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就這麽默默的各自飲酒,半晌都未再發一言。那邊酒館主人沛嘉一個盹兒都醒了,聽不見屋裏有聲,還專門跑過來看了一眼。見兩人對坐喝悶酒,倒覺得非常驚訝。平時這兩人在晚間來飲酒時可總是高談闊論的,今兒這是怎麽了?
一壇酒將盡,蕭何臉上的猶疑之色漸漸褪去,代之以剛毅的神色。曹參看在眼裏,知道他已經有了決斷。
“賢兄可想好了?”
蕭何臉上的剛毅化作了輕鬆:“為兄想好了,不去鹹陽。一方麵劉季那邊總是要幫的。另一方麵,既然有你去了,為兄平日與你的談論,你也盡知之。如果萬一,萬一有機會向秦帝建言……對了,你可是皇帝詔令征調的,機會比我這個丞相府征辟的大得多…..你有機會向皇帝建言的話,為兄想以你的才幹,是會有一番作為的。”
曹參笑了笑:“兄是在賭劉季或可亂世為王?”
蕭何臉上的輕鬆表情斂去,多少帶上了一絲尷尬。
曹參端起酒壇晃了晃,然後也不用酒勺,直接把剩下的酒平均倒到兩個酒碗中,一舉自己的碗:“其實你我都知道,現在山東的局勢下隻要有一人振臂一唿,就很可能是天下皆反的局麵。不說民怨積聚,隻說六國舊族的不甘,就不會不利用這個機會。兄可是以為,如果山東反,劉季得脫困境,就能遇雲成龍?”
蕭何也端起自己的酒碗:“參,你無法選擇去或不去,我則可以選擇不去。我並不看好丞相府征辟這個機會,剛才亦說過,我等人微言輕,能影響朝政多少?劉季是我等之友,我等本就有責幫扶。”
他喝著酒,眼中帶出一絲迷惘還有一絲期待:“劉季身上發生過那麽多的異事,劉媼蛟龍在身而誕劉季,劉季麵有龍相而腿上七十二痣,醉而身現龍形,更有術者言其妻子皆有貴相。你我皆楚人,與劉季為鄉黨。兄不幫襯劉季,反為萬一的機會去鹹陽幫暴秦?就當下的局麵,誰知日後的天下是何人主宰?劉季並非沒有機會。”
曹參大大的喝了一口酒:“那依兄之見,弟雖必去鹹陽,但即便去了,也可選擇閉口不言。待過的些許時日,秦廷以弟無用則將棄之,弟便可迴來與兄共扶劉季。兄以為然否?”
蕭何搖頭:“從鄉黨論,你我當選劉季。然而從百姓論,你既然是秦帝詔令征召,若有機會減低黎民之負,變革暴秦苛政,則不應局限於鄉黨。畢竟我等平日闊論都以天下為先,待有救天下之機時反拘泥於鄉黨,那也太無胸懷。劉季雖有異相,前途未卜。兄老矣,可一博。弟尚有前程,還是盡力為百姓,並為自己,謀一個發展吧。”
曹參輕拍了一下腦門,麵現為難之色:“賢兄,弟去鹹陽助秦。兄在沛縣助劉季。若山東反時秦廷鎮亂,你我如何自處?”
