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繼續分配著圖上兵演的各方力量:“讓中尉軍將……就桓範吧,作為李厲城外援兵,三萬,給一幅圖。讓公子高、將閭、驂、節做為諸侯國援兵,各三萬,圖一幅。中尉軍的武叔熊為主援軍,兵七萬,帶兩將,就楊熊和趙賁吧,圖三幅。在我的金根車內掛圖三幅,讓馮劫、李由、召平、張蒼與我同車,為評判。”
胡亥歪著頭又想了想:“李厲稱為趙王軍,桓範稱為趙援軍,將閭為魏軍、驂為韓軍、節為燕軍、高為齊軍,武叔熊的主援軍為楚軍。”
“嗨。”公子嬰一一記下。
“皇兄願不願意也領一軍來玩玩?”胡亥突然笑咪咪的對他說。
“陛下,臣就不領軍了,不過臣倒是很願意在陛下車內觀戰。”公子嬰也笑著迴答。
“皇兄要是願意領軍,我可以讓皇兄領武叔熊那支主援軍。”胡亥繼續誘惑。
“陛下莫再戲耍臣了,臣雖在先皇帝時隨軍參與過平滅六國之戰,但都是守中軍的。臣也不具備攻伐謀略,讓臣領兵還不全軍盡墨?”公子嬰不為所動。
“哈哈哈哈。”胡亥大笑。
公子嬰不理胡亥,奮筆疾書的把皇帝的意思寫完,然後交到胡亥手中。胡亥看了看:“嗯,我又想起幾點。”
“陛下請講。”
“各軍戰力,王離軍為十成含五萬騎軍,章邯軍為九成含五萬騎軍,章邯王離兩軍合為攻趙秦軍,以章邯為主、王離為副,但如何攻城如何分派各軍目標由他們自定。輜重通過河水輸送,如何向巨鹿輸送也由他們自定。”
“守城李厲趙王軍戰力為十成,如果摻入城中民壯,戰力再由評判人來定。城外援軍,桓範趙援軍戰力七成,四公子的諸侯國援軍戰力六成,武叔熊的七萬楚軍中,三萬戰力十一成含一萬騎軍,四萬戰力十成。”
胡亥說到這兒皺了皺眉:“要給四公子的諸侯國援軍設一個限,所帶兵力為本國主力,折損三成而最終攻趙軍勝,按戰策失敗計;攻趙軍敗而四公子所領各軍又折損五成,同樣按戰策失敗計。桓範的趙援軍則可定為,救援不成損失兵卒屬失敗,救援成了隻剩半半之數仍為失敗。咱們正好通過這樣圖上演兵看看這些軍將的指揮能力,想必他們知道明日的軍戲詳情後也會這麽想的。”
看著公子嬰書寫,胡亥又補充了一句:“寫好後著人分別謄抄,然後送到每個軍將手裏,並問他們是否需要宮中輜車。對李厲說,守城的方略,今日許他與李由共討,明日卯時以後李由為評判,就不許兩人再接觸了。隻是……”
“算了,今日謄抄好但不要分發,先通知相關軍將準備輜車,明日再行分發。僅告知李厲和李由,讓他們知道明日是李厲要圖演守城,先行協商守城方法吧。”胡亥突然改變了主意。
公子嬰不知道這個堂弟為啥又改變了主意,自從皇帝歸來並讓自己當郎中令以來,這個小堂弟滿腦子的想法自己是永遠琢磨不透,也許這就是皇帝的思維吧。
他想不透也就不去想,先把皇帝交辦的事情辦好再說。公子嬰落下最後一筆,交給胡亥看了一遍。胡亥看後沒說什麽,把竹簡交還給他。
“陛下,那臣現在就去安排了。”公子嬰施禮後起身。
公子嬰離開後,韓談立即走過來:“陛下,早都過了晚食的時刻了,要不要現在用膳?”
