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青儲地瓜秧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 作者:漣秋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土坑四周圍滿了切墩的人,大家把地瓜秧切碎後直接倒進坑裏麵,倒一層就有人下去踩嚴實了,盡量不留空隙。
有空隙就有空氣,有空氣地瓜秧就容易腐壞,那這青儲飼料就做不成了。
村民們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理,但都按照李懷溪的安排嚴格執行。
坑挖好後,村民們已經按部就班的開始動工,李懷溪的折花大鍘刀也在這個時候亮相。
李懷山和李懷林扛著兩把大鍘刀一出場,直接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
“娘嘞,大鍘刀!小溪這麽舍得下本,這得多少錢啊。”
“你看那明晃晃的刀刃,嚇人嘞,哎呦,晃我眼了。”
“嚇什麽人,晃眼才是好刀呢,這一看就快的很,肯定是小溪為了存這草料特意置辦的。”
村民們肆意討論著,李懷山和李懷林一人扛著一把鍘刀穿過人群,倆人選定了兩個剛剛挖好的土坑,找了個結實的坑沿把鍘刀放了上去。
擺好位置後李懷書和李懷墨也趕了上來,兄弟四個分散開,倆人守著一個坑,一個填草一個揮鍘。
鍘刀刃口鋒利,基本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氣就能把一厚疊的地瓜秧切碎,所以幹起活來相當的快。
熟悉了節奏之後的四人把鍘刀揮的飛起,一疊一疊的地瓜秧碎片順著坑沿落進坑裏,很快就在下麵堆起了一個草堆。
圍觀的村民們一看四個人隻切了這一會兒就頂上自己這一群人剛才切的那些了,這還看啥,趕緊幹吧。
於是眾人顧不上看熱鬧,轉身圍著屬於自己的坑沿又“篤篤篤”的剁了起來。
很快第一個土坑被地瓜秧填滿,李懷溪安排更多的人上去踩實,直到踩不下去後開始在上麵鋪玉米稈。
玉米稈鋪好再鋪一層細細的雜草,把空隙完全封死,防止後麵蓋土的時候沙土滑進去摻到草料裏,牲口吃起來牙磣。
做完這一切,村民們把剛才從坑裏挖出來的土又蓋迴到土坑上做了一個封土堆,這樣下麵的草料就被完全密封了起來。
無氧的條件下,地瓜秧會在裏麵慢慢發酵。
沒有氧氣的參與,厭氧菌會把地瓜秧裏麵富含的糖分分解成乳酸,使得地瓜秧聞起來有一股酸香味。
這個味道會刺激牲口的食欲,牲口的進食量就會增加。
而且發酵後的草料適口性更好,不僅能填飽肚子,在青儲的過程中,地瓜秧裏麵的蛋白質也會被酶解成小分子物質,營養豐富,也更有利於牲口吸收。
就這麽一連幹了七天,山上的地瓜秧全部被切碎填進了土坑裏做了青儲飼料。
小莊村的後山腳下也出現了幾十個新的封土堆,遠遠看去像一排排的墳頭 。
要不是小莊村裏的人知道這下麵埋得是什麽東西,估計都不敢到後山這一片來轉悠。
青儲飼料做好了,村民家裏的菜刀也廢了。
“篤篤篤”一連剁了七天,鈍了磨,磨了鈍的,再加上家裏的菜刀本身就不大一點,用的鐵還劣質的不行,這一通下來尺寸又縮小了一圈。
李懷溪看著第一天還舉著菜刀興高采烈準備跟著自己大幹一場的村民們,此刻拿著自己手裏的“匕首”都一臉心疼的樣子,實在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象征性的一家要了十文錢,找了個借口說去縣城,轉頭在超市裏批發了一批手打菜刀出來。
一家一把分下去,村民們又開心了。
舉著手裏的“神兵利器”信心十足,表示還能再幹七天。
……
“沒問題!”李懷溪站在大石頭上喊道。
“明天開始我們就開始刨地瓜,這地瓜刨出來後放到地窖裏一部分,留作明年的種子和後麵的吃食,剩下的大家可以切成片曬幹保存起來!”
