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到。”


    隨著廳外小廝的一聲長喊,廳內本來還在吵鬧的眾位官員瞬間安靜下來。


    待到蘇若清在宋辭的攙扶下走進正廳時,除卻蘇承言外所有人都一一跪倒在地,高聲唿道: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蘇承言見是皇兄和宋辭到了,眼前瞬間一亮、對著蘇若清的方向微微施了一禮。


    雖然蘇承言極力忍著,但他的眼角眉梢之間卻是怎麽也掩飾不掉的欣喜。


    壓在心口的石頭終於落了地,蘇承言頓覺暢快,待蘇若清說了“免禮”後就隨意的坐在一邊。


    自方才來了以後他就一直從中周旋,連丫鬟小廝奉上來的茶也沒喝上一口,如今終於閑了下來,蘇承言立刻就端起旁邊的茶盞喝了一口細細品著,舉手投足之間說不出的優雅。


    蘇若清看在眼中沒說什麽,隻輕笑了一聲、任由宋辭將自己扶到主位坐著,待所有人都落了座後才緩緩開口道:


    “初來江州,身體抱恙許久,勞諸位大人擔待了。”


    話音剛落,便有一人接道:“哪裏哪裏,太子殿下言重了。”


    胡瑞文聞言神色微變,張口便欲說些什麽,卻被他身旁的秦韋江攔下了。


    他心中有怒,於是轉過頭瞪了秦韋江一眼,可是秦韋江卻對著他搖了搖頭,神色異常凝重。


    胡瑞文見此這才冷靜下來些許,想到多日的等候與期望以及各縣區苦苦等待朝廷賑災的百姓,縱然心有怒火也隻得忍耐下來,側過臉看向太子。


    蘇若清觀察下來後自然知他們心中所想,見此光景笑笑沒有說話,隻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抬頭時微微側目看了宋辭一眼。


    宋辭會意,視線一一打量過眾人,未言先帶憂慮,隨後才道:


    “殿下雖臥病在床但仍心念江州百姓,因此久病未愈,至今才得以機會麵見諸位。”


    眾官員聽後各自看了一眼,最後還是嚴銘謹帶頭道:


    “殿下仁德愛民,臣等欽佩。”


    蘇若清聞言笑了笑,“不及嚴大人,孤遠在盛京便聽聞大人賢名,百聞不如一見。江州百姓有你這樣的監察,是他們的福分。”


    嚴銘謹聞言心中一喜,但麵上卻是異常的平靜,擺手道:


    “哪裏哪裏,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乃是臣子本分。殿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宋辭聞言心中嗤笑,低下頭摩挲著腰間係掛的冰心,眼中嘲諷一閃而逝。


    蘇若清聞言倒是沒什麽變化,隻是笑著看了他一眼,隨後端起了一旁的茶盞。


    嚴銘謹久久沒有等到迴應心中一緊,抬起頭悄悄觀察著蘇若清的反應,見他神色未有變化,隻是品茶後這才稍稍放了心。


    “實言而已,大人何須過謙。”


    蘇若清放下手中的茶盞,麵上帶著溫和的笑。


    一些人見太子如此和煦近人,一時間也紛紛開了口,說的多了,其中不乏有溜須拍馬之徒。


    蘇若清看在眼裏沒說什麽,隻是一笑置之,倒是宋辭有些煩了,低下頭閉上了雙眼,久久不發一言。


    秦韋江一開始還在一旁靜靜聽著、等待著,但是一連過了許久都不見有人提起江州之事,隻是一味的寒暄!


    眼見著外麵的天氣越來越暗,饒是秦韋江的內心再鎮定此刻也不免有些焦急。


    再等下去也不是辦法!


    秦韋江看著廳內笑容和煦、其樂融融的氛圍,心中有了自己的盤算。


    此時聲音嘈雜,就算開口也不會引起注意,不如……


    秦韋江看了看主位上正在含笑迴話的太子心裏一橫,幹脆直接離開坐席跪在地上,高聲道:


    “臣鬥膽一問,不知殿下是如何打算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直直落在他身上。


    秦韋江絲毫不顯懼意,抬起頭直直望向蘇若清。


    過了那麽久,終於有人提起江州了。


    宋辭睜開雙眼,目光望向了一旁跪伏在地的人。


    蘇若清見有人提起了此事,麵上雖然不顯心中卻是讚賞的,不由得出聲問道:


    “你是何人?”


