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狄道知縣潘從善覺得自己真是流年不利。


    十一月的西北,呈現一派灰白色的衰相。


    如同病中的自己。


    潘知縣能感覺到生命正在從自己身上飛快流逝,可是原因始終查不出來。


    開始他疑心有人給自己的飯菜裏下毒,他都天天啃鍋盔了,但身體就是不見好轉。


    然後就開始自己嚇自己。


    出現此類症狀很正常,特別是聽多了塞音老仙各種事跡,潘知縣真的害怕了。


    他給朝廷上書請求致仕,很快便收到迴複:


    不準!


    開什麽玩笑?洪武朝多少官員帶著枷號還在升堂呢,你生個病就想退休?


    沒那好事。


    但信使還是捎來戶部主官的口信,知府劉用快退了,好好幹,大家很看好你!


    這倒是令潘從善振作了一下,之後病的越發重了。


    時近月底,潘從善縮在病榻上瑟瑟發抖,忽聽街上一陣嘈雜,像是有人在喊:


    “丁春秋,我們要見丁春秋!”


    他是知道丁春秋的,前些日子,市麵上出現了一本奇書,【海底兩萬裏】,作者署名正是此人。


    以潘知縣目前的狀態,看書是不可能了,隻能喚來師爺給自己讀。


    他也被這本小說給迷住了,特別是那詭譎壯闊的大海,美麗富饒的新大陸,真令人心生向往。


    “來人,快!扶我起來!”


    他倒想看看,那個丁春秋是個怎樣的神人,又怎麽會在狄道這種地方?


    這些天,狄道城裏莫名其妙地多了許多外地客商,逢人打聽丁春秋在哪兒。


    而且客人越來越多,呈現絡繹不絕的趨勢,把個小小縣城都塞滿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竟是因為一本小說。


    【海底兩萬裏】已經刊行了四冊,特別是第四冊,麵世當天就被早守在龍門書局的書商搶購一空。


    那可是兩萬冊啊!


    據說當天因為搬書和搬銀子,楊寓睡著後手還在抽筋。


    劉喜貴還在寫【封神榜】,可是他寫了撕,撕了寫,到現在才碼出五千字不到。


    定場詩寫的稀爛,連楊寓都看不下去,親自幫他修改了幾遍。


    原先的豪情壯誌,統統化成一壺壺濁酒,進了劉喜貴的肚子。


    【海底兩萬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終於還是在大明引起了轟動。


    於是,懷揣不同目的的人群踏上西行之路。


    有那消息靈通的,直接便找到了道場。


    還有很多人傻乎乎地在狄道城裏轉悠,四下打問誰是丁春秋呢。


    潘知縣碰上的便是那些人。


    令劉學勤沒想到的是,第一撥上塞山的人裏邊,竟然有太子賓客,秦王府長使這些人物。


    別人可以不見,這些人卻是要見的。


    “太子命我請教上師:海洋之利可取否?美洲之說是子虛烏有,還是真有其事?其作物果如書中所說?”


    太子賓客文原吉,麵對老仙的時候很是謙虛。不得不說,太子的格局還是比那些隻知金銀的商人們要高大許多。


    來塞山的人,無非是按圖索驥,被書中的財富吸引,就連太子也概莫如是。


    劉學勤卻沒正麵迴答,命隨侍的毛婭取來一個棋盤,輕吐兩個字:


    “數學。”


    文大人愣在當場,不明所以。


    劉學勤卻讓毛婭把小米按倍數依次放入棋盤格中,直到放不下為止。


    然後他笑問:“文大人以為第十格有多少粟米?”


    文原吉茫然無知,見師尊投來詢問的眼神,毛婭立刻報出:“一千零二十四。”


    “今上有二十六子,倘若每子又生二十六子,則十代之後如何?”


    這下文大人幾乎要跳起來,這種言論著實有些大膽了。


    可老仙旁邊的那位少女已經在稿紙上演算起來,各種數字符號,他完全看不懂。


    當少女報出約一百四十餘萬億這個數字時,文原吉嘴巴長得老大。


    “這就是數學,可以幫助我們把握今日以及未來。量天下物產之豐,若是人口無限膨脹,也總有量入為出的那天。”


    “原來如此,上師高見,是下官愚鈍了!”


    文原吉是聰明人,他當然知道老朱家十代後不可能生出那麽多人,但還是將這個數字仔細抄錄了下來。


    不得不說,朱元璋製定的宗室分封製度實在太過分了!


    簡單來說,皇二代全是親王,皇三代除了嫡長子襲親王爵,其餘全降一級成郡王。


    以後次第類推,每降一級,俸祿縮減。


    不太了解封建爵位製度的書友,可能會以為各個朝代不都這樣嗎?


    其實不然。


    這樣做的結果是,隻要是老朱家的種,高低都有個爵位。


    所以到了明朝後期造成的財政負擔是不可想象的。


    其它的王朝,爵位幾乎都是在大宗一支承襲,換言之,庶子是沒有爵位的。有這樣的限製,宗室不至於過分膨脹。


    例如著名的劉皇叔,已經淪為織席販履之輩了。而大夥耳熟能詳的常務副皇帝,十三阿哥胤祥,直到康熙去世,他還是個沒爵位的皇子。


    劉學勤隻講數學,至於其它,就要自己去悟了。


    秦王府的來人,目的就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


    原來秦王看了【海底兩萬裏】,對鸚鵡螺號產生了極大興趣。


    派人過來,是探討建造潛水艇的可行性。


    劉學勤隻得據實相告,小說是用想象力虛構的,以目前的生產條件,建造潛水艇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是他也表示,萬丈高樓平地起,科技發展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利用青銅器用了上萬年時間,而鐵器時代才不過幾千年,已經繁衍出如此眾多的人口,征服了諸多不毛之地。


    塞音道場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他還特意給秦王送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


    雖然秦王朱樉在史書上的名聲很差,但劉學勤認為人是有多麵性的,沒準兒朱樉在他麵前就變成個謙謙君子呢。


    管他呢,反正這位仁兄沒幾年就掛了。


    大家離這麽近,眼下還是要交好的。如果秦王有興趣,他也不介意在西安開個自行車組裝廠。


    這二人都挺好打發的,當第三位客人進來時,劉學勤不禁聳了聳鼻子。


    “這人怎麽一股海蠣子味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音老仙鬧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愛大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愛大樹並收藏塞音老仙鬧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