聽到李懷溪這話村民們傻眼了,大家隻是剛拿到這麽好的菜刀太過於興奮,眼看著地瓜秧都切完也用不著菜刀了,於是興奮之餘就口嗨了起來。
可沒想到這後麵還真有用得著的地方,雖然李懷溪一聲令下大家也不會有任何猶豫,但是這剛到手的好東西還沒稀罕夠呢就要拿出來用,著實有點舍不得。
趙奶奶看著手裏的菜刀就跟看金子似的,用手摸了又摸,愛惜的不得了。
她還打算迴家之後把這刀供起來,以後當做傳家寶傳下去呢。
可聽李懷溪說這轉眼就要用上了,臉上的皺紋都擰到了一起。
“小溪啊,這刀一看就是金貴的東西,切這地瓜會不會切壞啊。”趙奶奶顫抖著聲音問。
李懷溪笑著道:“趙奶奶,怎麽會呢,我那朋友跟我說了,這可是精鐵打造的,砍瓜切菜那就跟玩兒一樣。”
“別說切地瓜了,就算是拍大蒜也不會斷。”
聽李懷溪說要拿這菜刀來拍大蒜,趙奶奶看他就像在看敗家子。
趕緊把自己的菜刀護在懷裏道:“那可使不得啊,這麽好的刀怎麽能用來拍大蒜呢,就得用來切地瓜。”
“對,這地瓜是咱救命的糧食,用這刀來切正合適。”
趙奶奶說完周圍村民也都反應了過來,這菜刀是好東西,但是地瓜又何嚐不是呢。
有了地瓜家裏人能頓頓吃飽飯而且還可以養牲口,但光有菜刀到頭來還不是餓肚子?
於是大家又開始踴躍了起來,紛紛開口問李懷溪這地瓜幹怎麽曬,曬好了之後怎麽吃。
李懷溪站在山腳下的大石頭上給大家科普,“家裏地窖大的,能把分到手的地瓜放下的,不切也行,新鮮的什麽時候吃都一樣。”
“不過要是放不下那就得切成片曬幹了,不然這天冷了一上凍可就吃不成了,根本放不到明年。”
“這曬幹後的地瓜幹耐放,隻要不受潮放一年都不會壞!”
“吃的話可以單獨煮了吃,也可以放在粥裏摻著吃,還可以磨碎了做粉條。”
“這地瓜粉做出來的粉條才叫好吃,比我們吃的木薯粉條吃著香,更勁道,而且更養人!”
聽到李懷溪介紹地瓜幹的若幹種吃法,村民們全都喜笑顏開,這從春天就種下的地瓜,自己眼看著長這麽大,原以為隻能吃新鮮的,沒想到還可以曬幹保存。
而且曬幹後不僅方便還能有這麽多吃法,大家都默默的摩拳擦掌,手裏的菜刀也已經開始饑渴難耐,完全沒有了疼惜的想法。
有空隙就有空氣,有空氣地瓜秧就容易腐壞,那這青儲飼料就做不成了。
村民們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理,但都按照李懷溪的安排嚴格執行。
坑挖好後,村民們已經按部就班的開始動工,李懷溪的折花大鍘刀也在這個時候亮相。
李懷山和李懷林扛著兩把大鍘刀一出場,直接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
“娘嘞,大鍘刀!小溪這麽舍得下本,這得多少錢啊。”
“你看那明晃晃的刀刃,嚇人嘞,哎呦,晃我眼了。”
“嚇什麽人,晃眼才是好刀呢,這一看就快的很,肯定是小溪為了存這草料特意置辦的。”
村民們肆意討論著,李懷山和李懷林一人扛著一把鍘刀穿過人群,倆人選定了兩個剛剛挖好的土坑,找了個結實的坑沿把鍘刀放了上去。
擺好位置後李懷書和李懷墨也趕了上來,兄弟四個分散開,倆人守著一個坑,一個填草一個揮鍘。
鍘刀刃口鋒利,基本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氣就能把一厚疊的地瓜秧切碎,所以幹起活來相當的快。
熟悉了節奏之後的四人把鍘刀揮的飛起,一疊一疊的地瓜秧碎片順著坑沿落進坑裏,很快就在下麵堆起了一個草堆。
圍觀的村民們一看四個人隻切了這一會兒就頂上自己這一群人剛才切的那些了,這還看啥,趕緊幹吧。
於是眾人顧不上看熱鬧,轉身圍著屬於自己的坑沿又“篤篤篤”的剁了起來。
很快第一個土坑被地瓜秧填滿,李懷溪安排更多的人上去踩實,直到踩不下去後開始在上麵鋪玉米稈。
玉米稈鋪好再鋪一層細細的雜草,把空隙完全封死,防止後麵蓋土的時候沙土滑進去摻到草料裏,牲口吃起來牙磣。