    “江州州丞,秦韋江。”


    “秦韋江。”


    蘇若清輕笑一聲,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輕聲道:“你的膽子不小。”


    秦韋江聞言心中一緊,雖不知太子此言何意,但仍閉上眼睛屈身一拜道:


    “臣萬死。”


    宋辭不知蘇若清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眉頭輕蹙,抬眼看向了他。


    方才還喧鬧不已的正廳,現如今落針可聞,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人開口,但都時刻觀察著蘇若清的反應,以便做出下一步打算。


    胡瑞文一拍大腿想要站出來,卻被秦韋江用眼神製止。


    蘇若清並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起了身,親自將秦韋江從地上扶了起來,笑道:


    “孤適才不過是試試大人的膽量罷了,秦大人讓孤很是驚喜。”


    秦韋江聞言緊攥著衣袖的手這才鬆了下來,但不等蘇若清轉身他便再次開口問道:


    “所以太子是如何打算的呢?”


    所有人聽了這話都將心提了起來,雖然百姓都傳太子仁德愛民,但隻是針對於民罷了。


    百姓沒有官職在身,身為儲君的太子也不會與民計較,因為那是他的子民,但為官者便不一樣了!


    太子的一言一行便決定著他們的仕途,一句話便能讓他們丟了頭上烏紗,甚至是性命,因此他們絲毫也不敢大意。


    除卻宋辭和蘇承言,所有人都在心裏為秦韋江捏了一把汗、並暗暗觀察著蘇若清的反應。


    蘇若清聽了這話神色未變,隻深深地看了秦韋江一眼,然後迴了主位坐下,並用手示意他入座。


    “對於江州之事,孤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說著,他抬眼看向宋辭,聲音溫柔如水。


    “宋辭——”


    宋辭沉思間聽他叫到自己,迴神後輕輕點了點頭、將兩人商議後的結果說了出來:


    “先治水,再治疫。”


    “先治水再治疫?”


    各官員聞言各自對望了一眼,眼中明顯帶有遲疑,但誰都沒有開口。


    幾位官員的目光雙雙望向嚴銘謹,希望他能勸誡一二。


    嚴銘謹聽了蘇若清的話後心中仍有疑慮,見幾人頻頻看向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旁觀也不行了,於是隻得開口道:


    “殿下所言極是,隻是……”


    他語氣略微頓了頓,神色有些遲疑。


    蘇若清不願見他打官腔,於是直言道:


    “嚴大人有話不妨直說。”


    嚴銘謹聽後一笑,頷了頷首道:


    “先治水再治疫是一個好辦法,因為疫病便是由水患所引起的,水患一日不除,即使治好了疫病也會有再複發的可能,更何況是這種從所未見的疫病,隻怕研究藥方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蘇若清聞言笑了笑沒有說話,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嚴銘謹見此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


    “不瞞殿下,自從疫病起時江州和朝廷便找來了不少醫者,可一連過去數日卻仍不見希望,疫病之難,難於登天。可是……”


    說到這裏,嚴銘謹抬起頭看了蘇若清一眼,眼中滿是自責與傷痛。


    情到深處,他低下頭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睛,徑直走到一旁跪下,哽咽道:


    “臣知道殿下心有萬民,可如今江州疫病四起,恐無治水之力!”


    他這話說的是實情,可是卻又給他看到一副盛京,著實耐人尋味。


    看方才光景,恐怕各地都有其黨羽、早已做好了應對之策。


    隻要他頂著太子這層身份,縱使查也查不到什麽,隻會看到下一個江饒!


    他在賭!


    蘇若清聞言突然笑了,朗聲道:


    “誒——,大人何須自謙,孤雖在病中,但也曾派人探查過……”


    話音剛落,嚴銘謹心裏一緊,眼中閃過一絲不安。雖然他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可是萬一……


    嚴銘謹心中突然有些擔憂起來,但隨即想到什麽,他突然就淡定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沒有萬一,若真有萬一,太子便永遠留在江州吧!


