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移民東瀛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一聽,頓時傻眼了。
“父皇,這根本不可能!每個農夫一天就要一百文,大明各地都有工地,這可是好幾萬的農戶。”
“一個月幾十上百萬兩,雄英哪有這麽多錢?”
朱元璋忍不住白了朱標一眼。
“老大啊!文武百官有的時候說的話是對的,有的時候說的話卻是錯的。”
“莫要對他們說的話一味聽信,隻有雄英,咱可以感覺到,他是一心為了大明的發展在操心!”
“至於那些錢,自然是抄家抄來的!”
“晉商,徽商,泉州府的蔡家,還有收割大明士紳的錢!”
“再加上最後從東瀛拉迴來的滿船的金銀,雄英手中的錢,可不比大明國庫少啊!”
朱元璋之所以把朱標叫過來,讓朱標親身體會,那自然是想要好好培養朱標的。
順便再改變朱標對朱雄英的看法。
可見老朱是真的下了心思。
畢竟,他也不知道朱標再過幾年就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
朱標陷入震驚之中,他現在整個人都是恍惚的。
自己的大兒子,竟然如此厲害?
在他不知不覺中,竟然賺了這麽多的錢?
朱元璋一看,心中也樂嗬嗬的,他要的就是朱標的這種改變!
“咱還要告訴你了,你剛剛坐的蒸汽火車,這玩意可是大明的利器,也是你那好大兒弄出來的。”
“還有無帆之船,大明剛剛開疆東瀛,現在準備開疆小琉球島。”
“還有大明銀行,你見現在大明的百姓,是不是都用寶鈔了?寶鈔價格穩定了!”
“還有......”
朱元璋對朱標一陣狂轟濫炸之後,便頭也不迴地,朝著鳳陽火車站的方向走去。
他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就看朱標怎麽想了!
與此同時,朱雄英在大明科學部基地裏,正在瘋狂地打噴嚏。
宮女秀春連忙拿來了一件披風。
“到底是誰?一直在念叨咱?”
朱雄英自嘲地笑了笑:“搞得咱一直在打噴嚏!”
“殿下這是什麽歪理?”
秀春笑著迴道:“不過是入秋了,天氣轉涼罷了!”
朱雄英也不迴話,而是看向了窗外。
“對啊,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年秋收賦稅!”
去年秋天,收稅的時候,正是他錦衣衛大殺四方的時候,沒想到這麽快,又到了秋收的時候了。
正說話間,毛驤從門外走了進來。
“大人,陛下與太子殿下乘坐了蒸汽火車,去了中都鳳陽。”毛驤稟報道。
朱雄英聽了毛驤的稟報,當即心中一驚。
老朱跟朱標坐著咱的蒸汽火車去了中都鳳陽?
這是什麽魔幻劇場!
要知道朱標在這之前,都快跟自己這個皇太孫斷絕關係了。
若不是朱雄英知道,朱標肯定會比老朱死的早。
朱雄英都打算著手準備造反了!
如果朱標活得久,那麽朱元璋駕崩之日,就是他朱雄英起兵之時。
總不能讓自己辛辛苦苦攢來的家業,讓朱標給全毀了吧?
不過朱元璋帶朱標去中都鳳陽,這倒是值得朱雄英深思。
“他們去中都鳳陽,都幹了些什麽?”朱雄英開口問道。
開蒸汽火車的人,是他大明雄英學院培養出來的人。
蒸汽火車上麵的護衛,也有幾個錦衣衛。
想要了解朱元璋父子兩人幹了些什麽,那還不簡單?
毛驤分分鍾能夠了解到這父子倆都幹了些啥!
“迴殿下,陛下帶著太子殿下,進了一家農戶的家中,吃了個飯便就出來了。”
毛驤畢恭畢敬地說道:“至於具體說了些什麽,屬下不得而知。”
毛驤說這番話的時候,可是戰戰兢兢的。
這相當於透露陛下的行蹤,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名!
