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咱們今個肯定能抬大貨!
重生1979,帶著全村趕山致富 作者:甘蔗奶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老倔既然專門拍電報讓老煙袋來抬人參,那必然是有很大把握的。
單憑這棵百年紅鬆的老兆,就能初見端倪。
那老兆上記得清楚呢,頭一個在上頭留下標記的,距離眼巴前兒已經50多年了,這是個老垵子。
而且這幾十年來,上頭的標記可是一直沒斷過,還出過六品葉五品葉的大貨!
這地方本身在放山人的眼裏頭就能稱得上風水寶地了!
至於幾品葉,說的就是人參的品質,自然是品級越高品質就越好。
不過這裏頭有個說的,幾品葉指的不是人參長出來的葉子,而是葉椏。
各地的叫法不同,但都是葉椏越多品質越好,價值也就越高。
長白山這疙瘩,把人參分做二甲子、燈台子、四品葉、五品葉、六品葉。
二甲子和燈台子自然分別應對二品葉和三品葉。
品級越高代表人參生長的年頭越長,其中蘊含的效果自然就越強。
但是這裏邊有個說法,最高品級的六品葉如果沒有被人發現,沒有被放山人抬出去,自己個兒再長一些年頭,有可能就會變成二甲子!
按照放山人的說法,這叫轉胎。
讓趙鳴來說的話,估摸著就是人參的生長年限達到了極致,類似於人類的壽終正寢,而體內沒耗幹的能量和養分,又催生出了一株新的人參。
反正野山參這東西放到哪朝哪代都是寶物,上年頭的更是罕見,真實的情況究竟是個啥樣子,誰也說不清楚。
反倒是後世好多人工養殖的人參,一個個長得跟水蘿卜一樣大,趙鳴還專門去人家養殖戶的田裏看過稀罕。
眼下這年頭,長白山周邊也有國家單位種植的參園,雖說也是人工培育,可和後世的水蘿卜不是一迴事兒,也講究年頭。
藥用價值自然比不上野山參,但普通人進補夠用了。
喊山應山之後,就得動真格的了。
人參的生長規律其實並不複雜,畢竟這種天地靈物想要長大,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
不但需要充足的養分,還需要有足夠的光照,但是光照還不能太強,同時也要滿足通風等條件。
最為關鍵的,這地脈裏頭還不能缺水。
如此苛刻的生存需求,在王老倔這樣的老把頭眼中,啥地方能長出人參,啥地方壓根沒戲,那真是一望便知。
一般來說,野山參會生長在針闊葉混交林這種地帶,有光、有風,還得有充足的水分,這種林子被稱作清湯林子。
基本上生長的都是鬆樹、柞樹、水曲柳這類枝葉不會遮住陽光的樹木。
至於放山人抬人參,大都選在七八月份的時候也是有數道兒的。
這個時候的人參正處在參籽成熟,紅色的參籽在綠草中間,可比其他時間醒目好找的多。
人參和別的植物有著極大的區別,錯過了秋季參籽成熟的時候,人參的老藤就會枯死,等到第二年開春雪化,天氣變暖和之後,再次生長出新芽。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隱藏在草叢中的人參就不好找了。
作為總指揮的老把頭王老倔看好了位置,帶著趙鳴一幫開始放山。
一人手裏一根木棍,一字排開,叫做排棍。
王老倔站在最右邊,是頭一棍,接著是趙鳴哥仨,最左邊是老煙袋,這是二把頭的位置。
五個人排一列,拉趟子排。
說白了就是地毯式的搜索,畢竟想要找到高品質的野山參,可沒那麽容易。
王老倔領著,五個人從山坡下開始,並排一路拉趟子排棍到山頂,接著右轉,再到山坡下,這麽重複個三四迴,才算是把這片山坡排完了棍。
這還是參籽成熟了,紅色的好找見,換成其他時候,那真跟賭運氣也太大區別。
和巡山打獵對付野牲口不一樣,這可是個細致活,沒耐性的或者說是眼神不好的,提前就別張羅著參加。
即便是早就知道抬野山參的規矩和方法,兩個山坡排完棍,一向性子急躁的唐大虎也多少有點憋不住了。
要不是有王老倔在一邊鎮著,恐怕唐大虎這大虎逼早就嚷嚷起來了!