蕭何笑了:“天下事,各為其主,皇帝若用你,皇帝就是你的君主。小處而言,若你身在秦廷,卻心係為盜匪之劉季和我等,既不合臣子之道,也必有性命之憂。大處而論,山東亂而劉季可得天下,兄可為百姓謀。山東亂而秦若可平之,你在秦廷也是為百姓謀。如若你在鹹陽實在感到無法一舒心中抱負,那就迴來,兄與劉季也必將倒履相迎。至若戰陣相見,各顯其能吧。若可相救時,想你我都不會做絕情之事。”
_
泗水郡蕭曹的小酒喝完了,曹參迴家收拾東西進鹹陽,蕭何迴縣府婉拒丞相府征辟。鹹陽這邊,胡亥的公卿朝議也接近了尾聲。
張蒼已經進入殿中,坐在頓弱身後。胡亥則正在指示章邯:“章邯,現在要做的事情很多。你們擬就的秦銳軍編練計劃太尉已經看過並認可,朕不懂兵事,太尉曰可即可。待北疆軍和太仆調馬過來,你同樣要練出騎軍,我還有一些建立快速軍旅的想法與太尉談過。”
他看了一眼馮劫,馮劫衝著章邯點了點頭。
胡亥繼續對章邯說:“跟太尉說的事情還需要很多準備,而且未必能成,我就先不跟你提了。秦銳軍的轉進和編練仍然需要保密,所以你可將其分為三軍。一軍於函穀關內,一軍在軹關陘與太行陘之間,另一軍則在澠池附近,都擇人稀之地圍圈編練。轉進時仍按刑徒押送方式進行。”
章邯一一領命。
胡亥又對全體在場的大臣說:“征召奴生子、快傳設立等,還有一些其他事情都須經朝議下詔,今日在此的各位大臣,有幾位不知上次朝會時朕所定下的一個規矩,就是為防範朝堂上有向故六國遺族通傳消息的不軌之人,朕在大朝會時必定是怠於朝政、厭煩政務的形象,所以今日議定的各項,屆時按職司或由丞相分派,卿等分別上奏,還可有適當的朝堂爭議。最後,我自然都會批可的。”
李由、司馬昌、王離等人都帶著很是驚訝的神色看著胡亥。
胡亥笑笑:“朕是昏君,朕也喜歡做昏君,那些想借民亂趁火打劫的六國遺族們也願意看到朕是昏君,朕也願意他們把朕當作昏君。不然,他們怎麽敢露頭呢。”
胡亥悠然自得的晃晃腦袋,然後對大臣們繼續說:“明日前往驪山,後日祭奠蒙恬、蒙毅。然後,朕要和秦銳軍的士卒們說說話。王離……”
“臣在。”王離趕緊應答。
“這次還都,你帶了多少親衛?”
“臣帶有五百親衛。”
“哦?”胡亥帶點兒玩味的意思看著王離:“都是騎軍,都是百戰之士嗎?”
王離一挺腰杆:“陛下,臣的親衛都是經曆過戰陣之士。”
“甚好。”胡亥滿意的點點頭,“我的郎中軍有四百騎士,他們想要見識一下北疆鐵騎的雄風啊,我也不好打壓他們的熱情。你看,是否可以讓你的親衛,和我的親衛,來一場對決呢?”
王離躊躇了:“陛下,臣非是要貶低郎中軍的軍郎們,隻是他們未經真正的戰陣,在臣的親衛麵前,恐會……”
胡亥滿臉天官賜福一般的笑容:“無妨無妨,演兵也非生死相搏,自以木矛木劍和無鋒箭矢相鬥,所以大將軍也不必過慮。而且,我也有心讓他們在大將軍的鐵騎麵前铩羽,免得他們坐井觀天。相反,如果大將軍的親衛不全力施為,那卿可就有罪了。”
王離自信的笑了:“既如此,臣謹遵陛下之令,讓那幫小子們認真地和郎中軍搏一場。”
馮劫與王離關係不錯,一聽就知道皇帝這是要用新馬具和雙弩短矛去對付王離的親衛隊,剛要開口提醒王離,被胡亥狠狠地瞪了一眼,趕緊閉口不言了。
胡亥又看著章邯、司馬欣等人:“大將軍親衛和郎中軍的比拚,就安排在蒙氏祭禮那日,我見過秦銳軍將之後。至於我的一些小想法,有些人是知道的。”
“還希望知道的人把嘴閉上,小心朕割了你們的舌頭!”他又斜楞了馮劫一眼,馮劫打了個寒顫趕緊低頭。
王離雖不知胡亥後麵這些話說的什麽意思,心下想想,估計不過就是皇帝會用一些小手法作作弊,免得郎中軍一敗塗地太難看,所以也沒太往心裏去。
馮劫和秦銳軍那些知情者在皇帝的威脅下,自是不再敢多嘴。
“對了,”胡亥又神神秘秘的一笑,“明日前往驪山,我給將軍們…..”
