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顛了一下,胡亥煩躁的睜開眼睛看著車前整齊前行的軍卒隊伍,耳邊又響起夢中老者的話語:“氣運非定數,若陛下忽而又再做非王道之事,則王氣自會複衰。”
“這是逼著小爺隻能費盡心機的為百姓著想啊,”胡亥歎息的翻身換了個方向,“可小爺還想好好當當昏君享受享受呢。”
話雖這麽說,胡亥也知道安期生所說的是正理。馬上山東就亂,而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出現和這幾天已經做了的很多事情,一定會嚴重影響曆史的走向。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幾個月後會在美洲出現摧毀性的龍卷風!
既然已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那麽金手指就完全不再有參考價值了,自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勇(無)敢(奈)的麵對完全無法預知的未來。所以就算那個安期老神仙不說,自己也隻能爭分奪秒的趁著這個把月的時間快速打好力所能及的基礎。
想想這幾天上了發條一樣的緊張生活,胡亥就有一種強烈的欲哭無淚的感受。為什麽?為什麽別人在時間中穿梭旅遊都是駿馬、美女、用不完的金錢,自己都變成皇帝了,絕對極致了,卻要過這種惶惶不安的生活。
這貨已經完全忘記曾經忙裏偷閑的看樂舞甚至還要樂府令去給他找肚皮舞娘的事情了,也忘了身邊那兩個水靈靈的小宮人和她們熟透誘惑的少婦奶母……這人還真的就是不知足啊。
_
李左車確實采用了三馬輪換駕車的方式,順利的通過了嶢關,接著向前又行了十裏,等於一天行進了一百裏,然後找了個村子的村口客棧宿歇下來。武關道是山東進入關中的要道之一,商旅很多,沿途小村都有一家或兩三家小客棧。
在他的想法裏麵,就算皇帝第二天就迴鹹陽,走到羆壯等人埋伏的地點也要至少巳時,刺殺發生後再派人去最近的藍田縣查證又需要時間。由於羆壯等人是與召騷有關係,所以官府會首先緝捕召騷。如果按這個時間推斷,就算緝捕召騷的通緝令發出,第二天天黑前也隻能傳遞到嶢關,而他第二天天黑已經到商縣了。
由於自己與召騷的會麵都是通過隱秘的側門、後門進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近日與召騷有過往來。萬一官府真的發現了自己、再發出新的通緝令時,如果按昨日的行進速度,他應該恰好剛出了武關。關中的大道就這麽幾條,但一旦出關進入南陽郡,則道路四通八達就很難緝捕了。
李左車也想到過羆壯等人還未等到刺殺皇帝時就被抓住,不過他馬上就否定了這種可能性。這批親衛都是老卒,很多都是很有資曆和經驗的斥侯,這些年隨著他東躲西藏的,警惕性是一點都沒撂下,要想在刺殺前就抓到他們,除非藍田縣內就有官府的耳目。
關中法度森嚴且承平已久,李左車在入函穀關時就注意到關牆都已經有年久失修、日漸破敗的景象,所以完全沒有理由認為關中還會存在針對百姓的官府耳目這種東西。
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被一個“人退隱、心不退隱”的老細作關注了,還恰恰趕上皇帝重新啟用密諜的當口。所以當一聲響箭升空,看到前方幾十個秦卒跨馬橫弩阻住道路,他就知道壞事兒了。