    左右不過一個棄子罷了,若皇上真的在意他,怎麽可能會讓他在此時來江州!更何況……


    嚴銘謹突然想到那封信的內容,眼中閃過一絲嘲諷,更加堅定了內心的想法。


    不過片刻之間,他的眼神便變化了許多次,但由於跪在地上的緣故,並沒有旁人發覺,倒是廳內角落的一人聽了這個後端茶的手一抖,滴了幾滴茶水在地上。


    他見無人注意這邊,若無其事的撥弄了兩下茶葉、就著茶盞喝了一口。


    雖然動作輕微,但蘇若清有意觀察眾人反應自然沒有錯過。


    待暗自觀察了一圈廳內眾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後,蘇若清輕笑一聲繼續說了下去:


    “江饒人數眾多都未曾收到影響,何況是周邊小縣,恐怕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


    說罷,他一揮衣袖站了起來,在眾人的目光中將嚴銘謹扶了起來,笑道:


    “再者,為了治水和防止民變,父皇早已派下了兵將,再加上如今江州境內未染病的百姓,人手完全夠用,嚴大人多慮了。”


    嚴銘謹聽聞此言笑了笑,隨聲附和道:“殿下英明,臣愚鈍了。”


    蘇若清聞言哈哈大笑了起來,緊緊握住他的手臂,沉聲道:


    “那在江州征人的要務,孤就交給你了,還望嚴大人莫要讓孤失望。”


    蘇若清的眼中滿含著信任和期許,嚴銘謹看在眼中喜上心頭。


    突然之間被委以重任,嚴銘謹激動的手指都略微有些顫抖。內心的激動欣喜無以言喻,但他並未因此而失態,反而舉止沉穩,處處給人可靠之感,隻一雙眼睛流露出感激之情。


    他一拂衣袍跪在地上,聲音堅定的不容人質疑。


    “臣定不負殿下所托!”


    說罷,他重重磕了一個頭,眉宇之間滿是認真。


    蘇若清見此笑了笑,再次扶起了他。


    “孤相信大人。”


    此言聽在嚴銘謹耳中又是一陣動容,他抬起頭看向蘇若清,眼眶泛紅,嘴唇顫抖道:


    “臣謝殿下抬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說罷,他欲再一次跪下,可不等他有所行動便被蘇若清扶了起來。


    “此處並非京城,大人何必拘禮?”


    “是是是。”


    嚴銘謹連聲應著,但心中依舊帶著幾分緊張。


    蘇若清察覺到他依舊挺的筆直的身形和額上細汗輕嗬了一聲,含笑道:


    “方才談論大事時大人尚能侃侃而談,不想竟被這禮節上的小事難住了。”


    “這等小事,也值得你這般緊張?”


    說著,他也不去看嚴銘謹如何反應,隻垂眸撥弄著折扇上垂掛的流蘇,似乎並不在意他怎樣迴答。


    “殿下所言極是,是臣失態了。隻是……”


    嚴銘謹語氣略微一頓,麵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但還是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不怕殿下笑話,臣在地方為官多年,這還是第一次麵見太子,難免心中緊張。”


    蘇若清聞言笑笑沒有說話,用手示意他退下後便轉身走了迴去,並未有何別的舉動,倒是坐在一旁的宋辭笑出了聲。


    嚴銘謹自然聽到了宋辭的笑聲,但他並沒有在意,趁蘇若清轉身的工夫小心翼翼的擦去了自己額上因激動而生出的幾滴薄汗,隨後便迴了坐席。


    一番話既化解了尷尬又在無形之中捧了一把太子,眾人見此話術之精妙紛紛投去目光。


    嘲諷的,欽佩的,嫉妒的,不屑的,羨慕的……


    各種目光都不約而同的落在他身上,而此時的嚴銘謹卻正襟危坐,並沒有因為過多的關注而受到影響。


    嘲弄的目光也好,諷刺的聲音也罷,他統統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麵上一片坦然,無絲毫扭捏之態。


    蘇若清見此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緩緩道:


    “雖說先治水再治疫,但最重要的還是糧草……”


    眾人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糧草……


    他們各自看了一眼,有人仰頭長歎,有人垂眸不語。


    一時間氛圍又變得沉重起來,但蘇若清視若無睹,繼續道:


    “這次派下的賑災糧並不充裕,日後,各州縣還是要再想辦法湊出來一些。”


    蘇若清話音剛落,便有一人立刻開口道:


    “殿下說的不錯,可是臣等實在是湊不出糧了啊,如果能湊到,何至於餓死這樣多的百姓!”


    “是啊,實在湊不出來了。”


    “微臣已經把能借的能用的都借了調了,不夠啊……”


    “……”


    自那人開了口後,登時之間便出現了不少附和之聲,他們一個個麵露糾結,都訴說著自己的為難,不願再出麵湊糧。


    蘇若清自然清楚他們的心思,因此並沒說什麽,隻淡淡瞧著。


    與蘇若清的淡定不同,胡瑞文聽罷後一拍桌案便站了起來,指著他們的鼻子怒道:


    “爾等所言恕胡某聽不明白,什麽叫沒辦法?什麽叫能調的都調了?還請諸位明言!”


