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堂爭鋒
太後垂簾,寡人才九歲你怕什麽? 作者:沒心態的大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國忠的突然開口瞬間吸引了無數目光,就連寧辰也不禁疑惑地皺了皺眉。
宋國忠抬頭看向寧辰,雖然依舊麵無表情,但語氣中卻依然充滿了不滿:
“陛下!”
“夏言不過一介中書舍人,七品小吏,如何有資格成奉旨欽差?”
“按照我大寧製度,奉旨欽差,必須是三品及以上官員!”
寧辰皺了皺眉,心中卻暗自冷笑。
在昨晚之前,他的確不知道有這個規矩。
在他概念中,皇帝想讓誰成為欽差,誰就能成為欽差,何來的品級要求?
這不是開玩笑嗎?
但好在範大有昨夜已經提醒了他這一點,他已有心理準備。
於是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朕現在便封他為從二品參知政事!”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轟的一聲爆發出炸耳的議論聲。
果然,甚至不待宋國忠開口,一眾大臣紛紛站了出來:
“陛下,按照規矩,官員的提拔需由政績、功勞決定,哪怕是陛下您,也決不可憑一己喜好隨意提拔!”
“夏言寸功未立,如何能直接從七品升為從二品?”
“請陛下收迴旨意,萬萬不能破壞大寧製度……”
寧辰掃視了一眼眾人,冷笑道:“怎麽?”
“說到底,你們這是自己不做,也不許別人做是吧?”
見狀,宋國忠嘴角微微上揚,但還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一碼歸一碼!”
“事情要辦,但規矩不能亂!”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使是陛下您,即使陛下您已經親政,也必須守規矩!”
宋國忠的語氣十分平靜,但那誰都聽得出來他言語間濃濃的威脅。
隨即,眾多大臣紛紛附和,逼諫之意昭然若揭!
寧辰冷冷一笑:又來給朕扣帽子是吧?
很好,那朕就配合配合你們。
於是冷笑一聲,緩緩道:“好吧,你們說得對!”
“朕乃大寧天子,更應恪守規矩!”
聞言,一眾大臣臉上已然浮現得意之色。
寧辰掃視著堂上眾人,嘴角微微上揚:“既然按照規矩,朕不能直接提拔夏言,又得是三品大員才能被封為欽差,那堂上的三品大員,你們誰願意去?”
“隻要有人願意,朕立刻封其為欽差!”
此言一出,眾人又紛紛緘默不言。
寧辰見狀,再次冷笑一聲,緩緩迴到龍椅上坐下。
他沒有說話,而是給足所有人思考的時間。
片刻後,他突然狠狠一巴掌拍子案上,怒道:
“怎麽,還是沒人站出來嗎?”
說到此,寧辰再次站了起來,直勾勾地瞪著宋國忠:“宰相大人,你看到了吧?”
“朕守了規矩,可你們守規矩了嗎?”
“爾等身為我大寧朝臣,按規矩是不是該為朕分憂、替朝廷解難、為百姓謀生?”
“可現在,事關千萬百姓的性命,你們隻讓朕守規矩,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守守作為臣子的規矩!”
“朕要你們這群大臣有何用?”
聞言,在場眾人都不由地愣住了,臉上竟都浮現出一抹難堪之色。
就連宋國忠也不由地皺了皺眉。
他沒想到,這小皇帝竟然反過來對所有人都扣了這麽一頂大帽子。
但他已經下定了某種決心,迴頭看了眼工部尚書何文欽,似乎在下達某種命令。
隨即又對寧辰說道:“啟稟陛下!”
“此事當由何文欽負責,他乃工部尚書,理應去負責賑災一事!”
話音剛落,便見何文欽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臣、臣願意前、前往……”
寧辰不由地搓了搓手指。
他原本以為宋國忠不會讓自己人去江南,可現在,這宋國忠竟然主動站出來,更指名道姓地命令工部尚書何文欽去!
這到底是為何?
他為何要讓自己人去接這個燙手山芋?
難道是他知道自己要利用江南決堤一事,徹查水務總督,進而對工部下手,最後揪他出來的計劃?
想到此,寧辰皺了皺眉:不行,這欽差隻能是夏言!
否則若工部尚書負責賑災一事,那還如何查起?
想了想,他突然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很好,不愧是我大寧之肱骨!”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工部尚書替朕跑一趟了!”
聞言,宋國忠嘴角不易察覺的微微勾起了。
不料寧辰又繼續笑著說道:“來吧,何大人,朕已經準備好了軍令狀!”