正欲停車不前,身後隱隱的又傳來馬蹄敲擊石板路的聲音,片刻之間幾十個秦騎從後麵遙遙現身,快馬奔騰轉瞬即到眼前,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前後夾擊的網中。
心裏本還存有幾分“未必是來追捕自己”的僥幸,在看到後麵趕上來的秦騎第一人時也徹底的破滅,他已經認出那人就是公子嬰。
秦國一統之後他幾次到過鹹陽,也曾坐在酒肆中看王公大臣的車馬經過,所以認得公子嬰的模樣。現在,能夠勞動公子嬰大駕來親自追捕的人,恐怕也隻有自己這個武安君後人了,召騷這種庶民富戶絕對不會有這樣的待遇。
“看來小秦帝還很知禮節呢,”李左車自嘲的暗道。
而此時,被中尉軍拘禁一夜的羆壯等人,也已在被押赴鹹陽的路上。
召騷卻沒有被抓獲。當騎軍追上召騷的商隊時,這位爺早就悄悄地中途溜走了,隻帶上了在縣府當皂隸的家奴,連商隊主事都不知道他們何時離開的。而且,召騷二人並未騎馬,隻隨身帶著幾鎰金和一些錢幣,以及足夠多日的食物和飲水,不循正途,走山間小路奔向了河東郡方向,然後繞行山間小道逃出了關中、山西的牢籠,最後一直逃到邯鄲。
通過在縣府當差的隸奴,召騷早就暗暗準備好了兩份假“驗”和“傳”,並改變了容貌。其實他也無需對容貌做什麽改變,在山中逃奔千餘裏,用了足足一個多月,原來白嫩微胖的身材早已變得瘦削精幹,滿臉胡茬,已經完全是一個常年奔波在外的商賈夥計形象,所以能夠在全麵通緝之下,仍然從容逃逸。
唉,沒有照片的年代,搜捕個逃犯也真是個困難的事情。
_
從鹹陽到望夷宮則隻有二十五裏,還不到一程,快馬用不了一個時辰即可抵達。卯初藍田大營就放出了三百裏郵驛使,未時鹹陽就知道了皇帝去望夷宮的消息。所以,當皇帝的大隊在戌末亥初到達望夷宮的時候,從鹹陽趕來的新任衛尉丞趙賁和少府丞司馬昌,已經到達了將近兩個時辰,布置好了足夠的防衛,並向已經遷來的首批匠師宣布了第二天皇帝要召見他們的消息。
匠師們剛到望夷宮一天多的時間,僅僅是安頓了下來,還很疲憊。但聽說皇帝馬上就來召見他們,不由得心中萬分的興奮。
皇帝設立匠師台本就是對他們的重視,來到望夷宮時發現,他們並不是住在臨時搭建的草棚泥舍,而是直接住進了宮內的房舍,這讓他們已經有些悚然了,現在皇帝又親自前來召見,匠師們覺得這和幾天前還擔心被殉葬的情形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區別,都感動得五體投地。
工匠在秦時雖然頗受重視,但也就是庶民的地位,要不是修陵和築宮,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到少府這麽大的官,更不用說見皇帝。現在皇帝對他們如此關注,如果得見皇帝天顏,那就有作為他們幾輩子口口相傳的榮耀了。
秦二世元年六月二十一日。
望夷宮的主殿比較小,隻能排開約五十張左右的坐席。因此胡亥命少府丞司馬昌,索性就在殿外的廣場上,按匠師數量排布了大約二百多張左右的坐席。坐席間隔三尺,每一席可坐三人,即每個匠師身後都有兩名弟子一同就坐,這也是胡亥要求的。
坐席按扇形排布,正麵放置了一個二尺高鋪著紅氈的木台,擺放著皇帝的禦案和坐席。本來司馬昌想擺設一個五尺高的木台供皇帝就坐,但被胡亥否定了。來匠師台的目的就是要與匠師們近距離接觸交流,弄得高高在上的,還怎麽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去呢?
