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望給派的車,自然不會隻管送不管接。


    可趙鳴他們爺四個到了地頭得待不老短的時間,連人帶車一直等著,公家的便宜也不是這種占法。


    老煙袋當年跟著學手藝的人叫王進喜,提大名知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說王老倔,十裏八鄉光腚滿地跑的娃娃都聽說過!


    可越是脾氣倔的人,瞅見對性子的,也就越熱情。


    王老倔比老煙袋大了十多歲,眼瞅就是六十的人了,偏偏身子骨硬朗的很。


    家裏三個兒子兩個姑娘,老伴兒也還在,熱熱鬧鬧一大家子,一聽說來且了,全聚到王老倔兩口子住那院子。


    忙忙活活要給老煙袋和三個後生接風洗塵,一通大酒喝完,都算是認識了。


    “滿倉啊,你這酒量沒見長啊,咋,傷著腿把你酒量也傷著了?”


    老煙袋大號李滿倉,雖說沒有正兒八經的拜師,可那也是當王老倔攔著不讓拜,不管是事實上還是老煙袋自己心裏頭,都把這倔老頭當成真正的師父了。


    所以王老倔一說他酒量不見漲,老煙袋就算是杠上了。


    這一頓大酒喝的,第二天早上起來老煙袋還不停的按他的腦袋。


    時間不等人,適合挖棒槌的日子就那麽幾天,王老倔這邊早就準備好進山用得著的東西,帶足了吃喝,一幫五個人一塊兒進了山。


    早年間王老倔打獵也是一絕,後來年齡愈發大了,家裏的孩子們勸也勸不住,最後還是親親的大孫子發了話,這才不在鑽老林子打野牲口了,專心劃拉棒槌。


    挖棒槌這裏頭的規矩可比巡山打獵多多了。


    出發之前,王老倔就專門給趙鳴三個小的講了各種規矩,仨人全都老實聽老實記。


    實際上在來的路上,老煙袋也是反複叮囑過的。


    棒槌就是野山參,自古傳下來的規矩,對待這東西不能說挖。


    你得說抬說拿!


    進山抬人參,就叫放山,抬人參的參客,自然就是放山人。


    放山人從進了山開始,啥事兒就都得按規矩來了。


    最基礎也是最不能錯的規矩,嘴上得有個把門的,千萬別說錯話。


    吃飯得叫拿飯,想坐下休息一會兒得叫拿墩,睡覺就叫拿覺。


    最忌諱的一點,半路上瞅見樹墩子,千萬別坐上頭,按照放山人的說法,那可是山神爺爺的寶座。


    你搶了山神爺的寶座,那這一趟進山還能有好?


    至於尋找人參發現人參,那規矩就更多了。


    趙鳴哥仨全是頭一迴參與這種項目,一個個十分老實聰明的選擇能少說話就少說話!


    倆老漢讓他仨幹啥他仨幹啥!


    一個個恨不得變成啞巴!


    王老倔也養的有獵犬,自從不吃巡山打獵這碗飯之後,前頭養的老獵犬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加上狗的壽命就那麽十來年,陸陸續續都沒了,僅剩的兩隻也早就老的跑不動了,給留家裏頭當看門狗了。


    這迴進山帶著五條獵犬,說白了就是護衛犬,也沒費那心思調整,平時也不咋進老林子,所以顯得格外的呆。


    王老倔帶著趙鳴一幫人,進了山直奔有老兆的地方。


    老兆是放山人在哪個地抬出人參後,專門留在周邊的鬆樹上的記號。


    上頭會寫清楚哪年哪月在這附近發現了什麽品質的人參,甚至連參與抬人參的放山人有幾個,都會標注上去。


    在山裏過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一行人才趕到老兆所在的位置。


    這是一棵超過百年的紅鬆樹。


    樹皮被扒了一塊,黑漆漆的一片上能看出用刀子留下的各種線條。


    紅鬆的油性大,樹皮被扒掉之後經過氧化,露出來的地方就會變的很黑,王老倔指著那一片黑給趙鳴哥仨解釋那些刀刻痕跡的意思。


    單這棵老紅鬆周邊,就沒少出大貨。


    那標記可不是一撥人記下的,時間差著十好幾年呢。


    在上頭做標記最早的放山人,距離眼下足有50多年!


    人參和其他東西不太一樣,野生人參對生長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


    再加上人參長到成熟結出種子之後,要麽就散落在四周,要麽被鳥雀叼走,和鳥糞留在不遠的地方。


    所以但凡抬出過質量不錯的大貨的地方,隔三差五總能抬出別的人參。


    之所以在老兆上留下記號,也是放山人的規矩之一,就是為了提醒後來人,這地方出過大貨,周邊的山頭多劃拉幾遍。


    可這規矩再過幾年就沒啥人願意遵守了,有這好地方誰發現不都得藏著掖著呀?


    都不說別人,就趙鳴和唐大虎劉曉華哥仨,但凡知道這種好地方,肯定也是不願意外傳和別人分享的。


    野人參的生長周期太長了,知道一個這樣的位置,就跟傳家寶一樣,願意守規矩的人自然不會太多。


    趙鳴哥仨相互用眼神交流,輕易就分辨出了其他兩個人內心的想法。


    可是有一條,你們能這麽想,那以前的放山人他們自然也會這麽想。


    那為啥還會有人恪守規矩,在老兆上留下標記呢?


    隻能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見識的增多,好些個東西慢慢就沒了之前的敬畏心。


    這樣的變化時好時壞一時半會兒還真掰扯不清楚。


    王老倔為領頭的放山人,給趙鳴他們哥仨講了老兆上那些線條代表的含義,這才領著四個人一塊鄭重其事的給那顆老紅鬆磕頭。


    磕頭跪拜的同時,王老倔嘴裏還念念叨叨,倒也不是什麽太過神奇的詞,無非是祈求能夠出大貨,能夠保爺五個平安。


    接下來就是喊山、應山。


    王老倔喊,老煙袋應。


    王老倔先是俯身抓了一把鬆軟的泥土,在手裏細琢磨之後,扔到地上。


    用手中的木棍敲擊身邊的樹幹,跟打節拍一樣,敲完了才開口,然後是老煙袋應和。


    “山神爺、老把頭,開門呐!”


    “門開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帶著全村趕山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甘蔗奶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甘蔗奶爸並收藏重生1979,帶著全村趕山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