胡亥舉起雙手抻了抻筋,放下手又轉轉脖子轉轉腰:“剛才不是吃過一些了嗎,再拿兩樣肉食和兩盤拌菜,一碗粟粥即可。”
韓談躬身而退,剛換下菡萏的芙蕖趕緊走上來,把胡亥接見大臣時所戴的通天冠小心的摘下,又把胡亥的頭發攏了攏,再用頭巾紮好。
胡亥一轉身就趴下了,芙蕖就開始給胡亥捶背捶腰。捶著捶著,就把胡亥捶得迷迷糊糊的快睡著了。幸好此時韓談帶人把晚膳端了上來,芙蕖把胡亥扶起來,一邊端盤端碗,一邊小聲嘀咕:“公子,你這也太累了吧。昨夜剛迴,今日就忙一整日,明日又要去先皇帝陵。總是這樣,公子的身體會出問題的。”
胡亥喝了一口粥,夾了一口菜送進嘴裏:“那怎麽辦?江山是先皇父傳給我的,我倒是很想像甘泉宮那位那麽樂呢。”
他敲敲自己的腦袋,“不過要是沒那位,也沒準哪天我也會變成那位,那多舒服。舒服歸舒服,但就是要好好想想這江山啥時候會不會不屬贏姓。”
“那也不在這幾天吧……”芙蕖嘟嘟囔囔的:“公子複歸後,就沒一刻閑著的。看公子現在的神色,已經是非常疲倦了。”
“再堅持兩天,蒙恬的祭禮結束後,就可以稍稍放鬆一下了。”胡亥正夾了兩片肉才塞進嘴裏,話說得含糊不清的。
剛把肉咽下去,他就猛然想起啥似的叫了起來:“對了韓談,你給我提醒一下樂府令,那個西域舞的事兒,讓他給我精心著點兒,三日後我迴宮時,要有人能給我演上一舞。”
芙蕖本還要為胡亥對皇帝大業的兢兢業業、認真努力在心中點讚,一聽這位爺這麽多天到處奔波居然還沒忘了那個西域扭肚皮的舞,頓時崩潰。
不過,胡亥一提西域舞,一下就勾起自己老娘所說“勾引皇帝”的事情,芙蕖的小臉刷的紅了。
胡亥一門心思的對付著晚飯,倒是沒太注意芙蕖的臉色變化。吃完了飯,很沒風度的打了個飽嗝,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芙蕖連忙去攙他:“公子要去安歇了嗎?我去準備沐浴之物。”
胡亥笑了笑:“吃飽了就睡,你這是把公子當肥彘來養?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去外麵溜達溜達。”
說著走下了丹陛,出了殿門,開始在殿外高台上圍著宮殿慢慢踱步,邊走邊觀賞起一直還未仔細欣賞過的秦宮風采。
史書中,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喜歡營造宮殿的土木狂人。大秦一統天下氣吞山河,所建的宮殿也都極為宏大而有氣勢,計量尺度動輒以百步計算。但在這個時代,所用的外牆裝飾顏料多以礦物顏料為主,因此整體宮殿的色彩並不象有些影視劇中搭建的那麽鮮豔奪目,而是給人一種莊重沉穩的感覺。主要的大殿都有多層的殿頂飛簷,坐落在數丈高的巨型台基上。
殿外高台廣場上,郎中軍持戟肅立,殿門兩側各立有巨大的金鼓,熠熠閃光。殿台上多個巨型銅缸貯水以備防範火患,高台邊沿的漢白玉的圍欄則是雕刻的美輪美奐。相比之下,大殿本身反而顯得簡樸,殿頂覆蓋灰瓦,殿角飛簷也是陶瓦燒製的龍首等物。粗大的殿下廊柱用朱砂塗成紅色,窗眉是黑漆與金粉勾描,殿牆則以大麵積的白堊覆蓋,並不顯奢華,反頗具古拙之意。
胡亥出殿時天色已暗,殿外一圈銅柱頂端點起了火燭,把高台整體照的通明。同樣,在高台之下的宮牆範圍內,也是處處燈火,所以整個鹹陽宮內都是通體透亮的感覺,雖不能說照如白晝,但也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明亮。
胡亥知道這並不完全是奢華表現,而是有安全保衛上的原因。隻要沒有光亮照不到的死角,也就無法隱藏刺客宵小等輩。
郎中軍新建立的近衛每二十人為一隊在大殿周圍舉著火把巡視,騎郎則十人一隊沿著宮牆不時地跨馬而過。遠遠地望到宮牆外,也有叢叢火把遊弋,那顯然是衛尉軍在宮外巡視。
胡亥在滿天星鬥的映襯下,正在仔細的看著大殿的殿頂結構,忽然一片雲緩緩地飄過,讓他一下想起一件事兒來:“這大殿是周遭多少裏之內的最高點,這玩意兒不是遭雷劈嗎?”
