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餘得先用清油滲透在鎖子裏,然後把鑰匙插進材料庫房鎖子,他輕輕用手擰鑰匙,隻聽輕微“哢嚓”一聲,鎖子打開了。
劉世雨眼前一亮,他看到材料庫房亂七八糟,鐵鍬、洋鎬胡亂堆砌在一起。
牆角的水泥袋子碼了兩摞,已結成硬塊,破碎的水泥灑了一地。
雜物、紙箱、木板子、橫亙在地上,紙箱裏老鼠山下亂竄。
應急材料庫房,是水管站儲藏備用物資的,一旦發生洪水,就要第一時間投入抗洪救災。
這些不起眼的角落,決定大壩水管站的品味。
這候急匆匆跑來一個中年女人,她體型臃腫,矮矮的身材,穿一件紫色呢子大衣,腰挎一件棕色牛皮包。
她由於身材太矮,牛皮包墜在碩大屁股上,如二塊圓滑的青石頭縫裏長出來的芨芨草,雜亂無章,簇擁在她後麵。
她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眼鏡框鑲嵌著金絲邊,讓人覺得有點神秘莫測。
大壩水管站好多人,沒有見過這個婦女,還是會計趙雷見多識廣,
這婦女隻領工資,不上班,可謂是夫榮妻貴,嫁了一個好丈夫,對外,窮山複海不能限,對內,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禦。
他造工資,知道是保管員譚小莉,大概就是這個婦女,他打了一聲招唿:“譚姐迴來上班了。”
“這就是我們新任命的劉站長。”趙雷指著一個臉色黝黑,身板周正的小夥子,給譚小莉介紹。
譚小莉眼角上揚,她用透視鏡的眼光,瞧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他打量劉世雨有什麽來頭。
劉世雨還是控製著情緒,不要發怒,天理昭昭人心灼灼,應急材料庫房居然這樣,就是農村的柴草房,比這材料庫房有秩序,他隻說了一句話:“這就是你管的材料庫房,領工資的時候臉紅嗎?”
劉世雨走進庫房,牆上木框子落滿了灰塵,他隱約看到《應急庫房管理製度》,粗略的看了一下內容:“應急物資倉庫應保持整潔、有序,物資分類存放,標簽清晰,便於查找。”
“應急物資倉庫應定期進行清點,確保物資數量準確,賬實相符。”
“應急物資倉庫應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登記、領用、報廢等管理製度。”
……
譚小莉側著身輕輕地靠在材料庫房門邊,這時水管員張寬也走到材料庫房,翻騰出五把鐵鍬,一股灰塵彌漫在材料庫房周圍。
譚小莉趕緊從棕色的牛皮包裏找防塵口罩,翻了一個遍,隻從牛皮包裏,撕了一塊衛生紙,用紙掩住鼻子。
她眼淚“唰唰唰”的如瀑布流下來,像一個受了冤屈無處訴說,背負災難的嫦娥姐姐,她嘴裏喃喃的說:“這破地方誰願意來。”
水管站頓時受了莫大的委屈,就像一個女孩被流氓無辜猥褻,流氓還說:“你靠我幹什麽?”
大壩水管站是事業單位,一個人生來具有的,卻是另一些人望眼欲穿,苦苦追求的。
西河縣城有幾百雙眼睛,渴望謀求一份穩定的工作。
得到水管站材料保管員崗位,那是怎樣的一個妄想?
