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書寫著兩封信件。其中一封,是飽含深情的家書,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對夏霜的關切與疼愛。他詳細地叮囑夏霜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現在她正懷著身孕,切不可過於逞強勞累。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真摯,仿佛能透過紙張傳遞到遠方愛人的心間。


    而另一封信,則是他精心撰寫的關於戰術的研究成果以及對陣法的深入探討。他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智慧,毫無保留地傾注於筆尖,希望這些寶貴的知識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並且他還讓潘善宇和燕翎暫時留在梁山,等募集到兩萬兵再來,


    寫完信後,徐駿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抬頭仰望著那片廣闊無垠的天空。不知不覺間,他來到北宋已然過去了整整三個年頭。在這段漫長的時光裏,他憑借著過人的智謀和勇武,成功地占領了梁山泊,並在此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


    此時的宋江,才剛剛踏上他收攏人心、壯大隊伍的征程。相比之下,徐駿早已遙遙領先,不僅占據了梁山泊這塊風水寶地,更是將觸手伸向了海外,如今已占領了半個倭國。此時此刻的梁山,其規模和實力遠非當年宋江招安時可比。


    正當徐駿沉浸在過往的迴憶與成就之中,感慨萬千之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隻見馬靈和公孫勝二人匆匆趕來,神色凝重。


    馬靈率先開口道:“啟稟主公,據探子迴報,倭國正在大規模集結軍隊,看樣子是準備再次與我們一決雌雄!”


    公孫勝緊接著補充道:“此次敵軍預計會調集十五萬至二十萬人馬,規模空前浩大。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場戰役中將他們一舉殲滅,那麽倭國便再也無力抵抗,隻能乖乖投降了。”


    聽完二人的稟報,徐駿的臉色變得愈發沉重起來。他深知時間緊迫,容不得絲毫耽擱。沉思片刻後,他果斷下令道:“事不宜遲,我們必須迅速出擊,以雷霆之勢將敵軍擊潰,然後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占領更多的地盤!”


    徐駿目光炯炯地說道:“待到我們成功剿滅倭軍之後,下一步便是首先攻克京都,隨後趁熱打鐵,長驅直入,一舉拿下東京!隻要能夠順利奪取這兩座要衝之地,那這場戰爭便可謂是基本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站在一旁的公孫勝凝視著徐駿那自信滿滿的模樣,不禁開口道:“主公啊,您看上去對此次戰役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尚未正式開戰,便已然開始籌謀勝利後的種種事宜了。”


    徐駿聞言,臉上露出一抹從容的笑容,迴應道:“若我連這點自信心都沒有,又怎敢豎起大旗,聚攏十萬之眾來與強敵抗衡呢?”的確如此,此時此刻的徐駿不得不承認,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沾染了不少古人的習性和作風。


    明朝戚繼光所創的鴛鴦陣,如今已被他精心鑽研出來了,並迅速投入到麾下的軍隊之中加以運用。要說這鴛鴦陣的實戰效果,可謂是頗具爭議。其威力有時確實強大無比,但有時卻又顯得相對有限。倘若遭遇大規模的騎兵集群衝鋒或是訓練有素、陣容嚴整的敵軍,它所能發揮出的作用或許就不那麽顯著了。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鴛鴦陣乃是戚繼光專門為抵禦倭寇而設計創製的陣法,其中自然蘊含著諸多精妙之處和獨到的戰略考量。正因如此,當它用於應對倭寇時,可以稱得上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堪稱倭寇的天生克星;即便是對陣其他一些較為鬆散零亂的敵軍部隊,憑借此陣,同樣能夠實現以少勝多的精彩戰局。


    公孫勝說道:“現在已經二月份了,大宋已經春暖花開,但這倭國有一些地方還在下著雪,不過影響並不大。”


    徐駿神色凝重地開口道:“依我之見,目前還是應當等待我國的兵力全部集結到一處之後再行出擊。如此一來,可以將我方力量匯聚成一股洪流,以雷霆萬鈞之勢集中消滅敵人,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就在此時,隻見吳用麵帶喜色,腳步匆匆地跑進屋內,口中高聲喊道:“主公,大喜之事啊!”他那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仿佛發現了天大的秘密一般。


    公孫勝見狀,不禁好奇地笑著問道:“哦?不知吳軍師此番帶來了何種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呢?”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吳用身上,期待著他揭曉答案。


    然而,吳用卻是微微一笑,並未急於迴答公孫勝的問題,而是轉身麵向徐駿,語氣略帶神秘地說道:“主公,經過一番努力和籌謀,如今我們已成功招募到約十萬名倭兵。為了吸引他們投身於這場戰鬥,我們開出了一係列極為誘人的條件。隻要他們心甘情願地跟隨我們攻打倭國的其他地區,我們便會毫不吝嗇地將最為先進的技術傾囊相授。這些倭兵聽聞此消息後,一個個皆是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加入我們的陣營。”


    緊接著,吳用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匯報道:“此外,關於開墾耕地的任務也已然順利完成。此次共開墾出整整二百萬畝良田,但在此過程之中,不幸有三四萬名勞工失去了生命。雖說這損失不可謂不大,但與所取得的成果相比,倒也算不得什麽大礙。”說到此處,吳用的臉上絲毫不見憐憫之色,對於那些逝去的生命顯得頗為漠然,反正這死的都是倭國人,又不是漢人,關他何事?


    徐駿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吳用的看法,並補充道:“話雖如此,但對於這些新加入的倭兵,我們仍需保持一定的警惕之心。畢竟人心難測,他們究竟是否真心歸附尚未可知。至於他們所用的兵器,暫且就使用從倭人手中繳獲而來的即可。這樣既能夠節省資源,又能讓他們盡快熟悉武器的性能,以便在戰場上發揮出應有的戰力。”


    後世小日子侵虐的時候,光偽軍的數量就有兩百萬,今天他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淩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淩雲並收藏重生水滸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