曆史上皇宮被雷擊著火的例子也不算少了,這事兒必須解決一下。
“轉天讓少府給大殿上裝上避雷帶。”胡亥暗想。
胡亥圍著主殿轉悠了一圈就走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剛走迴殿門前,就看見公子嬰正在快步沿著台階走上殿台。於是胡亥站住等著,公子嬰看到胡亥站立在高台之上望著他,就加快了腳步上了高台,然後向胡亥施了一個禮:“見過陛下。”
“天色已黑,時辰不早了,明日還要奔波,皇兄這時候還不迴轉休息?”胡亥有點奇怪。
“陛下,臣是來向陛下迴奏陛下安排的明日圖演之事的。臣已去過太尉府、丞相府和少府,三府分別分派了人手描畫陛下所要的二十份地圖。各府都保證明日卯時前定能完成。陛下讓通曉各軍將準備輜車的事情和李厲的事情,臣也已通傳完畢。分發各軍將的圖演任務也已著人謄抄完畢,明早即可分發。”公子嬰一一稟報著。
胡亥笑了笑:“皇兄辦事,我是很放心的。所以,以後這些事情不用再專門跑來稟報了,除非是中間有什麽問題需要我來決斷。皇兄這幾日一直隨我東西奔走,我都覺得辛苦非常,皇兄想必更是辛勞。”
“臣職司所在之事,何談辛勞。”公子嬰很低姿態的說,“陛下這幾日奇思百出,決斷果毅,臣深感不及。”
胡亥覺得公子嬰話裏有話,大概是自己把金手指用的有點太過了,尤其是匠作方麵。一個身居深宮的公子哥,怎麽會知道這麽多讓古人都覺得驚訝的玩意兒呢?可惜,這方麵的內情偏偏是自己無法解釋的,總不能說小爺是後世的魂靈附體到你們小皇帝的身上了,那還不給人當妖魅打死啊。
不過,對於山東必亂的預言,倒是應該聽一下這位也是皇族人士的看法。
胡亥笑了:“皇兄若不急於安寢,那就和我閑敘一會兒吧。”
“臣奉詔。”
韓談看皇帝沒有進殿的意思,就讓人在高台角落處鋪了座席並放上幾案。既然皇帝說齋戒不可飲酒,就在幾案上擺上了一盤紅彤彤的柰子(古代蘋果)。
胡亥在幾案前坐下,向公子嬰招招手:“皇兄,坐。”公子嬰遲疑了一下,也恭恭敬敬的坐下了。
胡亥望著公子嬰這個在曆史上曾為秦三世的人,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孟子所說過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之語。
自己這個占了人家身體和地位的胡亥,曾經也對曆史有過很多關注,因此相比真身胡亥,對臣子的認識要更透徹一些。孟子的話,說得好啊。雖然古人忠君為大道,但君王的江山、君王的意誌,是要完全依靠臣子們的作為來維護和實現的,所以自己絕對不能像真身胡亥那樣輕慢大臣。
比如眼前這個人吧,從血緣上,是胡亥的堂兄;從利益上,是大秦最近支的宗室;從史書中,胡亥把兄弟殺光之後,這個人也不曾做過奪宮篡位之事,何況現在除了胡亥還留下了四個始皇帝的子嗣,他就更無可能有篡奪大位的妄想,所以應該是最可信賴的大臣。
所以,胡亥要視公子嬰如手足,本來他也是胡亥的手足。
胡亥拿起一個蘋果,咬了一口,綿軟香甜。於是抬手示意公子嬰也吃一個。
“皇兄,我從甘泉宮複歸之後,一直都是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也完全沒有征得皇兄的意見,就直接把皇兄拉進朝堂做郎中令。不知皇兄可否有什麽想法?”