可誰讓眼前的人是皇太孫殿下呢?
毛驤那是一點都不慫!
很快,一個詞蹦入了朱雄英的腦海之中。
微服私訪?
微服私訪帶著太子朱標,還去的是中都鳳陽,朱雄英大概能夠猜出一些端倪。
最近他在大明各地都修建鐵路,引得朝中大臣不滿。
不用多想,朱雄英知道,朱標肯定是帶著朝中的百官,去彈劾自己這個皇太孫了。
而朱元璋則是帶著朱標親,自去查看了一眼,自己的戰績,這樣便能說服朱標。
隻要朱標這個百官頭目被策反,大臣們便無話可說。
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肯定是成功了。
“這件事情咱知道了,還有其他的事情麽?”朱雄英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淡淡地問道。
“迴大人,從東瀛瓊浦到常州府的海路,又運迴來了三萬的東瀛武士。”
毛驤稟報道:“這些東瀛人都是一些窮兇極惡之人,若是不打散,恐怕會發生叛亂。”
毛驤的措辭,還是十分準確的,而且還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畢竟東瀛的武士,就相當於大明的軍隊裏的人。
這些人會比普通人更加厲害一些。
怎麽處理,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要麽全殺了,要麽就要嚴加看管。
朱雄英倒是對他們沒有任何的仁慈,而是淡淡地說道:“派重兵,配火槍,前期先三天,喂兩頓半飽的,把他們的力氣都消耗完。”
“再讓他們去挖煤礦,將來大明,越來越多的蒸汽火車路線,都要開通,少不了用煤炭。”
“東瀛武士也不過是咱大明,源源不斷的免費勞動力罷了!“”
毛驤心中一凜,當即迴道:“屬下領命!”
要說狠,還得是咱的皇太孫殿下狠啊!
也不知道東瀛人,是不是暗中派出了倭寇,把皇太孫殿下惹惱了,這是真的不給東瀛武士一點活路。
不過毛驤倒也不是聖母,對於這些戰俘來說,沒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恩惠了。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繼續思考著還缺什麽。
想要東瀛的四座海島,徹底成為大明的領地,靠的就是騰籠換鳥。
但是,這鳥從哪裏來呢?
故土難離,這是華夏大地,曆來都十分看重的東西。
對於大明的百姓,朱雄英可沒有朱元璋那般霸道。
為了中都鳳陽的人口好看一些,就強行把其他地方的人遷移過來。
很快,朱雄英便有了計策!
靈光一閃,一個新的政策,出現在朱雄英的腦海之中。
隻要利益給足了,什麽時候都會出現莽夫。
“毛驤,你替咱傳達一個消息。”
朱雄英淡淡地說道:“你去找一些田地比較少的州縣,下一個告示。”
“凡願意遷徙到東瀛的人,大明會按照他們原有的土地,多給兩成,先到者,可以先選地方!”
“另外,每年每個成年人,都會領到五兩銀子,連續拿三年.....”
“除此之外,每年還會有一次,免費乘坐無帆之船的機會,可以讓他們迴大明來探親。”
這一條條的政策,可謂都是落到了實處。
一旁的毛驤,都忍不住大吃一驚。
等到朱雄英完全說完的時候,毛驤說道:“大人,咱可不可以,也享受這樣的政策啊?”
朱雄英白了毛驤一眼,笑罵道:“你覺得呢?”
“這樣的機會,還是留給更加需要的人。”
毛驤咧嘴,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這樣的政策,絕對會讓無數人心動的。
一方麵,東瀛的南一島才剛剛打下來,可以說是百廢待興。
大明的很多人,其實都被士紳占了田地,有一部分人則是良田被士紳占了。
苦守著家鄉的那份田地,還不如直接舉家搬遷到東瀛。
去早了,還能選上一些良田!
每年每個成年人還能領五兩銀子,連續三年。
最主要的是,每年還能坐無帆之船迴大明探親!