靠近禦台的兩側另外擺放兩個席案自是大臣的位置。
匠師們在辰初二刻就已入席。皇帝禦台這麽矮已經讓他們有些驚奇,就算前兩天少府向他們宣布成立匠師台的消息時,也是坐在五尺高台之上。但更驚奇的是在皇帝禦台之前還擺放著一塊用木架架起的黑色石板,原來胡亥讓少府丞把他宮中的那塊黑板連同石筆、板擦一並用車從鹹陽宮帶過來了。
辰正,隨著一聲“皇帝陛下到”的唱喝,主殿的大門無聲的打開,胡亥滿臉笑容的由司馬昌和馮劫陪同著出現在殿門前。所有匠師緊張的大氣都不敢出,全都匍匐在地向皇帝行禮,全場鴉雀無聲。
隻聽得腳步聲從台階上緩緩而下,一個略帶稚嫩的清越之聲傳來:“諸位大匠免禮,都起來吧。”
匠師們雖然聽到了讓他們起身的話語,但因為都緊張的不行,隻有少數幾個匠師直起了身子,大部分匠師仍然趴在地上。於是司馬昌又喊道:“各位大匠,陛下賜你們平身,諸位都請起身吧。”
這樣匠師們才都緩緩地坐直,但都低著頭生怕貿然去看皇帝有殺身之罪,有很多人都緊張的出了一身大汗。
胡亥走上木台在禦案後坐定,司馬昌和馮劫隨之也在兩邊的席案坐下。胡亥看匠師們萬分緊張的低著頭的樣子笑了。
“各位大匠,無須如此緊張,都抬起頭來,讓我看看各位匠師的風采。”聽到皇帝的話,匠師們都慢慢地抬起了頭。
眼前的皇帝看身量就是一個少年,長相勉強算清秀,穿著繡龍的黑袍,頭上也沒戴冕冠,像庶民一樣用一個黑巾把頭發紮起,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相比之下,黝黑臉膛的少府丞和武人裝束的馮劫,倒顯得更加嚇人一些。
看到這樣的皇帝完全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威嚴和冷酷,匠師們的緊張情緒才稍稍減輕了一些。
胡亥看到匠師們個個坐的筆管條直的,知道他們還是很緊張,於是又說:“各位大匠,我今天一是來看望你們,二呢,則是想跟諸位就一些匠作之事做一個商討。朕看各位收腹挺腰的樣子,難道不累嗎?這個樣子也沒法商討事情啊。你們都放鬆放鬆,嗯~~~就像平時你們相互說話的樣子。我說的可以更粗俗一些,就算你們誰放個屁,我也完全不會怪罪他。反正這裏空曠,放屁的味道也傳不到我這裏。就算傳到我這裏,我也假裝沒有聞到。”
“噗嗤。”匠師中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趕緊憋住看了看皇帝。皇帝衝他一笑:“這聲音似乎不是剛才所說的那種聲音,你更無須忍著吧。”
很多匠師雖然沒敢笑出聲,但也都露出了笑容,挺直跪著身子放鬆了一些變成了跪坐的姿勢,現場的緊張氣氛慢慢開始消散。
剛剛聽到皇帝的粗俗話語時,司馬昌和馮劫都暗暗撇嘴。馮劫還好,在中尉軍已經聽到過皇帝類似的言語,司馬昌則完全是首次聽聞,這位陛下還真敢說啊。
可皇帝就這麽說了你又能咋辦?人家是皇帝。
不過看到匠師們明顯的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兩人也多少有點兒佩服。他們都是與匠師或者軍卒打過長期交道的人,知道這些人基本都沒有讀過書,你要是和他們拽文,聽不聽得懂還都另說著。皇帝用這種方式拉近和他們的距離,顯然是很適合這種場合的。
胡亥看見大家都已經放鬆了一些,就開始切入正題:“各位匠師,我來看望你們,實際是給你們的肩上壓擔子來的。我有很多兵械、器具、匠作方麵的想法,也不知能不能實現,所以想跟諸位大匠請教。很多我想到的東西如果能夠做出來,而且可大量製作,就夠在各方起到重大的作用。真要如此,我可以考慮為有功的匠師折算軍功授爵。”
“授爵”兩字一出,匠師們有點坐不住了,紛紛開始用探尋的目光望著皇帝。大秦工匠造出了那麽多強悍的軍械,打贏了整個天下,但自身待遇一直就不高,更遑論與戰場搏殺的將士們一樣可以得爵了。
胡亥滿意的看到自己的話所產生的效果。
稍稍等了一下,他接著說:“好了,讓我們先從一個比較簡單的事情開始吧。在場的大匠們,還有大匠的弟子們也在內,哪位曾經掏過蜂窩取過蜂蜜?”
