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氣氛凝重而熱烈,科舉主考官之位的爭奪,已然陷入白熱化,三方勢力呈鼎足之勢,互不相讓。太子一方,二皇子一方,世家集團,進入了這場爭奪之中。。


    就在大臣們又要開啟新一輪唇槍舌劍、唾沫橫飛的打口水戰時,二皇子卻出人意料地躬身向前,打破了這劍拔弩張的僵局。他麵帶謙卑之色,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在大殿內迴響:“父皇,兒臣剛才實在是孟浪了,本以為太子哥哥,公務繁忙,不會出任這主考官一職,兒臣這才一時心急,自告奮勇。如今既知太子哥哥有意擔當,那作為弟弟,定當全力支持哥哥。隻望太子哥哥成為主考官後,能讓弟弟在一旁跟著學習學習,沾沾兄長的光,也為父皇的江山社稷多盡一份心力。”說罷,他微微抬頭,目光看似恭敬,實則暗藏玄機地瞥了一眼太子。


    太子心頭猛地一震,瞬間便反應過來,這二弟表麵上是示弱求和,實則是公然和自己談條件呢。眼下這局勢,自己雖有太子之名,可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自己並不占絕對優勢,若不答應,這主考官之位怕是要旁落他人。想到此處,他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親切的微笑,緩緩說道:“二弟這是什麽話,你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有二弟從旁協助,咱們攜手定能為父皇將這科舉大事辦得妥妥當當,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那就多謝皇兄了。弟弟定當全力支持皇兄,絕無二話。”二皇子連忙應和,臉上堆滿了感激之色,可眼底深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刹那間,原本三足鼎立、僵持不下的局麵,就因這二人的這番“兄友弟恭”,戲劇性地變成了兩強爭霸。陸肖站在朝堂一角,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心中暗自慶幸,好在事先知曉些內幕,否則還真會被這表麵的和睦給糊弄過去,以為這皇家兄弟當真情深義重。此時,文官們卻似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重新站隊,又開始了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的口誅筆伐,為各自支持的陣營搖旗呐喊,大殿內頓時吵得熱火朝天。反觀武將這邊,他們像是見慣了這般朝堂紛爭,一個個雙手抱胸,悠閑地站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著文官們爭得麵紅耳赤,時不時還交頭接耳,低聲評判幾句,那神情仿佛在看一場精彩絕倫卻又與己無關的鬧劇。


    皇帝劉堅高坐龍椅之上,麵色略顯疲憊,他揉了揉太陽穴,微微皺眉,給身旁的太監黃錦遞了個眼色。黃錦心領神會,上前一步,尖細的嗓音陡然拔高,刻意拖長尾音,高聲喊道:“諸位大人,朝堂之上,豈容喧嘩!聖上在此,還不速速噤聲,莫要失了體統!”那聲音如同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喧鬧的朝堂,在殿內悠悠迴蕩。


    一瞬間,朝堂之上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慌亂地整理衣衫,手忙腳亂地歸位,然後異口同聲地躬身說道:“臣等有罪,請皇上責罰。”眾人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劉堅擺了擺手,語氣透著幾分無奈:“諸位愛卿,為國舉賢,何罪之有。隻是你們這般爭吵下去,何時是個頭。皇叔,你可有什麽可以舉薦的人嗎?”說著,他的目光投向了皇叔劉廣。


    劉廣連忙躬身,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說道:“啟稟皇上,老臣一時之間,也實在想不出什麽太合適的人選。方才聽了諸位大人的舉薦與爭論,老臣鬥膽以為,太子和衍聖公,怕是都不太合適擔此重任。”他的聲音沉穩,卻在這安靜的朝堂上掀起了新的波瀾。


    劉堅一臉好奇,微微傾身向前:“哦?皇叔且說說具體緣由。”


    “既然皇上想聽,老臣便直言了。先說這衍聖公,論學問,那是博古通今,堪稱學界楷模;論威望,舉國上下,無人不敬;論人品,更是無可挑剔,為我夏國萬民之表率。可無奈衍聖公年事已高,這科舉主考,事務繁雜,需耗費諸多心力,且還要長途跋涉而來,路途顛簸,萬一途中發生個什麽意外,那可如何是好,豈不是我夏國的一大損失。


    再就是太子,太子殿下地位尊崇,身份高貴,本就肩負著監國重任。然而,正因為太子身份特殊,一旦此次中榜之人日後與太子走得過近,難免會遭外界非議,說太子殿下徇私,那般惹人猜忌,於朝廷、於太子殿下而言,都得不償失。故而老臣以為,應當挑選一位年輕有為,既能有足夠的威懾力鎮住場子,又沒有過多牽絆、能公正處事的人來主持大局,方能服眾。”劉廣娓娓道來,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殿內眾人皆陷入沉思。


