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規說的馬匹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直以來困擾中原王朝的一個大問題。


    和北方遊牧民族的交易,很多時候,遊牧民族能拿出來的東西不多,比如和西夏的交易,除了他們的藥材,他們就隻有馬匹能賣給大宋,而大宋能賣給他們的東西就多了去了,不管是糧食還是鐵器,都是能改善民生的東西。


    而藥材嘛,還能改善一些民生,馬匹這玩意就不好說了,隻有朝廷打仗用騎兵才能用到馬匹,然而對方也不傻,馬這玩意又沒個標準,以次充好這種事情,就沒斷絕過。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互市對雙方都有好處,可是中原王朝往往不願意和遊牧民族互市的原因。


    互市對遊牧民族來說是補血,對中原王朝往往是放血。


    馬匹交易來了,你得養,這就是一筆大開支,很多時候,馬匹的喂養,往往會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一匹馬要吃的糧食,有時候比一個人還要多!


    不然怎麽說騎兵燒錢呢。


    而經過訓練之後,能當戰馬的數量,其實不多,大量被淘汰下來的馬匹,本身是花了大價錢的,喂養也要花錢,純粹就是賠錢貨。


    而水泥路的修建,卻可以讓這些不能當戰馬的普通馬匹,用來運輸各種物資,怎麽也比騾子和驢要強一些。


    在大名府待了兩個月,眼看著這邊的科學院已經建設起來了,那些經過考核能進入科學院的工匠們一個個感激涕零,他們沒想到依靠自己的手藝和琢磨事情的能力還能端上鐵飯碗,而沒有能入選的工匠則是後悔自己怎麽沒念書,一時之間,這些工匠的孩子入學率提高了不少,也算是一個驚喜了。


    畢竟以前趙諶在河北三路開展基礎教育的時候,除了皇莊的孩子因為皇莊有補貼,基本上都普及了教育之外,普通百姓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機會依舊很少,因為很多時候,半大小子也是能給家裏幫上忙的,趙諶又不可能免費教育的同時還給他們提供免費午餐,這也提供不起啊。


    而這些工匠的孩子就更不會來了,畢竟工匠的技術很多時候都是家傳,自己的孩子帶著總比帶徒弟要更靠得住,而且學會一門手藝就可以混飯吃了,工匠們就更不願意把孩子送去念書了。


    而現在,那些有手藝還認識一些字,在各種技術討論中能夠提供思路的工匠端上了鐵飯碗,他們受了這樣的刺激,難道還不會去把孩子送去上學嗎?


    要知道太子府的這三路,基礎教育是免費的啊!


    從府城到縣城,甚至到各鄉,都有那些娃娃先生在教書,教的也不高深,無非就是認識幾百個常用字,學習一下小學級別的加減乘除,至於你問為什麽用娃娃先生?趙諶隻來得及教出這幾百個孤兒呢。


    至於那些普通的鄉間塾師,他們也就教教四書五經,教不了別的,趙諶還怕他們把自己的普及教育給搞壞呢。


    不過在年初宣布了即將在科舉中加入算術這一門之後,那些塾師們也急了——他們都不會這個,怎麽教學生啊?


    所以在平時這些娃娃先生的課堂上,還經常能看到白胡子一把的塾師們,在跟著埋頭學習加減乘除,那真叫一個辣眼睛。


    不過依靠著大宋民間就已經很普及的平民教育,算術這門課程,算是已經在北方三路推廣開了。


    南方的學子們都在跳腳罵娘,他們那裏要找出會算術的老師非常難,還好南方文風鼎盛,很多飽學宿儒都會圓術,要普及這個,也不算難。


    而且朝廷也體諒他們的難處,特別宣布,下一屆科舉暫停,給學子們留出學習算術的時間,教材我們都印好了,發給了各州府,價格便宜量又足,你們買就是了。


    隻不過科舉的改革是不會停的,接下來中舉就可以當吏員,當了吏員滿三年之後就可以繼續進行會試,獲得當官的資格。


    所有的升遷都將會更加的講規矩,就算是官家想把某個官員迅速的提拔起來,也得經過輾轉才行。


    三年吏員,三年輔官,這就是六年,中舉以後六年才有機會出任一縣的長官。


    然後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政績出色的,就可以從縣裏調到州府擔任六品左右的佐官,佐官上有足夠政績和功勞,經過吏部考核,就可以出任知州知軍這些四五品的地方官了,在這些地方幹出了名堂,就有機會被調到中央,在六部擔任輔官。


    當然,京城裏也會有一些低品級的官員,這些官員都是從地方上選拔出來的能做事的官員,擔任這些低級官員,做得好就可以外放,主政一方。


    總之,不管是地方還是中樞,都有著官員調動的空間。


    最終能夠做到六部堂官這個位置上的,必須要有在地方和京師都擔任過職位的經曆,就算你一路是從京官上升上來的,也得至少有出任州府的經曆才行,不然天花板就在那裏,怎麽升也升不上去。


    簡而言之,接下來大宋的升官遊戲,將會比以前難度高不少,然而卻有了經驗。


    當然了,本身能夠在地方和中樞都做出成績來的名臣,怎麽都不會被埋沒。


    這樣的調整力度不算小,不過對大部分有誌於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業來的官員,都還是歡迎的。


    那些雜七雜八的官職都靠邊站了,各司其職,各顯其能,你有政績做出來,上官要壓,也壓不住。


    文官方麵,各種渠道是暢通的,就算你是言官,幹一陣子也得下去做事,體驗一下做實事官員的難處。


    至於武官,就是另外一套運行邏輯了。


    普通士兵可以在服役的過程中通過立功來升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得去念軍校,學習兵法和基礎知識,就算是將門子弟也是一樣,沒有例外。


    不過軍隊方麵的改製,隻能慢慢來,畢竟趙諶能控製的地方就這麽大,還有西軍方麵要怎麽改製,也是一個問題。


    對此,趙諶則是打算利用和西域貿易的事情,來一招四兩撥千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怒並收藏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最新章節