公子嬰拿著蘋果正準備咬,聽到胡亥的問話就放下蘋果迴答道:“這是陛下對臣的恩賞和信賴,臣唯有全心效力陛下,怎會有其他想法。”
胡亥微笑一下,又咬了蘋果一口:“皇兄,你我以往就一直交好。此番複位,沒有皇兄鼎力相助就完全沒有可能,皇兄確實是值得我當作兄長來尊敬的。這些時日以來,我滿心都是危機來臨前惴惴不安的感覺,所以做了很多決斷、安排了很多事情,也從未征詢一下皇兄的看法。”
他把蘋果放到案上的陶盤裏,認真的對公子嬰說道:“論歲數,皇兄大我二十多歲,而且跟隨先皇帝所經所見,也必然比我更有眼光。今日在這裏,你我不論君臣,隻論兄弟。”
胡亥向韓談揮揮手,韓談心領神會的向後退去,同時把宮人和近衛都帶離到五十步之外。“所以,我請皇兄對我這些時日以來的政事安排,給一些評點。”
公子嬰一聽胡亥這麽說,趕緊俯首施禮:“陛下的決斷,臣何敢妄加評議?”
胡亥看著公子嬰:“皇兄,我剛說過,這裏隻有你我,你我不論君臣隻是兄弟。皇兄也是贏姓宗族,與我有共同的責任維護贏姓宗族的利益。先皇帝英明睿智,銳意開拓,意誌堅強,我比不了。雖然這幾日皇兄看到我果毅獨裁,實則我心中也是小心謹慎十分不安啊,生怕一個失誤,就讓贏姓的江山徹底崩塌。”
“我相信公卿們也是關注和忠於大秦的,但公卿們不是贏姓宗族,不是我的兄長,很多話要揣摩上意,這也是先皇帝精於政務而統攬一切所帶來的弊端,臣子們都僅僅成為執行者。”
他長歎了一聲,“我不是先皇帝,所以我需要有人能夠時時提醒我,理解我,支持我,而不是僅僅執行好我的詔命。皇兄,這樣的人,除了你還有更合適的其他人嗎?”
公子嬰怔怔的看著胡亥,臉上流露出複雜且有些掙紮的神情。
胡亥微笑的表情似在鼓勵著他,公子嬰猶疑再三,終於放鬆了下來。既然皇帝顯得十分真誠,而且之前兩人的關係確實很好。在胡亥要殺蒙恬和蒙毅時他公開上書勸諫,胡亥也沒有對他有什麽懲罰(當然那個是真胡亥,不過公子嬰也不知道這個是冒牌貨),他相信胡亥說的確實是心裏話。
“陛下,”公子嬰既然相信了胡亥的真誠,因此也就膽子大了起來,“臣不敢妄議陛下的決斷,不過臣對陛下這幾日的詔命和想法,確實有一些疑慮,還望陛下,或可以為臣解惑。”
胡亥鬆了一口氣,總算在讓公子嬰完全信賴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步。“皇兄請講,我可言者則會盡言之。”
“陛下一直堅信山東之地必亂。臣知陛下此番迴鹹陽宮前曾遊曆山東,所以陛下在李斯說到山東不穩時,毫不驚訝,不但直接接受這種說法,還提出定會有故六國遺族暗中為禍,臣鬥膽請教陛下,山東真的已經開始糜爛了麽?”公子嬰拿著蘋果湊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
“此事可與皇兄盡言。”胡亥又拿起陶盤內的蘋果在手中轉了轉,“要依著我真心的想法,我還真的很願意像趙高弄來那個假貨一樣,去享受皇位帶來的舒適和呆在甘泉宮的悠閑。人生如白駒過隙,我也喜歡享樂,皇兄當記得先皇帝在時我是如何嬉耍的。隻是既然為皇帝,光享樂不成啊,我還是繼承了先皇父江山的皇帝。”