匠師們本來內心裏摩拳擦掌的想看看皇帝的問題是不是自己所擅長的技藝,結果第一個問題竟然是掏蜂蜜,多數匠師都有點發愣。過了好一陣,偏後幾排的一個匠師弟子躑躅著壯著膽子站了出來,“陛下,庶民是山裏人,曾經掏過蜂窩。”
“哦?是就掏過一次呢,還是掏過很多次?”
“陛下,庶民那裏比較窮,掏到蜂蜜可以換成錢帛和粟米,所以庶民村中有很多人都掏過蜂窩,庶民也掏過很多次。”
胡亥向他招招手:“近前來,我這麽跟你說話有點費勁。”
弟子看自己的師父幾乎不可覺察的歎了口氣、點了點頭,於是走到禦台前五步的位置,剛想要跪下,胡亥就擺手製止:“不要跪了,站著說吧。你既然掏過蜂窩,可曾看過蜂窩裏麵的情況?那些蜜蜂都是一樣的,還是有什麽差別?”
弟子想了想迴答道:“蜂窩一般都是幾塊長在一起,有的裏麵有蜂蟲,有的裏麵有蜂王,就是比其他蜜蜂大很多的。”
胡亥很滿意他的答案正在沿著自己的思路走,轉過目光環視場內所有人:“這裏哪位是做木工的匠師?”
另一個方向上有一個匠師慢慢站了起來,胡亥招手讓他走到近前,自己也站起來走下木台來到黑板邊上,拿著石筆在黑板上一邊對木匠說:“你做一個木箱,長三尺、寬兩尺、高兩尺……”一邊憑著自己的記憶畫了一個現代養蜂的箱子和各個內部蜂框結構等部件。
司馬昌站起來遞給木匠一支筆和一編竹簡,木匠把皇帝在黑板上畫的東西描繪到竹簡上。
胡亥說完畫完,對掏過蜂窩的匠師弟子說:“朕剛才描畫的是一個養蜜蜂的箱子,你可以去掏一窩蜜蜂,把有蜂王的蜂巢放進箱子邊上的一個巢框上,把其他蜂巢掰開放到其他巢框上,蓋上上蓋,蜜蜂可以從箱底留出的孔洞進出。把這個蜂箱放在開花的地方,這樣以後就用不著再去掏蜂窩了。經常打開把巢框抽出來看看,把填滿蜂蜜的巢框裝上搖把,把封閉蜜巢表麵的蜂蠟刮開,就可以在木桶中把蜂蜜搖出來,然後再把蠟質的蜂巢取下來。蜂蜜當然就是吃的,蜂巢蠟則可以做成比較高級的蠟燭。至於箱上的通風孔和副蓋,都是為了天熱的時候讓蜂箱能夠散熱、別把蜜蜂熱死設置的。”
胡亥把石筆丟進黑板下的槽中,拍拍手說:“當然啦,這裏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養蜂的人去摸索,比如到冬天無花可采蜜的時候,蜂箱內給越冬的蜜蜂要留下多少蜜;初春的時候,怎麽觀察新的蜂王出現、怎麽及時把新蜂王引入空的蜂箱……這些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他對著匠師弟子問道:“你家裏有沒有人願意試著做做這個養蜂的事情呢,我可以讓木匠給你打製十個蜂箱。”
“庶民家中有一個兄長一個小弟,”掏過蜂窩的匠師弟子很高興,連連向皇帝打躬作揖,“庶民可以讓他們遷來之後在附近看看是否能找到野蜂窩,讓他們試試。庶民兄長也是喜歡想事情的,隻是他對匠作之事不太有心。”
胡亥神秘的眨了眨眼:“你掏蜂窩的時候不會被蜂蜇嗎?”
