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開頭有點硬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作者:張無敵死了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李恪也是準備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弄。
但馬師傅有家傳,世世代代都是煉鐵煉鋼的手藝人。
他說這是民間的辦法,不行,要用朝廷的辦法。
朝廷的鋼更好,這也是馬師傅去工部之後,給工部做出的改善。
馬師傅的辦法是,先讓把鐵礦石錘成小塊。
然後再洗一遍,把上麵的泥土洗掉,減少鐵水的雜質。
再把煤炭燒製成焦炭,焦炭比木炭和煤炭的溫度更高,能減少溫度不穩定。
同時還要在生鐵水裏加入原始的石灰石,還有木炭粉末。
因為木炭粉末也有雜質,石灰石能降低礦石的熔點,讓雜質更容易和鐵水分離。
讓鐵水雜質更容易浮現在表麵,這樣就能省去打鐵時候不少麻煩。
其實也是灌鋼法,但明顯比民間流傳的方法更精細。
製作出來的鋼也比民間的鋼更好。
當初李恪和馬師傅聊這些,才真正明白,為什麽工部尚書溫大雅不放人。
這些經驗,不是家傳,都不會輕易說出。
而這些在民間也很難做到,隻因為這些比民間的煉鋼法更加的麻煩。
朝廷的工部有朝廷出錢,民間不同,他們必須自負盈虧。
這麽多中間步驟加在一起,他們一天都練不出一鍋鋼來。
而且需要的人力大大增加三倍。
李恪不怕,他有蒸汽動力,還有流水線設計。
按照李恪的規劃,後麵還得在廠區內鋪設軌道,讓運輸鐵礦煤礦等等的礦物都不用馬車牛車拉。
魏征不懂這些,但魏征看著這些機器,隻問了李恪一個問題。
“這麽多東西,得花不少錢吧?”
李恪卻嘿嘿壞笑,一臉神秘的對魏征說:
“魏師傅,我一文錢不花。”
魏征有點不敢相信,這麽多的鐵疙瘩,能一文錢不花?
李恪並不打算告訴魏征,自己是怎麽做到一文錢不花的,就怕魏征又說教自己。
魏征看李恪隻是嘿嘿的神秘壞笑,就是不說,自己也懶得問,轉身離開去辦自己的事情。
雖然魏征不感興趣,但是李世民很感興趣。
根據李世民安插在李恪內部的眼線匯報,蜀王建造的這個廠房,不僅空間很大,而且都是磚石結構。
且裏麵放著的器械,很像是得到了墨家真傳。
不僅奇形怪狀,且最小的都有兩人高。
李世民看完,都覺得這個逆子是不是什麽墨家巨子轉世?
而且李世民看眼線的匯報,魏征問蜀王是不是花了很多錢,蜀王說一文錢不花。
弄這麽多鋼器械,怎麽可能一文錢不花?
李世民在匯報的本子上,要求查清楚怎麽迴事。
看完這個匯報,房玄齡來顯德殿見李世民。
“啟稟陛下,戶部尚書問,這個月李壽的錢怎麽還沒交到戶部。”
李壽就是李世壽,因為必須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才叫李壽。
李世民楞了一下:
“那你去問李壽啊,你問我幹嘛?”
李壽當初是因為,靠著賣珍珠,然後把錢交給朝廷,這才讓李世民說服裴矩,先拿錢出來墊著征討梁師都的戰爭。
這事後來被交給尚書省,但房玄齡來問李世民,這讓李世民不明白為什麽?
房玄齡扯了扯嘴說:
“陛下,你知不知道上午蜀王去戶部打了張主事?”
“知道啊,這兩件事有什麽關聯嗎?”
房玄齡沒說話,就是盯著李世民看。
李世民很快也反應過來了,這是裴矩借著這事埋怨李世民。
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你怎麽還不處理蜀王?
李世民想想都覺得好笑,這叫什麽事嘛。
但李世民心裏也有鬼,張路是自己安排進去的,這事說到底還是李世民的鍋。
李世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去怪李恪,雖然沒人知道。
李世民不想說這事,就問房玄齡:
“你來就為這事?”