做完這一切,村民們把剛才從坑裏挖出來的土又蓋迴到土坑上做了一個封土堆,這樣下麵的草料就被完全密封了起來。
無氧的條件下,地瓜秧會在裏麵慢慢發酵。
沒有氧氣的參與,厭氧菌會把地瓜秧裏麵富含的糖分分解成乳酸,使得地瓜秧聞起來有一股酸香味。
這個味道會刺激牲口的食欲,牲口的進食量就會增加。
而且發酵後的草料適口性更好,不僅能填飽肚子,在青儲的過程中,地瓜秧裏麵的蛋白質也會被酶解成小分子物質,營養豐富,也更有利於牲口吸收。
就這麽一連幹了七天,山上的地瓜秧全部被切碎填進了土坑裏做了青儲飼料。
小莊村的後山腳下也出現了幾十個新的封土堆,遠遠看去像一排排的墳頭 。
要不是小莊村裏的人知道這下麵埋得是什麽東西,估計都不敢到後山這一片來轉悠。
青儲飼料做好了,村民家裏的菜刀也廢了。
“篤篤篤”一連剁了七天,鈍了磨,磨了鈍的,再加上家裏的菜刀本身就不大一點,用的鐵還劣質的不行,這一通下來尺寸又縮小了一圈。
李懷溪看著第一天還舉著菜刀興高采烈準備跟著自己大幹一場的村民們,此刻拿著自己手裏的“匕首”都一臉心疼的樣子,實在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象征性的一家要了十文錢,找了個借口說去縣城,轉頭在超市裏批發了一批手打菜刀出來。
一家一把分下去,村民們又開心了。
舉著手裏的“神兵利器”信心十足,表示還能再幹七天。
……
“沒問題!”李懷溪站在大石頭上喊道。
“明天開始我們就開始刨地瓜,這地瓜刨出來後放到地窖裏一部分,留作明年的種子和後麵的吃食,剩下的大家可以切成片曬幹保存起來!”
聽到李懷溪這話村民們傻眼了,大家隻是剛拿到這麽好的菜刀太過於興奮,眼看著地瓜秧都切完也用不著菜刀了,於是興奮之餘就口嗨了起來。
可沒想到這後麵還真有用得著的地方,雖然李懷溪一聲令下大家也不會有任何猶豫,但是這剛到手的好東西還沒稀罕夠呢就要拿出來用,著實有點舍不得。
趙奶奶看著手裏的菜刀就跟看金子似的,用手摸了又摸,愛惜的不得了。
她還打算迴家之後把這刀供起來,以後當做傳家寶傳下去呢。
可聽李懷溪說這轉眼就要用上了,臉上的皺紋都擰到了一起。
“小溪啊,這刀一看就是金貴的東西,切這地瓜會不會切壞啊。”趙奶奶顫抖著聲音問。
李懷溪笑著道:“趙奶奶,怎麽會呢,我那朋友跟我說了,這可是精鐵打造的,砍瓜切菜那就跟玩兒一樣。”
“別說切地瓜了,就算是拍大蒜也不會斷。”
聽李懷溪說要拿這菜刀來拍大蒜,趙奶奶看他就像在看敗家子。
趕緊把自己的菜刀護在懷裏道:“那可使不得啊,這麽好的刀怎麽能用來拍大蒜呢,就得用來切地瓜。”
“對,這地瓜是咱救命的糧食,用這刀來切正合適。”
趙奶奶說完周圍村民也都反應了過來,這菜刀是好東西,但是地瓜又何嚐不是呢。
有了地瓜家裏人能頓頓吃飽飯而且還可以養牲口,但光有菜刀到頭來還不是餓肚子?
於是大家又開始踴躍了起來,紛紛開口問李懷溪這地瓜幹怎麽曬,曬好了之後怎麽吃。
李懷溪站在山腳下的大石頭上給大家科普,“家裏地窖大的,能把分到手的地瓜放下的,不切也行,新鮮的什麽時候吃都一樣。”
“不過要是放不下那就得切成片曬幹了,不然這天冷了一上凍可就吃不成了,根本放不到明年。”
“這曬幹後的地瓜幹耐放,隻要不受潮放一年都不會壞!”
“吃的話可以單獨煮了吃,也可以放在粥裏摻著吃,還可以磨碎了做粉條。”
“這地瓜粉做出來的粉條才叫好吃,比我們吃的木薯粉條吃著香,更勁道,而且更養人!”
聽到李懷溪介紹地瓜幹的若幹種吃法,村民們全都喜笑顏開,這從春天就種下的地瓜,自己眼看著長這麽大,原以為隻能吃新鮮的,沒想到還可以曬幹保存。
而且曬幹後不僅方便還能有這麽多吃法,大家都默默的摩拳擦掌,手裏的菜刀也已經開始饑渴難耐,完全沒有了疼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