匠師弟子看到皇帝有些頑皮的表情也放鬆了一些,迴答道:“這個庶民們倒是傳下過辦法的,掏窩之前用草煙先熏一會就可以。”
“這是逼著小爺隻能費盡心機的為百姓著想啊,”胡亥歎息的翻身換了個方向,“可小爺還想好好當當昏君享受享受呢。”
話雖這麽說,胡亥也知道安期生所說的是正理。馬上山東就亂,而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出現和這幾天已經做了的很多事情,一定會嚴重影響曆史的走向。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幾個月後會在美洲出現摧毀性的龍卷風!
既然已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那麽金手指就完全不再有參考價值了,自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勇(無)敢(奈)的麵對完全無法預知的未來。所以就算那個安期老神仙不說,自己也隻能爭分奪秒的趁著這個把月的時間快速打好力所能及的基礎。
想想這幾天上了發條一樣的緊張生活,胡亥就有一種強烈的欲哭無淚的感受。為什麽?為什麽別人在時間中穿梭旅遊都是駿馬、美女、用不完的金錢,自己都變成皇帝了,絕對極致了,卻要過這種惶惶不安的生活。
這貨已經完全忘記曾經忙裏偷閑的看樂舞甚至還要樂府令去給他找肚皮舞娘的事情了,也忘了身邊那兩個水靈靈的小宮人和她們熟透誘惑的少婦奶母……這人還真的就是不知足啊。
_
李左車確實采用了三馬輪換駕車的方式,順利的通過了嶢關,接著向前又行了十裏,等於一天行進了一百裏,然後找了個村子的村口客棧宿歇下來。武關道是山東進入關中的要道之一,商旅很多,沿途小村都有一家或兩三家小客棧。
在他的想法裏麵,就算皇帝第二天就迴鹹陽,走到羆壯等人埋伏的地點也要至少巳時,刺殺發生後再派人去最近的藍田縣查證又需要時間。由於羆壯等人是與召騷有關係,所以官府會首先緝捕召騷。如果按這個時間推斷,就算緝捕召騷的通緝令發出,第二天天黑前也隻能傳遞到嶢關,而他第二天天黑已經到商縣了。
由於自己與召騷的會麵都是通過隱秘的側門、後門進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近日與召騷有過往來。萬一官府真的發現了自己、再發出新的通緝令時,如果按昨日的行進速度,他應該恰好剛出了武關。關中的大道就這麽幾條,但一旦出關進入南陽郡,則道路四通八達就很難緝捕了。
李左車也想到過羆壯等人還未等到刺殺皇帝時就被抓住,不過他馬上就否定了這種可能性。這批親衛都是老卒,很多都是很有資曆和經驗的斥侯,這些年隨著他東躲西藏的,警惕性是一點都沒撂下,要想在刺殺前就抓到他們,除非藍田縣內就有官府的耳目。
關中法度森嚴且承平已久,李左車在入函穀關時就注意到關牆都已經有年久失修、日漸破敗的景象,所以完全沒有理由認為關中還會存在針對百姓的官府耳目這種東西。
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被一個“人退隱、心不退隱”的老細作關注了,還恰恰趕上皇帝重新啟用密諜的當口。所以當一聲響箭升空,看到前方幾十個秦卒跨馬橫弩阻住道路,他就知道壞事兒了。