他抬手指了一下剛才已確定升任衛尉卿的趙賁,“還有你,準備了一個遊樂之戲,免得路途乏味。此戲為兵爭之戲,各位將軍可帶一二屬將參與,因此各位將軍家中有可乘四人以上輜車的,乘車來宮門候駕同往。沒有輜車的告知郎中令,宮中準備。明日卯正聚齊,辰初起行。馮去疾、司馬昌、張蒼留下,其他諸卿各自退吧。”
當然,除了皇帝指定的三人外,一直隨身的郎中令公子嬰不用指定也自然而然的留在了殿中。
大臣們起身行禮離去後,胡亥先對馮去疾說:“丞相,你先把快傳的事情大致的和張蒼說說。”
“我的小腰啊,”胡亥使勁的伸了伸懶腰,往後一歪,“菡萏,給我拿酒拿肉。不對不對,祭奠蒙氏朕要齋戒,不拿酒了,拿點兒齋戒時能吃的食物來。”
這副做派,讓從沒見過的司馬昌和張蒼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馮去疾倒是見多不怪,輕咳了一聲,便開始給這二位講起快傳之事。
菡萏給胡亥端來了一碗菜粟糜和幾個夾肉的麥餅(肉夾饃?),胡亥示意給幾位大臣也各上一份。
古人齋戒,不喝酒,不吃葷。不過古時齋戒的不吃葷,並非不吃肉食。因為古時的“葷”,指蔥蒜韭薑等有刺激氣味的菜,而非魚肉。五葷,實則為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小蒜、大蒜、韭、芸薹(油菜)、胡荽(香菜)。
皇帝賜食,幾位大臣忙施禮稱謝。胡亥揮揮手讓他們繼續,自己一邊吃一邊聽馮去疾說,時不時的插個嘴,詳細說明自己的意圖。
差不多說了半個時辰,司馬昌和張蒼完全了解了皇帝的意圖,想到此法傳訊的快捷,也都有點躍躍欲試了。
胡亥吃飽喝足,捂著嘴打了個飽嗝,懶洋洋的對張蒼說:“太尉說你大秦數算一流,我考慮到快傳中絕密消息不得外泄,還要保證確認消息的源頭,所以就有勞你多費心思了。消息轉為數字,如何在這些數字上做做手腳,方法還不能太難,確實需要數算方麵一等的人來主持。當然,如果你認為比較複雜,也可召集一些數算方麵的人一起來做,前提是要確保這些人的忠誠。”
張蒼雖然沒見過皇帝這種“無禮”的樣子,但皇帝可以無禮,自己可不能拿腦袋開玩笑,恭恭敬敬的施禮迴答:“臣已經知道陛下的想法,臣願立即就著手思考此事。”
“嗯,你要製定一整套規則,如何加密、如何確認消息源頭,這些方式還要按日輪換。另外,如果快傳的中間站被襲破,如何發送告警消息廢棄此站消息等……”胡亥很認真的一一說明要求,張蒼也一一記下。
“還有一事,”胡亥說完了快傳,又說到少府卿的位置:“司馬昌,章邯改任秦銳軍主將,少府卿的位置,朕決意由你擔當。張蒼調任少府丞,並接手匠師台的管理。”
“陛下詔,臣不敢不從。”司馬昌拱手說:“不過陛下,臣所能,在匠技上,管少府之繁雜政事,實非臣所長。況陛下曾言冶鐵新法等,臣也要努力去研討。”
“所以,”他挺直上身行了一個大禮:“臣懇請,推薦張蒼任少府卿,臣願繼續為少府丞專管匠師台事務,還望陛下恩準。”
胡亥有點驚訝,還有放著九卿之位力辭不做的?也許這位大才還真是個癡迷匠作的科技型人才?