    方才出言的幾人見胡瑞文在太子麵上如此下他們麵子,心中自是惱怒,可眼見著太子的麵色越來越難看,亦是不敢多言,因此隻得硬生生忍下來,然後狠狠瞪了胡瑞文一眼。


    胡瑞文見幾人不言冷哼一聲,語氣愈發淩厲。


    “百姓生活如此多艱,爾等卻還如此推脫!胡某想問一問諸位,良心安否?”


    “說的如此好聽,恕在下一問,不知胡大人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胡瑞文的身上,其中不乏有看好戲的。


    但胡瑞文卻並不在意這個,他緊緊攥著自己的手,雙目也因長久的忍耐變得赤紅。


    多時的忍耐早已讓他的耐心早已告罄,隻是被他的理智強壓著才沒有爆發出來。


    他抬起頭看向蘇若清,眼神中滿是執拗。


    “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請殿下給我一道搜查令,微臣現在就去捉拿城中的大戶,讓他們捐糧入庫!”


    “胡鬧!”


    蘇若清還未開口,嚴銘謹便率先大聲嗬斥。他氣的從凳子上一躍而起,右手顫抖的指向胡瑞文,眼中有怒火燃燒。


    “你是大淵的官,代表著朝廷!不是山匪!可你剛才所說、與強盜何異!”


    胡瑞文聞言冷笑一聲:“不這樣還能如何?繼續等嗎?等那些人良心發現捐糧?可能嗎!”


    “那也要等!”


    胡瑞文聞言冷冷一笑,“你等得,我等不得!”


    說罷,他摘下自己頭頂的烏紗,對著蘇若清的方向直直跪了下去。


    所有人見此都是一怔,紛紛看向了他。


    秦韋江明白他想要做什麽,但是卻沒有上前阻攔,隻是閉上眼睛長歎了一口氣。


    “臣自知此舉有違聖恩,可事到如今臣已想不到他法。如今江州人人自危,雖殿下未有言明,可糧草不足、無名匪亂,臣知殿下心中定然煩悶不堪!”


    “臣自幼無父無母,乃一孤兒,得鄉鄰接濟才未餓死街頭,得秦大人看中才得以入學、習先賢之道。”


    “十八年苦讀,蒙聖上天恩,於元豐十年中進士,得以入朝。念及幼時恩情,臣拒絕了留在京中的機會、自請前往老家淮林為官。自那時起,臣便在心中立誓,一定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經過長期的走訪探查,臣深知百姓之艱難,因此任職期間勤勤懇懇,不敢稍有鬆懈。蒙聖上恩典,於元豐十七年調任州縣,至今已有兩年。”


    “今天降災情,百姓何辜?江州繁榮時未見他們恣意享樂,蒙難時卻讓他們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


    說到這裏,胡瑞文的聲音已經有些顫抖,但他仍未停下,堅持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無論太子聽罷是何感想,會如何待他,他都不在意了,他就是要把這些話說出來!


    “那些富商豪紳,在經濟繁榮時得了那樣多的好處,受難時卻將頭一縮,對外界慘象充耳不聞!著實可恨!”


    說罷,他將頭重重磕在地上,高聲道:


    “臣不願再看見百姓顛沛流離、餓死荒野,所以願意搭上自己的仕途和性命為他們求取一線生機!”


    “你待如何?”


    “請殿下下發搜查令,臣立刻帶人前往大戶府邸!”


    蘇若清聽後沉默了良久,沉聲問道:


    “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胡瑞文聞言笑了,抬起頭直直望向蘇若清,迴道:


    “臣知道,可事到如今也管不得那麽多了!”


    “不悔?”


    “不悔。”


    蘇若清聞言一笑,抬手示意他起來。


    “孤欣賞你的勇氣,但孤不會給你搜查令。”


    “殿下!”


    胡瑞文以為他讚成自己的想法心中正喜,不想他竟態度一轉直接拒絕了。


    見蘇若清神情不似作假,胡瑞文一時間情緒有些激動,張口便欲說些什麽,可是還不等他有所行動,蘇若清便用眼神製止了他,沉聲道:


    “你的心情孤能理解,但並不讚同。適才嚴大人說的不錯,你既為官,代表的便是朝廷,便是皇上,如若因為一紙搜查令便強闖府邸與山匪何異?”


