貌感覺其有三十多歲,於是從二十歲到二十五、六歲的都選了一些。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往漂亮了選,這樣陳平就可以忽略年齡直接當作侍妾,剛過二十歲的相比之下不是最漂亮的,但勝在年輕。
陳平一到宿處,八名女孩就列隊相迎,倒把陳大爺看了個眼花繚亂。也就是陳大爺真的累了,再加之此為宮內,陳大爺不敢太放肆,不然他長期在外遊曆,好容易迴了家卻發現夫人仙逝,家中雜務拖累忙亂數月身心俱疲,接到征召令又長途跋涉十幾天到鹹陽……這樣正當盛年又許久未碰女人的男人,在看到光輝前途、心中再無擔憂的情況下,瞧見老母豬都是雙眼皮的,馬上就會拉起一位甚至數位大被同眠了。
坐在撒著花瓣的熱水木桶中,在幾名侍女揉搓下昏昏欲睡的陳平,腦中突然又閃出了燕媼成熟風韻的樣子,陳平有點兒心動過速。
突然又想到剛才問過這些侍女,這個熟女燕媼不僅僅是永巷令,還是皇帝的奶母,並被皇帝賜了封號……唉,他在心中歎了口氣,要僅僅是宮中女官,還有希望跟皇帝討來做續弦夫人,但既然是皇帝的“育母”……
_
滎陽縣府內的一個院落正屋內燈火通明,幾個人圍著一張牛皮地圖仍然在商討著,渾不覺時間已近子時。
“如依郡尉劃出的範圍,分別在滎陽縣和滎陽築城並加固滎陽和敖倉間甬道,又是按照郡尉的圖樣修築,至少需要五萬以上的役夫。”
滎陽縣令令狐牟揉揉發紅的眼睛,“滎陽縣目下可征之夫在萬五上下,如果按皇帝詔令中每戶單夫不征,則隻有萬人。不管是築城還是為卒,也就這麽多人了。”
李厲環視了一下屋內的人,除了自己帶來七千郡兵的七個千人和兩個軍侯,就是滎陽的縣令、縣丞和縣尉等幾人,另外還有敖倉的倉令和倉丞。
他笑了笑說:“築城的人夫不必擔心,郡丞延早已征召了超過四萬壯夫並在他地完成了大量的前期要做之事。現在要把這些役夫轉到滎陽來最後完成甬道和築城,這些役夫的食宿還有月供,還需要倉令全力協助。”
敖倉倉令呂朔點點頭:“郡尉既有陛下詔令,屬下萬無不配合的道理。敖倉存糧足供四十萬軍兩載戰時耗用,隻要郡尉需要,隨時提供。”
“倉中可有糯米?”李厲又問。
“有,應足供築城的米漿使用。”
“那好,”李厲對郡兵千人和滎陽縣令說,“明日郡兵休整一日,還請縣令依此圖,明日先帶隸役劃出築城界線。後日即由郡兵依界站位,隨時征召到的役夫,按剛才商定的次序開始逐段起築。”
幾人拱手應命。
李厲又對倉令呂朔說:“明日我會使一千郡兵到敖倉,協助倉役將十日所需的糯米及兵役的糧秣調出,倉令可早做謀劃。”
陳平一口蘋果沒咽下去,差點把自己噎死:“陛、陛下,”他使勁捶了捶胸口,把這口氣順過來:“這兩件事,是相互抵觸的啊。”
“哦?如何抵觸了?”胡亥假裝疑惑的看著陳平。他豈不知兩者衝突?就是想看看這個鬼才有沒有什麽好辦法調和這兩種大政。
“勸農桑,是要把人吸引迴到土地上,勵商賈,又是把人從土地上吸引開。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勸農桑,抑商賈,就是為了把人喚迴土地的。”陳平正色說道。
“嗯,卿所說我也知曉,在戰時,軍以糧為基,所以糧農為本是不錯。但人的目光若被圈於土地上,就沒有工匠技藝和機巧的發展,也沒有財富的流通。”
“舉個例子,不一定很恰當,就是個比喻。幾口鍋,可能能從北邊草原換迴一匹馬,如果用糧換,則可能需要一百到兩百石,也就是一百多畝的收成。你說幾口鍋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多,還是一百畝地的全部收成耗費的多呢?”胡亥瞟了陳平一眼。
“再舉一例,我們要千裏運軍糧,需要征發徭役,需要有官吏和軍卒押運,運途自耗就是大問題,常有說準備十數斤而到達僅一斤,甚至有說數十斤而到一斤,征發徭役又成為朝堂和朕的弊政。若用商賈,以十倍利與之,既無徭役之患,還可節省官府之力,到糧數量還多。”
胡亥伸展了一下腰腿,“這個難題交給你去想,想出一個調和的方法。”