“丞相如何看此事?”胡亥轉向馮去疾。
“陛下,”馮去疾拱手迴答:“既然司馬昌願為陛下專營匠作,那不如允其所請,就由張蒼任少府。如若司馬昌能實現陛下在匠師台所談諸事,可授爵獎之。”
“那好吧,就如丞相所言。”胡亥想了想,懂得數算的人對匠作的發展更為有利,也更適合全盤管理少府負責的各種事宜。
“張蒼,朕就任你為少府卿。除了快傳之外,各類匠作、土木、水利等,卿的數算之才,也都可派上大用。”
張蒼行了一個拜禮:“臣必為陛下竭盡所能。”
“即為九卿,以後這拜禮就免了。”胡亥擺擺手,“至於司馬昌,為少府丞領少府銜,秩中二千石。好啦,我這兒暫時沒事了,卿等退下吧。韓談,把上官甲和王翳召來。”
司馬昌一聽,不是少府但拿少府卿的待遇,連忙行拜禮謝過皇帝,有點暈乎乎的退出了大殿。
馮去疾聽到皇帝召郎中軍的兩個郎將,心知皇帝必然要吩咐與王離親兵對決之事,不由得心中也有一點期盼:到底皇帝的新戰法能不能打敗王離的百戰親衛呢?
上官甲和王翳進殿後,胡亥也不讓他們坐,直接走到他們跟前,三個人就這麽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大臣們出去後,公子嬰本想一同起身,一看皇帝和兩個中郎將就都站在那兒小聲說話,皇帝還比比劃劃的,心想大概皇帝有啥不想讓更多人知道的事情,也就沒有往前湊,而是看著小皇帝仰著頭對著兩個人高馬大的軍將口沫橫飛的指指點點。
見到兩位軍將半弓著腰,麵部表情一會迷惑一會舒展,最後慢慢轉為興奮,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公子嬰也開始感興趣了。過了一會兒,皇帝大概是說完了,兩個軍將又發問,皇帝再解答……最後,皇帝揮了揮手,兩人行禮退出殿門,轉身大踏步而去,似乎很急於去做些什麽。
公子嬰看到殿內就剩下皇帝了(當然還有宮人和內侍),於是起身,帶著點玩笑的口吻說:“陛下,剛才兩位中郎將似乎很興奮,陛下又給他們升官了?”
胡亥哈哈大笑:“比升官好玩啊,我剛剛想出一個騎戰之法,讓他們迴頭和王離的親衛對決時試試。”
公子嬰好奇的問:“陛下又有什麽奇思妙想?是否也給臣下說說?”
胡亥神秘的一笑:“不可說不可說,皇兄後天一看便知了。”
他差點就要說“佛說不可說。”一想這年代哪兒來的佛,立即刹住了。
“不過另外有一事是要皇兄去做一些準備的。”
公子嬰略一想:“是否是陛下適才所說明日軍爭之戲?”
胡亥收起嬉笑,嚴肅的說:“然,我正要跟你說說這個事情。”
他很認真的掰起手指頭念念叨叨了一會兒,“皇兄立即安排,著太尉府仿描十八份……二十份相同的地圖,以巨鹿為中心,方圓二百裏內的城池、山巒、水澤、林地,都標示其中。按軍中所用圖描畫,但不用太複雜,示意性的標明人口、可駐軍地點等。我說的這個軍戲,就是讓軍將們分擬不同的敵方和我方,然後在圖上反映各方征戰的情況。”
“呃……時間很緊迫,如果太尉府人手不足,還可以找丞相府、少府,反正明早必須拿到地圖。”胡亥終於拿出了皇帝的權威不講理了。
看公子嬰基本記下了,他繼續說道:“就是來一場圖上的攻防戰。設定的基本情勢是,讓章邯和王離去攻巨鹿,就讓李厲為守將,城外有各方援兵準備援救巨鹿。至於每次交兵的勝負,讓馮劫等人為評判。嗯,就馮劫、李由、召平、張蒼四個吧,明日在我的金根車裏做評判。每次交兵由他們決定雙方傷亡人數、各軍戰力水平的漲落等。準備半透薄帛十幅在金根車內,用薄帛覆蓋在圖上分階段繪出戰場情勢,並著人記錄過程,以便結束後評點。”
“沙台演兵?”公子嬰有點明白了。
“路途中玩玩兒,用沙泥堆砌如何攜帶使用?”胡亥搖搖頭,“就用地圖來玩兒吧。”
“陛下意圖如何分派軍力呢?”