“此番在山東的遊曆裏,我一方麵聽聞時事、觀察民情,一方麵也在考慮如何的作為會對大秦江山帶來如何的後果。阿房繼續建宮、驪山盡速完成先皇帝陵其實在我東巡前也是想過要不要做,後來趙高挾持那個傀儡做了。”胡亥冷哼了一聲。
胡亥歪著頭又想了想:“李厲稱為趙王軍,桓範稱為趙援軍,將閭為魏軍、驂為韓軍、節為燕軍、高為齊軍,武叔熊的主援軍為楚軍。”
“嗨。”公子嬰一一記下。
“皇兄願不願意也領一軍來玩玩?”胡亥突然笑咪咪的對他說。
“陛下,臣就不領軍了,不過臣倒是很願意在陛下車內觀戰。”公子嬰也笑著迴答。
“皇兄要是願意領軍,我可以讓皇兄領武叔熊那支主援軍。”胡亥繼續誘惑。
“陛下莫再戲耍臣了,臣雖在先皇帝時隨軍參與過平滅六國之戰,但都是守中軍的。臣也不具備攻伐謀略,讓臣領兵還不全軍盡墨?”公子嬰不為所動。
“哈哈哈哈。”胡亥大笑。
公子嬰不理胡亥,奮筆疾書的把皇帝的意思寫完,然後交到胡亥手中。胡亥看了看:“嗯,我又想起幾點。”
“陛下請講。”
“各軍戰力,王離軍為十成含五萬騎軍,章邯軍為九成含五萬騎軍,章邯王離兩軍合為攻趙秦軍,以章邯為主、王離為副,但如何攻城如何分派各軍目標由他們自定。輜重通過河水輸送,如何向巨鹿輸送也由他們自定。”
“守城李厲趙王軍戰力為十成,如果摻入城中民壯,戰力再由評判人來定。城外援軍,桓範趙援軍戰力七成,四公子的諸侯國援軍戰力六成,武叔熊的七萬楚軍中,三萬戰力十一成含一萬騎軍,四萬戰力十成。”
胡亥說到這兒皺了皺眉:“要給四公子的諸侯國援軍設一個限,所帶兵力為本國主力,折損三成而最終攻趙軍勝,按戰策失敗計;攻趙軍敗而四公子所領各軍又折損五成,同樣按戰策失敗計。桓範的趙援軍則可定為,救援不成損失兵卒屬失敗,救援成了隻剩半半之數仍為失敗。咱們正好通過這樣圖上演兵看看這些軍將的指揮能力,想必他們知道明日的軍戲詳情後也會這麽想的。”
看著公子嬰書寫,胡亥又補充了一句:“寫好後著人分別謄抄,然後送到每個軍將手裏,並問他們是否需要宮中輜車。對李厲說,守城的方略,今日許他與李由共討,明日卯時以後李由為評判,就不許兩人再接觸了。隻是……”
“算了,今日謄抄好但不要分發,先通知相關軍將準備輜車,明日再行分發。僅告知李厲和李由,讓他們知道明日是李厲要圖演守城,先行協商守城方法吧。”胡亥突然改變了主意。
公子嬰不知道這個堂弟為啥又改變了主意,自從皇帝歸來並讓自己當郎中令以來,這個小堂弟滿腦子的想法自己是永遠琢磨不透,也許這就是皇帝的思維吧。
他想不透也就不去想,先把皇帝交辦的事情辦好再說。公子嬰落下最後一筆,交給胡亥看了一遍。胡亥看後沒說什麽,把竹簡交還給他。
“陛下,那臣現在就去安排了。”公子嬰施禮後起身。
公子嬰離開後,韓談立即走過來:“陛下,早都過了晚食的時刻了,要不要現在用膳?”