譚小莉不敢再說話,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待在家裏,又占著材料保管員的名額,上不了台麵,世上亙古所未有,曆朝曆代都是鄙夷不屑的,所謂吃空餉。
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職責所在,譚小莉也是一個聰慧的女人,識時務者為俊傑,不怕官,隻怕管。
你能把我怎麽樣?還能把我開除了,蟄伏一段時間,風頭過去就好了,譚小莉止住了眼淚,她也加入了菜園除草的隊伍。
劉世雨也是一個勞動的好把式,雜草生命力是頑強的,億萬年的進化,小草雖小,但是卻擁有大地,這菜園本身就是小草紮根的地方,現在當做大壩水管站菜園,稍不留神小草的根紮在菜園裏,互相纏繞在一起。
劉世雨一鐵鍬鏟下去,土地鬆軟了,譚小莉揪住雜草,她認得那是冰草,“劉站長冰草的根,紮得很深,鐵鍬鏟的深一點。”
人都有兩麵性,此時的譚小莉是一名敬業的好員工。
劉世雨一鐵鍬鏟下去,鬆軟的土地已結了硬塊,他看著眼前的譚小莉腳踩著高跟鞋,芊芊玉手沾滿蒲公英的汁液,手上斑斑點點,紫色的呢子大衣下邊沾滿了泥土。
譚小莉低頭不敢看劉世雨,她近視眼鏡上下移動,左手扶眼鏡鏡框邊,也沾滿了渾濁的汙垢。
譚小莉取下眼鏡,用呢子大衣,衣袖擦了擦,抬頭看了看劉世雨,一個渾濁的身影在動。
她又帶上眼鏡,一個臉色坳黑的年輕小夥子,揮舞著鐵鍬,臉上滲著絲絲密密的汗珠。
她又看看旁邊的人,會計趙雷除草、水管員張寬培土、管理員餘得先平整洋芋溝壟·······
昔日的不聞不問,一夜之間就成為種田的行家裏手。
譚小莉的穿戴,不是一個勞動的女人。
劉世雨沒有說話,他知道大壩水管站的員工嬌氣,說多了讓他們煩,嫌棄你。
他履行職責,對他們而言就是套在頭上的緊箍咒,他們還是草原上吃草的野馬,套車駕馭凡事得講究一個分寸,
對他們既不能縱容嬌慣,也不能過分勞累,要勞逸結合。他已是大壩水管站長,就要真的管理他們,不能退縮。
他是水管站長,應該提出問題,大壩水管站現在怎麽辦?接下來做什麽?
劉世雨一邊鏟草,一邊思考,水管站員工存在暫時的惰性。
每個人都會把工作幹好,受到村民的尊重。
曾經的懶惰、占小便宜那是大環境造就,以後將不存在。
誇獎一些員工潛在的好品質,責任和擔當,終有一天會成為大壩水管站核心意識。
劉世雨抬頭,他望望菜園,黃色的蒲公英、肉色的車前草、蓬勃的灰條、纏繞的菟絲子、一叢叢野燕麥……
這裏曾經是祁連山草原,有一些特有的雜草,芒草、棒頭草、觀鵝草,甚至還有狼毒花····
雜草已連根清除,在這片黑色的土地上,隻有柔軟洋芋秧稀稀疏疏紮根在泥土裏。
水管站員工都逃不過泥土的滋養,洋芋開花賽牡丹,洋芋紮根在西河縣村民的心中。
這片淳厚的土地,適合洋芋生長,稀疏的洋芋葉片下,吐出白色的幾朵小花,木黃色的花蕊鑲嵌在白色花朵中間,幾朵嬌羞的洋芋花藏在雜草之中。
大壩水管站沒人欣賞洋芋花的嫵媚,隻有經過勞動的錘煉,才會領略洋芋花的嬌豔。
院落有了洋芋花,在秋天,菜園下一定會潛藏著,碩大的土豆。
啪,啪,又是二聲清脆的鞭梢響,水管站副業隊羊倌老孟牧羊歸來,他就喜歡在水管站院子裏,揮兩下羊鞭子。
他看到菜園裏隻剩下稀疏的洋芋秧,菜園的雜草已無蹤無影,他也想露一手牧羊人的絕技。
一鞭子下去,柔軟細長鞭梢子剜去一朵洋芋花,洋芋花跌落在黑色的泥土地上,老孟輕輕地踩在鬆軟的泥土上,用粗糙的手心,捧著那顆藍茵茵的洋芋花,他又把洋芋花插在洋芋秧上,藍茵茵洋芋花跌落在地上。
院子裏的人聽到牧羊人老孟喊叫著:“劉站長,院子裏的草不能拔,草幹水枯,寒冬臘月後下大雪,我還得指望院子的草喂羊呢?”
