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秦霖,見過仙尊!”


    來的是位高挑漢子,皮膚黝黑,頭頂方巾,身穿一件寬大的麻布袍子,看上去頗為單薄。


    劉學勤之所以見這位,是因為人家帖子上自稱“七星島主”。


    想來是個人物。


    “嗯……”


    劉學勤本想說句好聽的,沒憋出詞,隻好改了口:“你想問什麽?說吧。”


    不料他的簡單直接,擊中了來人的心靈。秦霖立刻雙手捧著一張票子,交給毛婭,有些拘束說道:


    “在下遠道而來,隻為求問一件事。”


    接過票子,劉學勤隨意瞅了一眼,見是張一萬兩的銀票,眼皮忍不住抽了幾下。


    “那美洲大陸果然存在,真的有那麽多黃金?”


    先前之人問的委婉些,但老仙總是以“小說家言,蓋出自稗官野史,道聽途說,不足為信。”一律搪塞過去。


    但這位姓秦的客人令他起了些興趣。


    “是的,黃金嘛,小說中自然會誇張一些,但隻要找到印第安人部落,肯定能換到足夠多的金銀。”


    秦霖心中不由砰砰直跳,知道自己這趟沒有白來。忙又扯出張銀票,跪地磕頭不止:


    “如何去那美洲,還請仙師教我!”


    “哦,我觀閣下眉宇間有股英雄氣,不似愛財忘身之徒,為何如此執著於金銀俗物?”


    手抖地將銀票塞進懷裏,老仙逼格滿滿問道。


    “是這樣的,小人本是浙東漁民,如今朝廷禁了海,咱們實在活不下去了啊!”


    秦霖說道傷心處,已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真的有幾分動情。


    原來此人是方國珍的餘部,方國珍降明後,與這幫老兄弟還有瓜葛。


    可能因為投鼠忌器,朱元璋並沒有殺他,也是方國珍自己爭氣,洪武七年就走了。


    他們這夥人的基本盤是浙東沿海的漁民,組織起上千條船,就跟玩兒一樣。


    朝廷的禁海令使得他們失了大陸的根基,隻能像海耗子似的,在各島嶼間流竄。


    如今兄弟們死的死,老的老,每況愈下,過得越來越艱難。


    突然手下兄弟無意得到一本小說,海盜團夥中有那識字的,便讀來給大夥兒聽,全做消遣。


    可這夥人是什麽人?常年在海上漂著,與東邊的倭人幹過仗,也和紅毛洋夷的商船打過照麵。


    對西洋和南洋的情況是知道些的,幾乎算是如今大明最懂海事的一夥人。


    當然,他們是化外之民。


    聽著聽著,好多人覺得書裏寫的像是真的,要是編的,就很難那麽有鼻子有眼。


    就比如鯨魚,大明近海很少見到鯨魚,但海盜中有人卻是見過倭人捕鯨的場麵,和書中描寫驚人的相似。


    於是大夥兒一合計,不如去美洲撈一票,有了花不完的金子,哪裏去不得?何必在這海島上苦哈哈地貓著?


    首領秦霖也是個有決斷的,帶上幾個得力兄弟,冒險潛入大明腹地。一路打問,才尋訪到了狄道。


    “哎,上天有好生之德,罷了!”


    劉學勤作出悲天憫人之態,其實在他計劃中,早晚是要出海的。可惜投胎到了這內陸之地,短期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眼珠子一轉,他便有了交好秦霖的打算,讓這夥人先替自己去趟趟路也好。


    於是他便將遠洋航行的準備工作一一解說:


    其一,要有適合遠洋的船隻,起碼也得兩千料以上的福船才行,還要有三艘以上的船結成船隊;


    其二,船上要備豆芽菜之類,防止船員得敗血病;


    其三,加增一台可以蒸餾純水的鍋爐,圖紙稍後奉上;


    其四,最適合的航路是貼著大陸邊緣向北航行,穿過白令海峽,到美洲後再一路南下。


    劉學勤同樣奉送了航海圖,雖是根據記憶畫的,比較潦草,但這對於航海之人是彌足珍貴的。


    秦霖感動的不行,走時好奇地問道:


    “我等本是罪民,仙尊為何如此恩遇?”


    劉學勤擺擺手,“無他,你給的太多了啊!”


    秦霖腳底下一個趔趄。


    才行至門口,卻被毛婭追上,將一袋玻璃珠子遞給他。


    “師尊說了,這些玩意沒準就能跟印第安人換一船金子。那印第安人是當初跟攸侯喜東渡的殷商舊部,跟咱們同源同種,你們可別欺負人家。“


    “呃,不會。”


    “還有,師尊要的那些種子,你可記得帶迴來呀,師尊說他高價收!”


    毛婭將客人送到山門,見人快走遠,才想起什麽似的,大聲喊道。


    看著手中兩萬兩的銀票,老仙的嘴巴都要笑歪:“這錢掙得,真特麽容易!”


    得知有人見到了老仙,外地來的客人們越發賴著不肯走。


    山門都被堵了,成天一群人在那兒整齊喊著號子:“我們要求見麵,老仙出來麵對!”


    還有些人像瘋狗一樣,到處亂竄。


    他們都是到了狄道,才知道原來老仙竟然置辦了這多產業!


    車行廠區進不去,天天有人跟那兒扒門縫。


    韓虎接單接到手軟,都還沒生產,訂單都排到後年去了。


    就連劉學勤老娘的鼓風機,也被搶購一空。


    焦炭廠、鐵廠也都有人,就連破鐵鍁,都有人當紀念品買。


    狄道城狂歡了,這時候沒有gdp的概念,但大小商戶個個賺的是盆滿缽滿。


    這麽下去就有些不像話,老仙幹脆出關辦了一場道會,凡是願意捐一兩銀子,就可以進山聽道會,還能獲贈兩本經書。


    來都來了,聽上去又很劃算,於是客人又給道場貢獻了一大筆門票。


    高台之上,老仙大講科學之道。


    為了展示山門底蘊,音峰將很久沒用的銅喇叭翻出來,加裝了個揚聲器。


    這種東西,用線圈加磁鐵就能搞定,再用手搖發電機通電就行了。


    感覺到老仙的聲音無所不在,明明人在高台之上,卻像在自己耳邊囈語,很多人當時就跪了。


    聽得那是雲裏霧裏,五迷三道,都忘了自個兒來這裏是幹嘛的了。


    “真理就在你們身邊,隻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老仙用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結束了講道。


    台下眾人還在迴味,老仙卻命人取來一件古怪的樂器,有些像琵琶,可是腹部卻開了個圓洞洞。


    還比琵琶多根弦,嗯,是把六弦琴。


    “來!你們感受一下!”


    老仙大喊一聲,然後對著喇叭自彈自唱起來——


    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via via


    ……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紮無法自拔


    ……


    曲終,人卻未散,人群仰望高台之上那人,猶如巨星。


    “感覺到了嗎?所有的字你們都聽得懂,但,卻讓你猶如置身另一世界。這!就是旋律的力量!”


    老仙說完這句,抱著琴飄然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音老仙鬧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愛大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愛大樹並收藏塞音老仙鬧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