正欲停車不前,身後隱隱的又傳來馬蹄敲擊石板路的聲音,片刻之間幾十個秦騎從後麵遙遙現身,快馬奔騰轉瞬即到眼前,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前後夾擊的網中。
心裏本還存有幾分“未必是來追捕自己”的僥幸,在看到後麵趕上來的秦騎第一人時也徹底的破滅,他已經認出那人就是公子嬰。
秦國一統之後他幾次到過鹹陽,也曾坐在酒肆中看王公大臣的車馬經過,所以認得公子嬰的模樣。現在,能夠勞動公子嬰大駕來親自追捕的人,恐怕也隻有自己這個武安君後人了,召騷這種庶民富戶絕對不會有這樣的待遇。
“看來小秦帝還很知禮節呢,”李左車自嘲的暗道。
而此時,被中尉軍拘禁一夜的羆壯等人,也已在被押赴鹹陽的路上。
召騷卻沒有被抓獲。當騎軍追上召騷的商隊時,這位爺早就悄悄地中途溜走了,隻帶上了在縣府當皂隸的家奴,連商隊主事都不知道他們何時離開的。而且,召騷二人並未騎馬,隻隨身帶著幾鎰金和一些錢幣,以及足夠多日的食物和飲水,不循正途,走山間小路奔向了河東郡方向,然後繞行山間小道逃出了關中、山西的牢籠,最後一直逃到邯鄲。
通過在縣府當差的隸奴,召騷早就暗暗準備好了兩份假“驗”和“傳”,並改變了容貌。其實他也無需對容貌做什麽改變,在山中逃奔千餘裏,用了足足一個多月,原來白嫩微胖的身材早已變得瘦削精幹,滿臉胡茬,已經完全是一個常年奔波在外的商賈夥計形象,所以能夠在全麵通緝之下,仍然從容逃逸。
唉,沒有照片的年代,搜捕個逃犯也真是個困難的事情。
_
從鹹陽到望夷宮則隻有二十五裏,還不到一程,快馬用不了一個時辰即可抵達。卯初藍田大營就放出了三百裏郵驛使,未時鹹陽就知道了皇帝去望夷宮的消息。所以,當皇帝的大隊在戌末亥初到達望夷宮的時候,從鹹陽趕來的新任衛尉丞趙賁和少府丞司馬昌,已經到達了將近兩個時辰,布置好了足夠的防衛,並向已經遷來的首批匠師宣布了第二天皇帝要召見他們的消息。
匠師們剛到望夷宮一天多的時間,僅僅是安頓了下來,還很疲憊。但聽說皇帝馬上就來召見他們,不由得心中萬分的興奮。
皇帝設立匠師台本就是對他們的重視,來到望夷宮時發現,他們並不是住在臨時搭建的草棚泥舍,而是直接住進了宮內的房舍,這讓他們已經有些悚然了,現在皇帝又親自前來召見,匠師們覺得這和幾天前還擔心被殉葬的情形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區別,都感動得五體投地。
工匠在秦時雖然頗受重視,但也就是庶民的地位,要不是修陵和築宮,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到少府這麽大的官,更不用說見皇帝。現在皇帝對他們如此關注,如果得見皇帝天顏,那就有作為他們幾輩子口口相傳的榮耀了。
秦二世元年六月二十一日。
望夷宮的主殿比較小,隻能排開約五十張左右的坐席。因此胡亥命少府丞司馬昌,索性就在殿外的廣場上,按匠師數量排布了大約二百多張左右的坐席。坐席間隔三尺,每一席可坐三人,即每個匠師身後都有兩名弟子一同就坐,這也是胡亥要求的。
坐席按扇形排布,正麵放置了一個二尺高鋪著紅氈的木台,擺放著皇帝的禦案和坐席。本來司馬昌想擺設一個五尺高的木台供皇帝就坐,但被胡亥否定了。來匠師台的目的就是要與匠師們近距離接觸交流,弄得高高在上的,還怎麽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去呢?