大壩村有一個光棍老漢範子忠,他悠閑晃蕩,此人有唱寶卷的絕活。
農閑時節,在夏日的柳樹下,冬天的熱炕上,村民會聚在一起,聽範子忠唱寶卷。
河西寶卷,是一種講唱文學,每當曾經的水管站長郭成奎和水管員吃羊肉,喝青稞酒,雅興正濃,也會找來範子忠念寶卷。
今天範子忠以為大壩水管站又在吃肉喝酒,他探進來,也想抿一口酒,討點羊肉吃。
他眼睛瞅著,稀疏的洋芋地,已被雜草解救出來出來,他嘴裏語無倫次說:“牛、吹牛,水管站變天了。”
天上有個龍王爺,人間有個大壩站,站長是個劉黑娃。
嘴角長胡子,刮胡子沒有抹石灰,不白吃羯羊。
不貪財,公平放水, 修下福祿對山海, 積下子孫永長壽。
天留甘露人留名, 人留子孫草留根。
天留甘露生萬物, 黑娃公平放水度村民。
一群看熱鬧的村民不知其意,光棍老漢哈哈大笑,“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牛,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所以是吹牛。”
牛與吹牛之間隔著一條渠道的寬度,光棍老漢範子忠胡言亂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乎?”
範子忠念得寶卷語無倫次,村民一聲歎息,光棍老漢範子也老糊塗了,寶卷傳承後繼乏人啊。
遵從規則和秩序是文明社會的一種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能夠遵從規則和秩序,在混濁的社會,對他生活毫無幫助,他還依然堅持,這樣的人,就是一種美德。
給予大壩水管站長劉世雨扭轉乾坤的時間並不多,油菜的成熟要經過 苗期、蕾薹期、開花期、角果成熟期。
大壩村水源短缺,油菜灌溉四輪水縮減為三輪水。
油菜三輪灌溉水正好夾雜在開花期與角果成熟期,一部分油菜花瓣凋零,一部分油菜結果,這時大壩村油菜才能適齡澆灌。
七月是油菜花開花拔節的季節,黃色的花海將要凋零,此時油菜花從羞澀的少女,變成了孕育生命的孕婦。
自然萬物生命的孕育是一樣的,油菜花每一枚花蕊,孕育每一粒果實,千百萬油菜花蕊,也同我們孕育生命。
每一株長在田埂上的油菜花,菜籽油是油菜迴饋村民的一種方式。
而村民也能體會勞作的艱辛,在油菜地裏深一腳,淺一腳跋涉在油菜花海中,把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水,引入田間地頭。
自然萬物的生存都來自太陽的光輝,太陽是萬物的父親,地球是萬物的母親,照耀在地球的陽光,給予地球能量。
將海洋的水,變成孕育生命的水精蟲,上升到空氣中,地球母親的重力宮殿,讓水精蟲變成雨滴。
地球母親又把雨滴灑向大地,雨滴是地球母親的孩子,奔跑著,歡唿的流向低處。
大地母親控製大自然孩子的原始動力,讓水流向孩子開鑿的溝渠,去尋找文明的存在方式。
河西走廊農業,有著悠久的灌溉史,大壩村村民是一小段溝渠的使用者。
村民用溝渠把冷龍嶺雪水,引到油菜地裏,要經過很多工序。
春去秋來,油菜花結果,用清香的菜籽油迴饋著村民。
劉世雨是大壩水管站渠道維護者、擁有者之中的一個小頭目,所以他就有了權利。
水管站長劉世雨,在西河縣幹部中沒有級別,西河縣還有很多人影響他。
他不因惡劣的環境就放棄努力,而不做決定。
劉世雨上任一個星期以來,終於見到了久違的屬下,除水管員張寬、會計趙雷、管理員餘得先熟悉的麵孔外,還有十二個人。