“我粗想了一下,你記下來。”胡亥左手握拳,輕擊了一下右掌,“章邯二十萬軍,帶董翳和司馬欣,自邯鄲始;王離十五萬軍,帶涉間,把公叔起也給他,自信都始;給他們各自三幅圖。李厲守城,正兵五萬,城內民戶五萬戶,給一幅圖。”
一壇酒將盡,蕭何臉上的猶疑之色漸漸褪去,代之以剛毅的神色。曹參看在眼裏,知道他已經有了決斷。
“賢兄可想好了?”
蕭何臉上的剛毅化作了輕鬆:“為兄想好了,不去鹹陽。一方麵劉季那邊總是要幫的。另一方麵,既然有你去了,為兄平日與你的談論,你也盡知之。如果萬一,萬一有機會向秦帝建言……對了,你可是皇帝詔令征調的,機會比我這個丞相府征辟的大得多…..你有機會向皇帝建言的話,為兄想以你的才幹,是會有一番作為的。”
曹參笑了笑:“兄是在賭劉季或可亂世為王?”
蕭何臉上的輕鬆表情斂去,多少帶上了一絲尷尬。
曹參端起酒壇晃了晃,然後也不用酒勺,直接把剩下的酒平均倒到兩個酒碗中,一舉自己的碗:“其實你我都知道,現在山東的局勢下隻要有一人振臂一唿,就很可能是天下皆反的局麵。不說民怨積聚,隻說六國舊族的不甘,就不會不利用這個機會。兄可是以為,如果山東反,劉季得脫困境,就能遇雲成龍?”
蕭何也端起自己的酒碗:“參,你無法選擇去或不去,我則可以選擇不去。我並不看好丞相府征辟這個機會,剛才亦說過,我等人微言輕,能影響朝政多少?劉季是我等之友,我等本就有責幫扶。”
他喝著酒,眼中帶出一絲迷惘還有一絲期待:“劉季身上發生過那麽多的異事,劉媼蛟龍在身而誕劉季,劉季麵有龍相而腿上七十二痣,醉而身現龍形,更有術者言其妻子皆有貴相。你我皆楚人,與劉季為鄉黨。兄不幫襯劉季,反為萬一的機會去鹹陽幫暴秦?就當下的局麵,誰知日後的天下是何人主宰?劉季並非沒有機會。”
曹參大大的喝了一口酒:“那依兄之見,弟雖必去鹹陽,但即便去了,也可選擇閉口不言。待過的些許時日,秦廷以弟無用則將棄之,弟便可迴來與兄共扶劉季。兄以為然否?”
蕭何搖頭:“從鄉黨論,你我當選劉季。然而從百姓論,你既然是秦帝詔令征召,若有機會減低黎民之負,變革暴秦苛政,則不應局限於鄉黨。畢竟我等平日闊論都以天下為先,待有救天下之機時反拘泥於鄉黨,那也太無胸懷。劉季雖有異相,前途未卜。兄老矣,可一博。弟尚有前程,還是盡力為百姓,並為自己,謀一個發展吧。”
曹參輕拍了一下腦門,麵現為難之色:“賢兄,弟去鹹陽助秦。兄在沛縣助劉季。若山東反時秦廷鎮亂,你我如何自處?”