胡亥不管陳平的苦瓜臉,想了想又說:“我在九原郡試行恢複按田畝計租賦,從事商賈者從市租、關口稅收賦,並要承擔所雇用之人的傭錢所得稅,十稅一成半。如果效果尚可,我欲在關中先行推行。這是當下的基本情勢,也告知於你。”
陳平有點嘬牙花子:“陛下,臣於此等事上用心不多,臣會盡力去補足,但臣眼下不敢欺君,胡亂應承。”
胡亥琢磨了一下,這種內政方麵的具體性事物……要不等曹參來了丟給他?其實蕭何或許更合適。
不過嘴上還是不肯放過陳平:“卿既有願宰執天下,內政大事如何不用心?我召卿來非是召一策士,為宰執者必然要全方位考慮。”
陳平聽這話的意思,皇帝還真的對他有宰相的期許,不由的心裏發熱。“臣會盡力,以不負陛下厚望。”
“嗯,這些大政方向的事情先向卿交待這些,時日還長,你我君臣有時間商討。尤其在山東不穩的情況下,這類大政暫時還無法實施,慢慢計議出盡量完備的方略。”
胡亥端起酒碗:“現在來說說如何應對山東之亂吧。”
胡亥抬手一飲而盡,放下酒碗,韓談連忙過來滿上。
“你關注那消失的二十多萬刑徒,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我把六萬正兵和二十二萬刑徒已經混編成為一軍,號秦銳,征召奴生子五萬,也與秦銳軍混編訓練。此三十三萬軍,訓練三月後,抽三萬分鎮武關和嶢關,與原有守關軍一起徹底堵死反秦軍走武關道的可能。再抽出五萬留關中守禦,剩下二十五萬秦銳怎麽用,我就要聽聽你的方略了。”胡亥又喝了一口酒,目光灼灼的看著陳平。
陳平鬆了一口氣:“陛下,如此說來,天下中腹的軍力雖不算龐大,也已經不算匱乏了。還請陛下繼續指示給臣其他的情勢,臣再一體策劃。”
“好。題四,山西一線。”胡亥突然變得有些神秘:“你可知李左車其人?”
“臣曾與其謀過一麵,是個軍謀之才。不過此人為趙武安君之後,臣不敢保證其願為陛下用。”陳平怕胡亥讓他去當說客,直接堵死這條路。
“哈哈哈哈,”胡亥大笑起來,“我又沒說讓先生當說客,先生躲什麽?”
陳平弄一大紅臉。
“豈止是不能為我用,他居然妄圖刺殺於朕。”胡亥在案上猛拍了一下。
“陛下將其擒獲了?是如何處置他的?”陳平來了八卦的興致。
“我嘛,我把他說服了。”胡亥得意洋洋的瞟了陳平一眼,“用不著你當說客。”
陳平這下可難受了,想奉承皇帝吧,怕皇帝又說他奸佞,不奉承吧,剛才自己耍小聰明躲著的事情還讓他很害臊。
“我把山西築關的十八萬刑徒給他十四萬,許他自立為王。”胡亥把與李左車的交涉的種種都告訴了陳平。
陳平聽了默然半晌,抬頭看著胡亥:“陛下,臣實在是不想再讓陛下認為臣奸佞而奉承陛下,不過此事,陛下實實的讓臣敬仰萬分。”
接著就鄭重的行了一個正揖禮。
胡亥心中自然美的直冒泡,但表麵上還是要矜持一下的:“這也無法,此事本是叔孫通提議,現在他也正在往巨鹿去找李左車當說客。誰料想李左車卻來鹹陽刺朕呢,朕就隻好勉為其難頂替一下當當說客了。”
看陳平那種萬分崇拜的目光,胡亥輕咳了一聲,又繼續說題五:“關中專守防禦自是不可,朕有二十五萬秦銳可用,關中尚有十萬到十五萬的備兵,已下詔先行定期訓練,如確有需要再行征召,暫時不離田土。但這些兵力已經是大秦可動用的最後力量,如何能以最少的傷損,獲取最大的利益,就要看卿的謀劃了。”
“我讓太尉府在六英宮設軍謀台,讓少府製各郡山川城郭泥盤,有何方略,均可先在泥盤上推演,由軍中將領飾各方力量。我在去先皇帝陵參加蒙恬蒙毅奠禮的途中做過一次輿圖推演,讓王離與章邯攻巨鹿,太師仲子李厲守城,中尉軍將武叔熊為楚地反秦軍前往救援。”
“結果如何?”陳平目光閃了閃。
“結果嘛,章邯與王離的聯軍大敗,王離軍覆沒。”胡亥把那次圖演又向陳平細細的介紹了一番。
陳平思忖著說:“陛下此法頗善,雖不能說戰場上就一定會照推演那般發展,但至少能使秦軍先行避開一些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既然陛下已讓太尉和少府設立軍謀台,臣也可將想法試演,隻是還有一事,就是如果有多地反秦,各方的力量情況也需要比較精準和及時地獲取,才能在推演時盡量準確。”