那個穿高跟鞋在菜園鋤草的譚小莉,並不是田螺姑娘下凡義務勞動。
她是拿著薪水的,有編製的水管站的庫管兼出納,常年待在家裏。
除水管員張寬外,還有七名護渠工。
平時是護渠工,忙時就是水費收費員。
發洪水又是渠道搶修工。
嚴格的說張寬也是一名護渠工,各村有各村的灌溉係統,他是管理輸水渠道,握有升降搖把,開閘或關閉閘門的那個人,村民習慣叫他水管員。
別以為水管員隻是一個在水閘上,搖搖升降搖把,農渠閘板上升或下落,然後就是吃羯羊,喝酒的休閑工作。
基層工作太難做了,一不留神,就成為用水雙方攻擊的焦點,給村民放水多時,那種諂媚的眼神。
放水少時,又是一副嘴臉,村民帶頭刁難,個別村民一哄而上,會把水管員丟在水渠裏,輕則被渠道水流碰傷,嗆幾口水,重則有生命之憂。
前任站長郭成奎放任自流,他也有言不由衷難言之隱,水管站幹活的就那麽幾個人,結構性缺員讓大壩水管站沒有人。
按照定員定編,大壩站人員是充足的,但幹活的就那麽幾個人。
而大壩水管站渠道維護實際難度又遠遠大於工作難度,讓他們遵從一種規則和秩序,不解決生活問題,工作無法做,有人憤憤不平,眼神盯著劉世雨,也有人開始發難:“劉站長隻有張寬到大壩村能吃上羊肉,我們連一口水都喝不上,口渴了,隻有喝渠道的髒水。”
“劉站長,到大壩村,我們在誰家吃飯。”
水管員張寬也站起來,他一臉委屈,眼淚婆娑的說;“我吃村民的羊肉,羊肉好吃難下咽。”
說著就撩起衣服,他被村民丟在水渠裏,肋骨斷裂,還有被農渠石頭擦傷的皮膚留下的瘢痕。
“劉站長你可為我主持公道啊,我去年被大壩村三社蔣雙,把我丟在二壩河渠道裏,沒人給我主持公道,上月吃了一口羊肉我就罪不容誅,可我的肋骨也斷了二根·····
張寬委屈的哭起來。
劉世雨眼前一亮,他看到材料庫房亂七八糟,鐵鍬、洋鎬胡亂堆砌在一起。
牆角的水泥袋子碼了兩摞,已結成硬塊,破碎的水泥灑了一地。
雜物、紙箱、木板子、橫亙在地上,紙箱裏老鼠山下亂竄。
應急材料庫房,是水管站儲藏備用物資的,一旦發生洪水,就要第一時間投入抗洪救災。
這些不起眼的角落,決定大壩水管站的品味。
這候急匆匆跑來一個中年女人,她體型臃腫,矮矮的身材,穿一件紫色呢子大衣,腰挎一件棕色牛皮包。
她由於身材太矮,牛皮包墜在碩大屁股上,如二塊圓滑的青石頭縫裏長出來的芨芨草,雜亂無章,簇擁在她後麵。
她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眼鏡框鑲嵌著金絲邊,讓人覺得有點神秘莫測。
大壩水管站好多人,沒有見過這個婦女,還是會計趙雷見多識廣,
這婦女隻領工資,不上班,可謂是夫榮妻貴,嫁了一個好丈夫,對外,窮山複海不能限,對內,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禦。
他造工資,知道是保管員譚小莉,大概就是這個婦女,他打了一聲招唿:“譚姐迴來上班了。”
“這就是我們新任命的劉站長。”趙雷指著一個臉色黝黑,身板周正的小夥子,給譚小莉介紹。
譚小莉眼角上揚,她用透視鏡的眼光,瞧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他打量劉世雨有什麽來頭。
劉世雨還是控製著情緒,不要發怒,天理昭昭人心灼灼,應急材料庫房居然這樣,就是農村的柴草房,比這材料庫房有秩序,他隻說了一句話:“這就是你管的材料庫房,領工資的時候臉紅嗎?”
