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前者的話,那曾泰可真是其心可誅,隻要一抓到機會,就站出來,替自己身後的士紳地主階層說話。


    這樣的戶部尚書可不興要啊!


    如果曾泰僅僅是為了充實大明的國庫,那麽他作為一個戶部尚書,說這樣的話倒也無可厚非!


    戶部沒錢嘛!


    他這戶部尚書想辦法搞錢,也沒什麽不對的。


    曾泰的這番話,不僅僅讓百官都議論紛紛,就連龍椅之上的朱元璋,都眼前一亮,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一來不會讓大明的土地荒廢,二來,還能充實大明的國庫!


    何樂而不為呢?


    正當眾人討論的興高采烈之時,朱雄英直接站了出來。


    他對朱元璋拱手行禮之後,高聲說道:“爺爺,還有朝中的大臣們,你們是不是有一件事情,都搞錯了啊?”


    老朱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曾泰上一秒還在滿臉堆笑,各方邀功,可下一秒,臉色也跟老朱一樣,笑容瞬間停頓住了。


    滿朝文武都覺得靠譜的方法,朱雄英好像不答應?


    “敢問皇太孫殿下,臣說的這個辦法,有什麽不好的地方嗎?”


    曾泰也是聽說過朱雄英的威名的。


    當初朝廷六部尚書,都被朱雄英弄了好幾個,他可不想撞在槍口上啊!


    朱雄英倒是也沒有生氣,隻是有些納悶,咱才幾個月沒有上早朝,難道大明的文武百官,已經忘了,咱喜歡抄家的這個愛好了嗎?


    是嫌棄家裏的錢太多了,還是覺得錦衣衛的刀,不夠鋒利了?


    “這個方法好,確實是挺好的。”


    朱雄英微微笑道:“但這土地的歸屬,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啊?”


    “這土地,乃是咱和百姓們進行的交易。”


    “咱打下了東瀛,把東瀛的土地,給了大明各地的百姓,好讓他們在東瀛安居樂業。”


    “但這也是咱跟老百姓的交易,一片地,換另一片地!”


    “曾泰大人覺得,按照大明律法,這賣地之事,是不是要經過地主人的同意?”


    朱雄英就這麽靜靜地看著曾泰,也不說其他的,等著曾泰迴答。


    曾泰心中咯噔一聲,暗道不妙。


    按照之前的慣例,這大明軍隊打下來的地方,可不都是歸大明朝廷所有嗎?


    怎麽跟你這個皇太孫殿下,扯上了關係?


    這朝堂之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打東瀛,出錢出力最大的還是朱雄英,以及朱雄英身後的,大明雄英學院,科學部以及大明銀行。


    他們隻是以為,東瀛是陛下派兵打下來的,自然是歸陛下管。


    曾泰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直接看向了龍椅之上的朱元璋。


    老朱自然也是臉上兜不住,他怎麽把這一茬給忘了?


    東瀛是自家大孫子打下來的啊!


    即便遷移了大明百姓過去,那留在大明本土的土地,按照道理也該讓朱雄英自己來處置。


    老朱麵不改色,淡淡地問道朱雄英:“所以,這些土地你打算怎麽處理?\"


    文武百官心中都是一驚,朱元璋這麽說,就代表著朱元璋默認了,這些土地都是朱雄英的。


    朝中大臣裏頭,不乏有人想從中撈一筆,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這些土地,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囤地,是每個士紳地主家族,都夢寐以求的。


    尤其是這種光明正大買來的,朝廷想為難他們,都為難不了。


    但這土地,若是落在了皇太孫殿下的手中,那可就不好辦了啊!


    “還沒想好。”


    朱雄英當即搖頭,咧嘴笑道:“反正這土地是咱的,誰也不準動!”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前放狠話,估計除了老朱之外,也就隻有皇太孫敢這麽做了。


    那可是二十萬百姓手中的土地啊!


    按照人口來算,即便是一個人隻有三畝地,那也會超過六十萬畝。


    這絕對是一片十分廣袤的土地!