可以說,這已經解決了百分之九十的問題。
“父皇,這根本不可能!每個農夫一天就要一百文,大明各地都有工地,這可是好幾萬的農戶。”
“一個月幾十上百萬兩,雄英哪有這麽多錢?”
朱元璋忍不住白了朱標一眼。
“老大啊!文武百官有的時候說的話是對的,有的時候說的話卻是錯的。”
“莫要對他們說的話一味聽信,隻有雄英,咱可以感覺到,他是一心為了大明的發展在操心!”
“至於那些錢,自然是抄家抄來的!”
“晉商,徽商,泉州府的蔡家,還有收割大明士紳的錢!”
“再加上最後從東瀛拉迴來的滿船的金銀,雄英手中的錢,可不比大明國庫少啊!”
朱元璋之所以把朱標叫過來,讓朱標親身體會,那自然是想要好好培養朱標的。
順便再改變朱標對朱雄英的看法。
可見老朱是真的下了心思。
畢竟,他也不知道朱標再過幾年就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
朱標陷入震驚之中,他現在整個人都是恍惚的。
自己的大兒子,竟然如此厲害?
在他不知不覺中,竟然賺了這麽多的錢?
朱元璋一看,心中也樂嗬嗬的,他要的就是朱標的這種改變!
“咱還要告訴你了,你剛剛坐的蒸汽火車,這玩意可是大明的利器,也是你那好大兒弄出來的。”
“還有無帆之船,大明剛剛開疆東瀛,現在準備開疆小琉球島。”
“還有大明銀行,你見現在大明的百姓,是不是都用寶鈔了?寶鈔價格穩定了!”
“還有......”
朱元璋對朱標一陣狂轟濫炸之後,便頭也不迴地,朝著鳳陽火車站的方向走去。
他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就看朱標怎麽想了!
與此同時,朱雄英在大明科學部基地裏,正在瘋狂地打噴嚏。
宮女秀春連忙拿來了一件披風。
“到底是誰?一直在念叨咱?”
朱雄英自嘲地笑了笑:“搞得咱一直在打噴嚏!”
“殿下這是什麽歪理?”
秀春笑著迴道:“不過是入秋了,天氣轉涼罷了!”
朱雄英也不迴話,而是看向了窗外。
“對啊,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年秋收賦稅!”
去年秋天,收稅的時候,正是他錦衣衛大殺四方的時候,沒想到這麽快,又到了秋收的時候了。
正說話間,毛驤從門外走了進來。
“大人,陛下與太子殿下乘坐了蒸汽火車,去了中都鳳陽。”毛驤稟報道。
朱雄英聽了毛驤的稟報,當即心中一驚。
老朱跟朱標坐著咱的蒸汽火車去了中都鳳陽?
這是什麽魔幻劇場!
要知道朱標在這之前,都快跟自己這個皇太孫斷絕關係了。
若不是朱雄英知道,朱標肯定會比老朱死的早。
朱雄英都打算著手準備造反了!
如果朱標活得久,那麽朱元璋駕崩之日,就是他朱雄英起兵之時。
總不能讓自己辛辛苦苦攢來的家業,讓朱標給全毀了吧?
不過朱元璋帶朱標去中都鳳陽,這倒是值得朱雄英深思。
“他們去中都鳳陽,都幹了些什麽?”朱雄英開口問道。
開蒸汽火車的人,是他大明雄英學院培養出來的人。
蒸汽火車上麵的護衛,也有幾個錦衣衛。
想要了解朱元璋父子兩人幹了些什麽,那還不簡單?
毛驤分分鍾能夠了解到這父子倆都幹了些啥!
“迴殿下,陛下帶著太子殿下,進了一家農戶的家中,吃了個飯便就出來了。”
毛驤畢恭畢敬地說道:“至於具體說了些什麽,屬下不得而知。”
毛驤說這番話的時候,可是戰戰兢兢的。
這相當於透露陛下的行蹤,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名!