劉世雨走進庫房,牆上木框子落滿了灰塵,他隱約看到《應急庫房管理製度》,粗略的看了一下內容:“應急物資倉庫應保持整潔、有序,物資分類存放,標簽清晰,便於查找。”
“應急物資倉庫應定期進行清點,確保物資數量準確,賬實相符。”
“應急物資倉庫應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登記、領用、報廢等管理製度。”
……
譚小莉側著身輕輕地靠在材料庫房門邊,這時水管員張寬也走到材料庫房,翻騰出五把鐵鍬,一股灰塵彌漫在材料庫房周圍。
譚小莉趕緊從棕色的牛皮包裏找防塵口罩,翻了一個遍,隻從牛皮包裏,撕了一塊衛生紙,用紙掩住鼻子。
她眼淚“唰唰唰”的如瀑布流下來,像一個受了冤屈無處訴說,背負災難的嫦娥姐姐,她嘴裏喃喃的說:“這破地方誰願意來。”
水管站頓時受了莫大的委屈,就像一個女孩被流氓無辜猥褻,流氓還說:“你靠我幹什麽?”
大壩水管站是事業單位,一個人生來具有的,卻是另一些人望眼欲穿,苦苦追求的。
西河縣城有幾百雙眼睛,渴望謀求一份穩定的工作。
得到水管站材料保管員崗位,那是怎樣的一個妄想?
譚小莉不敢再說話,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待在家裏,又占著材料保管員的名額,上不了台麵,世上亙古所未有,曆朝曆代都是鄙夷不屑的,所謂吃空餉。
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職責所在,譚小莉也是一個聰慧的女人,識時務者為俊傑,不怕官,隻怕管。
你能把我怎麽樣?還能把我開除了,蟄伏一段時間,風頭過去就好了,譚小莉止住了眼淚,她也加入了菜園除草的隊伍。
劉世雨也是一個勞動的好把式,雜草生命力是頑強的,億萬年的進化,小草雖小,但是卻擁有大地,這菜園本身就是小草紮根的地方,現在當做大壩水管站菜園,稍不留神小草的根紮在菜園裏,互相纏繞在一起。
劉世雨一鐵鍬鏟下去,土地鬆軟了,譚小莉揪住雜草,她認得那是冰草,“劉站長冰草的根,紮得很深,鐵鍬鏟的深一點。”
人都有兩麵性,此時的譚小莉是一名敬業的好員工。
劉世雨一鐵鍬鏟下去,鬆軟的土地已結了硬塊,他看著眼前的譚小莉腳踩著高跟鞋,芊芊玉手沾滿蒲公英的汁液,手上斑斑點點,紫色的呢子大衣下邊沾滿了泥土。
譚小莉低頭不敢看劉世雨,她近視眼鏡上下移動,左手扶眼鏡鏡框邊,也沾滿了渾濁的汙垢。
譚小莉取下眼鏡,用呢子大衣,衣袖擦了擦,抬頭看了看劉世雨,一個渾濁的身影在動。
她又帶上眼鏡,一個臉色坳黑的年輕小夥子,揮舞著鐵鍬,臉上滲著絲絲密密的汗珠。
她又看看旁邊的人,會計趙雷除草、水管員張寬培土、管理員餘得先平整洋芋溝壟·······
昔日的不聞不問,一夜之間就成為種田的行家裏手。
譚小莉的穿戴,不是一個勞動的女人。
劉世雨沒有說話,他知道大壩水管站的員工嬌氣,說多了讓他們煩,嫌棄你。
他履行職責,對他們而言就是套在頭上的緊箍咒,他們還是草原上吃草的野馬,套車駕馭凡事得講究一個分寸,
對他們既不能縱容嬌慣,也不能過分勞累,要勞逸結合。他已是大壩水管站長,就要真的管理他們,不能退縮。
他是水管站長,應該提出問題,大壩水管站現在怎麽辦?接下來做什麽?