可作為頭一棍的王老倔,則神色如常。
像他這樣的老把頭,一旦進了山,尤其是在拉趟子排棍的時候,必然會格外的迷信。
而且和巡山打獵一樣,沒有哪一條規定你進了老林子就一定得有收獲。
趁著中間休息吃幹糧的當口,王老倔特意說了,放山人抬人參也講究個緣分,尤其是上了年頭的野山參,說是天地間的靈寶也不為過。
既然是寶,那就是有福之人才能遇上的。
沒福氣的人你就是打人參跟前路過,一腳把紅彤彤的參籽踩碎,你也瞅不見!
一說起這個,趙鳴哥仨同時想起來一個人:屈惠澤!
你要說旁的,趙鳴哥仨還真沒服氣過誰,可要說進山能遇著大貨這樣的運氣,那必然是要首推老屈了!
一提起屈惠澤,連老煙袋都服氣!
tmd誰家生瓜蛋子頭一迴鑽老林子,跟旅遊一樣就進山走了半天的路程就能遇著東北虎啊?
屈惠澤但凡跟趙鳴他們一塊兒鑽老林子,先別管過程咋樣,最終必然要遇到大型的猛獸!
至於對付得了對付不了的,這個人家老屈不管,反正你就說遇沒遇著值錢的野牲口吧?
“謔,這位屈同誌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呀,你們來前兒咋沒帶上他呀?”
屈惠澤的經曆,讓王老倔聽的都是一愣一愣的。
類似的情況要是出現一迴,還能說人的運道有起有落。
可屈惠澤這種,但凡進山迴迴不落空,那在王老倔這種迷信的老把頭眼中,可就太招人稀罕了!
排棍抬人參敢帶個這樣的選手,那不得迴迴都能抬著大貨呀!
“倔爺爺,俺們哥仨福氣也不小!”
劉曉華嘴甜,最討上了年紀的長輩稀罕,“俺們之前可是獵著過山神爺呢!”
山神爺就是特指東北虎,這事當時處理的比較隱秘,加上眼下這年代信息傳播不暢,所以王老倔並沒聽老煙袋提起過。
“真的假的?!”
“叔兒,是真的,這仨孩子可不一般。”
“哎呀,滿倉你咋不早說?這迴穩了,咱們今個肯定能抬大貨!”
單憑這棵百年紅鬆的老兆,就能初見端倪。
那老兆上記得清楚呢,頭一個在上頭留下標記的,距離眼巴前兒已經50多年了,這是個老垵子。
而且這幾十年來,上頭的標記可是一直沒斷過,還出過六品葉五品葉的大貨!
這地方本身在放山人的眼裏頭就能稱得上風水寶地了!
至於幾品葉,說的就是人參的品質,自然是品級越高品質就越好。
不過這裏頭有個說的,幾品葉指的不是人參長出來的葉子,而是葉椏。
各地的叫法不同,但都是葉椏越多品質越好,價值也就越高。
長白山這疙瘩,把人參分做二甲子、燈台子、四品葉、五品葉、六品葉。
二甲子和燈台子自然分別應對二品葉和三品葉。
品級越高代表人參生長的年頭越長,其中蘊含的效果自然就越強。
但是這裏邊有個說法,最高品級的六品葉如果沒有被人發現,沒有被放山人抬出去,自己個兒再長一些年頭,有可能就會變成二甲子!