    胡瑞文聞言苦苦一笑,為官多年,他說的他又怎會不知,可是……


    江州各地餓死荒野得屍體刺痛了他的雙眼,刺痛了他的內心!


    蘇若清見他神色突然變得悲傷,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憂,但有些話他必須要說。


    “此舉,丟的是我大淵的臉!去的是我朝廷的尊嚴!若真如你所說,逼迫商人放糧,眼前之急可解,但待來日江州之危去、此事傳揚天下之時,我大淵官員還有何顏麵見於天下人?”


    胡瑞文聞言心中一震,愣愣的盯著正在說話的太子,再難說出一句話來。


    蘇若清看出了他的變化,輕歎一聲道:


    “他們雖為商人,雖重利無情,但畢竟是我大淵的子民。既是子民,便沒有強搶子民之食的道理,何況現在正值用人之際。”


    “賑災糧雖少,但也足夠應付眼下。所以,此事不必再提!”


    說罷,蘇若清看向眾人,輕聲道:


    “孤心中已有對策!”


    眾人聽後眼前一亮,其中一人離了坐席,拱手問道:


    “臣鬥膽一問,不知殿下作何打算?”


    蘇若清本就無意隱瞞,此時各官員都看著自己,因此便直接道:


    “賑災糧一分為二十,九為治水所用,九為疫病所用,二為備用。江州河流眾多,各地皆有,因此每個地方都要有人負責。”


    “孤會任命九個賑災使代表,一人留於江饒,其餘八人在明日破曉後帶八隊人馬分別前往各地疏通河道。待到水患平定後,便可奉旨賑災了。”


    眾人聽後左右商討了片刻,紛紛點起了頭來。


    可是會派誰去呢?會派自己嗎?


    眾人心中看著主位上正在品茗的太子,又紛紛猜測議論了起來,直到一人站出來直接問道才漸漸止了聲音。


    “不知殿下心中是否已有人選?”


    蘇若清聞言一笑,“自然。”


    “不知……”


    那人欲再問,蘇若清卻抬手製止了他,視線一一掃過眾人。


    “孤知道諸位大人都想知道孤會指派誰去,但如今天色漸暗,想必各位也已經體力不支。孤已命人做好了晚膳,各位可先移步偏廳用飯。至於賑災人選……”


    蘇若清語氣略微頓了頓,隨即笑道:“賑災人選孤早已寫在紙上,晚膳之後諸位便可知曉了。”


    眾人見此也察覺到天色已晚,互相看了一眼後便告別太子、三兩成群離了正廳。


    嚴銘謹見此也欲退下,可還不等他抬腳便見蘇若清朝他看了過去。


    “嚴大人。”


    嚴銘謹聽見太子叫自己的名字,於是趕緊迴身應道:


    “臣在。”


    “征人一事,還望大人早做安排。”


    “自然。”


    嚴銘謹立刻接了上去,笑道:


    “殿下放心,至多五日,臣一定讓這些人前往各地動工!”


    蘇若清見此也笑了,“那就有勞大人了。”


    “不敢。”


    *


    嚴銘謹離開後,蘇若清便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宋辭。


    宋辭自然察覺到了他的視線,但是並未理會,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拍拍自己的裙擺,然後才偏過頭與他對視。


    相對無言,但卻好像又什麽都說了。


    坐在一旁的蘇承言將一切看在眼中,實在受不了這種安靜,於是突然站起摸了摸鼻子道:


    “皇兄,我先去用膳了。”


    說完,也不等蘇若清開口便一溜煙跑了,隻留下兩人在廳內站著。


    “如何?”


    對視許久,蘇若清突然開口問道。


    宋辭聞言笑了笑,但眼神卻帶著幾分戲謔,淡淡迴道:


    “殿下演技精湛,宋辭佩服。”


    蘇若清似是沒想到她會這樣迴自己,雖然有些意外,但終究沒說什麽,隻是輕聲笑了笑。


    氣氛突然間變得有些奇怪,宋辭見此也不欲多待,說了句“餓了”後便抬腳跨出前廳徑自走了。


    蘇若清見此噗嗤一笑,看著她的身影逐漸遠去。


    半晌過後,蘇若清收迴自己的視線,從懷中掏出一張折疊過的紙放在桌案上,隨後才離開了這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顏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憶秦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憶秦風並收藏紅顏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