胡亥於是又將姚賈的聽風閣和快傳告知了陳平。陳平又一次驚著了,這才多少天,皇帝居然已經做了這麽多的事情?想到皇帝這麽一會兒的時間裏,就把大秦最機密的、甚至三公九卿中的一些人都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坦然告知自己,這份信任……
“陛下隻是今日才見到臣下,就把如此機密事項全都告知於臣,陛下就如此信任臣下嗎?”陳平在心裏憋了半天,最終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你可聽過一個說法?‘民不食者寇,士不仕者怨,商不利者仇,官不權者離’。山東不穩,是因民不食者寇,庶民沒得吃自然成為寇匪。剛剛我說要勵商賈,看中的則是商不利者仇,商人沒有利可得自然就成仇人。至於你等士子,平生所願唯仕與權(官位和權力),有此二項,則可一抒胸中抱負。”
“那麽,”胡亥很認真的向陳平方向傾著身子:“且不說你對我有半師之誼,除了朕,當下誰又能立即就給你這兩樣機會呢?士為知己者死,朕不要你效死,朕隻要你為朕謀,也為自己謀。”
這話說得吃果果的直言不諱,卻正中陳平之心。皇帝對自己坦然直言毫不隱晦,說明皇帝是真心認為自己需要的就是官途和權力,因此也確確實實是知己了。
陳平又一次大揖。
從胡亥角度上看,史上陳平盜嫂受金,盜嫂或是讒害,受金則確有其事,說明陳平即使不是為了自己享樂,也是為了更好的把事情做好而想以金錢做潤滑劑。可能陳平想做的事情並不一定能為劉邦所理解,所以才用了私下受金的做法。
據此胡亥認為,這個人第一有能力、第二做法在當時的常人看來很可能不正規、第三想做的事情如果不為主上所接受也會考慮私下去做所以不是那麽規矩,綜合起來就是一樣,想要把自己的才幹充分展現出來會小小的不擇手段。
現在山東什麽魏王咎、項羽、劉邦都還沒有冒出頭來,自己一下就把陳平捧到了高位,那他叛秦的可能性就幾乎為零了。
看著陳平的行禮,他突然問道:“陳平,現在關中所準備的力量你都知曉了,我問你,如果有二十萬反秦者攻向函穀關,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陳平行完禮剛直起身來,被皇帝的腦筋急轉彎一下弄得有點不知所措,不過畢竟是個謀略家,他馬上就迴過神來:皇帝這麽問,顯然不是想死守函穀關拒敵於關外,因為三歲小孩都會這麽做。
他認真的想了想,臉上露出微笑:“陛下的意思是要用一次性的雷霆處置震懾反秦者,從此不再敢正視關中?臣思一法,陛下參詳之。可佯守十數日後棄守,而在函穀關到鹹陽的半途以十萬軍堵截,路狹難攻,反軍必難寸進。再以五萬軍從其身後複奪函穀關,塞住退路,如此,反叛者被留函穀道,糧秣不濟,必潰降。然後,將此二十萬叛者皆坑之,則山東必無人再敢興奪取關中之意。”
胡亥心說,這位爺的笑容裏咋冰涼冰涼的?這種想法,還真的是古人視人命如草芥的思維。
“這想法不錯,不過九原、雲中一帶乏人,所以我並不想殺掉這些人,而是想把他們弄去屯邊,所以你的想法恐怕還要做些變化才行。”
陳平略一思索,又笑道:“這亦不難,坑殺降卒也不可能二十萬人挖一個坑,所以,隻需要……”
胡亥和陳平談的投機,渾不覺天色早已黑透了,韓談已經命人在兩人周圍燃起了幾隻火燭。但隨著時辰越來越晚,韓談就越來越想打斷他倆的談話,促請皇帝去休息。隻是他往前一湊想要說話時,就被胡亥像轟蒼蠅一樣趕開。
話說馬上就過亥正了,他隻好叫過一個宮人,讓其去找燕媼。在宮中,隻有燕媼的話,皇帝才最有可能聽一聽的。
不多時,燕媼款款的來到殿台上,並沒有強行插話,而是站在一邊耐心等著,終於趁著兩人說話的一個間隙才迅速的說了一句:“陛下,已為客卿選好了宮人和今日宮中安歇的場所,臣請陛下示,是否現在就將宮人送到客卿留宿之所?”
