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成一件事,隻有自己覺得劃算不行,必須參與進來的人都覺得這件事可行。


    想做成一件事很難,但是想毀了一件事,實在是太容易了。所以,這一件事裏,必須要達成共識,不然別別扭扭的趕鴨子上架,肯定出問題。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和大家達成共識,這樣才能順利推進這件事。這裏麵還有一個原則,就是好處不能讓某個人都占了,我都占了不行,秦勇和秦霞占了也不行。


    通過了解得知,被抓進去那糟老頭子是秦勇和秦霞的叔爺,這個趕屍團內大多數人都姓秦。不管是嫡係還是庶出,總之,人家是一家子。還有一少部分的旁姓,就算是旁姓,也全是外戚。比如舅舅,小舅子,姑父和姨夫,表姐表弟之類的。


    所以,總體看,這個趕屍團還是很團結的。


    趕屍團的團長是秦霞和秦勇的父親,叫秦淮遠。


    這是我在和秦勇洗澡時候了解到的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有點秋高氣爽的感覺,刮著風,所以山裏沒有露水。我們早早就上路了。


    在山裏趕路,露水很重要,必須等露水下去才能趕路,不然走不出十米,渾身就濕透了,所以進山對於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很多沒進過山的城裏人很有冒險精神,但是不提倡孤身犯險。一旦到了無人區,一點小的失誤都足以要了一個普通人的命,比如發燒感冒。


    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沿著這條蜿蜒的小路在山穀裏穿行,遇到了毒蛇,遇到了兔子,還遇到了花豹。


    在天快黑的時候,我們總算是到了羊頭山下。


    在這裏,搭建了幾十頂帳篷,不過這裏還住著的大多是婦女和兒童、老人。我也明白了,青壯年都被抓到監獄裏去了。


    剛到這裏,我就見到了秦淮遠,這是個看起來挺隨和的人,他長臉,個子和我差不多,長得挺瘦的。


    不過我看得出來,他的肌肉線條不錯,他是那種耐力型的。抬屍人嘛,需要的就是耐力,抬著屍體一走就是上千裏,每天晚上都要趕路,一走就是一晚上,練出來的是絕對的耐力。


    一直到了這時候,我們才算是攤牌了。


    我把前因後果和秦淮遠說了一遍,當然,我沒說我們和楊紹文的談判,我們隻是說,我們調查他們的事情。最後這件事是怎麽發生的,這件事的發生其實和我們沒有一點關係,都是楊紹文內部出了問題。


    我也不知道秦淮遠信了沒有,不過他表現的還是很溫和的,頻頻點頭。


    我也明白,他不可能全信我的話,他要等自己的叔叔迴來之後,聽聽自家人怎麽說。


    秦淮遠這時候提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他說:“你們在蜀山下攔截我們的事情我曉得,但是我不曉得的是,你們為啥子要攔截我們呢?”


    我這時候從懷裏摸出來一張紙,這是西王賞功拓印下來的。


    我打開之後說:“就是因為這一枚銅錢。”


    “一枚銅錢。”秦淮遠拿起來看看說:“這銅錢倒是沒見過。”


    我說:“這銅錢就是你們趕屍團撒在鎮子裏的,我們的人撿到了。”


    “這銅錢有啥子說法嗎?”


    於是我把銅錢的出處說了一遍,我強調道:“這銅錢是無價之寶,在市麵上很值錢。”


    秦淮遠指著旁邊說:“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挖了很多花墳,也許是從某個裏麵挖出來的。這些墳裏麵,有很多的銅錢,我們也不認得哪個值錢,哪個不值錢,統統抬出去換了糧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迴來。早知道這個銅錢這麽值錢,我就收起來了嘛!”


    我說:“事情就是這樣,我不想和大家產生誤會。”


    秦淮遠說:“這麽說,你們懷疑我們發現的大墓,是西王張獻忠的大墓。”


    我點頭說:“是的。”


    秦淮遠歎口氣,擺著手說:“沒得炸藥,神仙來了也別想打開。我們試過很多種辦法,根本行不通。一塊壓著另一塊,中間還用石灰填了縫隙,結實得很。天色太晚了,明天我帶你們去看看,你們就都曉得了。”


    我們在這裏搭建上了帳篷,此時,我們就不住在一起了,我和書生、朱泉、蕭安住在一起,讓王慧和強強單住去了。


    這樣我們聊天會更方便一些。


    連續趕路,我們也累壞了,啥也沒說,倒下就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是被秦勇叫起來的,開飯了。


    這裏也沒有糧食可以吃,隻能吃土豆,早飯就是兩個蒸土豆,還有一碟子泡菜。一直沒這麽吃過,偶爾吃一頓,味道還是不錯。不過我覺得趕屍團的人應該早就吃膩了吧。上頓下頓吃土豆,想想都覺得膩歪。


    吃完秦淮遠就帶著我們去看大墓了,首先看到的是山下大量的花墳,這些墳修的都很漂亮,書生說一看就是明朝晚期時候的風格,這裏的墳全是依山而建,把山體掏出來一個洞,把棺材和隨葬品放進去,然後封墓門。


    結構很簡單,這墓門大多都是石門,用頂門石或者頂門石球的結構,也就是說,外麵一關,裏麵自動就頂上了。要打開也簡單,把墓門砸碎了就可以了嘛!


    難得的是,這麽多年都沒有被盜,一直等到最近才被盜,整個清朝就沒有人發現這裏嗎?


    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在山腳下原來住著一戶人家,姓孫,世世代代在這裏守護,是這裏的守墓人。


    也是最近,這戶人家才算是沒人了,聽說是解放前帶著家當跑了。這戶人家保不齊在民國時候犯過事,怕解放後被追究吧。


    總之,這戶人家跑了,這裏可就沒有人看著了,秦家的人這才霸占了這裏。


    秦淮遠用手一指說:“看到那個小山包了吧,孫家人就住在小山包上。”


    我遠遠地看到小山包上有一座宅子,看起來這宅子修得還不錯,隻不過住那麽高,每天挑水就是一件麻煩事。


    我也能理解孫家為啥住那麽高,他住在那裏,在屋子裏就能看到羊頭山的全貌,不給盜墓賊一點可乘之機。說白了,晚上做噩夢醒了,都能坐起來從窗戶看看對麵的羊頭山,一旦山上有亮光在閃,就說明有盜墓賊在挖墳。


    要是有這麽一戶守墓人,還真的誰都別想在這裏摸金。


    摸金校尉可不是殺人越貨的土匪,隻要有人守著的墓,摸金校尉就不會亂來,摸金校尉秉承的是和氣生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探墓筆記:194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渡並收藏我的探墓筆記:194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