蕭何笑了:“天下事,各為其主,皇帝若用你,皇帝就是你的君主。小處而言,若你身在秦廷,卻心係為盜匪之劉季和我等,既不合臣子之道,也必有性命之憂。大處而論,山東亂而劉季可得天下,兄可為百姓謀。山東亂而秦若可平之,你在秦廷也是為百姓謀。如若你在鹹陽實在感到無法一舒心中抱負,那就迴來,兄與劉季也必將倒履相迎。至若戰陣相見,各顯其能吧。若可相救時,想你我都不會做絕情之事。”
_
泗水郡蕭曹的小酒喝完了,曹參迴家收拾東西進鹹陽,蕭何迴縣府婉拒丞相府征辟。鹹陽這邊,胡亥的公卿朝議也接近了尾聲。
張蒼已經進入殿中,坐在頓弱身後。胡亥則正在指示章邯:“章邯,現在要做的事情很多。你們擬就的秦銳軍編練計劃太尉已經看過並認可,朕不懂兵事,太尉曰可即可。待北疆軍和太仆調馬過來,你同樣要練出騎軍,我還有一些建立快速軍旅的想法與太尉談過。”
他看了一眼馮劫,馮劫衝著章邯點了點頭。
胡亥繼續對章邯說:“跟太尉說的事情還需要很多準備,而且未必能成,我就先不跟你提了。秦銳軍的轉進和編練仍然需要保密,所以你可將其分為三軍。一軍於函穀關內,一軍在軹關陘與太行陘之間,另一軍則在澠池附近,都擇人稀之地圍圈編練。轉進時仍按刑徒押送方式進行。”
章邯一一領命。
胡亥又對全體在場的大臣說:“征召奴生子、快傳設立等,還有一些其他事情都須經朝議下詔,今日在此的各位大臣,有幾位不知上次朝會時朕所定下的一個規矩,就是為防範朝堂上有向故六國遺族通傳消息的不軌之人,朕在大朝會時必定是怠於朝政、厭煩政務的形象,所以今日議定的各項,屆時按職司或由丞相分派,卿等分別上奏,還可有適當的朝堂爭議。最後,我自然都會批可的。”
李由、司馬昌、王離等人都帶著很是驚訝的神色看著胡亥。
胡亥笑笑:“朕是昏君,朕也喜歡做昏君,那些想借民亂趁火打劫的六國遺族們也願意看到朕是昏君,朕也願意他們把朕當作昏君。不然,他們怎麽敢露頭呢。”
胡亥悠然自得的晃晃腦袋,然後對大臣們繼續說:“明日前往驪山,後日祭奠蒙恬、蒙毅。然後,朕要和秦銳軍的士卒們說說話。王離……”
“臣在。”王離趕緊應答。
“這次還都,你帶了多少親衛?”
“臣帶有五百親衛。”
“哦?”胡亥帶點兒玩味的意思看著王離:“都是騎軍,都是百戰之士嗎?”
王離一挺腰杆:“陛下,臣的親衛都是經曆過戰陣之士。”
“甚好。”胡亥滿意的點點頭,“我的郎中軍有四百騎士,他們想要見識一下北疆鐵騎的雄風啊,我也不好打壓他們的熱情。你看,是否可以讓你的親衛,和我的親衛,來一場對決呢?”
王離躊躇了:“陛下,臣非是要貶低郎中軍的軍郎們,隻是他們未經真正的戰陣,在臣的親衛麵前,恐會……”
胡亥滿臉天官賜福一般的笑容:“無妨無妨,演兵也非生死相搏,自以木矛木劍和無鋒箭矢相鬥,所以大將軍也不必過慮。而且,我也有心讓他們在大將軍的鐵騎麵前铩羽,免得他們坐井觀天。相反,如果大將軍的親衛不全力施為,那卿可就有罪了。”
王離自信的笑了:“既如此,臣謹遵陛下之令,讓那幫小子們認真地和郎中軍搏一場。”
馮劫與王離關係不錯,一聽就知道皇帝這是要用新馬具和雙弩短矛去對付王離的親衛隊,剛要開口提醒王離,被胡亥狠狠地瞪了一眼,趕緊閉口不言了。
胡亥又看著章邯、司馬欣等人:“大將軍親衛和郎中軍的比拚,就安排在蒙氏祭禮那日,我見過秦銳軍將之後。至於我的一些小想法,有些人是知道的。”
“還希望知道的人把嘴閉上,小心朕割了你們的舌頭!”他又斜楞了馮劫一眼,馮劫打了個寒顫趕緊低頭。
王離雖不知胡亥後麵這些話說的什麽意思,心下想想,估計不過就是皇帝會用一些小手法作作弊,免得郎中軍一敗塗地太難看,所以也沒太往心裏去。
馮劫和秦銳軍那些知情者在皇帝的威脅下,自是不再敢多嘴。
“對了,”胡亥又神神秘秘的一笑,“明日前往驪山,我給將軍們…..”