按照放山人的說法,這叫轉胎。
讓趙鳴來說的話,估摸著就是人參的生長年限達到了極致,類似於人類的壽終正寢,而體內沒耗幹的能量和養分,又催生出了一株新的人參。
反正野山參這東西放到哪朝哪代都是寶物,上年頭的更是罕見,真實的情況究竟是個啥樣子,誰也說不清楚。
反倒是後世好多人工養殖的人參,一個個長得跟水蘿卜一樣大,趙鳴還專門去人家養殖戶的田裏看過稀罕。
眼下這年頭,長白山周邊也有國家單位種植的參園,雖說也是人工培育,可和後世的水蘿卜不是一迴事兒,也講究年頭。
藥用價值自然比不上野山參,但普通人進補夠用了。
喊山應山之後,就得動真格的了。
人參的生長規律其實並不複雜,畢竟這種天地靈物想要長大,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
不但需要充足的養分,還需要有足夠的光照,但是光照還不能太強,同時也要滿足通風等條件。
最為關鍵的,這地脈裏頭還不能缺水。
如此苛刻的生存需求,在王老倔這樣的老把頭眼中,啥地方能長出人參,啥地方壓根沒戲,那真是一望便知。
一般來說,野山參會生長在針闊葉混交林這種地帶,有光、有風,還得有充足的水分,這種林子被稱作清湯林子。
基本上生長的都是鬆樹、柞樹、水曲柳這類枝葉不會遮住陽光的樹木。
至於放山人抬人參,大都選在七八月份的時候也是有數道兒的。
這個時候的人參正處在參籽成熟,紅色的參籽在綠草中間,可比其他時間醒目好找的多。
人參和別的植物有著極大的區別,錯過了秋季參籽成熟的時候,人參的老藤就會枯死,等到第二年開春雪化,天氣變暖和之後,再次生長出新芽。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隱藏在草叢中的人參就不好找了。
作為總指揮的老把頭王老倔看好了位置,帶著趙鳴一幫開始放山。
一人手裏一根木棍,一字排開,叫做排棍。
王老倔站在最右邊,是頭一棍,接著是趙鳴哥仨,最左邊是老煙袋,這是二把頭的位置。
五個人排一列,拉趟子排。
說白了就是地毯式的搜索,畢竟想要找到高品質的野山參,可沒那麽容易。
王老倔領著,五個人從山坡下開始,並排一路拉趟子排棍到山頂,接著右轉,再到山坡下,這麽重複個三四迴,才算是把這片山坡排完了棍。
這還是參籽成熟了,紅色的好找見,換成其他時候,那真跟賭運氣也太大區別。
和巡山打獵對付野牲口不一樣,這可是個細致活,沒耐性的或者說是眼神不好的,提前就別張羅著參加。
即便是早就知道抬野山參的規矩和方法,兩個山坡排完棍,一向性子急躁的唐大虎也多少有點憋不住了。
要不是有王老倔在一邊鎮著,恐怕唐大虎這大虎逼早就嚷嚷起來了!
可作為頭一棍的王老倔,則神色如常。
像他這樣的老把頭,一旦進了山,尤其是在拉趟子排棍的時候,必然會格外的迷信。
而且和巡山打獵一樣,沒有哪一條規定你進了老林子就一定得有收獲。
趁著中間休息吃幹糧的當口,王老倔特意說了,放山人抬人參也講究個緣分,尤其是上了年頭的野山參,說是天地間的靈寶也不為過。
既然是寶,那就是有福之人才能遇上的。
沒福氣的人你就是打人參跟前路過,一腳把紅彤彤的參籽踩碎,你也瞅不見!
一說起這個,趙鳴哥仨同時想起來一個人:屈惠澤!
你要說旁的,趙鳴哥仨還真沒服氣過誰,可要說進山能遇著大貨這樣的運氣,那必然是要首推老屈了!
一提起屈惠澤,連老煙袋都服氣!
tmd誰家生瓜蛋子頭一迴鑽老林子,跟旅遊一樣就進山走了半天的路程就能遇著東北虎啊?
屈惠澤但凡跟趙鳴他們一塊兒鑽老林子,先別管過程咋樣,最終必然要遇到大型的猛獸!
至於對付得了對付不了的,這個人家老屈不管,反正你就說遇沒遇著值錢的野牲口吧?
“謔,這位屈同誌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呀,你們來前兒咋沒帶上他呀?”
屈惠澤的經曆,讓王老倔聽的都是一愣一愣的。
類似的情況要是出現一迴,還能說人的運道有起有落。
可屈惠澤這種,但凡進山迴迴不落空,那在王老倔這種迷信的老把頭眼中,可就太招人稀罕了!
排棍抬人參敢帶個這樣的選手,那不得迴迴都能抬著大貨呀!
“倔爺爺,俺們哥仨福氣也不小!”
劉曉華嘴甜,最討上了年紀的長輩稀罕,“俺們之前可是獵著過山神爺呢!”
山神爺就是特指東北虎,這事當時處理的比較隱秘,加上眼下這年代信息傳播不暢,所以王老倔並沒聽老煙袋提起過。
“真的假的?!”
“叔兒,是真的,這仨孩子可不一般。”
“哎呀,滿倉你咋不早說?這迴穩了,咱們今個肯定能抬大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