房玄齡聽懂了意思,這是趕自己走呢。
“還真有一件和這個相關的大事。
工部尚書溫大雅和我抱怨,裁減的工匠太多了,現在沒人可用。
請求提高工錢,不然招不到人。”
李世民聽得雲裏霧裏的:
“他少人,為什麽不招人,反而是提高工錢。”
房玄齡就說了李恪從工部翹人的事情,還不忘把李恪軟磨硬泡好幾天也說出來。
之前因為房玄齡裁減的厲害,把不少技術好的都裁掉了。
原本工部尚書是覺得,有一個馬師傅煉鋼也行。
但馬師傅後來被撬走,工部尚書就讓去找別的人迴來。
但馬師傅早就提前把自己認識的,工部出來的都拉到了李恪廠房。
要是別的時候,他們可能還不會拒絕,畢竟在工部幹活也不需要服徭役。
但現在蜀王給的工錢可不低,一個月兩貫錢,包吃住,分房子,人家當然在李恪那裏幹。
但是在工部,一個月才幾百文錢,根本沒辦法比。
李世民聽完,也覺得人家沒必要來工部幹。
“這個逆子,真不像話,一個工匠都拿仆射一樣的月俸。
他在朕這裏可賺了不少,那些個......”
李世民想起來,當初戶部貪汙案,起因就是李恪讓工部製造蒸汽機器,需要購買大量鐵礦。
李世民又聯想到,李恪說的一文錢不花,一下子明白過來。
“怪不得那個逆子說一文錢不花,他當然一文錢不花了,都是工部做的。”
房玄齡不明白陛下的頭腦風暴,隻聽到陛下在自言自語。
“陛下,你說什麽......”
“去叫那個逆子來見我!”
李世民直接打斷了房玄齡的詢問,馬上就要見李恪。
房玄齡什麽都不知道,但還是出去吩咐人找蜀王。
當李恪來到顯德殿外,先是左顧右看,看看有沒有什麽異常。
經過李恪再三的觀察,確定沒異常才走進顯德殿內。
李世民正襟危坐,看著站在門外的李恪。
“恪兒來了!快來。”
李恪還真有點不敢進顯德殿,他來這裏,不是挨打就是挨罵。
“不了,阿耶你有什麽話就這麽說吧,我挺忙的。”
“哎呀,我們父子有什麽的,你站在外麵,阿耶說什麽,你也聽不到不是。”
但馬師傅有家傳,世世代代都是煉鐵煉鋼的手藝人。
他說這是民間的辦法,不行,要用朝廷的辦法。
朝廷的鋼更好,這也是馬師傅去工部之後,給工部做出的改善。
馬師傅的辦法是,先讓把鐵礦石錘成小塊。
然後再洗一遍,把上麵的泥土洗掉,減少鐵水的雜質。
再把煤炭燒製成焦炭,焦炭比木炭和煤炭的溫度更高,能減少溫度不穩定。
同時還要在生鐵水裏加入原始的石灰石,還有木炭粉末。
因為木炭粉末也有雜質,石灰石能降低礦石的熔點,讓雜質更容易和鐵水分離。
讓鐵水雜質更容易浮現在表麵,這樣就能省去打鐵時候不少麻煩。
其實也是灌鋼法,但明顯比民間流傳的方法更精細。
製作出來的鋼也比民間的鋼更好。
當初李恪和馬師傅聊這些,才真正明白,為什麽工部尚書溫大雅不放人。
這些經驗,不是家傳,都不會輕易說出。
而這些在民間也很難做到,隻因為這些比民間的煉鋼法更加的麻煩。
朝廷的工部有朝廷出錢,民間不同,他們必須自負盈虧。
這麽多中間步驟加在一起,他們一天都練不出一鍋鋼來。
而且需要的人力大大增加三倍。
李恪不怕,他有蒸汽動力,還有流水線設計。
按照李恪的規劃,後麵還得在廠區內鋪設軌道,讓運輸鐵礦煤礦等等的礦物都不用馬車牛車拉。
魏征不懂這些,但魏征看著這些機器,隻問了李恪一個問題。
“這麽多東西,得花不少錢吧?”
李恪卻嘿嘿壞笑,一臉神秘的對魏征說:
“魏師傅,我一文錢不花。”
魏征有點不敢相信,這麽多的鐵疙瘩,能一文錢不花?