劉世雨一邊鏟草,一邊思考,水管站員工存在暫時的惰性。
每個人都會把工作幹好,受到村民的尊重。
曾經的懶惰、占小便宜那是大環境造就,以後將不存在。
誇獎一些員工潛在的好品質,責任和擔當,終有一天會成為大壩水管站核心意識。
劉世雨抬頭,他望望菜園,黃色的蒲公英、肉色的車前草、蓬勃的灰條、纏繞的菟絲子、一叢叢野燕麥……
這裏曾經是祁連山草原,有一些特有的雜草,芒草、棒頭草、觀鵝草,甚至還有狼毒花····
雜草已連根清除,在這片黑色的土地上,隻有柔軟洋芋秧稀稀疏疏紮根在泥土裏。
水管站員工都逃不過泥土的滋養,洋芋開花賽牡丹,洋芋紮根在西河縣村民的心中。
這片淳厚的土地,適合洋芋生長,稀疏的洋芋葉片下,吐出白色的幾朵小花,木黃色的花蕊鑲嵌在白色花朵中間,幾朵嬌羞的洋芋花藏在雜草之中。
大壩水管站沒人欣賞洋芋花的嫵媚,隻有經過勞動的錘煉,才會領略洋芋花的嬌豔。
院落有了洋芋花,在秋天,菜園下一定會潛藏著,碩大的土豆。
啪,啪,又是二聲清脆的鞭梢響,水管站副業隊羊倌老孟牧羊歸來,他就喜歡在水管站院子裏,揮兩下羊鞭子。
他看到菜園裏隻剩下稀疏的洋芋秧,菜園的雜草已無蹤無影,他也想露一手牧羊人的絕技。
一鞭子下去,柔軟細長鞭梢子剜去一朵洋芋花,洋芋花跌落在黑色的泥土地上,老孟輕輕地踩在鬆軟的泥土上,用粗糙的手心,捧著那顆藍茵茵的洋芋花,他又把洋芋花插在洋芋秧上,藍茵茵洋芋花跌落在地上。
院子裏的人聽到牧羊人老孟喊叫著:“劉站長,院子裏的草不能拔,草幹水枯,寒冬臘月後下大雪,我還得指望院子的草喂羊呢?”
大壩村有一個光棍老漢範子忠,他悠閑晃蕩,此人有唱寶卷的絕活。
農閑時節,在夏日的柳樹下,冬天的熱炕上,村民會聚在一起,聽範子忠唱寶卷。
河西寶卷,是一種講唱文學,每當曾經的水管站長郭成奎和水管員吃羊肉,喝青稞酒,雅興正濃,也會找來範子忠念寶卷。
今天範子忠以為大壩水管站又在吃肉喝酒,他探進來,也想抿一口酒,討點羊肉吃。
他眼睛瞅著,稀疏的洋芋地,已被雜草解救出來出來,他嘴裏語無倫次說:“牛、吹牛,水管站變天了。”
天上有個龍王爺,人間有個大壩站,站長是個劉黑娃。
嘴角長胡子,刮胡子沒有抹石灰,不白吃羯羊。
不貪財,公平放水, 修下福祿對山海, 積下子孫永長壽。
天留甘露人留名, 人留子孫草留根。
天留甘露生萬物, 黑娃公平放水度村民。
一群看熱鬧的村民不知其意,光棍老漢哈哈大笑,“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牛,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所以是吹牛。”
牛與吹牛之間隔著一條渠道的寬度,光棍老漢範子忠胡言亂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乎?”