“如果你能完美處理此事,讓百姓滿意,讓百官滿意,讓朕滿意,等你迴來,朕自當讓你加官進爵!”
說到此,寧辰的語氣驟然陰沉了下來。“可如果你解決不好,那便自裁以謝天下吧!”
聞言,何文欽不由地一怔,臉上瞬間血色全無,隻能向宋國忠投去求救的目光。
而下一秒,寧辰的語氣又變得開朗了起來,微笑道:
“何愛卿,此次洪災關乎千萬百姓的性命,朕相信你一定能完美解決此次洪災!”
說著,寧辰招了招手,小安子當即將事先準備好的軍令狀與筆墨端到了工部尚書何文欽的麵前。
看著何文欽那已然冷汗淋漓的樣子,寧辰暗自冷笑。
既然宋國忠願意讓工部尚書親自去江南處理決堤一事,那就讓他去唄!
這麽大的事,他何文欽絕不可能處理好!
所以隻要他簽下軍令狀,到時候都不用自己費心便能鏟除宋國忠的黨羽之一——工部尚書何文欽。
宋國忠眼裏頓時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悔意,他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種事情隻能盡人事知天命,怎能立軍令狀呢?”
“這豈非強人所難嗎?”
此言一出,當即不少人附和。
寧辰突然喝道:“都給朕把嘴閉上!”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瞬間鴉雀無聲。
寧辰沉聲道:“你們竟然敢說這是強人所難?”
“笑話!”
“災情便是軍令!”
“朕是讓人去賑災的,不是去鬧著玩的!”
“一句盡人事知天命就夠了?”
“這就是你們對待百姓、對待災情的態度?”
“你們對得起身上的這身官袍嗎?”
說到此,寧辰又看向夏言:“夏言,你可敢立下軍令狀!”
夏言當即挺起了胸脯,目光堅定地說道:“微臣敢!”
寧辰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再次看向工部尚書何文欽:“何愛卿,你可是堂堂的正二品工部尚書,難道還不如一個七品中書舍人有膽魄嗎?”
寧辰說著,偷偷瞥了瞥宋國忠,見宋國忠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寧辰決定再加一把火。
於是突然喝道:“何文欽!”
“朕沒工夫陪你浪費時間,這軍令狀你簽是不簽?”
見狀,以兵部尚書陳伯禮為首的人竟都紛紛附和了起來:
“何大人,你乃工部尚書,怎能連一個七品小吏都不如呢?”
“就是,你不是自願前去江南的嗎?”
“那就簽下軍令狀吧,我等臣工都相信你能完美解決此次災情,到時陛下給您加官進爵別忘了請我等喝酒……”
對於這些人的幸災樂禍,寧辰一點也不意外。
這也是為何他當初沒有利用追查趙思文案件,一並將這些趙思文餘黨鏟除的原因之一。
寧辰繼續催促道:“小安子,還愣著幹嘛!”
“幫幫何大人!”
話音剛落,小安子便強行抓起了何文欽的手,將筆塞進他手中,按著他的手在軍令狀上簽字。
何文欽此刻已然如果靈魂出竅,他又不傻,這麽大的天災,國庫又沒有足夠的銀子,他怎麽可能完美解決?
可問題是宰相讓自己去,自己也不能違背宰相的意思……
突然,他靈光乍現,頓時慘唿一聲,隨即當著眾人的麵就那麽直挺挺地暈倒在地。
場麵亂了一小會,隨著工部尚書被抬下去,大殿又變得鴉雀無聲。
寧辰暗自冷笑一聲:“宰相大人,看樣子工部尚書是去不了了,你可還有人選?”
宋國忠愣了愣,迴頭看了看身後的眾人,見他們臉上都寫滿了緊張與不安,於是也隻能不甘地閉上了嘴。
寧辰見狀,當即沉聲道:“既然沒人再站出來,那此事就這麽定了!”
“封夏言為從二品參知政事,領欽差之命,盡快趕赴江南!”
此言一出,眾人盡管再怎麽不滿、再怎麽眼紅,也隻能乖乖聽著。
畢竟,他們誰也不敢接這個燙手山芋,更不敢立軍令狀!
寧辰再次坐在龍椅上,冷眼掃視著眾人,再次沉聲道:
“爾等都給朕聽好了!”
“規矩的確要遵守,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今大寧積弱已久,天災人禍不斷,大寧百姓更是苦之久矣!”