李恪並不打算告訴魏征,自己是怎麽做到一文錢不花的,就怕魏征又說教自己。
魏征看李恪隻是嘿嘿的神秘壞笑,就是不說,自己也懶得問,轉身離開去辦自己的事情。
雖然魏征不感興趣,但是李世民很感興趣。
根據李世民安插在李恪內部的眼線匯報,蜀王建造的這個廠房,不僅空間很大,而且都是磚石結構。
且裏麵放著的器械,很像是得到了墨家真傳。
不僅奇形怪狀,且最小的都有兩人高。
李世民看完,都覺得這個逆子是不是什麽墨家巨子轉世?
而且李世民看眼線的匯報,魏征問蜀王是不是花了很多錢,蜀王說一文錢不花。
弄這麽多鋼器械,怎麽可能一文錢不花?
李世民在匯報的本子上,要求查清楚怎麽迴事。
看完這個匯報,房玄齡來顯德殿見李世民。
“啟稟陛下,戶部尚書問,這個月李壽的錢怎麽還沒交到戶部。”
李壽就是李世壽,因為必須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才叫李壽。
李世民楞了一下:
“那你去問李壽啊,你問我幹嘛?”
李壽當初是因為,靠著賣珍珠,然後把錢交給朝廷,這才讓李世民說服裴矩,先拿錢出來墊著征討梁師都的戰爭。
這事後來被交給尚書省,但房玄齡來問李世民,這讓李世民不明白為什麽?
房玄齡扯了扯嘴說:
“陛下,你知不知道上午蜀王去戶部打了張主事?”
“知道啊,這兩件事有什麽關聯嗎?”
房玄齡沒說話,就是盯著李世民看。
李世民很快也反應過來了,這是裴矩借著這事埋怨李世民。
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你怎麽還不處理蜀王?
李世民想想都覺得好笑,這叫什麽事嘛。
但李世民心裏也有鬼,張路是自己安排進去的,這事說到底還是李世民的鍋。
李世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去怪李恪,雖然沒人知道。
李世民不想說這事,就問房玄齡:
“你來就為這事?”
房玄齡聽懂了意思,這是趕自己走呢。
“還真有一件和這個相關的大事。
工部尚書溫大雅和我抱怨,裁減的工匠太多了,現在沒人可用。
請求提高工錢,不然招不到人。”
李世民聽得雲裏霧裏的:
“他少人,為什麽不招人,反而是提高工錢。”
房玄齡就說了李恪從工部翹人的事情,還不忘把李恪軟磨硬泡好幾天也說出來。
之前因為房玄齡裁減的厲害,把不少技術好的都裁掉了。
原本工部尚書是覺得,有一個馬師傅煉鋼也行。
但馬師傅後來被撬走,工部尚書就讓去找別的人迴來。
但馬師傅早就提前把自己認識的,工部出來的都拉到了李恪廠房。
要是別的時候,他們可能還不會拒絕,畢竟在工部幹活也不需要服徭役。
但現在蜀王給的工錢可不低,一個月兩貫錢,包吃住,分房子,人家當然在李恪那裏幹。
但是在工部,一個月才幾百文錢,根本沒辦法比。
李世民聽完,也覺得人家沒必要來工部幹。
“這個逆子,真不像話,一個工匠都拿仆射一樣的月俸。
他在朕這裏可賺了不少,那些個......”
李世民想起來,當初戶部貪汙案,起因就是李恪讓工部製造蒸汽機器,需要購買大量鐵礦。
李世民又聯想到,李恪說的一文錢不花,一下子明白過來。
“怪不得那個逆子說一文錢不花,他當然一文錢不花了,都是工部做的。”
房玄齡不明白陛下的頭腦風暴,隻聽到陛下在自言自語。
“陛下,你說什麽......”
“去叫那個逆子來見我!”
李世民直接打斷了房玄齡的詢問,馬上就要見李恪。
房玄齡什麽都不知道,但還是出去吩咐人找蜀王。
當李恪來到顯德殿外,先是左顧右看,看看有沒有什麽異常。
經過李恪再三的觀察,確定沒異常才走進顯德殿內。
李世民正襟危坐,看著站在門外的李恪。
“恪兒來了!快來。”
李恪還真有點不敢進顯德殿,他來這裏,不是挨打就是挨罵。
“不了,阿耶你有什麽話就這麽說吧,我挺忙的。”
“哎呀,我們父子有什麽的,你站在外麵,阿耶說什麽,你也聽不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