他抬手指了一下剛才已確定升任衛尉卿的趙賁,“還有你,準備了一個遊樂之戲,免得路途乏味。此戲為兵爭之戲,各位將軍可帶一二屬將參與,因此各位將軍家中有可乘四人以上輜車的,乘車來宮門候駕同往。沒有輜車的告知郎中令,宮中準備。明日卯正聚齊,辰初起行。馮去疾、司馬昌、張蒼留下,其他諸卿各自退吧。”
當然,除了皇帝指定的三人外,一直隨身的郎中令公子嬰不用指定也自然而然的留在了殿中。
大臣們起身行禮離去後,胡亥先對馮去疾說:“丞相,你先把快傳的事情大致的和張蒼說說。”
“我的小腰啊,”胡亥使勁的伸了伸懶腰,往後一歪,“菡萏,給我拿酒拿肉。不對不對,祭奠蒙氏朕要齋戒,不拿酒了,拿點兒齋戒時能吃的食物來。”
這副做派,讓從沒見過的司馬昌和張蒼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馮去疾倒是見多不怪,輕咳了一聲,便開始給這二位講起快傳之事。
菡萏給胡亥端來了一碗菜粟糜和幾個夾肉的麥餅(肉夾饃?),胡亥示意給幾位大臣也各上一份。
古人齋戒,不喝酒,不吃葷。不過古時齋戒的不吃葷,並非不吃肉食。因為古時的“葷”,指蔥蒜韭薑等有刺激氣味的菜,而非魚肉。五葷,實則為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小蒜、大蒜、韭、芸薹(油菜)、胡荽(香菜)。
皇帝賜食,幾位大臣忙施禮稱謝。胡亥揮揮手讓他們繼續,自己一邊吃一邊聽馮去疾說,時不時的插個嘴,詳細說明自己的意圖。
差不多說了半個時辰,司馬昌和張蒼完全了解了皇帝的意圖,想到此法傳訊的快捷,也都有點躍躍欲試了。
胡亥吃飽喝足,捂著嘴打了個飽嗝,懶洋洋的對張蒼說:“太尉說你大秦數算一流,我考慮到快傳中絕密消息不得外泄,還要保證確認消息的源頭,所以就有勞你多費心思了。消息轉為數字,如何在這些數字上做做手腳,方法還不能太難,確實需要數算方麵一等的人來主持。當然,如果你認為比較複雜,也可召集一些數算方麵的人一起來做,前提是要確保這些人的忠誠。”
張蒼雖然沒見過皇帝這種“無禮”的樣子,但皇帝可以無禮,自己可不能拿腦袋開玩笑,恭恭敬敬的施禮迴答:“臣已經知道陛下的想法,臣願立即就著手思考此事。”
“嗯,你要製定一整套規則,如何加密、如何確認消息源頭,這些方式還要按日輪換。另外,如果快傳的中間站被襲破,如何發送告警消息廢棄此站消息等……”胡亥很認真的一一說明要求,張蒼也一一記下。
“還有一事,”胡亥說完了快傳,又說到少府卿的位置:“司馬昌,章邯改任秦銳軍主將,少府卿的位置,朕決意由你擔當。張蒼調任少府丞,並接手匠師台的管理。”
“陛下詔,臣不敢不從。”司馬昌拱手說:“不過陛下,臣所能,在匠技上,管少府之繁雜政事,實非臣所長。況陛下曾言冶鐵新法等,臣也要努力去研討。”
“所以,”他挺直上身行了一個大禮:“臣懇請,推薦張蒼任少府卿,臣願繼續為少府丞專管匠師台事務,還望陛下恩準。”
胡亥有點驚訝,還有放著九卿之位力辭不做的?也許這位大才還真是個癡迷匠作的科技型人才?
“丞相如何看此事?”胡亥轉向馮去疾。
“陛下,”馮去疾拱手迴答:“既然司馬昌願為陛下專營匠作,那不如允其所請,就由張蒼任少府。如若司馬昌能實現陛下在匠師台所談諸事,可授爵獎之。”
“那好吧,就如丞相所言。”胡亥想了想,懂得數算的人對匠作的發展更為有利,也更適合全盤管理少府負責的各種事宜。
“張蒼,朕就任你為少府卿。除了快傳之外,各類匠作、土木、水利等,卿的數算之才,也都可派上大用。”
張蒼行了一個拜禮:“臣必為陛下竭盡所能。”
“即為九卿,以後這拜禮就免了。”胡亥擺擺手,“至於司馬昌,為少府丞領少府銜,秩中二千石。好啦,我這兒暫時沒事了,卿等退下吧。韓談,把上官甲和王翳召來。”
司馬昌一聽,不是少府但拿少府卿的待遇,連忙行拜禮謝過皇帝,有點暈乎乎的退出了大殿。
馮去疾聽到皇帝召郎中軍的兩個郎將,心知皇帝必然要吩咐與王離親兵對決之事,不由得心中也有一點期盼:到底皇帝的新戰法能不能打敗王離的百戰親衛呢?