說到此,寧辰再次提高音量,聲音雖然依舊稍顯稚嫩,但語氣卻無比威嚴:
“可如今,朕既然親政了,便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徹底改變大寧的現狀……”
宋國忠抬頭看向寧辰,雖然依舊麵無表情,但語氣中卻依然充滿了不滿:
“陛下!”
“夏言不過一介中書舍人,七品小吏,如何有資格成奉旨欽差?”
“按照我大寧製度,奉旨欽差,必須是三品及以上官員!”
寧辰皺了皺眉,心中卻暗自冷笑。
在昨晚之前,他的確不知道有這個規矩。
在他概念中,皇帝想讓誰成為欽差,誰就能成為欽差,何來的品級要求?
這不是開玩笑嗎?
但好在範大有昨夜已經提醒了他這一點,他已有心理準備。
於是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朕現在便封他為從二品參知政事!”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轟的一聲爆發出炸耳的議論聲。
果然,甚至不待宋國忠開口,一眾大臣紛紛站了出來:
“陛下,按照規矩,官員的提拔需由政績、功勞決定,哪怕是陛下您,也決不可憑一己喜好隨意提拔!”
“夏言寸功未立,如何能直接從七品升為從二品?”
“請陛下收迴旨意,萬萬不能破壞大寧製度……”
寧辰掃視了一眼眾人,冷笑道:“怎麽?”
“說到底,你們這是自己不做,也不許別人做是吧?”
見狀,宋國忠嘴角微微上揚,但還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一碼歸一碼!”
“事情要辦,但規矩不能亂!”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使是陛下您,即使陛下您已經親政,也必須守規矩!”
宋國忠的語氣十分平靜,但那誰都聽得出來他言語間濃濃的威脅。
隨即,眾多大臣紛紛附和,逼諫之意昭然若揭!
寧辰冷冷一笑:又來給朕扣帽子是吧?
很好,那朕就配合配合你們。
於是冷笑一聲,緩緩道:“好吧,你們說得對!”
“朕乃大寧天子,更應恪守規矩!”
聞言,一眾大臣臉上已然浮現得意之色。
寧辰掃視著堂上眾人,嘴角微微上揚:“既然按照規矩,朕不能直接提拔夏言,又得是三品大員才能被封為欽差,那堂上的三品大員,你們誰願意去?”
“隻要有人願意,朕立刻封其為欽差!”
此言一出,眾人又紛紛緘默不言。
寧辰見狀,再次冷笑一聲,緩緩迴到龍椅上坐下。
他沒有說話,而是給足所有人思考的時間。
片刻後,他突然狠狠一巴掌拍子案上,怒道:
“怎麽,還是沒人站出來嗎?”
說到此,寧辰再次站了起來,直勾勾地瞪著宋國忠:“宰相大人,你看到了吧?”
“朕守了規矩,可你們守規矩了嗎?”
“爾等身為我大寧朝臣,按規矩是不是該為朕分憂、替朝廷解難、為百姓謀生?”
“可現在,事關千萬百姓的性命,你們隻讓朕守規矩,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守守作為臣子的規矩!”
“朕要你們這群大臣有何用?”
聞言,在場眾人都不由地愣住了,臉上竟都浮現出一抹難堪之色。
就連宋國忠也不由地皺了皺眉。
他沒想到,這小皇帝竟然反過來對所有人都扣了這麽一頂大帽子。
但他已經下定了某種決心,迴頭看了眼工部尚書何文欽,似乎在下達某種命令。
隨即又對寧辰說道:“啟稟陛下!”
“此事當由何文欽負責,他乃工部尚書,理應去負責賑災一事!”
話音剛落,便見何文欽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臣、臣願意前、前往……”
寧辰不由地搓了搓手指。
他原本以為宋國忠不會讓自己人去江南,可現在,這宋國忠竟然主動站出來,更指名道姓地命令工部尚書何文欽去!
這到底是為何?
他為何要讓自己人去接這個燙手山芋?
難道是他知道自己要利用江南決堤一事,徹查水務總督,進而對工部下手,最後揪他出來的計劃?
想到此,寧辰皺了皺眉:不行,這欽差隻能是夏言!
否則若工部尚書負責賑災一事,那還如何查起?
想了想,他突然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很好,不愧是我大寧之肱骨!”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工部尚書替朕跑一趟了!”
聞言,宋國忠嘴角不易察覺的微微勾起了。
不料寧辰又繼續笑著說道:“來吧,何大人,朕已經準備好了軍令狀!”
“如果你能完美處理此事,讓百姓滿意,讓百官滿意,讓朕滿意,等你迴來,朕自當讓你加官進爵!”
