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一進入池州內便被匆匆趕來的知州迎進他的府邸。


    等他們在知州府內休整好自己的行囊,葉鬱蕪帶著畫屏打聽到高掌櫃在池州開的茶館的具體位置。


    她們兩人偷偷從知府內跑出來,往池州較為繁華的街道走去。


    今日的茶韻和已經是開張十日了。


    池州雖然沒有汴京那麽繁華,人口也隻有汴京的一半多,但是茶韻和的讓人那是真的多啊!


    因為池州靠近邊關,也是十分蕭條蒼涼,甚至沒有什麽清娛的場所,勾欄倒是很多,可正經的地方那是沒有的,別說茶館了,就連說書先生都是高掌櫃從隔壁州找來的。


    茶韻和算是池州開的第一家茶館。


    茶館開張的前幾日他們就一直在鋪墊,找了許多街溜子到處在街上宣揚他們新開的茶館是從汴京開的分店。


    人家一聽“汴京”這兩個字,瞬間有了那麽一點興致。


    後來又說茶館有說書,說書的故事都是汴京人時興的故事,在汴京貴族小姐內風靡。


    光是這一點就吸引住了池州一些大家閨秀以及有錢人家小姐了。


    而且還聽說茶韻和說書說的是無明先生寫的話本。


    因為池州地處較為偏僻,這些人都沒聽說過無明這個人,自然對他不感興趣。


    他們感興趣的是“汴京”!


    因為對於這些夫人小姐來說,汴京是國都,也是槿國最繁榮昌盛的地方,許多夫人小姐都想要去汴京生活,那裏全是達官貴人。


    隻要一沾上汴京這個地方,自然有人願意一看究竟,這些夫人小姐最喜歡學的就是汴京時興玩意兒了。


    有些人還聽說,茶館內上的茶水和吃食也是汴京那時興的東西。


    別的地方暫時都沒有,就連比他們富饒的隔壁州府都沒有,這讓這群人對此更加的好奇了。


    一個個都想來試一試汴京的新鮮玩意。


    有了這樣的宣揚,茶韻和鋪子未開先火。


    借著這股東風,茶韻和開張了!


    池州的地租便宜,開在池州的茶韻和居然還比汴京的茶韻和還要大。


    池州茶韻和茶館大,但是開張的這幾日卻也是場場人爆滿,二三樓的雅間都是人。


    就連知州在開張的第四日居然親臨茶韻和。


    這下子茶韻和人氣更旺了。


    不過第一日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和汴京的茶韻和定價一致,一樓雖是開放式的桌位,但擠滿了人。


    隻要點上一壺茶,便能留下了聽說書,這也滿足了大多數底層百姓的清娛。


    開張的第一日,很多人都是為了湊熱鬧才來的,所以人很多。


    加上池州清娛之事極少,大多數池州內沒有什麽重大之事,突然池州開了一家茶館,在池州的影響力非常之大,所以很多人都得知了這個消息。


    這些人進入茶館內看到茶館的招牌上寫著一些自己從未見過的茶點和吃食,眼裏露出好奇。


    大多數人都會嚐試點一壺奶茶,奶茶價格低廉,雖然也有劣質茶水的價格更加低廉,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奶茶這玩意的人都願意嚐試一下新鮮東西。


    而且他們聽茶韻和的夥計介紹說這個奶茶在汴京時興,幾乎人手一份奶茶。


    這就徹底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和饞蟲。


    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點奶茶來嚐一嚐鮮。


    他們就想嚐試一下汴京百姓喝的東西都是什麽滋味?雖然沒有辦法去汴京,但是好歹也是嚐到了汴京的“特色”,也是不枉此行。


    奶茶端上來時,那家倒是聞到了與茶葉不同的味道,這壺奶茶之中似乎還飄散著奶香味。


    雖然顏色看起來很怪異,但是秉承著汴京人都愛喝的東西味道必定不會差的心,他們喝了一口奶茶。


    “!”果然汴京百姓嚴選就是不一樣。


    所有喝了奶茶的人都震驚於他的味道。


    “好喝!”


    有些人甚至感動的都要哭了,“這就是汴京百姓都在喝的奶茶嗎?真的太好喝了!”


    池州百姓日子清苦,多數人連糖水都舍不得吃。


    在偏遠的池州,就連蔗糖都比其他地方賣的貴上許多。


    而在這裏精糖都尚未普及到。


    因為蔗糖一般都是南方產的,就是運輸慢,成本高,


    不過關於精糖朝廷已經在想辦法了,到時候一定能做到讓槿國的每個百姓都能買到都能吃到白花花的精糖!


    這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池州百姓來說,能夠嚐到甜味已經算是很幸福了。


    而茶館所要用到的白砂糖也是之前葉鬱蕪派人送來的。


    沒想到開張的第一日最先脫銷的居然是奶茶。


    除了奶茶,最讓人震驚的便是溫鼎了。


    池州人並未見過溫鼎,第一次見到溫鼎的這種吃法大為震驚。


    誰也沒想到就這樣一個正正方方的溫鼎卻有這麽多的奧秘。


    它居然能做到在桌子上就能燒火煮菜吃東西。


    而且這溫鼎之中的湯底更是從未見過。


    “辣底、清湯底、番茄底、菌湯底,可任選兩種湯底!”


    “聽說番茄底是限量的。”


    “辣底又是何物?番茄又是何物?”


    “聽說番茄也是汴京剛時興起來的。”


    池州百姓沒有聽說過還能選擇兩種湯底的東西,因為辣椒和番茄他們沒有聽說過,十分新奇,但是清湯和菌湯他們倒是知道是用什麽做的。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辣底和番茄底從中選一樣,而清湯和菌湯再從中選擇一樣。


    選擇辣底或者番茄底是為了嚐嚐鮮,如果不喜歡這味道,還有清湯和菌湯呢!


    許多在雅間內點了溫鼎的客官都會被茶館夥計的這一句話勸說動搖,選擇嚐試沒聽說過的東西。


    然而上菜之後就讓他們更吃驚,沒想到肉菜就這樣燙一會兒就能吃了,而且味道還相當不錯。


    很多點了辣湯的客官對辣湯的霸道之味從剛開始被辣味刺激蒙圈,後來對其味道欲罷不能。


    而番茄底的味道倒是老少皆宜,味道偏酸甜,倒是意料的對它評價還算不錯。


    不光是這些美食佳肴,頭一次聽說書的他們也是大為觀止。


    因為池州並沒有茶館,所以池州百姓一般都會去隔壁的州府聽說書。


    但是說書說的就那麽幾個老掉牙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趕出府後,我靠寫小說改變朝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墜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墜雪並收藏被趕出府後,我靠寫小說改變朝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