靠近禦台的兩側另外擺放兩個席案自是大臣的位置。
匠師們在辰初二刻就已入席。皇帝禦台這麽矮已經讓他們有些驚奇,就算前兩天少府向他們宣布成立匠師台的消息時,也是坐在五尺高台之上。但更驚奇的是在皇帝禦台之前還擺放著一塊用木架架起的黑色石板,原來胡亥讓少府丞把他宮中的那塊黑板連同石筆、板擦一並用車從鹹陽宮帶過來了。
辰正,隨著一聲“皇帝陛下到”的唱喝,主殿的大門無聲的打開,胡亥滿臉笑容的由司馬昌和馮劫陪同著出現在殿門前。所有匠師緊張的大氣都不敢出,全都匍匐在地向皇帝行禮,全場鴉雀無聲。
隻聽得腳步聲從台階上緩緩而下,一個略帶稚嫩的清越之聲傳來:“諸位大匠免禮,都起來吧。”
匠師們雖然聽到了讓他們起身的話語,但因為都緊張的不行,隻有少數幾個匠師直起了身子,大部分匠師仍然趴在地上。於是司馬昌又喊道:“各位大匠,陛下賜你們平身,諸位都請起身吧。”
這樣匠師們才都緩緩地坐直,但都低著頭生怕貿然去看皇帝有殺身之罪,有很多人都緊張的出了一身大汗。
胡亥走上木台在禦案後坐定,司馬昌和馮劫隨之也在兩邊的席案坐下。胡亥看匠師們萬分緊張的低著頭的樣子笑了。
“各位大匠,無須如此緊張,都抬起頭來,讓我看看各位匠師的風采。”聽到皇帝的話,匠師們都慢慢地抬起了頭。
眼前的皇帝看身量就是一個少年,長相勉強算清秀,穿著繡龍的黑袍,頭上也沒戴冕冠,像庶民一樣用一個黑巾把頭發紮起,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相比之下,黝黑臉膛的少府丞和武人裝束的馮劫,倒顯得更加嚇人一些。
看到這樣的皇帝完全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威嚴和冷酷,匠師們的緊張情緒才稍稍減輕了一些。
胡亥看到匠師們個個坐的筆管條直的,知道他們還是很緊張,於是又說:“各位大匠,我今天一是來看望你們,二呢,則是想跟諸位就一些匠作之事做一個商討。朕看各位收腹挺腰的樣子,難道不累嗎?這個樣子也沒法商討事情啊。你們都放鬆放鬆,嗯~~~就像平時你們相互說話的樣子。我說的可以更粗俗一些,就算你們誰放個屁,我也完全不會怪罪他。反正這裏空曠,放屁的味道也傳不到我這裏。就算傳到我這裏,我也假裝沒有聞到。”
“噗嗤。”匠師中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趕緊憋住看了看皇帝。皇帝衝他一笑:“這聲音似乎不是剛才所說的那種聲音,你更無須忍著吧。”
很多匠師雖然沒敢笑出聲,但也都露出了笑容,挺直跪著身子放鬆了一些變成了跪坐的姿勢,現場的緊張氣氛慢慢開始消散。
剛剛聽到皇帝的粗俗話語時,司馬昌和馮劫都暗暗撇嘴。馮劫還好,在中尉軍已經聽到過皇帝類似的言語,司馬昌則完全是首次聽聞,這位陛下還真敢說啊。
可皇帝就這麽說了你又能咋辦?人家是皇帝。
不過看到匠師們明顯的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兩人也多少有點兒佩服。他們都是與匠師或者軍卒打過長期交道的人,知道這些人基本都沒有讀過書,你要是和他們拽文,聽不聽得懂還都另說著。皇帝用這種方式拉近和他們的距離,顯然是很適合這種場合的。
胡亥看見大家都已經放鬆了一些,就開始切入正題:“各位匠師,我來看望你們,實際是給你們的肩上壓擔子來的。我有很多兵械、器具、匠作方麵的想法,也不知能不能實現,所以想跟諸位大匠請教。很多我想到的東西如果能夠做出來,而且可大量製作,就夠在各方起到重大的作用。真要如此,我可以考慮為有功的匠師折算軍功授爵。”
“授爵”兩字一出,匠師們有點坐不住了,紛紛開始用探尋的目光望著皇帝。大秦工匠造出了那麽多強悍的軍械,打贏了整個天下,但自身待遇一直就不高,更遑論與戰場搏殺的將士們一樣可以得爵了。
胡亥滿意的看到自己的話所產生的效果。
稍稍等了一下,他接著說:“好了,讓我們先從一個比較簡單的事情開始吧。在場的大匠們,還有大匠的弟子們也在內,哪位曾經掏過蜂窩取過蜂蜜?”