說到此,寧辰的語氣驟然陰沉了下來。“可如果你解決不好,那便自裁以謝天下吧!”
聞言,何文欽不由地一怔,臉上瞬間血色全無,隻能向宋國忠投去求救的目光。
而下一秒,寧辰的語氣又變得開朗了起來,微笑道:
“何愛卿,此次洪災關乎千萬百姓的性命,朕相信你一定能完美解決此次洪災!”
說著,寧辰招了招手,小安子當即將事先準備好的軍令狀與筆墨端到了工部尚書何文欽的麵前。
看著何文欽那已然冷汗淋漓的樣子,寧辰暗自冷笑。
既然宋國忠願意讓工部尚書親自去江南處理決堤一事,那就讓他去唄!
這麽大的事,他何文欽絕不可能處理好!
所以隻要他簽下軍令狀,到時候都不用自己費心便能鏟除宋國忠的黨羽之一——工部尚書何文欽。
宋國忠眼裏頓時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悔意,他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種事情隻能盡人事知天命,怎能立軍令狀呢?”
“這豈非強人所難嗎?”
此言一出,當即不少人附和。
寧辰突然喝道:“都給朕把嘴閉上!”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瞬間鴉雀無聲。
寧辰沉聲道:“你們竟然敢說這是強人所難?”
“笑話!”
“災情便是軍令!”
“朕是讓人去賑災的,不是去鬧著玩的!”
“一句盡人事知天命就夠了?”
“這就是你們對待百姓、對待災情的態度?”
“你們對得起身上的這身官袍嗎?”
說到此,寧辰又看向夏言:“夏言,你可敢立下軍令狀!”
夏言當即挺起了胸脯,目光堅定地說道:“微臣敢!”
寧辰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再次看向工部尚書何文欽:“何愛卿,你可是堂堂的正二品工部尚書,難道還不如一個七品中書舍人有膽魄嗎?”
寧辰說著,偷偷瞥了瞥宋國忠,見宋國忠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寧辰決定再加一把火。
於是突然喝道:“何文欽!”
“朕沒工夫陪你浪費時間,這軍令狀你簽是不簽?”
見狀,以兵部尚書陳伯禮為首的人竟都紛紛附和了起來:
“何大人,你乃工部尚書,怎能連一個七品小吏都不如呢?”
“就是,你不是自願前去江南的嗎?”
“那就簽下軍令狀吧,我等臣工都相信你能完美解決此次災情,到時陛下給您加官進爵別忘了請我等喝酒……”
對於這些人的幸災樂禍,寧辰一點也不意外。
這也是為何他當初沒有利用追查趙思文案件,一並將這些趙思文餘黨鏟除的原因之一。
寧辰繼續催促道:“小安子,還愣著幹嘛!”
“幫幫何大人!”
話音剛落,小安子便強行抓起了何文欽的手,將筆塞進他手中,按著他的手在軍令狀上簽字。
何文欽此刻已然如果靈魂出竅,他又不傻,這麽大的天災,國庫又沒有足夠的銀子,他怎麽可能完美解決?
可問題是宰相讓自己去,自己也不能違背宰相的意思……
突然,他靈光乍現,頓時慘唿一聲,隨即當著眾人的麵就那麽直挺挺地暈倒在地。
場麵亂了一小會,隨著工部尚書被抬下去,大殿又變得鴉雀無聲。
寧辰暗自冷笑一聲:“宰相大人,看樣子工部尚書是去不了了,你可還有人選?”
宋國忠愣了愣,迴頭看了看身後的眾人,見他們臉上都寫滿了緊張與不安,於是也隻能不甘地閉上了嘴。
寧辰見狀,當即沉聲道:“既然沒人再站出來,那此事就這麽定了!”
“封夏言為從二品參知政事,領欽差之命,盡快趕赴江南!”
此言一出,眾人盡管再怎麽不滿、再怎麽眼紅,也隻能乖乖聽著。
畢竟,他們誰也不敢接這個燙手山芋,更不敢立軍令狀!
寧辰再次坐在龍椅上,冷眼掃視著眾人,再次沉聲道:
“爾等都給朕聽好了!”
“規矩的確要遵守,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今大寧積弱已久,天災人禍不斷,大寧百姓更是苦之久矣!”
說到此,寧辰再次提高音量,聲音雖然依舊稍顯稚嫩,但語氣卻無比威嚴:
“可如今,朕既然親政了,便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徹底改變大寧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