    朱元璋歎了口氣,隻能把這土地的歸屬權,給理清楚:“既然如此,此事就不用再議了,這些土地都交給皇太孫殿下處理!”


    文武百官的臉色都十分難看,眼看著到手的肥肉,又被朱雄英搶了過去。


    一旁的朱標早就想反駁了,可一時間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


    朱雄英見狀,既然沒人要彈劾咱,那咱可就要裝一波了啊!


    “既然諸位大明官員,國之棟梁都沒有意見了,這幾十萬畝的土地,咱就收下了。”


    朱雄英朝著滿朝文武拱手道:“多謝,多謝各位將這土地讓給咱!”


    “大恩大德,咱一定會牢記在心中的!”


    文武百官哪能聽不出,朱雄英話裏的意思?


    這分明就是在嘲諷他們,不敢奪走朱雄英手裏的土地。


    這就是得了便宜之後,還要跳臉輸出。


    不過文武百官那朱雄英,那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東瀛是皇太孫打下來的,人家的身份又是皇太孫!


    能怎麽辦?


    朱元璋看著文武百官都噤聲了,心中倒是一臉的欣慰。


    他是一個主張集中皇權的人。


    比如說,廢了中書省,又廢了丞相。


    把丞相一職弄成了殿閣大學士,同時把殿閣大學士的權利,大大削弱。


    丞相,就分成了幾個殿閣大學士,淪為了皇帝的智囊團。


    這就是老朱想要集中皇權的操作。


    看到自己的大孫子有這樣的本事,老朱開心還來不及。


    “此事揭過,眾愛卿還有何事要啟奏?”朱元璋淡淡的掃了一眼群臣。


    不得不說,之前空缺出來的土地,讓不少文武百官都心中為之一動。


    那可是幾十萬畝,空缺出來的田地啊!


    隻要朝廷賣了,他們便有正當的理由買下來,合法賣地。


    誰知道朱雄英橫插一腳,把這田地全部收了過去。


    陛下竟然還默許了!


    一時間所有文武百官都悵然若失。


    就連朱元璋問他們還有什麽事情要啟奏的,都沒人站出來上奏。


    這很不對勁!


    老朱倒是看的清楚。


    眼見沒有人再繼續上奏,他心中暗自冷笑。


    這些所謂的大臣啊,終究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怎麽就沒有那種忠臣?


    那種一股腦為大明江山著想的人呢?


    一個個吃著皇糧,還不如自帶幹糧的朱雄英呢!


    即便朱雄英是他老朱家的嫡長孫,但朱雄英至少也是,全心全意為大明著想的。


    老朱之所以力排眾議,放手讓朱雄英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看中了,朱雄英一心為了大明好的這種態度。


    眼見沒有大臣再上奏,朱元璋正準備宣布退朝。


    他看了一眼朱雄英,朱雄英竟然已經微微地眯上了雙眼。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退朝吧!


    正欲開口之際,戶部尚書曾泰又一次站了出來。


    “陛下,臣曾泰有事啟奏。”


    曾泰畢恭畢敬地躬身行禮,淡淡地說道:“今年秋收馬上就要開始了。”


    “但今年與往年不同,今年有了新的作物,玉米土豆以及紅薯。”


    “以往老百姓的田地不是種的小麥,就是種的稻穀,這兩樣東西收稅都比較簡單。”


    “但是今年百姓可能種了四種主糧,這又當如何收稅?”


    這就是曾泰頭疼的地方。


    他上任之前,前前任戶部尚書被革職了。


    上一任戶部尚書郭桓就更不用說了,直接被滿門。戶部的官員都被清洗了一番。


    整個戶部少了一半的官員,就是一個爛攤子,沒辦法,曾泰隻能頂著壓力上。


    可上位沒多久,國庫窮的曾泰都沒眼看!


    好不容易陛下弄來了一千萬兩的銀子,解了燃眉之急,但曾泰卻被告知,這是要還的。


    曾泰隻能一邊處理戶部的瑣碎事務,一邊想辦法掙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見是藍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見是藍啊並收藏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