上官甲和王翳進殿後,胡亥也不讓他們坐,直接走到他們跟前,三個人就這麽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大臣們出去後,公子嬰本想一同起身,一看皇帝和兩個中郎將就都站在那兒小聲說話,皇帝還比比劃劃的,心想大概皇帝有啥不想讓更多人知道的事情,也就沒有往前湊,而是看著小皇帝仰著頭對著兩個人高馬大的軍將口沫橫飛的指指點點。
見到兩位軍將半弓著腰,麵部表情一會迷惑一會舒展,最後慢慢轉為興奮,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公子嬰也開始感興趣了。過了一會兒,皇帝大概是說完了,兩個軍將又發問,皇帝再解答……最後,皇帝揮了揮手,兩人行禮退出殿門,轉身大踏步而去,似乎很急於去做些什麽。
公子嬰看到殿內就剩下皇帝了(當然還有宮人和內侍),於是起身,帶著點玩笑的口吻說:“陛下,剛才兩位中郎將似乎很興奮,陛下又給他們升官了?”
胡亥哈哈大笑:“比升官好玩啊,我剛剛想出一個騎戰之法,讓他們迴頭和王離的親衛對決時試試。”
公子嬰好奇的問:“陛下又有什麽奇思妙想?是否也給臣下說說?”
胡亥神秘的一笑:“不可說不可說,皇兄後天一看便知了。”
他差點就要說“佛說不可說。”一想這年代哪兒來的佛,立即刹住了。
“不過另外有一事是要皇兄去做一些準備的。”
公子嬰略一想:“是否是陛下適才所說明日軍爭之戲?”
胡亥收起嬉笑,嚴肅的說:“然,我正要跟你說說這個事情。”
他很認真的掰起手指頭念念叨叨了一會兒,“皇兄立即安排,著太尉府仿描十八份……二十份相同的地圖,以巨鹿為中心,方圓二百裏內的城池、山巒、水澤、林地,都標示其中。按軍中所用圖描畫,但不用太複雜,示意性的標明人口、可駐軍地點等。我說的這個軍戲,就是讓軍將們分擬不同的敵方和我方,然後在圖上反映各方征戰的情況。”
“呃……時間很緊迫,如果太尉府人手不足,還可以找丞相府、少府,反正明早必須拿到地圖。”胡亥終於拿出了皇帝的權威不講理了。
看公子嬰基本記下了,他繼續說道:“就是來一場圖上的攻防戰。設定的基本情勢是,讓章邯和王離去攻巨鹿,就讓李厲為守將,城外有各方援兵準備援救巨鹿。至於每次交兵的勝負,讓馮劫等人為評判。嗯,就馮劫、李由、召平、張蒼四個吧,明日在我的金根車裏做評判。每次交兵由他們決定雙方傷亡人數、各軍戰力水平的漲落等。準備半透薄帛十幅在金根車內,用薄帛覆蓋在圖上分階段繪出戰場情勢,並著人記錄過程,以便結束後評點。”
“沙台演兵?”公子嬰有點明白了。
“路途中玩玩兒,用沙泥堆砌如何攜帶使用?”胡亥搖搖頭,“就用地圖來玩兒吧。”
“陛下意圖如何分派軍力呢?”
“我粗想了一下,你記下來。”胡亥左手握拳,輕擊了一下右掌,“章邯二十萬軍,帶董翳和司馬欣,自邯鄲始;王離十五萬軍,帶涉間,把公叔起也給他,自信都始;給他們各自三幅圖。李厲守城,正兵五萬,城內民戶五萬戶,給一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