    劉堅聽完,微微點頭,目光緩緩掃過朝堂上的眾人,似是在這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麵孔中,仔細搜尋著那個合適的人選。就在這時,兵部尚書公孫舉穩步出班,躬身行禮後,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倒是想到一人。”他的聲音打破了短暫的寂靜,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劉堅眼中閃過一絲期許,連忙問道:“哦?愛卿快快說來。”


    “臣推舉忠武將軍、都察院禦史大夫、安國侯陸肖!”公孫舉此言一出,仿若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大殿之內瞬間響起一陣嗡嗡之聲,眾人麵麵相覷,皆露出驚訝之色。


    就在此時,站在西側的武將們仿若事先約好了一般,除了趙山河等少數幾人還在觀望,其餘眾人集體躬身,異口同聲道:“臣等複議!”那聲音整齊洪亮,震得大殿的梁柱都似微微顫動。


    此等情景,看得文官們是目瞪口呆,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隻是一個臨時的文官官職,居然能得到武將們如此齊心協力的擁護,這簡直是聞所未聞,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這些武將們心中其實另有盤算,他們平日裏受盡了文官的窩囊氣,每次自己想要謀求個晉升機會,文官們便雞蛋裏挑骨頭,說三道四,諸多阻撓;可輪到文官的任命,他們武將卻根本插不上手,隻能幹瞪眼。


    而且那些文官,仗著能說會道,腹中詩書,還時常對他們這些舞刀弄槍的粗人指手畫腳,他們雖滿心不服,卻又辯不過,隻能把這口悶氣憋在心裏,敢怒而不敢言。如今這陸肖,本就是武將出身,根正苗紅地屬於武將陣營,在戰場上立下輝煌的赫赫戰功,他們也是有目共睹。此刻見有這麽個機會,能打壓一下文官的囂張氣焰,他們又怎會放過,心想著:我們就認定陸肖合適,看你們文官能把我們怎麽樣。


    文官隊伍裏,短暫的驚愕之後,也有十多個人站了出來。為首的居然是刑部尚書郭維,郭維率先躬身道:“臣複議。”


    接著,工部尚書徐世鵬也不甘示弱,跟著躬身道:“臣複議!”


    就在眾人還愣神的當口,突然看到吏部尚書劉仲安穩步出班。眾臣見狀,都下意識地以為他這是要站出來反對,畢竟吏部掌管官員任免,在這等關鍵人事任命上,向來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更因為他是世家集團的代表人。可誰也沒想到,劉大人卻微微躬身,開口說道:“臣複議!”他的聲音平和,卻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眾人的心坎上。


    話音剛落,之前那些都力挺衍聖公的大臣們,互相對視了一眼,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竟也紛紛躬身說道:“臣複議!”一時間,朝堂之上,複議之聲此起彼伏。


    這下可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太子派係和二皇子派係的人們此刻全都如墜雲霧之中,完全摸不著頭腦。這個名叫陸肖的家夥究竟有著怎樣的背景?能夠獲得眾多武將們的擁護還算好解釋一些,但那些平日裏素來以清高自詡、對武官不屑一顧的文官們又是怎麽迴事呢?居然連一向自視甚高、自成一體的文官集團這次也紛紛倒戈相向,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要說這其中緣由,還得從刑部和工部的兩位尚書說起。原來,此二人乃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他們向來隻聽從當今聖上——皇帝劉堅一人之命,全心全意地為皇上效犬馬之勞。既然如此,當皇帝劉堅表現出對陸肖的青睞時,他們自然要緊隨其後,亦步亦趨。


    而對於吏部尚書所代表的世家集團而言,則情況又有所不同。就在剛剛那場激烈的權力鬥爭當中,二皇子竟然與太子暗中結盟,聯手給了世家集團一記沉重的打擊,打得他們猝不及防。眼看著局勢逐漸朝著有利於兩位皇子的方向發展,世家集團意識到自己已然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抱著“我得不到,也絕不能讓你們如願以償”的心態,他們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決定轉投陸肖的陣營。


    即便是皇帝劉堅,恐怕也萬萬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般地步。原本看似不起眼的陸肖,竟然在這場錯綜複雜的政治旋渦當中意外地收獲了如此廣泛的支持。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種種機緣巧合之下,陸肖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這場權力爭奪遊戲中的最後大贏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當減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當減肥並收藏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