可誰讓眼前的人是皇太孫殿下呢?
毛驤那是一點都不慫!
很快,一個詞蹦入了朱雄英的腦海之中。
微服私訪?
微服私訪帶著太子朱標,還去的是中都鳳陽,朱雄英大概能夠猜出一些端倪。
最近他在大明各地都修建鐵路,引得朝中大臣不滿。
不用多想,朱雄英知道,朱標肯定是帶著朝中的百官,去彈劾自己這個皇太孫了。
而朱元璋則是帶著朱標親,自去查看了一眼,自己的戰績,這樣便能說服朱標。
隻要朱標這個百官頭目被策反,大臣們便無話可說。
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肯定是成功了。
“這件事情咱知道了,還有其他的事情麽?”朱雄英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淡淡地問道。
“迴大人,從東瀛瓊浦到常州府的海路,又運迴來了三萬的東瀛武士。”
毛驤稟報道:“這些東瀛人都是一些窮兇極惡之人,若是不打散,恐怕會發生叛亂。”
毛驤的措辭,還是十分準確的,而且還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畢竟東瀛的武士,就相當於大明的軍隊裏的人。
這些人會比普通人更加厲害一些。
怎麽處理,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要麽全殺了,要麽就要嚴加看管。
朱雄英倒是對他們沒有任何的仁慈,而是淡淡地說道:“派重兵,配火槍,前期先三天,喂兩頓半飽的,把他們的力氣都消耗完。”
“再讓他們去挖煤礦,將來大明,越來越多的蒸汽火車路線,都要開通,少不了用煤炭。”
“東瀛武士也不過是咱大明,源源不斷的免費勞動力罷了!“”
毛驤心中一凜,當即迴道:“屬下領命!”
要說狠,還得是咱的皇太孫殿下狠啊!
也不知道東瀛人,是不是暗中派出了倭寇,把皇太孫殿下惹惱了,這是真的不給東瀛武士一點活路。
不過毛驤倒也不是聖母,對於這些戰俘來說,沒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恩惠了。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繼續思考著還缺什麽。
想要東瀛的四座海島,徹底成為大明的領地,靠的就是騰籠換鳥。
但是,這鳥從哪裏來呢?
故土難離,這是華夏大地,曆來都十分看重的東西。
對於大明的百姓,朱雄英可沒有朱元璋那般霸道。
為了中都鳳陽的人口好看一些,就強行把其他地方的人遷移過來。
很快,朱雄英便有了計策!
靈光一閃,一個新的政策,出現在朱雄英的腦海之中。
隻要利益給足了,什麽時候都會出現莽夫。
“毛驤,你替咱傳達一個消息。”
朱雄英淡淡地說道:“你去找一些田地比較少的州縣,下一個告示。”
“凡願意遷徙到東瀛的人,大明會按照他們原有的土地,多給兩成,先到者,可以先選地方!”
“另外,每年每個成年人,都會領到五兩銀子,連續拿三年.....”
“除此之外,每年還會有一次,免費乘坐無帆之船的機會,可以讓他們迴大明來探親。”
這一條條的政策,可謂都是落到了實處。
一旁的毛驤,都忍不住大吃一驚。
等到朱雄英完全說完的時候,毛驤說道:“大人,咱可不可以,也享受這樣的政策啊?”
朱雄英白了毛驤一眼,笑罵道:“你覺得呢?”
“這樣的機會,還是留給更加需要的人。”
毛驤咧嘴,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這樣的政策,絕對會讓無數人心動的。
一方麵,東瀛的南一島才剛剛打下來,可以說是百廢待興。
大明的很多人,其實都被士紳占了田地,有一部分人則是良田被士紳占了。
苦守著家鄉的那份田地,還不如直接舉家搬遷到東瀛。
去早了,還能選上一些良田!
每年每個成年人還能領五兩銀子,連續三年。
最主要的是,每年還能坐無帆之船迴大明探親!
可以說,這已經解決了百分之九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