胡亥舉起雙手抻了抻筋,放下手又轉轉脖子轉轉腰:“剛才不是吃過一些了嗎,再拿兩樣肉食和兩盤拌菜,一碗粟粥即可。”
韓談躬身而退,剛換下菡萏的芙蕖趕緊走上來,把胡亥接見大臣時所戴的通天冠小心的摘下,又把胡亥的頭發攏了攏,再用頭巾紮好。
胡亥一轉身就趴下了,芙蕖就開始給胡亥捶背捶腰。捶著捶著,就把胡亥捶得迷迷糊糊的快睡著了。幸好此時韓談帶人把晚膳端了上來,芙蕖把胡亥扶起來,一邊端盤端碗,一邊小聲嘀咕:“公子,你這也太累了吧。昨夜剛迴,今日就忙一整日,明日又要去先皇帝陵。總是這樣,公子的身體會出問題的。”
胡亥喝了一口粥,夾了一口菜送進嘴裏:“那怎麽辦?江山是先皇父傳給我的,我倒是很想像甘泉宮那位那麽樂呢。”
他敲敲自己的腦袋,“不過要是沒那位,也沒準哪天我也會變成那位,那多舒服。舒服歸舒服,但就是要好好想想這江山啥時候會不會不屬贏姓。”
“那也不在這幾天吧……”芙蕖嘟嘟囔囔的:“公子複歸後,就沒一刻閑著的。看公子現在的神色,已經是非常疲倦了。”
“再堅持兩天,蒙恬的祭禮結束後,就可以稍稍放鬆一下了。”胡亥正夾了兩片肉才塞進嘴裏,話說得含糊不清的。
剛把肉咽下去,他就猛然想起啥似的叫了起來:“對了韓談,你給我提醒一下樂府令,那個西域舞的事兒,讓他給我精心著點兒,三日後我迴宮時,要有人能給我演上一舞。”
芙蕖本還要為胡亥對皇帝大業的兢兢業業、認真努力在心中點讚,一聽這位爺這麽多天到處奔波居然還沒忘了那個西域扭肚皮的舞,頓時崩潰。
不過,胡亥一提西域舞,一下就勾起自己老娘所說“勾引皇帝”的事情,芙蕖的小臉刷的紅了。
胡亥一門心思的對付著晚飯,倒是沒太注意芙蕖的臉色變化。吃完了飯,很沒風度的打了個飽嗝,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芙蕖連忙去攙他:“公子要去安歇了嗎?我去準備沐浴之物。”
胡亥笑了笑:“吃飽了就睡,你這是把公子當肥彘來養?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去外麵溜達溜達。”
說著走下了丹陛,出了殿門,開始在殿外高台上圍著宮殿慢慢踱步,邊走邊觀賞起一直還未仔細欣賞過的秦宮風采。
史書中,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喜歡營造宮殿的土木狂人。大秦一統天下氣吞山河,所建的宮殿也都極為宏大而有氣勢,計量尺度動輒以百步計算。但在這個時代,所用的外牆裝飾顏料多以礦物顏料為主,因此整體宮殿的色彩並不象有些影視劇中搭建的那麽鮮豔奪目,而是給人一種莊重沉穩的感覺。主要的大殿都有多層的殿頂飛簷,坐落在數丈高的巨型台基上。
殿外高台廣場上,郎中軍持戟肅立,殿門兩側各立有巨大的金鼓,熠熠閃光。殿台上多個巨型銅缸貯水以備防範火患,高台邊沿的漢白玉的圍欄則是雕刻的美輪美奐。相比之下,大殿本身反而顯得簡樸,殿頂覆蓋灰瓦,殿角飛簷也是陶瓦燒製的龍首等物。粗大的殿下廊柱用朱砂塗成紅色,窗眉是黑漆與金粉勾描,殿牆則以大麵積的白堊覆蓋,並不顯奢華,反頗具古拙之意。
胡亥出殿時天色已暗,殿外一圈銅柱頂端點起了火燭,把高台整體照的通明。同樣,在高台之下的宮牆範圍內,也是處處燈火,所以整個鹹陽宮內都是通體透亮的感覺,雖不能說照如白晝,但也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明亮。
胡亥知道這並不完全是奢華表現,而是有安全保衛上的原因。隻要沒有光亮照不到的死角,也就無法隱藏刺客宵小等輩。
郎中軍新建立的近衛每二十人為一隊在大殿周圍舉著火把巡視,騎郎則十人一隊沿著宮牆不時地跨馬而過。遠遠地望到宮牆外,也有叢叢火把遊弋,那顯然是衛尉軍在宮外巡視。
胡亥在滿天星鬥的映襯下,正在仔細的看著大殿的殿頂結構,忽然一片雲緩緩地飄過,讓他一下想起一件事兒來:“這大殿是周遭多少裏之內的最高點,這玩意兒不是遭雷劈嗎?”
