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的清晨,薄霧還未完全散去,陽光努力穿透雲層,給這座城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


    劉尨的府邸前,親衛營的將士們早已整齊列隊,他們身著精良鎧甲,手持長槍利刃,身姿挺拔,目光堅定,靜靜等待著出征的命令。


    戰馬們偶爾刨動蹄子,發出陣陣嘶鳴,似乎也在為即將到來的遠行而興奮。


    馬忠、典韋、陳宮、毛玠等人圍在劉尨身邊,神色各異,但都透著一股緊張與期待。


    劉尨身著一襲黑色勁裝,外披一件繡著金色紋路的披風,腰間佩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整個人顯得英氣逼人。


    “主公,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發。”馬忠上前一步,抱拳說道,他的眼神中透著忠誠與堅毅。


    劉尨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沉穩地說:“此次前往徐州,路途遙遠且危機四伏,大家務必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輕心。”


    “末將定當全力護主公周全!”典韋拍著胸脯,大聲吼道,聲音震得周圍的空氣都微微顫動。


    陳宮輕撫胡須,眼中透著思索,說道:“主公,此番徐州之行,雖有諸多未知,但也是我們的機遇。陶謙既然有意相讓,我們不妨先去探個究竟,再做定奪。”


    劉尨看向陳宮,露出一絲信任的微笑,“公台所言極是,有你在我身邊出謀劃策,我安心不少。”


    毛玠也上前說道:“主公,糧草輜重均已籌備妥當,沿途的補給點也已安排好,可保大軍順利前行。”


    “好,有你們齊心協力,何愁大事不成。出發!”劉尨大手一揮,發出了出征的命令。


    隨著劉尨的一聲令下,親衛營的將士們整齊劃一地跨上戰馬,隊伍緩緩前行,踏出了鄴城的城門。


    街道兩旁,百姓們紛紛駐足觀望,眼中既有對這支軍隊的敬畏,也有對徐州局勢的擔憂。


    劉尨坐在馬上,看著這一切,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徐州百姓帶來安寧。


    一路上,隊伍沿著官道疾馳,馬蹄聲噠噠作響,揚起一片塵土。


    劉尨與陳宮並駕齊驅,時不時地討論著徐州的局勢以及應對之策。


    “公台,你說陶謙此番真心相讓的可能性有多大?”劉尨皺著眉頭,眼中透露出一絲疑惑。


    陳宮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依我看,陶謙年事已高,兩個兒子又難當大任,徐州局勢複雜,他或許真的認為隻有主公能帶領徐州走向安穩。但也不排除他另有試探之意,畢竟徐州乃兵家必爭之地,他不會輕易放手。”


    劉尨微微點頭,“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做好萬全準備。曹操屯兵琅琊國,對徐州虎視眈眈,我們必須小心應對。”


    正說著,前方探馬來報:“主公,已抵達魯國邊境,管亥將軍率領一萬軍隊在前方等候。”


    劉尨精神一振,“快,加快速度!”


    不多時,劉尨等人便看到了管亥和他的軍隊。


    管亥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見到劉尨,立刻單膝跪地,高聲喊道:“末將管亥,拜見主公!”


    劉尨翻身下馬,快步上前扶起管亥,笑著說:“管將軍,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啊!”


    管亥站起身,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多謝主公掛念,管亥一切安好。得知主公前往徐州,特率部前來匯合,聽候主公調遣!”


    劉尨拍了拍管亥的肩膀,“好,此次前往徐州,你這一萬軍隊暫為護衛軍,務必保護好眾人安全。”


    “末將遵命!”管亥大聲應道,聲音中充滿了鬥誌。


    在魯國稍作休整後,大軍繼續向徐州進發。


    隨著距離徐州越來越近,眾人的心情也愈發緊張。


    劉尨不斷地與陳宮、管亥等人商討著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策略,從如何應對曹操的突襲,到如何在徐州城內站穩腳跟,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終於,徐州的城門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城門前,陶謙早已帶著一眾官員等候多時。


    陶謙看到劉尨,立刻快步上前,拉著劉尨的手,感慨萬千:“劉使君,想當年我們一起討伐董卓,仿佛就在昨日。如今一晃多年過去,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劉尨也感慨地說道:“陶公,多年不見,您風采依舊。隻是這徐州局勢,讓您操勞了。”


    陶謙微微歎氣,“唉,這亂世之中,想保一方安寧,談何容易。劉使君能來,真是徐州百姓的福氣。”


    眾人寒暄幾句後,便一同進城。


    徐州城依舊繁華,街道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但仔細看去,百姓們的臉上卻帶著幾分憂慮。


    劉尨心中明白,徐州表麵的平靜下,實則暗流湧動。


    來到州牧府,陶謙早已命人備下豐盛的酒席。


    眾人分賓主落座,一時間,酒香四溢,菜肴擺滿了一桌。


    但眾人的心思都不在這酒席之上,氣氛略顯壓抑。


    酒過三巡,陶謙放下酒杯,看著劉尨,神色鄭重地說:“劉使君,我如今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前,徐州在我手中,恐怕難以長久安寧。我思來想去,唯有劉使君您有能力、有仁德,能帶領徐州百姓走向太平。徐州就想托付給你了。”


    此話一出,全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劉尨身上。


    劉尨心中一緊,他知道,這一刻終於來了。


    他看了看身旁的陳宮,陳宮微微點頭,示意他謹慎應對。


    劉尨站起身來,恭敬地對陶謙說:“陶公,您過譽了。


    您在徐州多年,德高望重,深受百姓愛戴。


    如今您身體康健,定能繼續帶領徐州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年輕識淺,實在難以勝任這徐州之主的重任。”


    陶謙還想再勸,劉尨堅決推辭:“陶公,此事萬萬不可。徐州乃陶公多年心血,我怎敢輕易接手?還望陶公收迴成命。”


    陶謙無奈,隻得暫時收迴請求,但他心中仍盼著劉尨能改變主意。


    他深知,自己的兩個兒子才能平庸,無法在這亂世之中守住徐州。


    劉尨心懷天下,有雄才大略,是徐州百姓的希望所在。


    宴會結束後,劉尨被安排在州牧府的客房休息。


    他坐在房間裏,久久無法入眠。


    陶謙的相讓,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仿佛鋪上了一層銀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劉尨:現代魂掀亂世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狼裏的孤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狼裏的孤狼並收藏漢末劉尨:現代魂掀亂世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