匠師們本來內心裏摩拳擦掌的想看看皇帝的問題是不是自己所擅長的技藝,結果第一個問題竟然是掏蜂蜜,多數匠師都有點發愣。過了好一陣,偏後幾排的一個匠師弟子躑躅著壯著膽子站了出來,“陛下,庶民是山裏人,曾經掏過蜂窩。”
“哦?是就掏過一次呢,還是掏過很多次?”
“陛下,庶民那裏比較窮,掏到蜂蜜可以換成錢帛和粟米,所以庶民村中有很多人都掏過蜂窩,庶民也掏過很多次。”
胡亥向他招招手:“近前來,我這麽跟你說話有點費勁。”
弟子看自己的師父幾乎不可覺察的歎了口氣、點了點頭,於是走到禦台前五步的位置,剛想要跪下,胡亥就擺手製止:“不要跪了,站著說吧。你既然掏過蜂窩,可曾看過蜂窩裏麵的情況?那些蜜蜂都是一樣的,還是有什麽差別?”
弟子想了想迴答道:“蜂窩一般都是幾塊長在一起,有的裏麵有蜂蟲,有的裏麵有蜂王,就是比其他蜜蜂大很多的。”
胡亥很滿意他的答案正在沿著自己的思路走,轉過目光環視場內所有人:“這裏哪位是做木工的匠師?”
另一個方向上有一個匠師慢慢站了起來,胡亥招手讓他走到近前,自己也站起來走下木台來到黑板邊上,拿著石筆在黑板上一邊對木匠說:“你做一個木箱,長三尺、寬兩尺、高兩尺……”一邊憑著自己的記憶畫了一個現代養蜂的箱子和各個內部蜂框結構等部件。
司馬昌站起來遞給木匠一支筆和一編竹簡,木匠把皇帝在黑板上畫的東西描繪到竹簡上。
胡亥說完畫完,對掏過蜂窩的匠師弟子說:“朕剛才描畫的是一個養蜜蜂的箱子,你可以去掏一窩蜜蜂,把有蜂王的蜂巢放進箱子邊上的一個巢框上,把其他蜂巢掰開放到其他巢框上,蓋上上蓋,蜜蜂可以從箱底留出的孔洞進出。把這個蜂箱放在開花的地方,這樣以後就用不著再去掏蜂窩了。經常打開把巢框抽出來看看,把填滿蜂蜜的巢框裝上搖把,把封閉蜜巢表麵的蜂蠟刮開,就可以在木桶中把蜂蜜搖出來,然後再把蠟質的蜂巢取下來。蜂蜜當然就是吃的,蜂巢蠟則可以做成比較高級的蠟燭。至於箱上的通風孔和副蓋,都是為了天熱的時候讓蜂箱能夠散熱、別把蜜蜂熱死設置的。”
胡亥把石筆丟進黑板下的槽中,拍拍手說:“當然啦,這裏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養蜂的人去摸索,比如到冬天無花可采蜜的時候,蜂箱內給越冬的蜜蜂要留下多少蜜;初春的時候,怎麽觀察新的蜂王出現、怎麽及時把新蜂王引入空的蜂箱……這些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他對著匠師弟子問道:“你家裏有沒有人願意試著做做這個養蜂的事情呢,我可以讓木匠給你打製十個蜂箱。”
“庶民家中有一個兄長一個小弟,”掏過蜂窩的匠師弟子很高興,連連向皇帝打躬作揖,“庶民可以讓他們遷來之後在附近看看是否能找到野蜂窩,讓他們試試。庶民兄長也是喜歡想事情的,隻是他對匠作之事不太有心。”
胡亥神秘的眨了眨眼:“你掏蜂窩的時候不會被蜂蜇嗎?”
匠師弟子看到皇帝有些頑皮的表情也放鬆了一些,迴答道:“這個庶民們倒是傳下過辦法的,掏窩之前用草煙先熏一會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