曆史上皇宮被雷擊著火的例子也不算少了,這事兒必須解決一下。
“轉天讓少府給大殿上裝上避雷帶。”胡亥暗想。
胡亥圍著主殿轉悠了一圈就走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剛走迴殿門前,就看見公子嬰正在快步沿著台階走上殿台。於是胡亥站住等著,公子嬰看到胡亥站立在高台之上望著他,就加快了腳步上了高台,然後向胡亥施了一個禮:“見過陛下。”
“天色已黑,時辰不早了,明日還要奔波,皇兄這時候還不迴轉休息?”胡亥有點奇怪。
“陛下,臣是來向陛下迴奏陛下安排的明日圖演之事的。臣已去過太尉府、丞相府和少府,三府分別分派了人手描畫陛下所要的二十份地圖。各府都保證明日卯時前定能完成。陛下讓通曉各軍將準備輜車的事情和李厲的事情,臣也已通傳完畢。分發各軍將的圖演任務也已著人謄抄完畢,明早即可分發。”公子嬰一一稟報著。
胡亥笑了笑:“皇兄辦事,我是很放心的。所以,以後這些事情不用再專門跑來稟報了,除非是中間有什麽問題需要我來決斷。皇兄這幾日一直隨我東西奔走,我都覺得辛苦非常,皇兄想必更是辛勞。”
“臣職司所在之事,何談辛勞。”公子嬰很低姿態的說,“陛下這幾日奇思百出,決斷果毅,臣深感不及。”
胡亥覺得公子嬰話裏有話,大概是自己把金手指用的有點太過了,尤其是匠作方麵。一個身居深宮的公子哥,怎麽會知道這麽多讓古人都覺得驚訝的玩意兒呢?可惜,這方麵的內情偏偏是自己無法解釋的,總不能說小爺是後世的魂靈附體到你們小皇帝的身上了,那還不給人當妖魅打死啊。
不過,對於山東必亂的預言,倒是應該聽一下這位也是皇族人士的看法。
胡亥笑了:“皇兄若不急於安寢,那就和我閑敘一會兒吧。”
“臣奉詔。”
韓談看皇帝沒有進殿的意思,就讓人在高台角落處鋪了座席並放上幾案。既然皇帝說齋戒不可飲酒,就在幾案上擺上了一盤紅彤彤的柰子(古代蘋果)。
胡亥在幾案前坐下,向公子嬰招招手:“皇兄,坐。”公子嬰遲疑了一下,也恭恭敬敬的坐下了。
胡亥望著公子嬰這個在曆史上曾為秦三世的人,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孟子所說過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之語。
自己這個占了人家身體和地位的胡亥,曾經也對曆史有過很多關注,因此相比真身胡亥,對臣子的認識要更透徹一些。孟子的話,說得好啊。雖然古人忠君為大道,但君王的江山、君王的意誌,是要完全依靠臣子們的作為來維護和實現的,所以自己絕對不能像真身胡亥那樣輕慢大臣。
比如眼前這個人吧,從血緣上,是胡亥的堂兄;從利益上,是大秦最近支的宗室;從史書中,胡亥把兄弟殺光之後,這個人也不曾做過奪宮篡位之事,何況現在除了胡亥還留下了四個始皇帝的子嗣,他就更無可能有篡奪大位的妄想,所以應該是最可信賴的大臣。
所以,胡亥要視公子嬰如手足,本來他也是胡亥的手足。
胡亥拿起一個蘋果,咬了一口,綿軟香甜。於是抬手示意公子嬰也吃一個。
“皇兄,我從甘泉宮複歸之後,一直都是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也完全沒有征得皇兄的意見,就直接把皇兄拉進朝堂做郎中令。不知皇兄可否有什麽想法?”