範子忠念得寶卷語無倫次,村民一聲歎息,光棍老漢範子也老糊塗了,寶卷傳承後繼乏人啊。
遵從規則和秩序是文明社會的一種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能夠遵從規則和秩序,在混濁的社會,對他生活毫無幫助,他還依然堅持,這樣的人,就是一種美德。
給予大壩水管站長劉世雨扭轉乾坤的時間並不多,油菜的成熟要經過 苗期、蕾薹期、開花期、角果成熟期。
大壩村水源短缺,油菜灌溉四輪水縮減為三輪水。
油菜三輪灌溉水正好夾雜在開花期與角果成熟期,一部分油菜花瓣凋零,一部分油菜結果,這時大壩村油菜才能適齡澆灌。
七月是油菜花開花拔節的季節,黃色的花海將要凋零,此時油菜花從羞澀的少女,變成了孕育生命的孕婦。
自然萬物生命的孕育是一樣的,油菜花每一枚花蕊,孕育每一粒果實,千百萬油菜花蕊,也同我們孕育生命。
每一株長在田埂上的油菜花,菜籽油是油菜迴饋村民的一種方式。
而村民也能體會勞作的艱辛,在油菜地裏深一腳,淺一腳跋涉在油菜花海中,把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水,引入田間地頭。
自然萬物的生存都來自太陽的光輝,太陽是萬物的父親,地球是萬物的母親,照耀在地球的陽光,給予地球能量。
將海洋的水,變成孕育生命的水精蟲,上升到空氣中,地球母親的重力宮殿,讓水精蟲變成雨滴。
地球母親又把雨滴灑向大地,雨滴是地球母親的孩子,奔跑著,歡唿的流向低處。
大地母親控製大自然孩子的原始動力,讓水流向孩子開鑿的溝渠,去尋找文明的存在方式。
河西走廊農業,有著悠久的灌溉史,大壩村村民是一小段溝渠的使用者。
村民用溝渠把冷龍嶺雪水,引到油菜地裏,要經過很多工序。
春去秋來,油菜花結果,用清香的菜籽油迴饋著村民。
劉世雨是大壩水管站渠道維護者、擁有者之中的一個小頭目,所以他就有了權利。
水管站長劉世雨,在西河縣幹部中沒有級別,西河縣還有很多人影響他。
他不因惡劣的環境就放棄努力,而不做決定。
劉世雨上任一個星期以來,終於見到了久違的屬下,除水管員張寬、會計趙雷、管理員餘得先熟悉的麵孔外,還有十二個人。
那個穿高跟鞋在菜園鋤草的譚小莉,並不是田螺姑娘下凡義務勞動。
她是拿著薪水的,有編製的水管站的庫管兼出納,常年待在家裏。
除水管員張寬外,還有七名護渠工。
平時是護渠工,忙時就是水費收費員。
發洪水又是渠道搶修工。
嚴格的說張寬也是一名護渠工,各村有各村的灌溉係統,他是管理輸水渠道,握有升降搖把,開閘或關閉閘門的那個人,村民習慣叫他水管員。
別以為水管員隻是一個在水閘上,搖搖升降搖把,農渠閘板上升或下落,然後就是吃羯羊,喝酒的休閑工作。
基層工作太難做了,一不留神,就成為用水雙方攻擊的焦點,給村民放水多時,那種諂媚的眼神。
放水少時,又是一副嘴臉,村民帶頭刁難,個別村民一哄而上,會把水管員丟在水渠裏,輕則被渠道水流碰傷,嗆幾口水,重則有生命之憂。
前任站長郭成奎放任自流,他也有言不由衷難言之隱,水管站幹活的就那麽幾個人,結構性缺員讓大壩水管站沒有人。
按照定員定編,大壩站人員是充足的,但幹活的就那麽幾個人。
而大壩水管站渠道維護實際難度又遠遠大於工作難度,讓他們遵從一種規則和秩序,不解決生活問題,工作無法做,有人憤憤不平,眼神盯著劉世雨,也有人開始發難:“劉站長隻有張寬到大壩村能吃上羊肉,我們連一口水都喝不上,口渴了,隻有喝渠道的髒水。”
“劉站長,到大壩村,我們在誰家吃飯。”
水管員張寬也站起來,他一臉委屈,眼淚婆娑的說;“我吃村民的羊肉,羊肉好吃難下咽。”
說著就撩起衣服,他被村民丟在水渠裏,肋骨斷裂,還有被農渠石頭擦傷的皮膚留下的瘢痕。
“劉站長你可為我主持公道啊,我去年被大壩村三社蔣雙,把我丟在二壩河渠道裏,沒人給我主持公道,上月吃了一口羊肉我就罪不容誅,可我的肋骨也斷了二根·····
張寬委屈的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