胡亥大手(小手)一揮:“既然賜予客卿了,就直接送過去。”
又對陳平說:“這幾個宮人今日起就屬於你了。”
陳平趕緊施禮感謝。
燕媼笑了笑:“陛下不會要效仿孝公與商君暢敘數日夜吧?客卿昨日跋涉剛至,陛下也應體恤臣下辛勞,今日不若就到此,明日陛下再與客卿敘談如何?”
胡亥看了看燕媼,又看了看陳平:“育母不提我倒是疏忽了。陳平大才,我相見恨晚也。育母提醒的對,我不能隻顧自己高興忘了客卿的車馬勞頓。”
陳平確實很累了,雖然升官發財的興奮和皇帝對自己相知甚深的喜悅,把身體的疲乏暫時掩蓋住了,但此時燕媼一說,他忽然就覺得自己有點支撐不住了。
先感激的看了看韓談,知道是這個內侍開的頭,又感激的看了看燕媼,本來燕媼就風姿綽約,這燈下看嬌娘比白日更勝十倍,此時看著燕媼覺得簡直美到不可方物,不知用什麽語言來表達,隻能拱手表示謝意。
燕媼看大帥哥拱手行禮,也還了個禮,微笑著叫來一個內侍帶陳平去宮中宿歇之所。
燕媼給陳平選宮人是動了心思的。這些宮人已經超過了胡亥所說的二十歲出宮年齡,本應遣歸迴家,但有些是大秦南征北戰的戰爭俘獲(燕媼給陳大爺選賜的人中就有一名胡女),有些是犯官家眷無家可歸,還有一些則是對家人毫無眷戀、即便迴家也怕再次被賣、寧可終老宮中。
燕媼觀看陳平的相貌感覺其有三十多歲,於是從二十歲到二十五、六歲的都選了一些。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往漂亮了選,這樣陳平就可以忽略年齡直接當作侍妾,剛過二十歲的相比之下不是最漂亮的,但勝在年輕。
陳平一到宿處,八名女孩就列隊相迎,倒把陳大爺看了個眼花繚亂。也就是陳大爺真的累了,再加之此為宮內,陳大爺不敢太放肆,不然他長期在外遊曆,好容易迴了家卻發現夫人仙逝,家中雜務拖累忙亂數月身心俱疲,接到征召令又長途跋涉十幾天到鹹陽……這樣正當盛年又許久未碰女人的男人,在看到光輝前途、心中再無擔憂的情況下,瞧見老母豬都是雙眼皮的,馬上就會拉起一位甚至數位大被同眠了。
坐在撒著花瓣的熱水木桶中,在幾名侍女揉搓下昏昏欲睡的陳平,腦中突然又閃出了燕媼成熟風韻的樣子,陳平有點兒心動過速。
突然又想到剛才問過這些侍女,這個熟女燕媼不僅僅是永巷令,還是皇帝的奶母,並被皇帝賜了封號……唉,他在心中歎了口氣,要僅僅是宮中女官,還有希望跟皇帝討來做續弦夫人,但既然是皇帝的“育母”……
_
滎陽縣府內的一個院落正屋內燈火通明,幾個人圍著一張牛皮地圖仍然在商討著,渾不覺時間已近子時。
“如依郡尉劃出的範圍,分別在滎陽縣和滎陽築城並加固滎陽和敖倉間甬道,又是按照郡尉的圖樣修築,至少需要五萬以上的役夫。”
滎陽縣令令狐牟揉揉發紅的眼睛,“滎陽縣目下可征之夫在萬五上下,如果按皇帝詔令中每戶單夫不征,則隻有萬人。不管是築城還是為卒,也就這麽多人了。”
李厲環視了一下屋內的人,除了自己帶來七千郡兵的七個千人和兩個軍侯,就是滎陽的縣令、縣丞和縣尉等幾人,另外還有敖倉的倉令和倉丞。
他笑了笑說:“築城的人夫不必擔心,郡丞延早已征召了超過四萬壯夫並在他地完成了大量的前期要做之事。現在要把這些役夫轉到滎陽來最後完成甬道和築城,這些役夫的食宿還有月供,還需要倉令全力協助。”
敖倉倉令呂朔點點頭:“郡尉既有陛下詔令,屬下萬無不配合的道理。敖倉存糧足供四十萬軍兩載戰時耗用,隻要郡尉需要,隨時提供。”
“倉中可有糯米?”李厲又問。
“有,應足供築城的米漿使用。”
“那好,”李厲對郡兵千人和滎陽縣令說,“明日郡兵休整一日,還請縣令依此圖,明日先帶隸役劃出築城界線。後日即由郡兵依界站位,隨時征召到的役夫,按剛才商定的次序開始逐段起築。”
幾人拱手應命。
李厲又對倉令呂朔說:“明日我會使一千郡兵到敖倉,協助倉役將十日所需的糯米及兵役的糧秣調出,倉令可早做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