公子嬰拿著蘋果正準備咬,聽到胡亥的問話就放下蘋果迴答道:“這是陛下對臣的恩賞和信賴,臣唯有全心效力陛下,怎會有其他想法。”
胡亥微笑一下,又咬了蘋果一口:“皇兄,你我以往就一直交好。此番複位,沒有皇兄鼎力相助就完全沒有可能,皇兄確實是值得我當作兄長來尊敬的。這些時日以來,我滿心都是危機來臨前惴惴不安的感覺,所以做了很多決斷、安排了很多事情,也從未征詢一下皇兄的看法。”
他把蘋果放到案上的陶盤裏,認真的對公子嬰說道:“論歲數,皇兄大我二十多歲,而且跟隨先皇帝所經所見,也必然比我更有眼光。今日在這裏,你我不論君臣,隻論兄弟。”
胡亥向韓談揮揮手,韓談心領神會的向後退去,同時把宮人和近衛都帶離到五十步之外。“所以,我請皇兄對我這些時日以來的政事安排,給一些評點。”
公子嬰一聽胡亥這麽說,趕緊俯首施禮:“陛下的決斷,臣何敢妄加評議?”
胡亥看著公子嬰:“皇兄,我剛說過,這裏隻有你我,你我不論君臣隻是兄弟。皇兄也是贏姓宗族,與我有共同的責任維護贏姓宗族的利益。先皇帝英明睿智,銳意開拓,意誌堅強,我比不了。雖然這幾日皇兄看到我果毅獨裁,實則我心中也是小心謹慎十分不安啊,生怕一個失誤,就讓贏姓的江山徹底崩塌。”
“我相信公卿們也是關注和忠於大秦的,但公卿們不是贏姓宗族,不是我的兄長,很多話要揣摩上意,這也是先皇帝精於政務而統攬一切所帶來的弊端,臣子們都僅僅成為執行者。”
他長歎了一聲,“我不是先皇帝,所以我需要有人能夠時時提醒我,理解我,支持我,而不是僅僅執行好我的詔命。皇兄,這樣的人,除了你還有更合適的其他人嗎?”
公子嬰怔怔的看著胡亥,臉上流露出複雜且有些掙紮的神情。
胡亥微笑的表情似在鼓勵著他,公子嬰猶疑再三,終於放鬆了下來。既然皇帝顯得十分真誠,而且之前兩人的關係確實很好。在胡亥要殺蒙恬和蒙毅時他公開上書勸諫,胡亥也沒有對他有什麽懲罰(當然那個是真胡亥,不過公子嬰也不知道這個是冒牌貨),他相信胡亥說的確實是心裏話。
“陛下,”公子嬰既然相信了胡亥的真誠,因此也就膽子大了起來,“臣不敢妄議陛下的決斷,不過臣對陛下這幾日的詔命和想法,確實有一些疑慮,還望陛下,或可以為臣解惑。”
胡亥鬆了一口氣,總算在讓公子嬰完全信賴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步。“皇兄請講,我可言者則會盡言之。”
“陛下一直堅信山東之地必亂。臣知陛下此番迴鹹陽宮前曾遊曆山東,所以陛下在李斯說到山東不穩時,毫不驚訝,不但直接接受這種說法,還提出定會有故六國遺族暗中為禍,臣鬥膽請教陛下,山東真的已經開始糜爛了麽?”公子嬰拿著蘋果湊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
“此事可與皇兄盡言。”胡亥又拿起陶盤內的蘋果在手中轉了轉,“要依著我真心的想法,我還真的很願意像趙高弄來那個假貨一樣,去享受皇位帶來的舒適和呆在甘泉宮的悠閑。人生如白駒過隙,我也喜歡享樂,皇兄當記得先皇帝在時我是如何嬉耍的。隻是既然為皇帝,光享樂不成啊,我還是繼承了先皇父江山的皇帝。”
“此番在山東的遊曆裏,我一方麵聽聞時事、觀察民情,一方麵也在考慮如何的作為會對大秦江山帶來如何的後果。阿房繼續建宮、驪山盡速完成先皇帝陵其實在我東巡前也是想過要不要做,後來趙高挾持那個傀儡做了。”胡亥冷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